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08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的分析,找出课程存在的教学方法陈旧、授课方式不符合学生特点、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利用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模式、打造参与式课堂、创新实践教学、升级教学资源库等措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园林植物与应用;教学模式改革;参与式课堂
  中图分类号:G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1-0128-03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主要教授园林植物识别、植物生长习性等理论知识,以及植物合理配置、造景应用的基本技能。课程是在学生学习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为后续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等课程打下基础,在专业学习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课程具有实践性突出、周期性明显的特点。随着5G网络技术的兴起,计算机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亟需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课堂理论教学停留在以图片、视频、PPT课件为主的单向输出模式,容易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常常是教师在讲堂上激情四溢地讲解,但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学习状态不佳。就算是外出的植物识别课,以老师为主导的讲解方式也让大部分学生兴致寥寥,不主动参与观察及动手实践。这让老师觉得授课很被动,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植物识别模块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要求学生识记约200种常见植物。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后没有巩固知识环节,导致学生记不住大量的识别要点,经常会觉得植物似曾相识却叫不出名字,无法准确识别植物。教学中最难的部分就是相似植物的区分,比如凤凰木、蓝花楹、银合欢等,不开花的时候非常难辨认,容易混淆学生的识别和记忆。若这个教学难点得不到突破的话,不少学生会因此而受到打击,降低学习兴趣。
  (二)教材内容不满足授课需求
  使用的教材版本为全国通用版本,涵盖的植物种类广布全国,泛而不精,植物种类不满足华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需求,很多华南地区经常应用的植物或者新兴的热门植物在教材中较为缺乏。教材内容陈旧,介绍的植物大多缺乏对其常见品种、新兴品种的介绍,没有与园林行业实际发展接轨。教材缺乏园林行业中对植物配置应用的相关知识,缺乏对行业前沿热点的介绍和分析。
  (三)授课方式不符合学生特点
  当代的学生对于时时学习、处处學习、终身学习等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喜欢参与式的课题,不喜欢以老师为主角的课题,更愿意在游戏中学习。喜欢操作手机,对各类手机App的接受度高,无师自通,喜欢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PPT教学课程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小组合作的机会很少,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践环节走马观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生参与观察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不强,容易记不住。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应以学生需求为主进行合理调整。认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学生对于植物的配置与应用能力也是考核指标之一,但在实践教学中只是重点专注于植物的识别而缺乏对于学生植物配置实践能力的考核。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主要针对大一新生,此时他们对于专业学习充满期待,但也具有畏难情绪,不知道如何开始自己的学习,遇到枯燥的学习方式和过难的学习任务会产生退缩情绪,学习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转变成主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我可以”的信心,逐步完成学习难点和重点,建立学习的热情。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时代性,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植物识别和搭配的技能外,还要求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应用的前沿成果,了解社会需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目前,陈旧的教材内容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亟须对教学大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改革,转变教学方式,补充更新教学内容。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课堂教学方式
  1. 以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为主导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激发求知欲望,主动进行探索和互助协作的学习。鉴于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不强,理论课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点,主要采取分组任务驱动的教学组织方法,设置一个个逐步递进的小目标,使学生的目标任务清晰化,学习简单化,设置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性格特点的小任务,让他们有信心各个击破。将冗长的课程变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随着教学的开展逐步进步,获得成就感。例如,以“采集标本”“组队PK”“必认的100种树木”等多个小任务为驱动,根据任务需要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组队完成不同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2. 打造参与式课堂
  打造参与式课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角,破除“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担任课堂活动的主角,提高参与度。充分利用手机信息技术,设置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性的课堂,使用抽签App、超星学习通App、在线抢答、无线投屏等方法,促使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进入游戏角色,在课程游戏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构建和探索知识世界,而不是僵化地记忆知识。参与式课堂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民主,创造出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手段   1. 多元化教学手段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通过各种小游戏、小竞赛、组队PK赛、与植物合影等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分组讨论、任务驱动、方案PK的方法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
  2. 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打造线上线下智慧教学模式,让学生只通过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需求。利用学习通等平台建课,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课前自学、课中讨论、课后测验等教学任务。网络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可拓展使用优秀慕课中相同课程的资源,使优秀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先进带动后进,通过手机进行在线PK的形式掌控课堂,不使任何一位学生掉队。
  (三)创新实践教学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操作能力的人才,实践教学尤为重要[1]。针对整门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根据教学大纲把授课任务进行任务分解化,针对每一个任务真正做到让理论和实践交替出现,在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及操作实践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实践。适时地在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构建出包含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框架。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时间和地点要求较高,植物季相变化较大,要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开展时间。植物识别实践教学紧密对接景观设计师、园林植物配置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开展教学。
  近年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大量涌现,教师也要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交流会,与园林行业保持密切交流,及时将园林实践中对植物种类需求变化,植物配置效果的评价、植物景点应用案例添加到教学内容中,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库[2]。教师在实践教学的授课过程中,不应只是归老师主导,还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勤动手,仔细观察植物器官的特征,勤于采集标本用于学习比较,还要观察植物配植方式、植物生长环境及生长状况[3]。
  (四)升级教学资源
  1. 构建课程资源库
  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帮助教师创建新颖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好地满足职业教学的需求,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以及保持课堂内容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教学项目构建知识框架,按照“线上线下”教学需求,建设一套结构完整、内容完善、制作精良、针对性强的资源库,包括微视频、课件、案例素材、图片、作业库、习题库以及测试库等[4]。教学资源库还应拥有区域特色,包含广西地区植物资源以及适合本地气候的典型植物应用案例。
  2. 打造专项阅读资料包
  网络上现有的阅读资源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一,针对性弱。通过对网络阅读材料的筛选,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模块制订出对应的专项阅读资料包,阅读资料包括一些课外拓展的小视频、优秀园林类公众号的文章等,把这类资料放到学习通等平台上,要求学生对教学任务模块的相关内容有一定阅读量,通过阅读资料时长来计算分数,以此来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权重项。专项阅读能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学,拓展视野,弥补因课时限制而缺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自主且系统地完善自身知识构架体系[5]。阅读完后,学生们在网络学习平台的讨论板块分享一两句话的学习心得,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以此来检查阅读情况。
  (五)考核评价体系
  旧的考核方式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学习纪律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四部分组成,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学生课堂出勤和纪律表现、植物调研报告的书写及展示情况。学生考试依赖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尤其是植物配置应用掌握的情况。课程考核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技能成绩和平时成绩的评定来源于超星学习通上各项评分指标,细化了评分项目,包括有课堂互动、课外作业、章节测验、章节学习次数、阅读、讨论等。建立加分奖励机制,如在团队PK赛中表现突出者或者参与协助教师完成课程建设相关工作,都可以適当加分[6]。
  四、总结及展望
  本次的课程改革措施已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实施一年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课堂上,通过施行企业案例的展示、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事例、抢答游戏、纠错训练、我与植物共合影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学生对课程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比以往少了很多,班级学习氛围营造了起来。课后所有同学都能完成在线习题,巩固知识点;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即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们跟上了园林行业发展的步伐。在课程考核方面,重过程性考核,轻终结性考核,解决了一张考卷定成绩的问题,使考生的最终成绩更具全面性。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人才培养上,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出拥有独立探索、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能够进行团队协作,拥有良好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
  园林行业将来会往无纸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针对这个趋势,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将建立学校的观赏植物配置应用数据库[7]。对校园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调研、拍照、数据记录,形成植物造景案例素材,推动校园植物配置应用的有关信息走向数字化。
  参考文献:
  [1] 马太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西宁职业技术学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教学为例[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2] 圣倩倩. “园林植物应用”课程“五位一体”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21,39(02):62-64.
  [3] 成夏岚. 《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 现代园艺,2019(01):179-180.
  [4] 丁美丽,张文静,李常英,等. 基于“3+2”贯通分段培养背景下的“园林花卉学”课程教改初探[J]. 现代园艺,2021(11):195-197.
  [5] 陈梓杰. 高职园林景观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8.
  [6] 王伟,魏树强.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169-170.
  [7] 孙静丽. 高校观赏植物配置应用数据库构建——以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为例[D].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20.
  (荐稿人:黄虹心,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其他文献
摘 要: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形态学科。理论知识繁杂抽象、联系范围广、名词术语多,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活动,创新考试环节等多种教学策略,全面提升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对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专业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摘 要:本文利用写作测试的方式,从高职商务教师教学角度,探讨分析语篇分析理论如何引入商务英语写作课程,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班学生在使用语篇分析知识前后的写作材料,探讨语篇分析理论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中的作用,以指导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实践,为进一步研究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部门新提出的指导理念,应用型大学也在时代的发展中应运而生,以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为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是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必修的文化课程之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探索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极为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评价方式落后这几个问题,提出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并辅以专家访谈分析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专业实践目前的状况,针对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讨论了将服务性学习引入社会体育专业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当中的必要性。研究认为,把服务性学习引入专业教学對实践教学有非常大的益处。把“服务性学习”理念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专项教学有机结合可从加大服务性学习的引入力度、创设服务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大社会大众服务需求的调研等方面
摘 要: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期,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艺术类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群体,本文从辅导员角度出发,阐述艺术类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深入剖析艺术类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够切实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素养,不断加深他们对党史的理解和认知,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开端,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注重对少先队员进行文明行为养成的教育,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始终秉持素质教育理念,将播种行为,养成习惯,收获人生的培养理念贯彻到底,学生在人生的伊始阶段,就已然具备良好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促使其不断发展成为拥有优秀品德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摘 要:2021年伊始,党中央动员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本次党史学习教育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仅是一次对党的光辉历程的回顾,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本文通过对延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史教育经验的分析,总结出本次党史教育活动的前提、重点、方法、途径、评价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
摘 要:高校服务周边社区建设是高校社会价值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挖掘高校与社区的资源优势,加强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党建联建,实现双方资源互换、优势互补,对提高基层党建质量、打造区域化党建格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深入探索构建高校—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双赢机制,确定恰当的合作模式,借助必要的激励手段,促成思政资源之间的双向流动与共享,并通过反馈机制对思政工作开展效用进行监测和
摘 要:本研究通过剖析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及现状,发掘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实施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旨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欲望,为培养知法、懂法、爱国、敬业,具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药学专业人才提供依据,同时为该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课程教学
摘 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也是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完成的政治任务。学生党员作为高校青年学生,是未来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学生党员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并从党建育人、思政育人、实践育人三方面提出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拓展,为高校实现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提供建议与思路。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