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戏的地方美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idzhang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北地方戏,是东北二人转(包括单出头,拉场戏等)与二人转为母体的东北地方新戏曲——吉剧,龙江剧的总称。东北地方戏的地方美,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说来,东北地方戏的地方美,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地方戏;二人转;审美
  戏曲讲究“手、眼、身、心、法、步”的規范化,动作的运动线的圆曲,动作本身的圆润柔顺,从中品味流动的线条美、声韵美和其中的诗情画意。
  一、脚踩大地的艺术
  笔者曾听到一位二人转老艺人这样定义二人转:“当地人说当地事儿,当地事儿用当地词儿,当地词曲有当地味儿,当地事儿唱给当地人儿。”这四句话生动地概括了二人转的特征。
  所谓“当地人说当地事儿”是说过去的二人转演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民出身,农忙时耕作,农闲时搭台唱戏。他们从小一下生看见的是东北的土墙黑瓦,喝的是东北的苞米面糊糊,唱出来的,自然是东北农村的生活内容。如《小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唱起,一直唱到二月二,生动地叙述了拜年、穿新衣、回娘家、杀鸡等等东北农村特有的风俗,风格热烈,叫人仿佛置身于那淳朴的东北乡村。
  “当地事儿用当地词儿”是说二人转中的唱词唱的都是“天然去雕饰”的、甚至是“土得掉渣儿”的东北庄稼话。过去的东北人以游牧、渔猎、耕作为生,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较少在书房中吟诗作赋。他们眼睛看到的、双手触碰到的都是直观实际的形象,所以东北人的语言都是自然实在而注重形象的。比如形容一个女人唇膏涂得浓,就说“跟刚吃完死孩子似的”;形容文盲,说“斗大的字儿也不识一筐”。
  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常常带上些戏谑和夸张的成分,使用在二人转中更是诙谐有趣,为二人转增色不少。不管是《包公赔情》中的包拯还是《皇亲梦》中的江州知府,一概使用东北方言土语。
  “当地词曲有当地味儿”是说二人转曲调多数是从东北民歌中演变过来,词牌曲调都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的烙印。二人转是来自农村的声音,是发自肺腑的韵律。
  “当地事儿唱给当地人儿”是说不光唱戏的是农民,台下听戏的也是农民居多。二人转是农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庄稼汉式的幽默,寓庄于谐,插科打诨,雅俗同欢。听众可以从二人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鸣。东北农民把二人转当宝贝,“看二人转扭一扭,强起喝烧酒;瞧二人转转一转,强起吃白面;听二人转唱一唱,强起睡热炕。”
  这当地事儿、当地词儿、当地词曲、当地味儿其实都是东北黑土地文化的一部分。二人转作为东北文化的一个缩影,流传在东北的沃土上,是东北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艺术宝藏。它与东北人民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二、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真性情
  二人转有句艺谚叫“不隔语,不隔音,最重要的是不隔心”。二人转的产生已有二百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多次被禁,但最终不但没有被扼杀,反而有了很大发展。二人转为什么能经久不衰?因为它从诞生之日起一刻未曾脱离过群众,因为它唱的是咱老百姓的心声,因为它唱出了东北人的真性情。
  东北的先民靠游牧或渔猎生存,这些劳作与农耕最大的差别在于农耕可以独自完成,而游牧渔猎则需要集体的力量才可以完成,因此东北人常常比关里人更重情谊,更率真。东北自古是苦寒之地,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一定得具有刚毅达观的性格,大风大雪造就了东北人的性格,东北汉子都是硬汉子,是真男儿。在日伪统治时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东北的庄稼人无论到哪都可以透透亮亮地唱上那么几嗓子,就是再苦再难也能扛过去。因此东北二人转从不扭扭捏捏,颇有点“天塌下来当被盖,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的气概,这是东北人鲜活的顽强的生命力的展示。
  东北地广人稀,人们在辛苦劳作之余却要忍受文化生活的匮乏与精神上的空寂,因此东北人害怕寂寞,喜欢热闹。二人转让东北人苦中作乐,二人转唱得越浪,扭得越欢,东北人就越乐呵。
  三、用东北人的眼睛看待地方戏的美
  也许有人觉得二人转是俗气的、丑陋的,这说明他还不了解东北的文化。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必须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相合拍,否则不能称其为美。比如旧时的欧洲,贵族女子束腰,以腰细为美。而在偏远的乡村,人们不但不会觉得腰细是美,反而会嗤之以鼻。正如鲁迅所说:“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有着意义的东西。”美可以概括成五个字:“实用即是美。”二人转的存在和发展是和东北农村的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由于东北农村相对的落后,文化生活单调,二人转就成了农民文化生活的必需品。在农村,很多家里把一面镜子或是一把鸡毛掸子之类的东西摆在显眼的位置,作为装饰。为什么在城市里很普通的器物到了乡间就成了美丽的代言品呢?就是因为它的简单、易得且实用。
  同样道理,在东北的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酣畅淋漓地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呈现全球化发展,音乐艺术作为全球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迅猛,推动着各个国家的音乐艺术的发展。歌剧在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歌剧艺术,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美声唱法是从西方歌剧中传播过来的,其对中国歌剧的演唱艺术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文章针对美声唱法对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及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關键词:美声唱法;中国歌剧;影响 
期刊
摘 要:艺术欣赏是由于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人们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它首先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改变人们的思想面貌,从而影响社会。  关键词:美术作品;欣赏;艺术;情感;想象力;观众  艺术欣赏是沟通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感情通道,没有艺术欣赏就没有艺术的教育作用。一个艺术作品,要是缺乏艺术魅力,
期刊
摘 要:当代绘画初入我国时,并没有统一的面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面对外来文化的进入,人们如饥似渴,争相模仿。而时过境迁,当代绘画在中国又经历什么的发展呢?本文从当代绘画的表达方式、观念的流行和个体的体验等方面,阐释了笔者对于当下艺术的看法与意见,也愿通过理论的论述,为实践叩响新的大门。  关键词:当代;绘画;观念  一、绘画的方式  绘画艺术实际上是一种视觉体验,不论是再现还是表现,也不论是写实
期刊
摘 要:舞台灯光的色彩运用是舞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灯光色彩能够美化舞台构图,展现剧情主题,创造艺术效果。舞台设计者对灯光色彩的运用状况会对观众的审美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舞台设计中,灯光色彩运用只有做到起伏变化、强调色彩对比、关注情感象征,才能彰显舞台灯光色彩在美化舞台构图、展现剧情主题和创造艺术效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舞台灯光;色彩;作用;运用  一、舞台灯光色彩运用的重要作用  (
期刊
摘 要:吕剧是山东地区主要戏曲之一,被称为“省剧”,它是由山东琴书为基础演变发展而来的。本文主要从吕剧的演唱特色角度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旨在让读者对吕剧的唱腔特点、唱腔板式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关键词:吕剧;唱腔;板式  一.吕剧概述  吕剧是山东地区主要戏曲之一,起源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是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的。它是由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杂调开始起步,大量吸收了梆子、京剧和琴书的艺术成分,从而不断
期刊
摘 要:包豪斯风格源于对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复兴风格的反对,对任何无用装饰进行排斥,形式简约明朗,对于身处复杂社会的人来说,给予他们一个简单的环境让自己的身心有一个放松的空间。包豪斯风格的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即是多"被认为是代表着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这是一种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饰的设计理念。简约风格表达的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关键词:包豪斯风格;少
期刊
摘 要:吕剧是山东地区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以其朴实生动的语言,优雅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在山东戏曲中独放异彩。其前身是山东琴书。本文就吕剧由最初的山东琴书到现在成熟的吕剧形式的发展历程以及其现实意义进行初步讨论。  关键词:吕剧;山东琴书;发展历程  山东地方戏曲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在中国戏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东境内先后有几十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在这些剧种中,吕剧作为一个历史悠久
期刊
摘 要:电影主题内涵的流变常与变幻莫测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六十年代出现于美国的新黑色电影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主题内涵,同样受到彼时的政治、经济的影响。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两性中潜藏的危机等主题打破传统类型电影所营造的虚幻乌托邦之梦,呈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美国新黑色电影中反映的黑色主题:犯罪、暴力、人性堕落等反社会秩序的一面,也成为一朵独特的银幕恶之花。  关键词:类型电影;
期刊
摘 要:窗帘作为我们家居装饰中的主要因素,不仅能够为室内视觉感官增添功效,同时它还有一定的实用性。窗帘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遮挡室外光线,同时还能够给我们创造出私密空间。而且不同的窗帘材质以及风格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因此我们将对窗帘布艺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使用进行分析,了解窗帘布艺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窗帘布艺;室内软装设计;装饰  引言:  在人们最初的认知中,窗帘只是作为人
期刊
摘 要:无论是何种戏曲,其服饰造型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整个表演起着重要作用,服饰设计是戏曲艺术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重要部门,是连接戏曲内容与剧情表现的重要形式。服饰与妆容有利于演员更好的完成角色,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自身文化直观的向大众表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服饰;妆容  中国戏曲,集文学、歌唱、音乐、舞蹈以及雕塑、美术、服装、化妆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样式。而湖南花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