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实施中医针灸康复护理后,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医针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使其回归社会。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且患病年龄在不断降低。虽然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鉴于该病症本身的特殊性,在治疗后出现偏瘫等后遗症现象的可能性仍然很高[1]。过去对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都是在家中完成,休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以期待机体各种机能的逐渐恢复,其疗效往往不佳[2]。现对我科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中医针灸康复护理,对减少致残,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使其回归社会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我科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塞22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6岁。
1.2 判定方法: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Brunnstrom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Brunnstrom进步程度大于两个级别;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Brunnstrom进步程度在一到两个级别之间;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Brunnstrom进步程度小于一个级别[3]。
1.3操作方法:
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针灸及康复训练。针灸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一般包括头针和体针,均采用0.5—1.5寸的毫针,并常规消毒。头针治疗:取健侧头部额前线、额中线、百会等,一般进针深度0.5寸,留针,不捻转;体针治疗:上肢取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内外关、合谷;下肢取髀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等穴,一般进针深度0.5—1.5寸。迟缓期电针疏密波治疗30分钟,痉挛期改为普通针刺,痉挛期后电针连续波30分钟,每天一次针灸。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肢体功能障碍的程度对患者尽早介入并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良姿位摆放,体位转换,被动运动,床与轮椅的转换,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神经肌肉功能治疗,中频电脉冲治疗,蜡疗等。训练以不疲劳为度,每日进行一次,告知患者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1.4结果
功能明显改善:6级或 6级以上27例(57%);好转:功能有一定改善,Brunnstrom分级提高2级以上者18例(37%);无效:功能稍有改善或无明显变化者3例(6%)。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护理,未发生护理不当所致的护理并发症,大部分患者都能生活自理。
2.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绝大部分有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担忧,我们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里状况、社会关系,关心体贴患者,从患者的心里角度出发,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鼓励积极配合,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嘱其多与病友交谈,告知亲友经常探望和支持,使病人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溶入于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激发起对生活的信心,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针灸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向患者交代施针过程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并告知应适当进食,避免因饥饿、精神紧张等诱发晕针。针灸时应注意调整好舒适体位及保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變化及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处理。起针时应核对针数,以免将针遗留在患者身上。患者在针灸后,会感觉肢体更加轻便灵活,但部分患者对针灸过程中所产生的酸、胀、麻等刺激难以耐受,应耐心解说并给予鼓励,以保证针灸治疗的顺利完成,达到康复效果[4]。功能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浓厚的同情心和足够的耐心,争取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并争取机会,尽早介入,争取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在功能锻炼的同时,对其患者家属也要进行指导,使其掌握训练的正确方法,并每天不间断的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具体锻炼强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不可使其感到疲惫[5]。同时还要争取家庭和社会对患者心理和身体的支持,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治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试行)[M].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7(13):266—267.
[2]周宏珍.脑卒中病人不良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6,3(20):661—662.
[3]王济红.早期康复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8(15):313—314.
[4]尚翠侠,李强,刘姗姗等.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619—621
[5]中华医学会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11):378—379.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且患病年龄在不断降低。虽然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鉴于该病症本身的特殊性,在治疗后出现偏瘫等后遗症现象的可能性仍然很高[1]。过去对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都是在家中完成,休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以期待机体各种机能的逐渐恢复,其疗效往往不佳[2]。现对我科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中医针灸康复护理,对减少致残,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使其回归社会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我科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塞22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6岁。
1.2 判定方法: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Brunnstrom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Brunnstrom进步程度大于两个级别;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Brunnstrom进步程度在一到两个级别之间;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Brunnstrom进步程度小于一个级别[3]。
1.3操作方法:
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针灸及康复训练。针灸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一般包括头针和体针,均采用0.5—1.5寸的毫针,并常规消毒。头针治疗:取健侧头部额前线、额中线、百会等,一般进针深度0.5寸,留针,不捻转;体针治疗:上肢取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内外关、合谷;下肢取髀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等穴,一般进针深度0.5—1.5寸。迟缓期电针疏密波治疗30分钟,痉挛期改为普通针刺,痉挛期后电针连续波30分钟,每天一次针灸。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肢体功能障碍的程度对患者尽早介入并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良姿位摆放,体位转换,被动运动,床与轮椅的转换,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神经肌肉功能治疗,中频电脉冲治疗,蜡疗等。训练以不疲劳为度,每日进行一次,告知患者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1.4结果
功能明显改善:6级或 6级以上27例(57%);好转:功能有一定改善,Brunnstrom分级提高2级以上者18例(37%);无效:功能稍有改善或无明显变化者3例(6%)。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护理,未发生护理不当所致的护理并发症,大部分患者都能生活自理。
2.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绝大部分有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担忧,我们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里状况、社会关系,关心体贴患者,从患者的心里角度出发,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鼓励积极配合,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嘱其多与病友交谈,告知亲友经常探望和支持,使病人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溶入于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激发起对生活的信心,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针灸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向患者交代施针过程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并告知应适当进食,避免因饥饿、精神紧张等诱发晕针。针灸时应注意调整好舒适体位及保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變化及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处理。起针时应核对针数,以免将针遗留在患者身上。患者在针灸后,会感觉肢体更加轻便灵活,但部分患者对针灸过程中所产生的酸、胀、麻等刺激难以耐受,应耐心解说并给予鼓励,以保证针灸治疗的顺利完成,达到康复效果[4]。功能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浓厚的同情心和足够的耐心,争取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并争取机会,尽早介入,争取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在功能锻炼的同时,对其患者家属也要进行指导,使其掌握训练的正确方法,并每天不间断的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具体锻炼强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不可使其感到疲惫[5]。同时还要争取家庭和社会对患者心理和身体的支持,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治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试行)[M].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7(13):266—267.
[2]周宏珍.脑卒中病人不良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6,3(20):661—662.
[3]王济红.早期康复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8(15):313—314.
[4]尚翠侠,李强,刘姗姗等.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619—621
[5]中华医学会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11):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