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的交际环境相对较差,方言对学习普通话造成严重的影响,再加上薄弱的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制约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成了教学的难点。农村小学口语交际的形式比较单一,往往只能根据每个单元教材中提供的“話题”进行肤浅的口语交际训练,而有些话题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时,学生缺乏应有的体验和感受,便无话可说。而学校很少根据口语交际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体验生活展开真实的交际。
关键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普通话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双向互动的一种语言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的一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要实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必须探索与其相适应的科学方法。
1.围绕课本知识,挖掘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为,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倾听和表达的欲望,同时,选择生活中的话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能力。农村孩子,没有经历游山玩水的乐趣,但是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如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美丽的花草树木;他们没有拥有太多的芭比娃娃、海绵宝宝、玩具手枪、陀螺……但是他们亲手制作玩具的快乐感和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与其让他们介绍他们拥有的玩具,不如让他们说一说制作的过程,既动手、动脑又口,何乐而不为!我们与其教她们要热爱劳动、爱惜粮食,不如让他们说一说亲身经历的劳动过程,说一说种植到收获的不容易。
2.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2.1 在学校要求学生人人用普通话交流,创设良好的校园交际环境。在学习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处于童年时代的他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抓住很多精彩的画面交际。如:每天上下学,师生、生生间相互问好、道别;课间期间,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与学生对话形式的交流中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在这种师生间短距离的交际,即使一开始学生不敢大方交流,但久而久之,通过潜移默化,相互影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的环境,不仅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慢慢地,孩子们也就养成了自觉用普通话交流的好习惯。
2.2 通过家校联系,优化学生的家庭语言环境。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不应是局限于课堂、学校,应该走到课外更广阔的天地中,否则,将功亏一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向家长宣传坚持讲普通话的重要性,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其次,教师要经常布置口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果部分家长普通话不标准或不会讲,就让学生承担翻译,边讲普通话边翻译成方言。这样,学生乐做,又感兴趣,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3.创设口语交际的时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1 联系生活,捕捉交际话题。课标指出: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是呀,熟悉的生活场景定能引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他们有话想说。如:当每个季节到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季节中景物的变化,并通过讨论交流说完整话;当遇到同学打架,创设“劝架”的情境让学生交流:“借东西场景”……这些生活中的话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滔滔不绝!
3.2 融于语文教学中切实训练。教材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讲、问、答、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强化口语交际训练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并与课堂教学目的融为一体。
3.3 口语交际课落到实处。在农村学校,往往口语交际课被挪为它用,失去原有的作用。这时,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交际课的重要性,保证课时数。其次,要明确口语交际课是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形成由语言、思维等构成的综合素质。因此,课堂一定是互动的活动。
4.学会倾听,培养学生交际的良好品质
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交际品质。既然是口语交际,自然离不开“听”。它是与语言同时产生的最为复杂的心智能力,能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的成熟和发展。语言的获得和运用,首先是从“听”开始的,它是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语文实践,能促进人的信息意识、参与意识、情意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得清楚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引导学生如何从倾听中获取信息、如何讲解和表白,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话的态度要认真、有礼貌,要尊重他人不随便插话。听懂别人讲话,抓住要点;能辨别讲话的正误,听出弦外之音;边听边分析、比较、领会、记取,从听中学习如何说话应答,摸索口语交际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张高飞.谈农村学生口语交际教学[J].信息科技,2011(04).
[2]门全森.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
[3]何亚玲.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困境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0(02).
[4]曾险峰,吴树华.山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调查与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5]刘芳卫.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圈,2007(13).
关键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普通话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双向互动的一种语言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的一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要实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必须探索与其相适应的科学方法。
1.围绕课本知识,挖掘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为,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倾听和表达的欲望,同时,选择生活中的话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能力。农村孩子,没有经历游山玩水的乐趣,但是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如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美丽的花草树木;他们没有拥有太多的芭比娃娃、海绵宝宝、玩具手枪、陀螺……但是他们亲手制作玩具的快乐感和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与其让他们介绍他们拥有的玩具,不如让他们说一说制作的过程,既动手、动脑又口,何乐而不为!我们与其教她们要热爱劳动、爱惜粮食,不如让他们说一说亲身经历的劳动过程,说一说种植到收获的不容易。
2.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2.1 在学校要求学生人人用普通话交流,创设良好的校园交际环境。在学习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处于童年时代的他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抓住很多精彩的画面交际。如:每天上下学,师生、生生间相互问好、道别;课间期间,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与学生对话形式的交流中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在这种师生间短距离的交际,即使一开始学生不敢大方交流,但久而久之,通过潜移默化,相互影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的环境,不仅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慢慢地,孩子们也就养成了自觉用普通话交流的好习惯。
2.2 通过家校联系,优化学生的家庭语言环境。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不应是局限于课堂、学校,应该走到课外更广阔的天地中,否则,将功亏一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向家长宣传坚持讲普通话的重要性,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其次,教师要经常布置口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果部分家长普通话不标准或不会讲,就让学生承担翻译,边讲普通话边翻译成方言。这样,学生乐做,又感兴趣,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3.创设口语交际的时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1 联系生活,捕捉交际话题。课标指出: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是呀,熟悉的生活场景定能引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他们有话想说。如:当每个季节到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季节中景物的变化,并通过讨论交流说完整话;当遇到同学打架,创设“劝架”的情境让学生交流:“借东西场景”……这些生活中的话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滔滔不绝!
3.2 融于语文教学中切实训练。教材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讲、问、答、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强化口语交际训练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并与课堂教学目的融为一体。
3.3 口语交际课落到实处。在农村学校,往往口语交际课被挪为它用,失去原有的作用。这时,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交际课的重要性,保证课时数。其次,要明确口语交际课是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形成由语言、思维等构成的综合素质。因此,课堂一定是互动的活动。
4.学会倾听,培养学生交际的良好品质
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交际品质。既然是口语交际,自然离不开“听”。它是与语言同时产生的最为复杂的心智能力,能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的成熟和发展。语言的获得和运用,首先是从“听”开始的,它是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语文实践,能促进人的信息意识、参与意识、情意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得清楚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引导学生如何从倾听中获取信息、如何讲解和表白,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话的态度要认真、有礼貌,要尊重他人不随便插话。听懂别人讲话,抓住要点;能辨别讲话的正误,听出弦外之音;边听边分析、比较、领会、记取,从听中学习如何说话应答,摸索口语交际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张高飞.谈农村学生口语交际教学[J].信息科技,2011(04).
[2]门全森.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
[3]何亚玲.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困境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0(02).
[4]曾险峰,吴树华.山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调查与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5]刘芳卫.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圈,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