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演讲和听众走得更近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把“让他人心动”的能力界定为感染力,那么“让他人行动”的能力则为穿透力。如何让演讲者的感染力、穿透力走得更远呢?那就得保证演讲者能消除演讲者、受众之间的心理隔膜,拉近感情距离,让自己的演讲感染力、穿透力直捣受众心扉。
  
  套近乎,拉感情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生人”时,往往存在戒备心,这是正常的。所以受众面对眼前演讲的是一位“生人”的时候,开始很自然免不了有些隔膜感。这时演讲直奔主题常常让人很难接受,故不妨先“推销”一下自己,套套近乎,拉拉感情。
  孟俐小姐在做《让女生部早日“消亡”》的演讲时,开场是这样的:
  亲爱的女同胞们,还有敬爱的先生们:晚上好!(掌声)首先感谢大家的热情,谢谢!
  我早想说上几句,很想认识一下大家,也让大家认识一下我。先来介绍一下,8911(2)班的一员,姓我们儒家孟子的“孟”,单字伶俐的“俐”,孟俐,就是我。你们大家听出来了,我这个人爱说好话,连自己的名字也要美化。不过,我要说明,这个小毛病丝毫不妨碍我对“女生部长”之职的热情,可是,即使天大的热情也不能改变这个趋势。女生部的发展完善过程,也就是她走向消亡的过程,我的任务就是促成这个过程尽早结束。
  孟俐小姐的开场白很不一般,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一开口就“我早想说上几句,很想认识一下大家,也让大家认识一下我”、“我这个人爱说好话,连自己的名字也要美化”,寥寥数语巧妙而自然地“塑造”了一个爽朗、率真的“我”,很快便赢得了受众的好感,拉近了“我”与听众的距离,让人很开心,有兴致倾听。
  
  察实情,投其好
  
  受众听演讲听的是实话、心里话,而演讲者作演讲也应体民情、顺民意,讲真话、讲好话,即要善于察言观色,切实把握受众的实际需要,捕捉人们内心的关注,做大家的代言人。1937年夏天,朱德总司令应邀出席国民党127师官兵会议,在会上他作了即席演讲。其中有一段话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你们初次离开家乡,远来北国,可能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希望你们注意起居,保重身体,好为国杀敌。……(掌声长起)
  在演讲中,朱总司令丝毫没有端架子,始终以一种平易、亲切的语调和大家聊着,不像是在演讲,相反是在拉家常。几句朴素的言语正中士兵们心怀,很好地传达了他们的心声,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关切、体贴和激励。会后,难怪士兵们不约而同表示:跟这样的长官当兵打仗,死了也值。
  
  放架子,促和谐
  
  演讲者与受众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就是说演讲者要想让受众与你融为一体,亲密无间,那就要说心里话,待人以诚,平等待人。
  张志公在演讲邀请赛闭幕式上的即席讲话中,在赞美了“小李燕杰们”的成绩之后,忽然说:
  说到这个地方,我很想改变一下称呼,但又担心有倚老卖老之嫌,可是感情使人不能顾及这个嫌疑,所以,现在我就把“亲爱的青年朋友”改称“可爱的孩子们”!(长时间热烈鼓掌)
  张志公先生作为中国德高望重的语言学家,没有表现出盛气凌人之势;作为长者,始终和蔼可亲,以诚待人。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一波三折,既恳切又委婉,既明白又深沉。“可爱的孩子们”更是获得了当场在座的每位年轻朋友的认可,让他们深深感到了来自长辈的激励、鼓舞,心里觉得异常好受。张先生可亲可敬的形象也因此一下子高大起来。
  
  随乡俗,动真情
  
  所谓演讲,重在一个“讲”上。这就要求演讲者在讲时得注意演讲的词语、句式、语气尽量口语化,这样才会让人感到朴实亲切,也便于缩短与受众的距离,获得其好感。
  在动员农民集资办学时,宁海市某村支书程功伟作了一篇题为《为了咱的娃》的演讲。他这篇演讲稿最大的特色、亮点就是大量运用通俗易懂的口语、俚语,让乡亲们倍感亲切,心里暖和,事情自然办得十分顺利。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值得大家玩味:
  咱娃也是姓程,咋就该坐在这石头块块、土蛋蛋上……把咱娃害得近视眼、关节炎、罗圈腿、背锅腰……咱那破教室老实说还不如县大牢哩!咱县大牢窗户上还搭几块玻璃哩!要是我的娃在那儿坐上一天,我都舍不得(程哭,乡人亦哭),咱大家好好想一想,大人们住的是好房子,可娃咋就在这地方受洋罪?咱娃娃可有话要对你们说哩!(大哭)
  程功伟的演讲之所以深深打动乡亲们,不是他的语言生动、形象,也不是用语言华丽、粉饰,而是动用了贴近民众生活的俗言俚语,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因此,适时、适当而巧妙使用口语能起到言简意丰、感染受众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在职场,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做“鸡头”还是做“凤尾”?有人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要做就做一个能呼风唤雨的“鸡头”,这样才不会平凡一辈子;而有人则说,做“凤尾”虽然比不上“鸡头”风光,但可以面对高手不断提高。孰是孰非,且听过来人怎么说。    案例一“鸡头”不是人人能当  张先生,某公司企划部主管    2003年的时候,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任部门经理。2004年,一家民营企业看中了我,欲
期刊
打开钱包,里面还剩下125元5角,这便是我所有的家当。我捧着简历坐公交车满怀希望地奔赴那充满希冀又饱含失落的人才招聘会。  依旧是交钱、买票、进场,几近阿谀奉承地递交一份自己的简历。要是遇到态度和蔼的招聘主管还算你的幸运,大不了多听一句:“你先把简历放在这儿吧,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会及时通知你的。”否则,无限的失落与打击只会在我早已千疮百孔的伤疤上再撒一把盐。庆幸的是,我似乎早已麻木得忘记了疼痛。在人
期刊
谢霆锋的儿子呱呱落地,“叛逆少年”转眼间为人夫为人父,曾经的叛逆和不羁哪还寻得到半点踪影?  和谢霆锋一样,如今全球年轻人做的最“酷”的事,并非“对着干”,而是向传统道德回归。千千万万个“谢霆锋”,不再盲目追捧性感、耍帅、玩世不恭、挑战世俗,女孩们在吊带衫外穿上了小外套,男孩们则带着心爱的她出去喝杯泡沫牛奶。就连永不过时的潮流——对父母的反抗,也改以温情脉脉的博客沟通方式呈现。  或许,为叛逆披上
期刊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但每月都会做的一件事,便是领了工资后,从邮局给他寄500块钱回去。每次当我工工整整地在收款人姓名一栏里,写下他的名字,而后又在下面,附上我的名字,我的记忆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回到每月收取他的汇款的大学时光。他从不会像别人的父亲,一次给我打上半年的花费。我能够想象到那时的他,将每月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放到邮局柜台上时,服务人员略带鄙夷的神色,他们会说,下次能不能麻
期刊
在美国这个最发达的国家,最发达的现象是:擅长演讲的人比比皆是——不仅律师、记者、政治家和节目主持人具有一流的口才,普通民众也有口若悬河的本事。本文主人公马晶晶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所公立中学任汉语老师期间,亲身感受到了美国中学生的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措手不及,美国学生能说会道    2005年2月,经过一轮严格的招聘测试,原为山东省菏泽市一中高三语文教师的我,终于成为马萨诸塞州贝勒蒙特一所公
期刊
著名作家莫言小时候是个非常喜欢说话的孩子,但言多必失,也曾因为说话招来过麻烦,还因此受过家人的惩罚。后来他就自觉少说话,取莫言这个笔名就是警戒自己少说话,他甚至还专门以《千言万语,何若莫言》为题接受过一次访谈。但他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也有影响的作家,演讲是少不了的。他的成功路上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对曾给予自己帮助过的人说声谢谢也是少不了。莫言虽不想言,但言起谢来,却常有巧招,常使听者为之动容。    
期刊
【案例】    大学生张畅刚踏上工作岗位,工作积极性很高。财务经理拿了一叠报表给他:“小张,这些数据明天就要交,你看今晚加个班,能赶出来吗?”其实张畅对处理报表还不是很熟练,但他想大不了熬个通宵,于是把胸脯拍得山响:“交给我一定没问题!经理,你放一百个心好了。”张畅埋头苦干了一个晚上,可惜由于业务生疏,再加上忙中出错,还是没有及时完工……经理不断埋怨:“小张,你真是的,没有金刚钻,休揽瓷器活啊!”
期刊
相比同乡和同行郭敬明,他的经历似乎更为坎坷、神秘而丰富。1993年底,高考落榜的他背起青春和理想的行囊,化作西藏边防的一枚普通绿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成为“千里走单骑”的“藏漂”一族;2003年,凭借散文《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入选全国春季高考阅读试题,他开始蜚声华语文坛。去年和今年,他的散文《风过可可西里》又成为了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五六单元试卷阅读试题,《最后一片绿叶》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
期刊
我和老公计划在双休日大吵一架。  老公和我是大学同班同学,开始谈恋爱时都只有18岁。说来好笑,那时对男女之事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这“恋爱”应该“谈”些什么。看人家成双结队地压马路、看电影,我们便也仿而效之。约会了无数次,彼此竟然手都没有牵过!当时大学里的校规校纪很严格,谈恋爱属于“非法”。有学生发生越轨行为而被校方“擒获”的,轻者留校察看,重者开除学籍。所以,我们迫于压力也转入“地下活动”,约会偷
期刊
2006年10月,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同学的邀请,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诗人赵丽宏作了题为“阅读、回忆与思考”的演讲。这次演讲在学子们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赵老师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著,让他们深深感动。    亮色一:袒露心迹触动人    赵丽宏老师十分乐意与年轻学子对话,所以,他能尽情地、毫无隐藏地、完全公开地把自己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发自内心的话语在他的演讲中随处可见:“再这样下去我会忘记怎样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