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非洲四十一年:在援非医疗队的岁月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里很热,一年12个月中有9个月的天气类似于杭州的伏天,唯一驱热的工具是芭蕉扇;那里条件很艰苦,大多数房子是用土坯垒的,富裕指的仅是有饭吃;成群的蚊子叮得人不仅奇痒难忍,更是大肆传播着疟疾……
  虽然已经过去了39年,今年70岁的浙医二院眼科教授姜节凯,回忆起作为我省第二支赴马里医疗队成员的工作经历时,仍然印象深刻。
  在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是一种重要的援外形式。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已先后向6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务人员上万人次。浙江的医疗队援外经历始于1968年2月,主要承担着中国援助马里、中非和纳米比亚三个国家医疗队的选派任务。
  高超技术赢得信任
  1968年2月,首批浙江援外医疗队员一行19人飞抵马里。这是一支配备齐全的医疗队,有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针灸科、放射科、麻醉科的医师,还有一位手术室护士以及随行翻译。
  当时许多马里群众见到外国人有一种恐惧感;而第一个医疗点所在的马尔格拉医院院长,从法国留学归来,对中国医生一开始并不信任。
  “每次去病房,这位院长都要拿一些病人的病情考验我们。”曾任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现已离休的马振山是第一队浙江援马医疗队队长,对此记忆犹新。
  一次,一个落枕病人来医院求诊,这位院长想考一考中国医生。他问来自省中医院的医师刘宽:“这个病人怎么治?”刘宽说:“用针灸治。”院长又问:“要多久才能治好?”刘宽自信地答:“一针就可以了。”果然,一针下去,那病人连声说:“阿卡依,阿卡依!”意即“好了”。这神奇的疗效,给那位院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针灸在当地有了“神针”的传说。
  第一支医疗队通过自己的医德与医术,渐渐赢得了马里人民的信任,为后来陆续到来的医疗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医疗队成员一至两年轮换一次,至今已整整41年。
  3部电影看了几十遍
  “等我们第二支医疗队去的时候,中马之间的友谊已非常深厚,但当地经济、卫生状况等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麻风、霍乱、疟疾等流行病到处可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教授姜节凯1970年来到马里时刚满30岁,身强力壮,但为了预防疟疾,每周二中午大家都要吃抗疟疾的药,“如果有个星期忘吃了,下个星期肯定得病。”
  物资匮乏的年代,基本没什么娱乐项目,队员们自带的唯一一台小型放映机翻来覆去播放着3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这3部电影我足足看了几十遍,差不多都会背了。”姜节凯忍不住乐了。
  前赴后继的中国父子兵
  浙江援外41年来,众多事迹感动着国内外的人。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程纪中是位优秀的驾驶员,1984年参加中国医疗队到中非,负责后勤,工作任劳任怨。翌年3月,在一次医院电路抢修中不幸殉职,独自长眠在异国他乡。噩耗传到杭州,才17岁的儿子程军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这年参加高考的他决心学医,学成后去为非洲人民的健康服务。2000年8月,已是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的程军,终于成为援中非医疗队队员,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因为优秀、敬业,中国医生经常是当地媒体报道的新闻人物,还有不少医生荣获受援国各类荣誉勋章。
  等病好了还要回来
  时任浙医二院副院长的王世炯是1990年出发的第七支援中非医疗队队长,队员与当地人民建立的深厚情谊,他至今清晰记得。
  “来自省中医院的孙同全,出现发烧、咳嗽症状,长时间退不下来,我们诊疗后发现他肺部有个球形阴影,由于仪器设备落后,无法排除肿瘤的可能性。”在大家再三劝说下,孙同全才同意回国治疗,但他表示,等自己病好了,一定要重新回来。
  回国的诊断显示,孙同全患的是肺结核,并不是肺癌。“他立即又给我写了封信,说自己的病情没多大问题,等治疗好了立即回来。”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浙江援外医疗队于1991年8月撤回。王世炯回忆,临走的时候,当地医院工作人员都舍不得他们走,院长拉着他的手流下了眼泪,担心地说:“这一年来,医院全靠你们支撑,你们这一走,不知道医院以后如何发展。”
  (摘自《文新传媒》)
其他文献
由于从小受到父母在外闯荡的影响,7岁那年,他便有了自己的理想:“我要远离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去读书、去闯荡。”然而,直到16岁,他的这一理想并没能真正实现。  初中毕业后,他成了首钢铸造车间的一名工人,虽然对这个职业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不过,他的“不安分”却开始显现出来。或许是喜好,抑或是为了改变命运吧,那段时间,只要和文艺沾上边的,他逮到什么就学什么。比如什么指挥班、朗诵班、诗歌班等等他都会去报名
期刊
父亲是三代单传,刚落草几天,爷爷就从山神庙旁请回一株小皂荚树,用红绒线系着,扛着它走了一天山路,夜暮四合才到家。进了家门,爷爷来不及喘一口气,就直奔西厢房拿把锄头,在院落里靠墙的地方挖坑种树。夜里,爷爷对奶奶说:“长命树请回来了,以后这就是娃的命根子,好好善待它。”  对于这棵命根子树,父亲比任何人都钟爱,每天早上的第一泡童子尿总是洒在它的脚边。那树也争气,没过多少年就开始挂果了。每到收获季节,就
期刊
请将左肩的日子,换到右肩  累了,放在地上  看看天  再看一眼路的尽头  两间低矮的草房  一只倦鸟飞过  点亮了灯  还是从前的河湾  如今只剩下名字  翻遍河床的沙砾  还是没能找到半滴鸟鸣  老人捻着记忆  坐在藤椅上  念叨着不一样的天空  不肯走出那些辉煌的岁月  巴掌大的小村  施展不开留守儿童的游戏  把老人的唠叨扔在屋里  跑到村外,望着远方的爹娘  放牧着自己,即将脱缰的童年 
期刊
山道弯弯。母亲挑着担子进城赶集,重重的担子,担在母亲的肩膀上,扁担被压得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那还是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也就六、七岁吧。我撒着欢儿跑在母亲前面,跑得很快,恨不得一步跨进县城。  崎岖的山道上,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鹿,一路上蹦蹦跳跳。心里甜甜地想着,赶了集,母亲就会给我买一根棒棒糖,那个棒棒糖可真好吃啊。  不知不觉,我走到旁边的岔道上去了,却还浑然不知,继续往前欢快地跳跃着
期刊
似乎一瞬间,乡愁,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集体病症。  事实上,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还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已非故乡;故乡愈难回,乡愁,便越深。  乡愁情结的背后,是安全感的丧失。  心理学理论认为,归属的需要,即融入某些社会团体的社会需求,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我是哪里人?我的家在哪儿?我的身份是什么?当人们问自己这些,正是出于归属感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远走天涯,人们依然需要
期刊
那天接孩子,正赶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挂牌  关注林毅夫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考入全国台联的《台声》杂志任编辑,因工作需要,必须对两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涉及的人物有所了解,就在此时,听说了林毅夫。但只知道有个台湾人,是从金门泅水过来的。我在厦门眺望过金门,知道距离有多远,第一感觉是这人身体一定很棒。  由于家住北大西墙外,得地利之便,因而我家有了一个超大超棒的“后花园”,有相当一段时间,只
期刊
近日,汶川,一位留着小兵张嘎发型的5岁小男孩在地震废墟前抬首凝望,眼睛里有点迷茫。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士不断地给他讲着什么。  这小男孩,便是2012年初因一段在零下13摄氏度的雪地中裸跑的视频而出名的裸跑弟多多。而旁边的中年儒雅男子,正是他的爸爸——其因残酷训练儿子而被网友称为鹰爸。  鹰爸名叫何烈胜,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下海前曾当过10年教师。他说,带儿子走访地震遗址,是自己鹰式教育法中
期刊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跑一趟邮局,为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父母寄一些东西。除了寄钱,还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父母能用得着的,什么都寄,他恨不得把这个城市的商场打个包也给寄回去。  其实,父母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他还是喜欢买东西,仔细包裹好,亲自到邮局寄出去。然后想象着父母收到包裹后的欣喜,自己的一颗心仿佛也被包裹好,送到了父母的跟前。  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自己独身一人,在这个大城市辛苦打拼,从在一家
期刊
在加拿大落基山海拔4000米的地方,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岩石遍地,狂风劲吹,昼夜温差极大。人们一直以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肯定找不到活着的生物。然而,当生物科学家抵达这片处处被死亡笼罩的土地时,却惊讶地发现仍有一种植物在那里生根发芽,延续子孙。  这种植物叫高山蓟。科学家很想知道高山蓟究竟是凭什么在如此荒凉的地方生存下来的,但当时的科学文献资料里对它只有简短的介绍。科学家经研究发现,高山蓟常年生长
期刊
2004年,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了中国首张“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当年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出入境管理处时,有人问她,“您有没有想过回美国?”她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笑着回答,“我生活得很好。我在沙河工作,那里空气好。我和我养的牛在一起生活,为什么要回美国?”  寒春,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美国老人,原名琼·辛顿,1921年4月20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杨振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