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论角度阐释影响晚清小说翻译策略的文化原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埃文·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多元系统论,用于解释文学翻译的各种情况。由于晚清小说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高潮之一,因此可以用多元系统论来分析,本文重点分析了林纾、严复翻译策略的文化成因,以期发现背后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 多元系统论 晚清小说翻译 翻译策略 文化原因
  
  1.引言
  “多元系统论”是早期翻译研究派符合逻辑的发展和超越[1]。描写翻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多元系统论”的创始人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将翻译文学置于译入语文学、社会和文化这个多元系统中进行考察,提出“多元系统论”和翻译准则等重要概念。张南峰认为,从清末以来到五四时期,“随着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从强势变为弱势、从地区大系统的中心走到世界大系统的边缘,翻译系统从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边缘走到了中心;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本文从多元系统论角度阐释晚清的小说翻译,并特别分析林纾和严复翻译策略形成的文化原因。
  2.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多元系统理论是佐哈尔在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1978年,佐哈尔首次介绍了“多元系统”这个术语,它是指在某个社会中相互关联的文学、半文学和文学以外的整个系统,包括“高雅的”、“经典的”文学形式和“通俗的”、“非经典的”文学形式。在创建自己的文学理论的过程中,佐哈尔不仅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个术语,而且把它发展成“多元系统论”,试图用它解释所有书写的功能,从中心的、经典的文本到边缘、非经典的文本。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即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
  翻译在文学多元系统中既可占主要位置,又可占次要位置,具体要根据该文化里当时其它文学的状态而定。占主要位置时,翻译在塑造多元系统的中心部分的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具体出现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当一个多元系统尚未定型、文学的发展还处于正在建立的状态;二是该文学在一组相关的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或弱势阶段;三是该文学出现转折点、危机或真空阶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原来的文学不单要借助翻译文学来输入新的思想和内容,就是形式和技巧,也需要翻译来提供。所以,这时翻译活动就会占据主要和中心地位,扮演重要的创新角色。相反的,如果原来的文学系统处于强势地位,已经发展完备时,翻译便会处于次要地位,翻译文学在文化系统中就会处于边缘地带。
  3.晚清文学翻译
  3.1在中国翻译史的地位。
  晚清时期的翻译,尤其是在小说、戏剧和诗歌各方面齐头并进。首先,晚清的小说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这是任何比较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都不能忽视的研究领域。其次,虽然严复的《天演论》在中国思想界打响了轰天炮,但就翻译而言,仅以他的“信、达、雅”翻译原则来囊括整个晚清生机勃勃的小说翻译活动,则有失偏颇。晚清的小说翻译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理应引起翻译研究者的兴趣和热情,然而一度被排斥在“翻译”正殿之外。最后,晚清的小说翻译所呈现出的工具主义和浓厚的政治色彩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同于以往只借鉴学习西方仍不失帝国尊严和文化优势的科技翻译,相反,它是士大夫文人对中国文化各层面进行思考和改良的一种努力。
  3.2从多元系统论看林纾、严复翻译策略的文化成因。
  多元系统论的倡导者认为,接受方的文化决定了翻译家的美学观念,进而影响其翻译过程中的策略。我们知道,在晚清时期,林纾、严复的译作对原作的大量增删极大地影响了译文的充分性,对此,我们应该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审视其原因。结合多元系统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地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文化成因。
  首先,是因为晚清翻译高潮的兴起是受当时内忧外困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功利主义的目的,翻译者大都抱着实用主义的心态。当时没有严格的翻译规范,对翻译的本质并没有达到我们现在的认识程度。他们翻译的目的主要是译介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而轻视或忽略原作的艺术价值。翻译方法也以意译为主。
  其次,对小说的地位和艺术价值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清末各译家虽然态度有所改观,大量译介西方小说,但也主要以译介情节见长,而将小说中优美动人的自然景色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大量删减,在选材上也显得良莠不分,这说明他们并没有认清西方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即使是林纾,他虽然有敏锐的审美感受和极高的鉴赏能力,但也仍不能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评论名家小说,常常将西方名作拿来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对比,这都说明他对西方小说艺术价值的理解还是较为肤浅的,他按照自己的认识增删原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再次,翻译者采用的译法对译作的忠实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林纾是一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采用的方法是所谓的“西译中述”的方法,口译者的理解和表达在林纾的翻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同时代的译者相比,严复称得上是中西兼通,可他的译作同样的有大量的增删现象。他虽然提出了“信、达、雅”,但在实践中,“达旨”是他采用的主要方法。之所以用“达旨”的译法,首先考虑的是西学论著用汉文表达之难,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了便于他“随取发挥”,即结合西哲的论述表达自己的主张,这也是严复的用心。
  最后,翻译者的文化立场在翻译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译者进行语言转换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另一种文化和另一个世界的翻译。在翻译中,译者的文化立场和美学观念也渗透到他的文学翻译、文化译介和思维方式转换的过程中。如果译者以自身文化传统为正统,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另一种文学(文化),那么他在翻译中增删误解原作的情况就是不可避免的。晚清译者们多以高等文明的民族自居,傲视西方蛮夷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翻译文学在当时的文化系统中属于弱势,处在边缘地位。
  4.结语
  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在翻译过程中,大到源语和目的语,小到译者的语言功底、翻译方法、文化立场等,都会对文本的转换结果产生影响,而运用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翻译背后隐藏的文化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译文。
  参考文献:
  [1]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tledge,1993:105-123.
  [2]Even-Zohar,Itamar.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1990[A].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0.192-197.
  [3]Bassnett
其他文献
TRIM(Tripartite motif protein)家族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癌症、自噬和炎症等。目前在人类基因中已发现70多个TRIM基因,多数TRIM蛋白的表达受干扰素刺激
摘 要: 21世纪的中国、21世纪的中华民族正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这个时代,科技在创新,文化在创新,教育同样也需要创新。本文探讨了新时期教师应符合新的要求。  关键词: 创新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提倡创新教育,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的实践,就必须建设一支立志创新、善于创新
摘 要: 深化教育改革,大胆探索,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学生实现新课程物理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新课改 素质培养 多媒体教学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改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而且将赋予教师新的生命。  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学的创新,在国际竞争日益增强的今天,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而中学教育是
摘 要: 企业因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计算机和通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科学和通信与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文作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教学方式、合理安排实验、完善考核办法这三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校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这些教学实践的探索工作具
CTH10-2F全液压掘进钻车是宣化风动机械厂与法国Secoma公司以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的先进凿岩设备。该钻车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全液压掘进钻车之一。它具有体积小、工作灵活、
摘 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等诸多因素,工程图学的传统教学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教师需要分析在本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措施,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工程图学课程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本文对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
地表水平移动是如何形成的,水平移动曲线形态为什么与倾斜曲线形态相似,地表水平移动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对地表水平移动机理的研究,回答了这些问题。 How the ho
在深部矿井,大范围的岩体位移形成的变形地压对巷道的危害很大,常常会导致顶板下沉、两帮凸出、底板翻鼓。长期实践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设想:通过一定的工程手段,使布设巷道
英语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改革教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基本目的就是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因此,处于新课改具体实施一线的地理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新课程改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高中地理新课改理念可从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