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①无留意。四面边声②连角起,千嶂③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④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②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③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④燕然未勒: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却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阅读训练
1.这首词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邁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 )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2.这首词上阕写景,既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又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寄寓着丰富的情感,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请结合上阕中的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下曲四首·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①日未没,黯黯②见临洮③。
昔日长城战,咸④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平沙:广漠的沙原。
②黯黯:同“暗暗”,昏暗模糊的样子。
③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④咸:都。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士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景,分别点明了诗人活动的地域和季节特点,也有明显的叙事意味。
B.“风似刀”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逼人的寒意,与平沙黄尘的环境协调一致。
C.诗人追思历史之后,“黄尘足今古”一句使景物与情思紧密联系,衔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秋水”“平沙”“黄尘”“蓬蒿”等意象,写出了凄清、忧伤的意境。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上①听吹笛
◎〔唐〕高 适
雪净胡天②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③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④,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①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
②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称呼。
③戍楼:军营城楼。
④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抒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阅读训练
1.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2.“风吹一夜满关山”一句在词语锤炼方面有哪些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渔家傲·秋思》
1.C
2.示例:“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大雁离去的坚决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长烟落日孤城闭”抓住典型景物铺排描画,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其中既寄寓着伤感,又寄寓着豪情。诗人以此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塞下曲四首·其二》
1.D
2.这首诗运用渲染、对比等表现手法,通过对塞外恶劣环境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渲染了凄冷、荒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塞外古战场凄凉的感受;通过昔日“长城战”高昂的士气与眼前白骨遍野的惨象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统治阶级的抵触情绪。
《塞上听吹笛》
1.C
2.(1)化声为形,这里,风吹的不是音乐声,而是四处飘散的梅花一夜之中和香和色一起洒满关山,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映成趣。(2)用了通感的方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形状,想到了故乡的梅花,透露出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①无留意。四面边声②连角起,千嶂③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④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②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③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④燕然未勒: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却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阅读训练
1.这首词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邁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 )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2.这首词上阕写景,既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又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寄寓着丰富的情感,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请结合上阕中的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下曲四首·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①日未没,黯黯②见临洮③。
昔日长城战,咸④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平沙:广漠的沙原。
②黯黯:同“暗暗”,昏暗模糊的样子。
③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④咸:都。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士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景,分别点明了诗人活动的地域和季节特点,也有明显的叙事意味。
B.“风似刀”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逼人的寒意,与平沙黄尘的环境协调一致。
C.诗人追思历史之后,“黄尘足今古”一句使景物与情思紧密联系,衔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秋水”“平沙”“黄尘”“蓬蒿”等意象,写出了凄清、忧伤的意境。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上①听吹笛
◎〔唐〕高 适
雪净胡天②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③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④,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①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
②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称呼。
③戍楼:军营城楼。
④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抒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阅读训练
1.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2.“风吹一夜满关山”一句在词语锤炼方面有哪些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渔家傲·秋思》
1.C
2.示例:“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大雁离去的坚决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长烟落日孤城闭”抓住典型景物铺排描画,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其中既寄寓着伤感,又寄寓着豪情。诗人以此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塞下曲四首·其二》
1.D
2.这首诗运用渲染、对比等表现手法,通过对塞外恶劣环境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渲染了凄冷、荒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塞外古战场凄凉的感受;通过昔日“长城战”高昂的士气与眼前白骨遍野的惨象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统治阶级的抵触情绪。
《塞上听吹笛》
1.C
2.(1)化声为形,这里,风吹的不是音乐声,而是四处飘散的梅花一夜之中和香和色一起洒满关山,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映成趣。(2)用了通感的方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形状,想到了故乡的梅花,透露出战士们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