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风景油画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比较研究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风景油画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载体,体现出风格迵异的两种美学思想。风景油画是客观景物的具象,而中国山水画更多的是景物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绪的意象,西方风景油画重“理”,是西方人认识世界的一种绘画方式;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始终表现着传统文人对心灵自由的向往,从而导致两者在创作时采用不同的表现空间和层次的方法。
  关键词:风景油画;山水画;差异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9-2
  一、产生的年代不同
  风景油画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又称为油画风景。早期的绘画并没有这一独立的门类,油画风景只是在一些人物画中以背景或陪衬的形式出现。直至文艺复兴以后的16世纪,风景画才作为独立的绘画体裁出现于欧洲画坛,并得到极大发展。17世纪对风景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的是荷兰的著名画家雷斯达尔.维米尔、霍贝玛。到了18世纪,经过英国伟大画家康斯泰布尔的探索,风景画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世纪,风景油画在印象主义画家们的努力下,风景获得光与色的变化,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才完善了西方风景画的体系。
  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媒介,借山川之形寄托人类某种精神的画种,即要将画家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所描绘的山水之中。就中国的山水画的起源来说,可推至2000多年前。当然由于战乱、灾荒、收藏条件以及我们不可知的原因,这些山水画已经永远地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仅能从史书的记载当中,了解到中国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摹本当中的背景山水去领略中国山水画的魅力。顾恺之的这两幅画是以表现以人物为主体的,《女史箴图》描绘了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洛神赋图》则表现了在洛水之滨曹植与女神遥遥相望,无限留恋、无限惆怅的情景。山水只是以人物背景的衬托而出现。尤其是《洛神赋图》,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作为人物背景组成部分的山、树、兽、鸟却结合得很完整,表现得也很真实。山石开始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广阔的河山。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尽管这种表现还停留在比较幼稚的阶段,比如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结构简单,比例关系较为混乱,色彩变化较少,等等,但却为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顾恺之的名字,不但与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顾恺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勃然兴起,出现了一批能画山水画的画家和第一批专论山水画的论文,例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宗炳的《画山水序》、萧绎的《山水松石恪》。从此之后,山水画艺术以较完备的表现技法和系统的理论登上了中国画坛。由此可见,中国山水画比西方的油画风景的产生早了一千三四百年。
  二、文化背景不同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核心。”①魏晋时期是我们历史上统治混乱、民不聊生的一个生活极度痛苦的时代,肉体的痛苦迫使人们寻求精神的自由,“魏晋玄学”就应运而生,其综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倡导“自然”“无为”“超脱”的境界,引起广泛的共鸣,因而在魏晋时期,玄学取代两汉经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②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无为”和“天人合一”。士大夫们如有名的竹林七贤,崇尚隐居的生活,乐于服药清谈,追求超脱于生命之外的精神自由,人们从绝望、厌世到“认为山水与人的气息本是相通的存在,山水与人之间有着同形同构,交互感应的物质”③,再到发现自然之美、抒发自我情怀,山水成为人情绪的代言,成为了体现画家人格精神的表现对象。随着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等一大批山水画理论的出现,确立了山水画画种。
  西方艺术则是在古希腊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希腊人通过艺术表现深邃的哲学思想,成为西方艺术的传统保留了下来。”④古代希腊是指一个地理范围,包括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古希腊艺术具有民主、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希腊人以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眼光、理性的分析探索一切奥秘。“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哲学上的思考,巧妙地表现在希腊人的艺术上。例如希腊的神庙,就是这种理性精神的完美体现,诠释了一种静态的几何抽象思维———平衡、对称、庄严、有序、宁静。同时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而人体也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古希腊的艺术也是崇尚人性的艺术,以观察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的写实性的艺术,去歌颂人、赞美人。风景油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发展,科学和理性一直伴随着它,是一种写实的艺术,因此就不可能像中国的山水画那样走上写画家胸中之意的道路。
  三、创作的视角不同
  油画属于西方画(西洋画)种,讲究光影效果,也就是说要去分明暗面,要分析光线是从那边照过来的,然后投影在哪里,暗面在哪里,且视角不可转移,只能是你看到的眼前的局部景物。
  17世纪法国绘画的三大代表之一的洛兰,他的艺术创作,直接影响意大利,同时又代表了法国绘画的最高成就。洛兰则以描绘海景和港口风光见长,他的画犹如洋溢着古典的静谧气氛的乐曲。洛兰的画常常描绘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物,静寂而幽深;同时,他非常追求光线在风景画中的作用,利用光的变化,使画面充满生机。例如他创作的《示巴女王上船》就充分地表现了上述特征,整个画面宁静、稳重,充满古典的诗意。
  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树间道路》被称为荷兰风景画的代表作,它所表现的虽然是一条普通的乡间小道,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明快晴朗。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   而中国画却不必在乎或考虑光影的效果,采用散点透视,只要用各种皴法、笔墨、渲染把山水的结构表现出来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中国画山水不必考虑单一的视角场景,可以表现绵延几千里的景象。唐朝王维在《山水决》说:“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就是指的这个问题。例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了东京汴梁河两岸的繁荣场景,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总计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0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又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北宋的大好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雄伟壮丽,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即通过不断移动的视角,所谓“步移景换”,获取画面所需的景象,展现风景之美、江山之胜。大到烟波浩淼的江湖、岗峦起伏的群山、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细到行路、赶脚、游玩的人物活动、酒店上的文字招牌、摊贩上的丰富多样的货品等,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这在油画里边是做不到的。
  四、表现空间和层次的方法不同
  古典派注重写实,画面呈褐色调,细腻,采用古典技法,一层一层慢慢罩上去。印象派注重色彩对比,画面鲜艳,通过色彩冷暖对比,让画面更鲜艳、更明亮。毫无疑问,谈到油画风景就不得不提到印象派风景,印象派源于1874年莫奈创作的《印象·日出》。当时,莫奈、西斯莱和雷诺阿借用了一间摄影工作室作为展厅,展示他们自己的作品,遭到学院派的讥讽,被评论家们戏称为“印象派”。正是由于印象派对于艺术传统和固有程式的挑战,才使艺术呈现丰富多元的特征。印象派强调画家个人对于所描绘对象的独特的感觉和印象,并将最新的光学知识应用到绘画当中,特别关注“光”与“色”,并认识到物体的色彩依赖于光线的反射,因而色彩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研究在不同的外光作用下,对象瞬间变化的表现手法,比如莫奈的《卢昂大教堂》,他创作了20多幅不同色调的作品,壮观的建筑本身让位于强烈的光线,令人惊叹。印象派创作了大量在自然光源下的景物,打破了以往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几乎垄断画坛的局面,给油画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活力,油画又显露出了蓬勃的生机。印象派在艺术上的大胆革新,对当今的油画风景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油画风景中的明暗就是在阳光照射下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主要强调空间和体积,明暗对比强可以产生空间感。主要的景物可处理得实一些、浓一些,远处的景物则可以虚一些、淡一些。一浓一淡、一实一虚的表现手法,不仅使画面富有变化,而且较好地处理了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中国水墨山水画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王维开水墨山水一脉,他在《山水决》中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大力”,倡导“水墨为上”,这是一种单纯地以墨色作画的技法。所谓“墨分五色”,一般是指以墨色的“枯、湿、浓、淡、焦”的多层次的变化象征性地表现所画对象。禅宗提出“实相无相”,显然,水墨画比之青绿山水画,更符合文人对于禅义的理解,也更适合文人对典雅、平淡、自然的心理追求。王维首创“破墨法”,就是趁墨色尚未干时,用浓墨破淡,用淡墨破浓,相互渗透掩映,以达到滋润生动的效果。王维被明代董其昌推崇为“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北宋初期,苏轼最早明确提出“文人画”,这种画风在宋之后通过“元四家”的艺术追求和实践,诗书画印结合就成为他们共同采取的艺术形式,都强调抒发个性,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元四家中的倪云林曾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强调笔墨趣味与意境成为画坛的主导,影响深远。
  中国水墨山水画为了表现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因地质的结构不同,表现在山岳的外形上也各不相同,讲究皴、擦、点、染。例如:皴法的种类很多,一般有披麻皴、斧劈皴、解索皴、牛毛皴等等;用笔的方法也很多,如中锋、侧锋、逆锋;用墨的方法也很多,如泼墨、破墨、焦、浓、重、淡、轻等。运用精妙的笔墨,充分发挥水墨的融合,形成了含蓄、空灵的神韵之趣,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画家自己的独特风格。
  参考文献:
  [1]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常锐伦.中国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A].美术教育论文集[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丛春秀.山水画于魏晋发生之根源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张延风.西方文化艺术巡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2.
  [6]王芳芳.油画技巧训练的几种方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7]程钊.浅谈魏晋玄学[J].科技信息,2008,(26).
  作者简介:
  陈燕林,女,硕士,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专任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其他文献
文章对花岗岩型矿床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归纳了其地质特征及规律,认为地质条件复杂、矿床类型和矿种多的地区,其深部极有可能存在有隐伏花岗岩型矿床。
2008年4月8日和17日.广西国土资源厅等单位,分别在桂林市龙胜县、南宁市横县云表镇举行山歌表演活动和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摘要:抽象艺术是现代艺术创作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从古至今抽象艺术一直具有它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抽象艺术在中国具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传统的写意绘画,还是舶来的抽象油画艺术,都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着自身的演化。到今天,一种被称为意象表现的抽象艺术绽放出了独特的光芒。  关键词:抽象;艺术;意象;表现;绘画  中图分类号:J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7-1 
摘要:电影能够反映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审美艺术和主流文学。它的影响深远,覆盖面也比较广。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许多影片融入了中西方的文化因素,在内容表达和角色塑造上有了更多样的形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传统宗教、自然环境、传统民俗相联系。而电影是文化传播中最生动、形象的方式。本文就此从电影视角对中西方文化比较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影视角;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
大体上讲中国的当代艺术风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中国大陆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也起步、发展于这个时期,而要探讨当代艺术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大陆电影之间的联系,本文以第
摘要:电影是一种能够通过自身内容将听觉、感觉与视觉完全阐述出来的综合性艺术,而美术则可以在电影的色彩、光影效果以及造型等众多细节方面产生极大的作用。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对比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电影内容与美术内容进行了合理化分析,对美术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美术元素;电影;艺术关系;视觉内容  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
尽管南国7月热浪袭人,但抵不过国土人对人民子弟兵的热情。2008年八一前夕,带着广西国土资源厅全厅机关干部职工的浓情厚意,该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罗卫国率厅八一拥军慰问
2014年3月3日9时25分,吴天明突然间离我们而去--这位享年75岁的电影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了他光辉夺目的篇章之后,带着他尚未完成的电影理想,告别影坛,步入了他人生的最后驿站
摘要:后现代主义因其具有反传统、反本质、反权威、并主张冲破原有模式进行开拓创新的特点自其出现之后就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并对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摄影语言作为影视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也深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后现代性。本文将对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中国影视摄影语言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艺术;摄影语言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世界影视产业的长足发展,今天的纪录片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而电影纪录片作为其中一类重要的表现形式,由于受纪实主义的影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在其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电影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了影视纪录片创作者的高度认同与重视。本文以电影纪录片《布达拉宫》为例,主要通过对影片的内容、影片音乐的类型及其特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