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原汁原味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450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现在语文课堂,俨然成了“大杂烩”,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环保教育等等,不一而足。唯独对“语言”置之不理,还美其名曰“进行学科整合”。我觉得,语文这一叶扁舟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最后只能导致原汁原味的语文被其他的杂味冲淡了。
  那么,什么是原汁原味的语文教学呢?我有如下一些浅显的认识。
  1、激发兴趣,让学生发挥想象
  为了让学生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我们在课堂上要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为学生营造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放飞学生的想象。语文课堂需要借助想象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和感动,从而让师生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如在教学《白鹭》一课时,教师可再现白鹭的“钓鱼图”“瞭望图”“晚飞图”的画面,让学生想象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晚景如画;黄昏中,看到白鹭悠然地低飞…通过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心境,感受充满诗意的氛围!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中都有训练学生发展想象的切入点。有的课文结尾言已尽而意犹存,像《望月》《半截蜡烛》等课文;有的课文中作者有意留下空白的省略号,像《二泉映月》《悲壮的一幕》等文中的省略号……这些地方都可以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跳出课本,去揣摩想象,开展富有创意的探讨。
  2、引导交流让课堂充满趣味
  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师生之间只有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散发“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上,交流要有目的,交流要有收获,交流要有效率,交流要围绕文本,交流要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就是这样引导学生交流文本,引领学生“走进祖父的园子”的:
  (1)师:课文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个园子?指名说。学生说后师请其上黑板写下来:多姿多彩、绚丽多彩、丰富多彩、生机勃勃、蓬勃、美丽、五彩缤纷、应有尽有、自由自在……
  (2)师引导生看板书归类,说说是一个()的园子。
  (3)师:作者是怎样来写的呢?自由轻声读,找出句子或词来表现某一个特点,并想想用了哪些手法。
  (4)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地交流(师有目的地引导和点拨)
  A.充满生机的园子(①“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都活了……”拟人、排比的手法。②“醒、上天、说话”状态不一样)。
  B.在园子里是自由自在的(①“天空是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多令人向往,指名读相关语句。②抓一个排比句“愿意……就……”引导学生说话,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C.园子可爱,应有尽有(蝴蝶颜色多,蜜蜂样子可爱)。老师领着学生和文中作者一起快乐地走进了祖父的园子,感受到园子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鸟语花香……从孩子们的语句中“天空是蓝悠悠的,又高又远”,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心也沉浸在作者祖父的园子里。学生在自由的互动交流中感受到了文本之美,品味到了语文的“真味”。
  3、拓展延伸,让学生体验成功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的活动和交往,离不开生活的运用和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让课堂成为联系生活的纽带。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如在教学《蚕姑娘》一课后,教师可发动感兴趣的同学也回家养养蚕,通过体验养蚕过程,丰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由于语文学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开阔了眼界。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应该是开放性的,我们要超越课文,以课文里的言语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在教学《掌声》时,可这样设计拓展性想象力:是什么让英子插上了梦的翅膀,在人生浩瀚的天空中快乐地飞翔呢?如果那美丽洁白的翅膀,需要用文字来装点,你会在上面留下怎样的话语呢……这样超越文本的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品尝快乐,体验成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地散发“语文味”。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三小)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取培养发散思维,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说:“好
双语教学作为发展民族教育的支撑体系,其发展的不平衡,实质上反映的是青海省藏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造成的差异,是形成多种双语教学类型产生的重要原因,并试图
1980年中师毕业后,吴国平—直奋斗在家乡镇海的教育战线上.担任过化学教师,做过高三班主任,带过学科竞赛,当过学校中层干部.34岁被任命为镇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36岁被任命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油加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
壳聚糖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水溶性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相比而言,壳寡糖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高。壳寡糖具有许多有价值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炎、调节血脂和血糖、增强免疫、活化肠道菌群等。壳寡糖的分子量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有报道称聚合度在6左右的壳寡糖相对于其他分子量壳寡糖抗肿瘤作用更强,因此通过控制降解反应条件及降解程度获取特定分子量的壳寡糖产品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实践
教学艺术是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内容,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艺术的修练。  一、让情感伴随课堂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顾板着脸孔一味说教,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斥责,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学生长期处于师道尊严的压抑环境中,情感受到挫伤,个性不能自由发展,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失去应有的热情。  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情感的投入与释放,才会全身
阅读课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结合实践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对比发现,引发思考。如在上《将相和》这篇阅读课文时,我从课题找切入点,不但做到了由浅慢慢入深,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伊始,我故意将课题错写成“将和相”。此时一双双小手都举起来了。我装着很吃惊的样子,问道:同学们,你们怎么啦?一生说:老师我想提醒您,您把
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问题。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其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角,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两侧呈递减趋势。太阳高度角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向两侧呈递减趋势,白天大于零,晨昏线上等于零,晚上小于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在高中地理学中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在进行计算中,我们需要两个已知条件
笔者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就阅读教学中的扶与放的把握上来谈谈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rn一、立足课堂,“读”唱主角,导而弗牵rn低年级的阅读应
Pulmonary blastoma is an uncommon lung malignancy,usually presenting itself as a large chest mass causing pain, hemoptysis, cough and dyspnea; however, it is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