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课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结合实践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对比发现,引发思考。如在上《将相和》这篇阅读课文时,我从课题找切入点,不但做到了由浅慢慢入深,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伊始,我故意将课题错写成“将和相”。此时一双双小手都举起来了。我装着很吃惊的样子,问道:同学们,你们怎么啦?一生说:老师我想提醒您,您把“将相和”写成了“将和相”。我马上把“将相和”板书在下面一排,并对那位学生说谢谢提醒。我接着让学生比较两个课题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将”和“相”意思一样,但第一个“和”表示“与谁在一起”,第二个表示“和好”。他们和好了,说明以前肯定有“不和”再到现在的“和”。
  挖掘内容,促进理解。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此,我运用三个结合。
  动与静相结合。 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先让学生主动通过查(查《晏子使楚》写作背景)——找(找易读错、写错的字词)——释(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词语及重点词语)——分(理清作者思路,按一定的顺序分段)——结(归结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主动”学习,再到静态的“疑”(列出不理解的问题)的预习,达到生生间交流、师生间交流,也加深了对课文信息的吸收。
  疏与密相结合。以《将相和》这篇阅读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写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主动地阅读,找到课本中的这几个关键词。尽可做到“疏”,梳理好顺序就行;对于文中两个人物个性的分析则要“密”。让学生单个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形式,再交流评价,做到密不通风。疏密结合,把握阅读材料。
  张与弛相结合。任何一篇好的课文都有它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我尽量做到有张有弛,张弛相间。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小学阶段的阅读活动节奏应以弛缓和富有变化为宜。如《景阳冈》一课教学就用此法,深受学生喜爱。
  二、加强阅读引导,注重养成教育
  引导好问,生发智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出色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推动感情的波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作者的思路为线索,组织若干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发展思维。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学可以紧扣“壮”设计教学主线,围绕“壮”可设计提问:“壮”是什么意思?“壮士”怎么理解?为什么把狼牙山五战士称为“壮士”?引导学生体会五战士的壮心、壮志、壮行与壮举。只提了把握主线的问题,其他更多的延伸,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质疑而产生了。
  引导观察,激起共鸣。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加强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的能力。
  三、注重评价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活动引路,丰富体验。为力求让阅读资源“增值”,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我把握阅读活动的互通性,充分挖掘阅读因素,结合教材,适时、有机、恰当开展阅读活动课。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二组单元知识学完后,我利用本单元内容开展“你知道吗”“语文万花筒”“课文改编故事”“阅读体验”等活动,丰富学生对阅读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究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燕子专列》等,学生将自己阅读感兴趣的课文编成故事说给同学们听,形成了阅读经验的共享和阅读观点的碰撞。学生也通过课文编故事学着慢慢的解读出内隐于课文知识背后的一些教育因素,久而久之,各种源于阅读教学 而又宽于阅读教学的活动能力,不知不觉地浸染着学生,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也逐渐体现。
   自评互评,增进自信。每当学生畅所欲言,或叙述故事,或评论人物,或发表感想等阅读展示时,自评互评是相当重要的。因为,通过自评互评,使学生认识自我,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在欣赏自己成功的阅读体会,增进自信心,也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彼此认同、尊重理解与宽容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教育的极好机会。
  希望通过诸多努力,能改变学生的阅读状态和阅读体验,带领学生共同语文生命体验的通衢,让阅读教学“百花生就千般色,春风吹得满江红”。◆(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桃花一村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朋友们,你们有过梦想吗?当我一年级读到这篇《蒲公英的种
期刊
在“平面镜”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从感知事物中提出问题,自己动手动脑探究规律,体会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1.激趣导入新课。在教学“平面镜”一课时,我首先通过一个隔物猜字的魔术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一个大小适中的不透明物体上面写上一个字母“d”,将物体放在讲台上,并将字母背向学生,在讲台黑板处竖放一
王继颖老师的散文,题材丰富、主题多元、格调清新、文思灵动、细节丰满,字里行间总闪烁着爱的光辉,折射着对教育的无悔痴情.她从教二十余年,培育桃李数百人;从事语文教研七年
期刊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合理巧妙地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一些别开生面的话题。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以旧引新时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好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 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创造精神,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取培养发散思维,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说:“好
双语教学作为发展民族教育的支撑体系,其发展的不平衡,实质上反映的是青海省藏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造成的差异,是形成多种双语教学类型产生的重要原因,并试图
1980年中师毕业后,吴国平—直奋斗在家乡镇海的教育战线上.担任过化学教师,做过高三班主任,带过学科竞赛,当过学校中层干部.34岁被任命为镇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36岁被任命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油加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
壳聚糖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水溶性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相比而言,壳寡糖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高。壳寡糖具有许多有价值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炎、调节血脂和血糖、增强免疫、活化肠道菌群等。壳寡糖的分子量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有报道称聚合度在6左右的壳寡糖相对于其他分子量壳寡糖抗肿瘤作用更强,因此通过控制降解反应条件及降解程度获取特定分子量的壳寡糖产品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实践
教学艺术是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内容,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艺术的修练。  一、让情感伴随课堂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顾板着脸孔一味说教,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斥责,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学生长期处于师道尊严的压抑环境中,情感受到挫伤,个性不能自由发展,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失去应有的热情。  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情感的投入与释放,才会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