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且体现于学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哪里有学生活动,哪里就有德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以育人为本是主题,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是过程。
一、 学会做人
德育不是说教,而是非常生动和具体的。学会做人是师生共同的追求,情感因素在小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丰富的情感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在学习徐悲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邪恶势力的傲骨精神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研讨绘画、学习技巧中逐步提高情绪,引起共鸣,接受教育;教育学生绘画要专心,做到一丝不苟、认真专注时,教师通过课堂常规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自觉行为;教育学生认真完成每一幅作品,不半途而废时,需要教师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严格评价,不能放松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教育,而且要有管理、有评价、有激励,使学生在教育中养成,在管理中发展,在评价中进步,在激励中提高。我们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做身心健康的人。“正人务先正己,人师当须楷模”,教师要在课改实践中学会做人,做美术课改实验的创新人。
二、学做有创新能力的人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术教学充满创造的机会,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让学生学做人、学做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的操作策略和体现。
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拓宽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幻想、梦想和好奇中尽情地释放创造能量。
在一年级第二册《长呀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使用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和独特,在完成作品时可以把对植物的观察、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自由、生动、夸张地表现出来。一位学生在表现向日葵越长越高时,改变了以往画葵花向太阳的画法,而是描绘向日葵越长越高都高过了太阳,向日葵低下头与太阳对话:“谢谢你,让我长这么大。”在绘画过程中,学生把“长呀长”的感受和“长
呀长”的联想表现在作品上。在批閱和欣赏学生这些作品时,教师仿佛听到了作者在诉说:“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热爱生活,我们都有感恩的情感。”
在《洗澡》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从回答问题上升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能讲出自己作品与别人作品的不一样,“我画的和别人不一样”“我的画和范画不一样”“我的画和以前的风格不一样”……学生在众多的“不一样”中,敢于创新,敢于走新路。他们创造性地画出了汽车、楼房、动物和地球是怎样爱清洁的作品,表现了“洗澡”的主题。正是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
三、学做会合作的人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就要为学生营造同学习、同探索、同研究的环境氛围。
走走学学。绘画过程中可以有组织地让学生分组走动,看看同学的作品,这比一味埋头作画还重要。学生总结道“对我有启发”“他想得新颖”“我们的思路不一样”“我们的画法不一样”“令我大吃一惊”。因为学生在绘画时需要用新的视觉形象来补充自己,让学生走动一下,受到多层面的启发可以产生更加感人的艺术
效果。
集体创作。集体就意味着人多、议论多、智慧多。学生可分为3~4人小组或6~7人小组,也可以集体创作巨幅画,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与协作意识。
共享快乐。在《钓鱼》一课中学生把姿态各异的鱼放在“鱼池”中共享钓鱼的快乐。在学习《多彩的拉花》一课时,学生把亲手制作的精美拉花装饰在教室中,共享节日的氛围。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共享的空间,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景,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的能力,并使学生在集体中获得营养,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共享。
在美术教学中,德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探讨“育人德为先”,并把它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节课中,让学生在课改中受益,通过课改实践让社会受益。
(作者单位: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知语城校区)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一、 学会做人
德育不是说教,而是非常生动和具体的。学会做人是师生共同的追求,情感因素在小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丰富的情感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在学习徐悲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邪恶势力的傲骨精神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研讨绘画、学习技巧中逐步提高情绪,引起共鸣,接受教育;教育学生绘画要专心,做到一丝不苟、认真专注时,教师通过课堂常规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自觉行为;教育学生认真完成每一幅作品,不半途而废时,需要教师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严格评价,不能放松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教育,而且要有管理、有评价、有激励,使学生在教育中养成,在管理中发展,在评价中进步,在激励中提高。我们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做身心健康的人。“正人务先正己,人师当须楷模”,教师要在课改实践中学会做人,做美术课改实验的创新人。
二、学做有创新能力的人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术教学充满创造的机会,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让学生学做人、学做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的操作策略和体现。
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拓宽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幻想、梦想和好奇中尽情地释放创造能量。
在一年级第二册《长呀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使用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和独特,在完成作品时可以把对植物的观察、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自由、生动、夸张地表现出来。一位学生在表现向日葵越长越高时,改变了以往画葵花向太阳的画法,而是描绘向日葵越长越高都高过了太阳,向日葵低下头与太阳对话:“谢谢你,让我长这么大。”在绘画过程中,学生把“长呀长”的感受和“长
呀长”的联想表现在作品上。在批閱和欣赏学生这些作品时,教师仿佛听到了作者在诉说:“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热爱生活,我们都有感恩的情感。”
在《洗澡》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从回答问题上升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能讲出自己作品与别人作品的不一样,“我画的和别人不一样”“我的画和范画不一样”“我的画和以前的风格不一样”……学生在众多的“不一样”中,敢于创新,敢于走新路。他们创造性地画出了汽车、楼房、动物和地球是怎样爱清洁的作品,表现了“洗澡”的主题。正是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
三、学做会合作的人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就要为学生营造同学习、同探索、同研究的环境氛围。
走走学学。绘画过程中可以有组织地让学生分组走动,看看同学的作品,这比一味埋头作画还重要。学生总结道“对我有启发”“他想得新颖”“我们的思路不一样”“我们的画法不一样”“令我大吃一惊”。因为学生在绘画时需要用新的视觉形象来补充自己,让学生走动一下,受到多层面的启发可以产生更加感人的艺术
效果。
集体创作。集体就意味着人多、议论多、智慧多。学生可分为3~4人小组或6~7人小组,也可以集体创作巨幅画,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与协作意识。
共享快乐。在《钓鱼》一课中学生把姿态各异的鱼放在“鱼池”中共享钓鱼的快乐。在学习《多彩的拉花》一课时,学生把亲手制作的精美拉花装饰在教室中,共享节日的氛围。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共享的空间,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景,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的能力,并使学生在集体中获得营养,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共享。
在美术教学中,德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探讨“育人德为先”,并把它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节课中,让学生在课改中受益,通过课改实践让社会受益。
(作者单位: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知语城校区)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