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彷徨 瓶颈突破 坚持改进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案是“121”高效课堂模式不可或缺的载体。它与语文课堂契合的探索路,我们经历了从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初期到现在试着将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与教师风格合为一体的个性化摸索期。
  1简谈导学案的编写历程
  前两年,我参加了好几轮课堂改革培训,从理论学习到去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实地学习,原本以后自己可以较为轻松地适应这种课堂模式,没想到,导学案的编写竟成了我和我们语文组的头号难题。一张B4纸的单面导学案要呈现每篇课文的知识重难点,且要有“学习目标”、“学法指导与使用使用说明”、“资料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环节。如何有效利用好版面是我们的首要困惑。内容的选定,量的掌控,也让我们至少在半个学期的时间是很迷茫的。
  一段时间后,课堂实践操作感悟,让我反省:因为我们自己的不放心,总想尽可能让学生在导学案上接触到更多的内容,故时常出现妙趣横生的语文课活生生变异成了习题讲评课!我们感觉因为到导学案编制的不合理,我們的语文课堂韵味沦陷了。
  孟子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用于我们导学案的编制探索路也堪为适合。我们不停的改进,逐渐走上了“定准学习目标”,简化内容设置的摸索路。学校领导也在这一学年,不断深入到课堂,深入到我们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尹孟斌校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时我们导学案的“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过于繁琐,建议我们去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探究点。
  如何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探究点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以使课堂既具有预设性又具有临场生成性?如何避免学生少去倚重参考书?我们开始摒弃习题罗列式的导学案,集体动脑,丰衣足食。我们读文本,扣文本内容,在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设置整体感知需解决的问题,尽量引导学生去有效预习,并为课堂“合作探究”环节做铺垫;在“合作探究”部分尽量只设置一两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探究点,这样既可以让课堂具有灵活性,又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多角度去研学文本,又能帮助师生在有限时间里完成重难点知识及方法的学习与探究等。如,在上学期,我们讲《音乐巨人贝多芬》时,用“我们眼中的贝多芬”、“女佣眼中的贝多芬”、“客人眼中的贝多芬”、“贝多芬眼中的自己”作为探究点,来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涵;本学期,在《陋室铭》的导学案设计时,我们设计了“当一回刘禹锡”的探究活动,来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囿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当堂检测不能机械地在40分钟的课堂上去做书面练习,所以在一个多学期后,我们将“当堂检测”改为“能力拓展”或“自主检测”。名称这样一改,语文课堂操作上也更具有灵活性。
  总之,在“121”高效语文课堂模式探索阶段,对于导学案这个课堂改革载体的编写,我们的原则是让它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使之成为我们的囚笼!
  2回顾导学案与语文课堂渐渐契合路
  回想去年我来这学校的第一次汇报课,很是尴尬万分。那时,开学两三周后,我打定主意不再像平时那样“阳奉阴违”“穿新鞋走老路”,决心要完整地上一堂“121”模式的语文课。所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1”,到学生合作讨论探究与教师点评的“2”,再到自主检测的“1”,我做好了充分设想。但没有想到,对于解决“自主学习”的“1”之字词部分,竟用了近二十分钟时间!原因何在?我机械地照搬2011年去昌乐所见到的课堂样式并还机械地使用导学案,将导学案的内容一环接一环地呈现于课堂。那样的课堂既费时又无容量和效率。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自己清楚,当时的我是在传统固定的课堂模式与新型课堂改革模式中纠结、困惑、彷徨。清晰而又模糊地感觉到导学案与语文课堂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极为融洽的关系才对。而那时于迷雾中的我,没有找准方向。
  当时,学校领导为鼓励我们将课改坚持下去,很宽容地只让我们把“121”课堂模式的架子搭起,即课堂上只要有学生“小组交流、展示”环节,教师引导时间尽量减少,那就算是课改课。但习惯了把讲台变成我们舞台的语文老师很是难以适应,总感觉如果没有我们或诗意或幽默的语言,如果没有我们的多处引导,语文课堂定是了然无味的,学生学习效果也是会打折扣的。所以,我们常不由自主地去与学生抢时间。最开始几个月,我们别别扭扭地进行着课改路。那段时间,下了课后,我们常一声哀叹地进办公室,然后就开始痛诉自己本堂课的各种郁闷。其实骨子里,我们就感觉使用导学案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憋手蹩脚。
  但课改没有回头路,因此,在改进导学案编制的同时,我们也想力图想探寻出既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又保持语文韵味的课堂;我们感觉必须让导学案这载体为课堂教学服务,必须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服务!既要保留传统课堂的语文味,又要实现“121”课堂模式所倡导的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敢于质疑创新,让导学案与语文课堂必须有效契合起来!
  所以,我们开始大胆设计教学过程,将导学案各板块内容自然地置于课堂环节中,让课堂衔接语不再是“我们再来看下一道题”,而更富有语言文字的韵味!虽是同一份导学案,但我们却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于是,我们感觉课堂又鲜活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讨论与展示,师生点评,语文学习不再由教师唱来学生听,而变为学生主唱,教师伴奏。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的展现,小组合作智慧的创建,成为课堂最美的乐音。
  或许同导学案“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编制历程一样,一段时间后,我们恍然感觉到导学案于我们来说不再是一种束缚,而恰是由于导学案的使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轻松、精彩起来。这可能同人类进化史一样,导学案与语文课堂契合度也在不断地进化中。我个人感觉唯一能解释这突变原因的大概是实践,实践,再实践;改进,改进,再改进!正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在这个语文导学案与课堂契合的磨合过程中,最主要是观念的转变与行动的坚持。
  3导学案与语文课堂契合过程中的突破与困惑点
  通过一年的实践摸索,我们语文备课组在“121”课堂模式与语文学科结合方面有以下突破:
  3.1记叙文阅读课、诗歌阅读课、文言文课、作文课、复习课等课型模式大体成型。这使“121”语文课堂不再茫然,也不再花哨,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的特点。
  3.2语文教师能够比较灵活地将设置的导学案与课堂教学设计灵活运用,体现文本特点、学生特点、教师风格。
  3.3导学案的编制质量与前期相比更高。前期我们曾出现过罗列习题等现象。而现在,我们对“自主学习”内容的设置更趋于简洁化,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合作探究”内容的设置更简洁,尽量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探究点,从而使课堂教与学的过程更灵活。
  3.4总体上,经过一学年“12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沟通能力增强,质疑探究能力增强、语文课堂学习兴趣浓厚。
  但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或者困惑点:
  ①尽管记叙文阅读课、诗歌阅读课、文言文课、作文课、复习课等课型模式大体成型,但本学期,我们仍感觉到各种课型还是需要再突破,所以,我们尝试着进行新的突破。
  ②导学案的“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我们设计得不够好。一方面,很多情况下二者是交织的,如果能够合二为一,那么导学案设置环节会更简洁。其实,我们现在的学法指导,其实应该是狭隘的,仅具备“预习指导”的功能。另一方面,“使用说明”(“学法指导”)如何更具针对性,让学生不再将其视作可有可无的环节而直接将其忽略掉?我们在备课环节整努力寻找有效解决方法。
  ③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若要有效完成,需学生按要求或建议去认真感知文本,但很多学生迫于晚自习完成作业的紧张感或作业习惯往往会忽略细读文本,导致自主学习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我们改如何去进行引导和督促?这是本学期我们备课组重点攻破方向。
  ④既要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又要完成“合作探究”的讨论、展示、引导、点评,“自主检测”部分的内容,很多情况下不能够当堂明确,所以,编制的一课时使用的导学案,往往需要下一堂课的时间来解决;而该部分内容若不能够得到明确,检测效果就会打折扣。
  ⑤导学案篇幅有限,阅读理解训练量跟不上。
  ⑥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整体进步,但书写能力不及以往,表现在课堂书写速度慢,书写卷面不理想;也表现在课堂讨论展示时说得头头是道,而答题时则扣不准或扣不全。我想着有可能是因为小组合作让他们有了依赖队友的习惯,自己在探究时急于表达而浅尝则止的过程有关。所以,让学生在享受小组合作之乐时,也要养成自主静心思考探究的自主学习习惯,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⑦这种课堂模式的教学过程会出现两极分化,有一定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压力越来越大,甚或越来越不自信,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法真正参与。
  综上所述,在这一年导学案与“121”语文课堂有机契合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困惑彷徨——瓶颈突破——坚持改进”的时期。在座的各位老师,应该有比我们做得更好的,也应该有和我们最初一样彷徨困惑的,我们愿与大家取长补短,推进课堂改革前行的速度,让语文导学案与课堂能够更好契合,使语文课堂更有效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大号基础!
其他文献
你会为一双流转着泪花的怜悯而怜悯,你会为一种声音的感动而感动,你会为一个过失的愧疚而愧疚。  你流连于世界的名大山川,你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爱的模式是多彩的,让整个世界都充满爱。  朋友之间的爱,我觉得用纯洁的白色,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友情是需要真诚和朴实的。如果将朋友之爱比作什么,那它就如流动的空气,你不太去在意,但它却是不可缺少的。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他
期刊
【摘要】 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自信心。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一些他人教学实例,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注重自信心建立  所谓自信心是什么呢?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 十分重要的,它为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可是在我们教学中好多学生(尤
期刊
大课间的活动是在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参与管理下,对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一种活动类体育课,是体育课的延伸、拓展、创新。大课间活动虽然实施了很多年,但由于现在学校翻建,场地小、器材少,大课间活动管理不规范等诸多原因,在实施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才,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影响大课间活动的实效,影响其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1大课间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师生认识不到位,活动
期刊
【摘要】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主张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主动学习那些对于自己来说较为重要的,较新的知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被忽略、限制。至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實际教学情况,从教育改革出发,从适应现代的需要出发,深化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确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
【摘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作文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还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二是心中有话却写不出来。改变这种现状,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学习兴趣  1 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我们不妨独辟蹊
期刊
由于天新区建设,我镇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域的一中心、一城、一带、两镇中的一城——创新科技城,农民将从新型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生产形式也将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成人教育培训的模式和工作机制,在实效上下功夫,作为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在实施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党的惠民政策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和市场教育培训,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才需要。传统的培训方式要进行转型,探索从技能
期刊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提倡和素质教育大潮的兴起,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相当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实现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是人的主体素质不断培养和展现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体
期刊
【摘要】 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幽默 语言 教学 小学语文  在我们现代的教学观念中,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能笼络学生,而严肃、传统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时潮、逐步走向落后或是淘汰的边缘。因此,教师不论是在教学过程
期刊
如图1所示装置,杠杆O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AB=1∶2。当在杠杆A点挂一质量为300kg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杠杆B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杠杆B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
期刊
【摘要】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注重“教教材”,将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或是重视不够,一定程度土造成了语文课程人文底蕴的流失,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个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