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硬笔书法习字前的入静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养心静气,习字时和写字前的“静”是练功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调节好心态,平静对待书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入静 调节 干预
  硬笔字字形的特点、书写者良好心态的养成、书写者研究字帖的深度,都要求习字前的入静。那么,小学硬笔书法教学“入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自然调节法
  “自然调节法”是针对上课前夕,课间活动学生运动得太多、情绪沉浸在下课的兴奋中还没有抽离出来。
  1、调息入静
  案例:预备铃一响,学生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进入了教室,他们提笔写的字,笔画浮躁不说,字形轻佻,时不时还写错字,拿着橡皮一个劲的擦了又擦,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实施过程及成效:盘腿坐在教室地上,挺胸收腹,双腳自然分开,双手置于膝盖上,双目微闭,全身放松,让学生们跟着我调整呼吸节奏,呼气吸气匀、细、深、长(图1-1)。反复几次下来,学生面部表情自然放松,呼吸不再深沉急促,再让学生拿起笔进入临习状态,经过调息入静后,学生写出来的字,笔画沉着有力,能准确把握字形结构,比一开始要好许多。
  2、默念入静
  案例:几个六年级班,虽然没有老师在讲课,但是学生们都齐刷刷都在做习题,下课并没有真正的休息,眼和脑还是在一直忙碌着。
  实施过程及成效:给学生以诗歌为引子,让学生自由发表感悟,谈谈对这首诗歌的看法,学生感受到文字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经过先默念,再讨论交流,最后被文字的精神所感染。(图1-2)学生放下了刚才高强度的课业压力的影响,反倒保持相对放松的休息状态,迅速投入到硬笔书法学习中来了。默念入静法在五六年级的硬笔书法教学中开展过后,学生很快放下了思想上的压力。
  二、外部干预法
  1、环境渲染入静
  案例:上课刚好赶上萧山的梅雨天,人容易被弄得头晕脑昏,学生们在座位上起哄,说话,挤眉弄眼,眼见这种情景,教师可以立马提起精神,提高几个分贝讲课,学生们很快就能感受到老师气息的变化,随之也就安静了下来。
  实施过程及成效:在开学的第二周,对硬笔书法教室提前做了一番布置,将历年优秀学生作品挂在教室后面黑板报的位置(图2-1),靠走廊的墙壁上挂几幅名家作品,在教室后面的矮柜上放置几件学生自己捏制的陶艺作品(图2-2),使教室变得雅致和谐,营造寂静舒适的硬环境。学生一改平时嘻嘻哈哈的态度,认真品味起教室中的名家书法,有的学生还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陶艺,然后各自坐回到了位子上,看、摸、思考这三个动作连续完成后,很快,学生们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习字的状态。
  2、音乐聆听入静
  案例: 教师给学生播放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找一个好朋友对唱。曲子放完后,教师再问学生:“小朋友们,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的样子,然后让所有的小朋友家猜猜他是谁?”学生介绍,并描述好朋友的样子。就这样在课前短短的3到5分钟内,这位教师成功得带领全班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
  实施过程及成效:曾尝试在低段硬笔书法班试用音乐聆听法,在临作品前,打开电脑中事先筛选过的曲目,例如中国民族乐曲《二泉印月》,经过这样的入静法,低段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自行回忆起上节课学的技法内容,不知不觉进入了学习状态。在高段的硬笔书法课堂,同样也尝试了这个方法,不同的是在音乐的筛选上,结合高段语文特色教学——国学礼仪教育。
  三、技法参与法
  1、回忆指法入静
  案例:在学生甚至家长眼中,数学思维课和美文欣赏课是主课,而硬笔书法课只是兴趣课,有兴趣学一学罢了。这导致学生在硬笔书法课堂最初几分钟出现不能静下心来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在课前开展一项指法回忆的运动。
  实施过程及成效:课前待学生都安静坐在课桌前,由教师先提问:“上周我们学习了哪些技法?”边提问边用手指在空中书写,结合技法口诀,动手,动口,动脑,三方面配合唤醒学生们的记忆,然后让兴趣班的班长站到台前,引领全班学生拿出手在空中书写,方法也是一样,边运笔边念习字口诀,最后可以安排同桌之间你看我写,我说你纠错等互动形式,这个形式会让课堂看似“热闹”,但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到了习字中来(图3-1)。
  2、书写“烟花”入静
  案例:前面提到的回忆指法入静法在低段硬笔书法课堂成效显著,在高段课堂效果比较一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表面看着一个个都很“安静乖巧”,其实内心世界暗流浮动,可谓波涛汹涌。可尝试使用书写“烟花”入静。
  实施过程及成效:只需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发力,在纸上书写长短不一的放射状线,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就成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烟花。线条有长有短,有力度、长直,注意节奏感和美感(图3-2),线条不要带钩,不能发虚,不要太短(图3-3)。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二组,低段的学生以回忆指法为主,高段则以“画烟花”为主。学生在画烟花的时候,可以配合讲解:这个练习的真正意义在于,以后遇到再难的笔画,再复杂的字形,都只需依靠这三个手指发力。虽说是“画烟花”,实则起到了“入静”的作用,其次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记住发力的部位,一举两得。
  (萧山区靖江第一小学 浙江杭州)
其他文献
摘 要:南齐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绘事“六法”说,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全方面概括了造型、用笔、用色多个方面,由其发展出多个绘画理论。本文以六法论为主线,试探讨创作过程中从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六法论 谢赫 笔墨 线性 象形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的象形文字的发展,到之后发展在器皿用具上做画,直至纸上、绢上绘画的出现,历经千年
期刊
周子涵 《横行》  绍兴市柯桥区鉴湖小学  指导老師:郑林英
期刊
何尹钦  小名小柚子,两岁握笔涂鸦,六年不辍;喜欢游历玩学,现读小学二年级!三岁时在《杭州日报》发表涂鸦作品《唐代杜牧山行诗意》,六岁在杭州恒庐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在報刊、杂志发表涂鸦作品多幅!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实现美术课程深化改革的基石,能够促使美术课程形式的多样化。 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并提出“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本文立足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本土课程资源,浅谈将校本课程与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与实
期刊
一、非遗之恋——背景  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和《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的通知》将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为一线美术教师大胆尝试优秀艺术文化进课堂提供了行动指南。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加强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对农村现阶段推行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与应试教育出现的矛盾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农村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得到进一步改善落实。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书法教育 现状 思考  笔者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近几年还负责部分班级的书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同学的汉字书写能力较差,更甚者对此现象并不在乎,对上好书法课和写好汉字的态度也极为消极。作为
期刊
摘 要:儿童美术创作非常复杂,但对孩子的的终身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椅子的构成》为入口,深入观察、研究课堂,探寻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完成知识重构,并用合适的形式将之表现于自己的作品中,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由此总结出提高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方法:用教师的热情点燃课堂,少讲精炼,深入研究课堂,大局入手,细节处见精微。  关键词:研究课堂 教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学多样化的今天,学生的创作资源十分丰富,但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美的资源,将美术创作与生活资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把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并服务于生活。本文通过多方面来提倡美术教学中“生活资源”的运用,并结合实际教学加以阐述。  关键词:生活资源 美术课堂 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日益更新,我们的美术课
期刊
作品简介:  梁同书此“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行书七言联,乳白色粉底手绘龙凤云纹蜡笺,为宫廷御用专笺,非常珍贵。尺寸133cm×32cm×2,约8平尺。上款人系清代乾嘉时期江苏著名文献家严蔚(号豹人)。  上款人:  严蔚(清乾嘉时期,生卒年不详),江苏吴江人,居平望乡,又居城内县桥巷。字豹人、豹文。与清著名校勘学家、藏书家卢文弨(字召弓)、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家黄丕烈(字绍武)
期刊
臨海市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