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实验课教学应尊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有目的地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善于质疑、总结规律的能力。
关键词:保护兴趣;勤于动手;任务驱动;勤于实验;能言善辩;善于质疑
在传统的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往往教师是先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以后,才放心让学生真正动手实验,而这时课堂上留给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很短。这样的实验教学,更多体现的是教师“保姆式”地包办、代替学生的所想、所做,学生动手实验只不过是走过场的环节。并且,让学生做的实验更多的是验证性实验,课堂上常缺失学生的探究实验,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实施新课标中,物理实验课该怎样放手让学生动手,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下面以《密度实验课》为例,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一、保护兴趣,让学生能动、敢做,培养学生乐于实验的探究欲望
当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密度实验的教学时,一走进实验室,发现学生都到齐了,且已动起手来,忙着调节天平。因为学生已经知道,这节课的实验目的是测小石块、水的密度。
按照以往惯例,看到学生这种情形本该发火,教训一通:应等教师允许以后,才能碰仪器做实验。但我没有发火,似乎更平静,因为心里更清楚,学生很喜欢上物理实验课,为何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动心、好胜心呢?这不是学好物理的根本所在吗?而我讲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有的学生已经懂了,有的虽然没有讲,但不是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欲望、实验尝试、实验探究中去感悟吗?与其让学生在不情愿中听教师讲实验,还不如保护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想想自己做学生时不也有这种爱动手的情形吗?正是出于这种思想,我改变了以往的态度,而尊重学生动的天性,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接触仪器、认识仪器,能碰、敢做,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实验的探究欲望。
二、任务驱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勤于实验的探究能力
为让学生尽快动手实验,同时,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参与实验,保证实验的目的性、有效性,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三排实验表格,每排可供六个小组分别填写。然后在表格的上方写了一行富有挑战性的话,“比一比,哪组实验既快又准确?”要求每组学生做完实验后,把实验数据填写到黑板上。这时发现学生在教师任务驱动下,高参与、快节奏地进行实验,学生忙着读数、记数,忙着取水,又蹲下来看示数,学生分工合作显得那么默契。
随着第一小组上台填写数据,慢慢地,其他组逐渐也跟上,有的运算错误,同组的学生上台帮助改正,就连平时学习不怎么积极的一位女同学,她一人做着实验,并上台填写完自己的实验数据。我被学生的学习劲头以及敢于挑战的激情所感动,感悟到:原来有时学生不是不想学习、不是不想合作、不是不想竞争,而是我们教师极少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学习的场景,往往单听我们教师说,把课堂当作教师的“教堂”,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堂”,因此学生容易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还物理实验教学的真面目,让学生在实验中感悟、在实验中竞争,从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探究素养。
三、暴露过程,让学生能言善辩,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当学生实验完毕,老师可以再组织学生叙述他们是怎样测出密度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让其他人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在比较中质疑,然后发表自己实验的不同步骤以及自己的想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怎么样减少实验误差。在“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的良好氛围中,师生、生生对话、交流、互动,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理解性、深刻性、广阔性。在实验课上,教师更多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
四、结语
这堂课与传统物理实验课的差异,仅体现在几个不同的环节上,但实现着变“教师表演”为“学生表现”的教学理念。课上,我感到学生都拥有着一种好理念。课堂上的心理氛围显得那样的轻松、民主、愉悦;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又是那样的热烈、富有智慧和挑战。
在实验教学中,我深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动”的天性,坚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在乐做、敢做、会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提高我们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河初中)
关键词:保护兴趣;勤于动手;任务驱动;勤于实验;能言善辩;善于质疑
在传统的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往往教师是先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以后,才放心让学生真正动手实验,而这时课堂上留给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很短。这样的实验教学,更多体现的是教师“保姆式”地包办、代替学生的所想、所做,学生动手实验只不过是走过场的环节。并且,让学生做的实验更多的是验证性实验,课堂上常缺失学生的探究实验,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实施新课标中,物理实验课该怎样放手让学生动手,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下面以《密度实验课》为例,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一、保护兴趣,让学生能动、敢做,培养学生乐于实验的探究欲望
当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密度实验的教学时,一走进实验室,发现学生都到齐了,且已动起手来,忙着调节天平。因为学生已经知道,这节课的实验目的是测小石块、水的密度。
按照以往惯例,看到学生这种情形本该发火,教训一通:应等教师允许以后,才能碰仪器做实验。但我没有发火,似乎更平静,因为心里更清楚,学生很喜欢上物理实验课,为何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动心、好胜心呢?这不是学好物理的根本所在吗?而我讲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有的学生已经懂了,有的虽然没有讲,但不是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欲望、实验尝试、实验探究中去感悟吗?与其让学生在不情愿中听教师讲实验,还不如保护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想想自己做学生时不也有这种爱动手的情形吗?正是出于这种思想,我改变了以往的态度,而尊重学生动的天性,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接触仪器、认识仪器,能碰、敢做,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实验的探究欲望。
二、任务驱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勤于实验的探究能力
为让学生尽快动手实验,同时,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参与实验,保证实验的目的性、有效性,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三排实验表格,每排可供六个小组分别填写。然后在表格的上方写了一行富有挑战性的话,“比一比,哪组实验既快又准确?”要求每组学生做完实验后,把实验数据填写到黑板上。这时发现学生在教师任务驱动下,高参与、快节奏地进行实验,学生忙着读数、记数,忙着取水,又蹲下来看示数,学生分工合作显得那么默契。
随着第一小组上台填写数据,慢慢地,其他组逐渐也跟上,有的运算错误,同组的学生上台帮助改正,就连平时学习不怎么积极的一位女同学,她一人做着实验,并上台填写完自己的实验数据。我被学生的学习劲头以及敢于挑战的激情所感动,感悟到:原来有时学生不是不想学习、不是不想合作、不是不想竞争,而是我们教师极少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学习的场景,往往单听我们教师说,把课堂当作教师的“教堂”,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堂”,因此学生容易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还物理实验教学的真面目,让学生在实验中感悟、在实验中竞争,从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探究素养。
三、暴露过程,让学生能言善辩,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当学生实验完毕,老师可以再组织学生叙述他们是怎样测出密度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让其他人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在比较中质疑,然后发表自己实验的不同步骤以及自己的想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怎么样减少实验误差。在“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的良好氛围中,师生、生生对话、交流、互动,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理解性、深刻性、广阔性。在实验课上,教师更多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
四、结语
这堂课与传统物理实验课的差异,仅体现在几个不同的环节上,但实现着变“教师表演”为“学生表现”的教学理念。课上,我感到学生都拥有着一种好理念。课堂上的心理氛围显得那样的轻松、民主、愉悦;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又是那样的热烈、富有智慧和挑战。
在实验教学中,我深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动”的天性,坚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在乐做、敢做、会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提高我们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河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