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者:董玉环(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教师)
  一、走近白鹭
  师:同学们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吧,白鹭洁白素净、身姿优雅、风情款款,因而经常出现在文人大家的作品中。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郭沫若先生也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白鹭》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板书:白鹭)
  (点评:以诗意的语言导入,营造了诗意的课堂氛围)
  二、印象白鹭
  师:散文所表现的内容总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下面,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白鹭总体评价的句子。
  (师范读课文)
  (点评:朗读、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并引领着学生进入文本。教师的要求——“找出作者对白鹭总体评价的句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生: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生: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师板书:精巧的诗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点评:此处寻找到了解析文本的切入点,“精巧”是白鹭的外形特点,“韵在骨子里”是白鹭的气质、神韵,是精神层面的理解。这样由外到内,串构起了本节课的框架)
  师:“精巧”是什么意思?
  生:精致小巧的意思。
  师:从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生:第二自然段,还有第五自然段。
  师:能不能以短语的形式加以概括?
  生:这两段都写了白鹭的外形美。
  师:可以概括为“白鹭外形图”。
  (师板书:外形)
  师:“韵在骨子里”的“韵”是什么意思?
  生:神韵、精神的意思。
  生:还可以是气质、情趣的意思。
  师:从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白鹭的“韵”?
  生:第六、七、八自然段。
  师:能不能把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用短语概括出来?
  生:第六自然段可概括为“白鹭钓鱼图”。
  师:其他自然段呢?
  (生概括:“白鹭瞭望图”“白鹭低飞图”)
  (师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点评: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概括交融和谐,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及脉络,为下面的精读、品读蓄势)
  三、 品读白鹭
  师:文中一共描写了四幅有关白鹭的优美画面,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画面。请选择一幅细细品读,并做批注,然后小组讨论。
  (生读,之后做批注,然后讨论)
  (点评:由此,转入了精读层面的理解。董老师用了“品读”一词,所谓“品读”,是由品味和朗读组成的,品味的是写作方法和角度等,朗读传递的则是情感和温度)
  师:我们先看“白鹭外形图”。白鹭的外形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有什么特点?
  生:体现在色素和身段两个方面,特点是适宜。
  师: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色素的配合适宜主要体现在“那雪白的蓑毛”“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上;身段的大小匀称体现在“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上。
  (点评:适时的追问,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
  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某生读)
  师:你觉得哪个字需要重读?为什么?
  生:“一分”要重读,因为这个词更能体现白鹭的适宜、匀称、恰到好处。
  (点评:董老师对朗读非常重视。此处若能再注意朗读的轻重缓急,效果会更好)
  生:我喜欢“白鹭钓鱼图”。
  (生读)
  师:你觉得哪个字(词)需要重读?
  生:“嵌”字,因为“嵌”写出了白鹭和整个田地的和谐。
  师:“站”“钓”可不可以换成其他的字?比如“跑”和“叼”。
  生:不可以。“站”可以看出白鹭觅食时悠闲、顺其自然、不刻意的情状,“跑”则不能。“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白鹭像老翁一样在悠闲地“垂钓”。
  (点评:孙绍振先生说,阅读经典文本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文字,不在于记忆佳句,而在于心灵的熏陶,在于拓展我们的情感和趣味的领域。董老师深谙此理)
  师:说得真好,“钓”有一种“闲来垂钓碧溪上”的感觉。透过这幅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生思考并书写)
  生: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静立着“钓鱼”的白鹭。远远望去,它站在仿佛镜子般映衬出整片苍穹的清水田上,肃穆又不失悠然,恬静又不失专注。它似乎不仅在“钓鱼”,还在享受这美好的田园生活,就像一位归隐的高人。
  生:向远处望去,朦胧烟雨中赫然挺立着一只白鹭。它微微颔首,静静地凝视着脚下这一汪清水。雪白的羽毛更为它增添了几分纯洁,似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之感。白鹭忽然张开了翅膀,那娇羞的身姿任何人看了都会为之一震吧。
  师:我仿佛看到了诗一般迷人的白鹭静悄悄地站在水田里,垂着钓竿,悠然地等着鱼儿上钩。同学们,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你们觉得怎样才能描绘好一幅画面呢?
  生: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并且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生:我觉得还要运用一些动词、形容词。
  (点评:在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后,董老师要求他们总结生动描绘的方法,可谓是“授人以渔”了)
  师:这样看来,我们要学以致用啊。谁能把“白鹭瞭望图”给大家读一读?
  (某生读)   师:你觉得哪个词需要重读,为什么?
  生:“孤独”要重读,因为它体现了白鹭的高洁脱俗。
  生:我觉得“悠然”应该重读,因为它写出了白鹭的处之泰然、悠然自得。
  生:“很难”应该重读,因为它写出了白鹭和别的鸟不一样,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师:文中有一句话:“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你们觉得呢?
  生:不是,望哨时的神情是高度紧张、聚精会神的,而白鹭此时的神情是悠然的。
  (点评:层层深入,步步追问,结合问题深入探讨:它真的是在放哨吗?目的是想强调白鹭的悠然之态)
  师:最后一幅图,“白鹭低飞图”。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白鹭的出现给乡居生活带来了恩惠?
  生:因为乡居生活是单调枯燥的,白鹭的出现让乡居生活有了生命。
  (师补充介绍写作背景:这首散文诗写于1942年,1942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原本宁静的乡居生活也遭到了日军的破坏,而白鹭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对安定、和平、甜美生活的向往之情。生齐读此段)
  (点评:背景的出示,将文章语言和人物的精神、生命结合在了一起,此时,再次的朗读就是融入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体验后的朗读)
  四、探究白鹭
  师:此时此刻,你们觉得白鹭美吗?
  生(齐答):美!
  师:它美中有不足吗?
  生:有不足,它不会唱歌。
  师:“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你怎样理解“铿锵”及这句话?
  生:“铿锵”是指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说白鹭唱的歌“铿锵”,是说白鹭具有不声张、不张扬、平凡、质朴的含蓄美。
  师:说得真好。所以,作者才在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学到这里,你们对“精巧”,尤其是对“韵在骨子里”有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呢?
  (点评:在探究中,再次回到了对“精巧”与“韵在骨子里”的理解上。但此时的理解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总结,而是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去发现)
  生:“精巧”指白鹭外形的精致小巧、恰到好处。
  生:“韵”指神韵、气质,指白鹭身上自然而成的、平凡的、不易被发现的、含蓄的美。
  生:“韵”写出了白鹭与田园的和谐,给乡居生活带来了生机,使人产生遐想。这是一种韵味无穷的美。
  师:你们分析得很透彻。如果说第一幅画从外形方面体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可以概括为“形”,那么,后三幅画则写出了白鹭的“韵”,我们可以概括为“神”。
  (师板书:形 神)
  师:白鹭神形兼美,然而“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想通过白鹭让我们明白什么?
  (点评:这些地方往往隐藏着作者心灵的密码,解读这些语言,就是走进文本的中央。董老师正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既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也赞美了像白鹭一样平凡、具有自然美的人。
  生:告诉我们要去发现这些平凡美。
  生:表达了作者对平凡、和谐、宁静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师板书:赞美 发现 向往)
  五、吟诵白鹭
  师: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心流泻的美。为此,我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家。
  (诗略。课结束)
  总评:
  这节课,从头至尾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感悟、美的启迪,课堂是唯美的、灵动的、抒情的。教师带着学生领略了白鹭从外形到神韵的种种美,使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有了充分的感知和认知,从而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授课中,董老师紧紧扣住白鹭“精巧”的外形和“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在气质这两点,因为这既是切入文本的钥匙,又是总结全文的一把锁。在循环往复中,学生对“精巧”和“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理解愈加深刻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
其他文献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是在《初中生世界》编辑部的牵头下,由苏南、苏北两个名师工作室为主体,省内许多大市都有语文名师代表参加的一次以语文“同课异构”为研究主题的聚会。活动中,吕龙老师代表“奚志宏名师工作室”,何皓老师代表“蔡明生态团队”,围绕同一篇课文——朱自清的《绿》,分别给与会者演绎了一堂独有风味的语文课,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异构”的活动主题。  这两堂课给大家的启发是相当丰富的,留下的思考更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超出”课标要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源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然生成,我们的教学是回避还是面对?为了能兼顾“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双重目标的实现,笔者结合以下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数学 初高中 衔接  一、课堂教学情境再现  笔者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不等式、方程和函数三者
期刊
“制取氧气”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3个反应原理”:“催化剂”“分解反应”和“实验活动1”。如何在上述内容的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呢?即如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理解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学会基本实验技能呢?笔者现介绍如下具体做法。  一、创设系列问题  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3个反应原理”后,笔者创设了如下系列问题:  问题1:取
期刊
【摘 要】教师不能忽视“内容少、难度小”这一类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物理问题、体验物理过程、探究物理规律,在丰富、有序的活动中,提高思维品质,自主构建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的教师越来越重视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可是有时
期刊
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既不只在“森林”,也不只在“树木”,而在于树木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即要关注更多的数学知识彼此间的关系,让学生具备一种洞察力,既有全局观,通盘认识,又能看到数学中一组思想与另一组思想之间的联系。本文以“因式分解”一课的复习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应把唤醒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  笔者在复习教学中先呈现一组判断题,通过判断题的争论与探讨,让学生回忆出因式分解概
期刊
面对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提升他们的生命品质?怎样磨砺他们的人格意志?怎样使他们“负重”前行?结合多年的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笔者认为,初中化学教学可以在“砥砺”文化的引领下,不断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思维品质,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重视榜样引领,磨砺学生意志  我们作了一定的调查,当代中学生敢说、敢为,信息量大,视野开阔,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脆
期刊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作为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观念交流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以“压强”一节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钉板上坐人  师:今天老师拿了张有点特别的凳子,想不想上来坐坐?  生:不敢。  师:老师敢,(示范坐下)现在有无同学上来试试。  一学生上来小心翼翼地坐下。  师:感觉怎样?  生
期刊
赵海燕老师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定位很准确:紧扣“童话”这一文体的特点,了解童话内容,感知作品形象,品味童话语言,感受童话魅力,带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唤醒童话初印象。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赵老师出示的一组童话图片,都出自于学生熟知的童话故事,勾起了学生曾经的阅读记忆,勾起了曾经建立起来的童话的最初印象。轻松的交流中,唤醒的是学生对童话的由感性到理性的最初
期刊
小班化教学是当今精致教育的目标追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农村初中形成的小班化教学,则是城市化发展、生源减少大背景下的被动选择。这种被动式小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基础较差、意志薄弱、主动性不强、个性得不到彰显。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启而不发、引而不达,走进了“播而不苗,苗而不壮”的尴尬境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缺少成功体验,没有“自信、自觉、自省、自尊”的
期刊
“‘嫦娥三号’为什么能抗高温、耐低温?”“请介绍一下月兔车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在接下来的飞行中,月兔车将执行哪些空间科研任务?”……江苏省高邮市临泽初级中学语文社团活动多功能室里,一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模拟新闻发布会正热烈有序地进行,担任“发言人”的圣子晗同学落落大方地回答着来自各路“记者”的刁钻提问。“所有材料的准备、环节的安排都是学生自主设计的,我们只是做了必要的点拨和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