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文学作品的喜剧性本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樱桃园》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所著,其作品体裁百年以来都深受文学界的关注。本文认为该剧的外在喜剧特征是由轻松喜剧因素所构成,而构成该剧内在喜剧本质的是作家对小说中人物情感、冲突以及生活的关照方式恰到好处的处理。诙谐和忧愁的融合是这种喜剧的最大本质表现,同时这也标志了契诃夫独特的喜剧精神和其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的话剧以及西方荒诞派深受契诃夫这种内在的喜剧精神的影响,因此,掌握契诃夫喜剧的灵魂所在是了解掌握《樱桃园》体裁的神秘之处和契诃夫艺术特质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了解对20世纪喜剧观念起深化作用的契诃夫作品的关键。
  关键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喜剧性 《樱桃园》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到底对戏剧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本质的影响呢?长久以来这都是文学界所讨论的内容。本文认为,对世界戏剧的发展起到本质作用的是其独到的喜剧灵魂,契诃夫的作品对以后的作家的启迪,例如,冲突的淡化、衬托情感的抒发、隐含台词的运用等并非戏剧化的东西隐含的却是喜剧的特质。对于契诃夫的诙谐幽默的才能人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然而却对于契诃夫将《海鸥》和《樱桃园》定位为四幕喜剧而感到惊讶,这足以说明契诃夫的喜剧精神是独到特别的。看待这一喜剧灵魂是理解其戏剧的艺术特质,也是攻破契诃夫神秘面纱的关键,尽管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将契诃夫的神秘进一步扩大化。本文接下来通过对《樱桃园》的分析,来探究其戏剧的喜剧性本质,以探索出其进入艺术世界的方法。
  一
  《樱桃园》被契诃夫成为四幕喜剧,然而该喜剧同其它一般的喜剧又有所差距和不同,所以就有了关于《樱桃园》体裁的争论。对此,俄罗斯文学界的观点一分为二:一方坚持讨论体裁的问题,另一方则认为没必要认真讨论,因为契诃夫从来都是诙谐幽默爱开玩笑之人,对于他的话没必要太认真。本文则认为,文学界不能忽视契诃夫本人对其戏剧体裁的界定:在契诃夫观看《樱桃园》排练时,他就曾经埋怨和反对导演把初衷的喜剧排成了悲剧。在他构想时,他就多次给他的太太写信说他写的这部戏,在信中他反复提到,《樱桃园》这部作品将是一部喜剧,而且是一部轻喜剧。
  契诃夫作品的体裁关乎到契诃夫戏剧的全局性掌握,与其从非常一般通俗的喜剧概念来界定契诃夫的戏剧体裁,倒不如通过探讨其作品当中的喜剧因素,也就是作家契诃夫对喜剧因子在其作品中的应用来界定《樱桃园》的喜剧体裁,从而也能从中看出作家的艺术特质。大家之所以对契诃夫作品体裁感到疑惑,主要还是由于其作品的选材。该作品的讲述的是一座庄园即将消亡的故事,故事体裁本身的感情哀伤与大家通常对喜剧的定义有着天壤之别的反差,这也是文学界对其作品所困惑的地方。
  用悲剧和喜剧来界定《樱桃园》是文学界大家们的分歧所在,同时也是普通受众审美与作家独特的艺术审美之间的差别。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他敏锐的艺术眼光对《樱桃园》做出了悲剧性的界定,却没有料到,契诃夫为了使《樱桃园》不变成一曲悲歌,他对作品的体裁进行了独特的把握,用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化解了作品中的悲剧成分,并且给予了作品内在的喜剧特质。
  在普通人看来,庄园的消亡定是感伤忧愁的。导演们凭借着他们伤感的天性将《樱桃园》演绎成了一部悲剧。这一悲剧的演绎影响深远:到现在,人们还是这样理解和解释《樱桃园》情节。然而,舞台剧的阐释和作品本身对于其灵魂的阐释大相径庭。回归原作品就会发觉,故事选材所带有的悲伤成分已经被作家用其独特的艺术手段给化解,并且故事的始终都充斥着喜剧的因素,作品本身拥有了喜剧的特性,甚至作品还有一些滑稽。毋庸置疑,轻喜剧确实是在戏里得到强烈的体现。
  二
  作品中庄园女主人身上最具忧愁气质,在她的身上是轻喜剧展现最少的,对这个女主人公的舞台展示最为让作者感到遗憾,太多悲伤的展现都已背离了作家写作的初衷。虽然庄园的由盛转衰与女主人的缺点密不可分:沉迷于过去和幻想,缺少面对现实的精神和勇气。但是当她面临遭遇时并没有丧失对现实的感受,并在噩运的无力对抗中以自我幻想解脱了现实所带给她的压力,最终躲避了悲剧性的灾难。在第三幕中,女主人还在沉浸在欢乐的家庭派对中时,庄园这时已准备拍卖。这种不符合当时情境的派对使她躲避了致命的命运打击,致使她平静的说:“自此我心里安生了。”她没有把自己的命运置于漩涡之中,而是既伤感与残酷的命运又诙谐滑稽的悲伤战胜命运的袭击,在生活的磨难者和旁观者之间进行转换。这种命运的交织矛盾使她背负起了命运的十字架。主人公对庄园的依恋和不舍以及她的不合时宜的诙谐形成矛盾冲突。对将来的平静,以及无拘无束的心态获得了灵魂上的解放和自由,这就又构成了内在的喜剧性。
  正是因为《樱桃园》具有深刻的喜剧特质,使得该作品在戏剧的冲突和矛盾上拥有了特别的艺术本质。当暴发户从女主人手中夺取庄园以后,使得这两个人成为对立方,但是这样的矛盾对立在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上得到了化解。这就说明了,契诃夫不想将作品以悲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而是运用轻喜剧以及诙谐滑稽的手法对作品进行阐释,契诃夫既不想让夺取庄园的暴发户展现出张狂得意,也不想加剧女主人的悲伤。相反,他要对他们之间的冲突矛盾进行淡化,突出表现双方人物的情感的抒发,给予悲剧故事的喜剧性色彩。
  契诃夫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与其他大众作家与众不同,他善于将忧愁和幽默浑然天成,让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完美结合。忧愁和幽默在这里相互解释:离开幽默便无法领略忧愁,反之则是一样的道理。大家永远不会忘记在第二幕中“那突然……声音。”契诃夫特意描述这一虚幻的声音意在向受众展示那无法躲避的命运,烘托微不足道的人类在时光和历史环境双重压力下的恐慌。在突然出现的乞丐的场景下共同塑造了肃杀的氛围,这与庄园的悲剧破败行程统一的忧郁氛围。而庄园的忧郁气氛又和庄园主人的诙谐滑稽的不惧不畏相融合:在第三幕所展现的舞会当中,时而听到不合情境的笑声,这样的场景塑造出了整部作品悲伤与滑稽诙谐相融合独特气质。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不让轻喜剧因为故事本身的悲伤而感到多余,而是让轻喜剧成为整部喜剧性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正是由于未理解这一独特的喜剧写作手法才使该剧阐释为悲剧。然而对人生的悲剧做喜剧性的审视,这也的确是《樱桃园》本质的艺术见解。   三
  《樱桃园》中包含的忧虑惆怅的幽默诙谐是深刻的、含蓄的幽默。契诃夫刚开始创作时并没有将含蓄的幽默进行升华,仅仅是将幽默和忧虑惆怅进行交融。而只有将幽默的天赋同对人生对命运的世事无常的这种无奈相结合时,才能转变为深刻的、含蓄的幽默。在契诃夫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才是创作进入佳境的表现。把轻喜剧所显露的滑稽转换为含蓄温雅的幽默,这体现了现代喜剧的深刻变化,同时这也是体现作家的冷漠。识透生活的诙谐与滑稽,作者以饱含滑稽的手笔勾勒出了《樱桃园》的艺术特色,在对人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以及天生所带来的弊病进行嘲弄最后给这些可怜之人抹一把同情的眼泪,这也是作者进行作品创作的基本内涵。
  冷漠的眼光使该部作品超越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滑稽和荒诞性而获得了深刻的喜剧性。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事件实际上并没有绝对的悲剧或者绝对的、喜剧的区分,关键是你要用何种心态去看待。庄园的消亡定时悲剧和伤感的,但是作家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庄园中的一份子去看待这件事,而是以一位局外人的眼光、幽默诙谐的心态去看待庄园的消亡,他满怀感伤,同时也带着希望和笑容去对待庄园中受到伤害的主人,这就是一个喜剧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同时也是喜剧精神的完美展现。正如亨利·柏格森说,“当你作为一个局外人不动声色的去观察生活,对待人生的话,这个世界上的很对悲剧就变成了喜剧。”这种主体性使人更多的去嘲讽荒诞与滑稽,而不是像悲剧那样为凶恶哭泣。契诃夫大抵就是对生活悲剧性的超越后的感怀,从而获得了对喜剧更加精准的掌控。把一个悲伤的故事体裁的作品是阐释为悲剧还是喜剧,这主要看当时作家的主体精神:悲剧性还是喜剧性的审美观念。
  四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滑稽感的愈发增强,人们越来越推崇和肯定契诃夫的喜剧价值。谈论到契诃夫对于后世的影响,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契诃夫戏剧的独特风格——对冲突的淡化、舞台上情感的抒发等以及其所运用的停顿、潜台词等艺术手法。正如前面随叙述的,这些人们所推崇的风格都是因喜剧性而生,契诃夫最大的特质就是他具有喜剧的灵魂和精神。对20世纪的戏剧产生重要影响的便是契诃夫的喜剧精神。曹禺的《北京人》被人们认为是最具契诃夫的风格,这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忧愁郁闷而又具有抒发感情,但是感情抒发的背后则是喜剧的特质。
  只因契诃夫独到的喜剧精神,才有了《樱桃园》体裁的神秘之处。探其究竟,并不是提前界定好的体裁,而是随着作家对喜剧精神的领悟才产生的独特的体裁。《樱桃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喜剧,对该作品喜剧性的掌握应该和传统的喜剧相联系,该作品是在继承传统喜剧的基础上,对传统喜剧的超越和完善,是喜剧的又一次发展和飞越。《樱桃园》这部作品便是新一次喜剧变革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是对悲剧的喜剧性表达,它具有悲喜剧的特质。
  悲喜剧并不是喜剧和悲剧的勉强叠加,也并非荒诞因素与悲怆因素的强制混合,它深刻表现了喜剧的精神所在以及其艺术特质。17世纪意大利戏剧家巴蒂斯塔·瓜里尼首创悲喜剧后,悲喜剧作为喜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20世纪获得了长久的存在和深化。必须认可这一点,否则就无法深刻体会《樱桃园》甚至是契诃夫的创作意念。在现代文学环境下,随着人们对复杂生活的深刻认识,传统的喜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悲喜剧则正好迎合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在对悲伤和伤感的审美观念中,在快乐与苦楚相结合时,悲喜剧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对传统喜剧观念的深化主要是与悲剧的融合所产生的,然而契诃夫就是推动现代喜剧生成并不断向前发展的人。
  20世纪喜剧的充分发展是和人类的滑稽领会密切相关的。早在威廉·莎士比亚戏剧中在面对命运几乎失去所有希望时的感悟:“众神……有趣。”现代的人们就更加的意识到,面临历史的滑稽与荒诞,与其悲伤苦楚的挽回,还不如高高在上的强颜欢笑。这也是20世纪悲剧不如喜剧发展迅速的原因。用理性的幽默诙谐来安慰由于历史的戏弄所带来的精神上的伤痛,这就是现代喜剧的灵魂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一需求,使得契诃夫含蓄温雅的幽默喜剧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推崇,《樱桃园》也留下了永恒的情结。
  参考文献:
  [1] 董晓:《从〈樱桃园〉看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性本质》,《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2] 孙静:《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契诃夫戏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3] 董晓:《契诃夫:忧郁的喜剧家》,《戏剧艺术》,2013年第2期。
  [4] 陈晖:《契诃夫戏剧的艺术特色》,《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5] 霍晓珊:《〈樱桃园〉的喜剧谜团》,《戏剧文学》,2012年第1期。
  (岳静,华北科技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存在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情感和自由为中心,并将这种情感和自由最大化,绝对化。麦卡勒斯的作品则深谙存在主义主旨,以独特和尖锐的笔触将人的情感困境和自由选择表现得淋淋尽致,这是麦卡勒斯以作品所传达出的最为声嘶力竭的呐喊。  关键词:自由选择 卡森·麦卡勒斯 存在主义  一 卡森·麦卡勒斯其人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人年少成名,
期刊
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阿拉比》充满了丰富的意象,本文分别从小说的场景、小说的人物以及小说的宗教意蕴三个层面就《阿拉比》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分析这个以一个男孩的视角展现出来的20世纪初的爱尔兰精神荒芜的景象,以及在这种叙述中,作者对于遥远的神圣与真诚的追思,而呈现出的朦胧的诗意。  关键词:《阿拉比》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 意象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出版于1
期刊
摘要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卷之作,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被李健吾称为最富有现代性的小说。两部作品在主导意象与主题、叙事手法和心理刻画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同时又体现了两位作家各自独具的艺术特色。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两者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主导意象与主题 叙事手法 心理刻画  詹姆斯·乔伊斯和林徽因分属世界东西两端,但同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积极开拓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小说家,《米德尔马契》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在小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米德尔马契》的悲剧性色彩十分浓重,对于性格十分坦诚的乔治·艾略特来说,用作品体现现实生活,唤醒人们才是写作的真正价值。本文主要从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人物的性格缺陷,以及灾难性的婚姻
期刊
摘要 玛丽安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女主人公。在这部作品中,玛丽安最初是一位敢爱敢恨,敢于挑战世俗也不甘于平庸的女性,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感情变故后,开始变成一位世俗、现实,但不庸俗的女性。从浪漫走向世俗,并不是一种倒退,更多的是一种成熟,在理智与情感的选择中,选择理智的感情,这也是作者奥斯丁一直追求的。  关键词:简·奥斯丁 浪漫主义 感情变故 世俗  一 作者与作品
期刊
摘要 《道林·格雷的画像》作为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小说作品,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对其绘画元素研究却是空白,本研究立足于艺格敷词的视角,寻求小说文本中视觉图和话语图两种互补语言图像联合的内在规律。从绘画构图、绘画比喻、绘画风格方面详细分析了小说的绘画语言,呈现出王尔德对绘画的深刻理解,以及运用独特的绘画叙事完成画为文言,绘画与文学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唯美
期刊
摘要 在名作《苹果树》中,约翰·高尔斯华绥以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揭示了主人公阿瑟斯特的情感悲剧。主体意识从“想象态”的无意识状态经由“镜子阶段”而逐步转入“象征性秩序”,阿瑟斯特回应了自我社会归属的“传唤”,选择了现实中自我镜像的统一体斯特拉为妻。他的情感悲剧演绎了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关键词:悲剧 主体 想象态 镜子阶段 象征性秩序  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期刊
摘要 《甜蜜天堂》是澳大利亚一部充分表现日丹诺夫革命浪漫主义原则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经历了从“他者”到“自我”的嬗变过程,反映出生活在男权制为中心的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女性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颠覆“他者”形象,最终实现独立人格和自由身份的艰难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透视作者对男权制规范下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关键词:他者 颠覆 重构  一 引言  澳大利亚左翼
期刊
摘要 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把矛头直指男性,似乎忘记了是父权制造成了今天男尊女卑的局面。在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一直不乏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这种支持女性主义的态度被一些学者称为拥女主义。大众与女性主义的偏见,备受争议的身份界定,使拥女主义者抛开女性主义标签,关注男性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女性主义亦是时候走出排斥拥女男性的误区,意识到女性群体无力而男性群体有力的局面,转变对拥女主义男性的态度,共同面对少数特权
期刊
摘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影响甚广,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人公浮士德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从浮士德的形象入手,细致分析了浮士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对《浮士德》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浮士德》 人物形象  引言  《浮士德》是西方象征文学艺术的至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