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而从教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在实践中完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克服教师专业成长“瓶颈”和职业倦怠,通过目标导向和机制创新,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以南京市建邺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实践为案例,旨在通过对该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分析、实践探索,重点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反思,谋求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师队伍 专业发展 实践思考
  教育就是播种幸福和希望,而教师幸福是教师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的动力之源,也是学生快乐、群众满意的前提和基础。自2002年南京实施区划调整以来,建邺教育坚持“一流新城必须有一流教育,一流教育铸就一流新城”和“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的发展理念,举全区之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十年间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发展,一批新校建成开办,一批名师岗位成才,建邺教育正从“低谷”崛起,阔步迈向高位均衡、内涵发展、教育现代化之路。
  一、理念:幸福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未必能人人成为名师,但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成功之师;学生未必能人人成长为名人,但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人生幸福。建邺区始终把“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作为教育发展导向,坚持师德为先、师能为重、师业为本,让每一位教师成长在学校、成功在讲台、成才在岗位。围绕教师师德建设和专业发展这个核心,多措并举,激励教师岗位成才,全面实施教师幸福工程,以全面提升教师身心健康度、专业成就度、对学校贡献度和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满意度,夯实教师幸福的根基。
  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教师职业幸福又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精神动力,岗位成才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途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外在动力。建邺区的管理团队从“提升教师的专业追求度”“增强教师的从教幸福度”“放大教师对学校的贡献度”三个方面来激励全区教师专业发展、幸福从教。基于上述思考,建邺区确立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四大原则:一是师德为先原则,树立爱生意识、师表意识、履职意识和激情教学、真情爱校、亲情育人的建邺教师精神,践行幸福教育。二是以人为本原则,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搭设平台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三是分层培养原则,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培训和评优评奖体系,全面覆盖、全程引领和有效激励教师专业成长。四是机制保障原则,大胆探索创新举措,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聘用、培训、评优、激励、考核和流动机制,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教师播种教育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教育,建邺区实施的教师幸福工程激活了教师发展的动力,教师阳光自信,学生快乐成长,人民群众满意,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实践:岗位成才让教师幸福根深叶茂
  围绕教师岗位成才计划和教师幸福工程,建邺区通过打造“五大平台”,实施“五项工程”,完善“五项机制”,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
  强化平台建设,多管齐下提升专业素质。全力打造五大平台:一是建设全员培训平台。完善以校本研修为主体,以区教师进修学校专业培训为支撑的教师全员培训网络,形成“名特教师、高级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四个层次培训体系。二是深化校本教研平台。各校立足课堂,建立起专家引领、全员参与、团队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广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三是打造名师培养平台。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名师发展研修班”,选拔骨干教师组成全区“省特级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后备梯队,配备双导师,度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四是教育科研平台。由区教科研部门牵头负责实施,建立滚动开放的国家、省、市、区四级课题体系,其中市级个人课题申报数量和完成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五是搭设学历提升平台。与高校合办本科函授班和教育硕士辅导班,对获得本科学历和硕士学位的中小学教师给予奖励。
  实施“五项工程”,立足岗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师德建设工程。以全面提升教师的履职意识、师表意识和爱生意识为重点,细化师德行为规范,建立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监督网络和有效考核机制,将师德培训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科研引领工程。以重点招标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市、区两级个人课题为重点,通过科研手段,提升教师研究、反思、写作、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岗位成才工程。出台《建邺区教师岗位成才行动计划》,推广使用《教师成长手册》,按照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打破教师职称、年龄限制,设置“合格教师、种子教师、能手教师、领衔教师、卓越教师”五个教师专业发展能级,明确申报资质、评审条件和相应待遇,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区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组织实施,定期认定,五年一轮,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激发教师内生活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四是信息化强师工程。实现全区教室多媒体装备率100%,课堂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率100%,教师办公电脑配备率100%。同时有效提升全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实效,做到每位教师均能熟练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区教育信息网、区教育信息中心为载体,不断充实包括培训课程、课堂资源、教学案例和各类课件在内的全区教育教学资源库。五是德育队伍建设工程。用三年完成了全区班主任队伍的两轮全员培训,全区获得心理健康教师证的数量在全市领先。创新班主任考核机制,在南京市率先出台《星级班主任评比考核制度》,对全区班主任进行“星级”评定工作。
  健全“五项机制”,激励教师内生成长。一是完善教师发展激励机制。建邺区中小学教师每五年一轮开展“五个能级”认定,班主任参加“五个星级”认定,每两年评选一批教坛新秀、区优秀青年教师和区学科带头人,择优推荐参评市优青、市学科带头人和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二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工资总额包干到校,学校教代会根据“按岗定酬、优质优酬、多劳多酬”的原则制定分配方案,特级教师与名校长由区教育局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书面反馈给个人,并与岗位津贴挂钩。三是健全有序进出机制。把好进人关,实行凡进必考,广开渠道吸引名特优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到该区从教。完善全员聘用制,试行退岗休养制。四是探索团队成长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对名师工作室实行项目管理,每个工作室每年下拨专项经费。强化市先进教研组建设。建立网上名师超市,建设网络教学视频库,开办名师流动课堂。组建一批以名特优教师为核心、跨越校际界限的教师发展团队,促进区域教师迅速成长。五是完善校长培养选拔机制。与南师大教育科学院共同构建校长培养特色联合体——建邺区校长发展高级研修班,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期。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中小学校长通过名校挂职、机关锻炼、外派培训、督导培养等形式,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快速成长。坚持公开选拔竞聘制度,逐步完善校长岗位聘用制、定期交流制和教师评议制,形成干部活力有效激发的良性竞争氛围。   三、思考:让每一位教师为幸福而从教
  教师是为学生的幸福而工作,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就要为教师幸福从教而努力,力争使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教育带给他的成就感、幸福感,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是教师幸福的阶梯。
  政策支持和教育投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牢固树立教师是区域教育最重要资源的理念,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关键是要通过完善的政策支持,持续的教育投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建邺区定期召开教师队伍建设大会,先后出台系列文件,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支撑。同时区委、区政府也不断加大教育事业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经费投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支持。
  目标导向和机制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就要在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增加名特优教师数量,形成骨干教师成长梯队,加快优秀校长的培养,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实现突破。建邺区实施的教师岗位成才计划,从教师专业发展成就度、对学校的贡献度和社会的认可度等方面,设置了“合格教师、种子教师、能手教师、领衔教师、卓越教师”五个能级,让每一位教师制定出清晰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规划,把岗位成才的目标具体到每一位教师,内化为教师全员参与的自主责任和自觉行动,建立起“成长在学校、成功在讲台、成才在岗位”的教师全员培养新机制。教师岗位成才计划具有全员性、主体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的特征。全员性,体现在所有学科老中青在职教师全员参与,打破职称和年龄限制,人人立足本职岗位,按照教师专业化标准,有目标、有步骤、有时限,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主体性,通过教师自主申报以及“五个能级”的认定,及时肯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步成就,把“要我做”转化成“我要做”,真正激发出每一位教师主体成长的内驱力。导向性,按照教师成长规律和区域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设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既承认教师成长的阶段性、差异性,更注重对每位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激励、赏识和及时肯定,让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有方向、有目标。激励性,“五个能级”认定与教师的岗位津贴、评优晋级、高层次培训等挂钩,激活了教师发展的内外驱力。
  依托学校和岗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自由的生命表现是幸福的根本。只有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建邺区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是“立足岗位、双向成才”。立足岗位,主要体现在将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发展上,立足于课堂、立足于班级、立足于学校,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双向成才,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在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发展,在播种教育幸福的同时收获幸福的教育,在创造教育价值的同时收获人生的价值,真正实现“双赢”和“双向成才”。
  (本文获江苏省第十三届“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一等奖;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
其他文献
“‘嫦娥三号’为什么能抗高温、耐低温?”“请介绍一下月兔车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在接下来的飞行中,月兔车将执行哪些空间科研任务?”……江苏省高邮市临泽初级中学语文社团活动多功能室里,一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模拟新闻发布会正热烈有序地进行,担任“发言人”的圣子晗同学落落大方地回答着来自各路“记者”的刁钻提问。“所有材料的准备、环节的安排都是学生自主设计的,我们只是做了必要的点拨和指导
期刊
执教者:董玉环(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教师)  一、走近白鹭  师:同学们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吧,白鹭洁白素净、身姿优雅、风情款款,因而经常出现在文人大家的作品中。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郭沫若先生也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白鹭》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板书:白鹭)  (点评:以诗意的语言导入,营造了诗意的课堂氛围) 
期刊
与刘金玉老师颇有缘。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培训项目,他是我们首届学员,笔者有幸充当这个班的教学班主任。培训期间,刘老师不盲从、不轻信,慷慨激昂,敢于挑战权威,给笔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也就是从这届开始,我们策划了“全国十位名师教《老王》”的大型同课异构活动,刘老师就是十位名师中的一位。此项活动,历时两年多,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后来,《语文学习》的何勇主编要我们将这些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谈“平面镜”教学中的几个重难点处理。主要有六个方面:一、学生如何想到利用透明玻璃板来探究?二、学生如何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三、学生如何想到用替代法来探究像与物等大?四、当学生说到所成像是“近大远小”时,怎么办?五、当学生测得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时,怎么处理?六、当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倒影”说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时,如何解决?  【关键词】动态生成 出彩  教学情景再
期刊
只有返璞归真的教学,才得语文真味。何谓“真”?未经矫饰、自然而然的状态即为真。何谓教学之“真”?真挚、自然、简约、无外在繁饰,无拖沓冗杂,循遵教学规律,流露真情实感的教学可谓真教学。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活动中,我代表徐州市参赛的《满井游记》,便以本真取胜,赢得了评委老师们的一致肯定,被评为本次评优课活动的第一名。  一、返璞归真的教学,需要增强解读文本的深厚底蕴  正如段承校博士所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要规范清晰、准确严密、深入浅出。赏析语文名师的课堂语言,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使用语言。  【关键词】语文名师 课堂语言 赏析  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要规范清晰、准确严密、深入浅出。许多语文名师凭借深厚的功底、丰富的学养和惊人的智慧,娴熟地运用符合情境、遵循规律的语言,既引领学生登堂入室,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树立了标杆。  一、导入——未成曲调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他们很近,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任务
期刊
人物简介:  刘金玉,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国家行政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院校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洋思教学模式”和“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核心研究者之一,出版《高效课堂八讲》等专著四部。  一、 “阳光语文”的思考
期刊
翻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单元,栩栩如生而又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其中,三位极具“变脸”艺术的人物尤为吸引学生读者的眼球:《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这三篇小说都成功塑造了“变色龙”式的人物形象,展示出古今中外的变脸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三篇小说加以整合、比较,将三位“变脸王”一齐请到舞台上,组织学生欣赏他们高超的表演,并让学生评选出古
期刊
【摘 要】“通过写作来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几年来,得到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肯定,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深入反思与深刻理解。特别是针对学生数学写作开展的“链接式点评”,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对数学的学习热情。针对展示的数学写作和点评案例,一方面追求“寓评于赏”,在赏析中“激励、唤醒和鼓舞”,另一方面又“寓赏于介”,在推介中“打开一扇窗”。  【关键词】数学写作 链接式点评 寓评于赏 寓赏于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