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底 绝不放弃

来源 :销售与市场·成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店面销售中,导购员不能只是自顾自地介绍产品,而应该站在顾客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了解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做销售需要有种韧劲,看似无路可走的局面下,是否轻易放弃决定了最后的成败。
  H公司经营Z省数年,负责Z省的李经理又很敬业,而且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所以,Z省的业务很是不少,市场占有率也很高。H公司的客户群很特殊,客户对象都是省直单位,全省数量又不多,客户之间的互相联系很紧密。如今的H公司相关产品差不多覆盖了Z省全省。
  H公司又通过组织客户参观考察公司,观摩已完工项目,研讨新产品、新技术等活动,和所有客户单位的技术部门负责人关系理得很顺,也为公司新产品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H公司的产品如桃花朵朵在Z省处处盛开。
  H公司负责Z省的李经理接到A单位的技术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说他们想上一套相关的业务管理系统,叫李经理出一个方案和预算,言下之意,就是按H公司的方案来组织这个项目的招标。
  半路杀出程咬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A单位想上业务管理系统的事,被H公司的老对手W公司知道了。
  说起来,W公司的核心团队和H公司的核心团队,当年都是R公司的核心团队,如今R公司却已彻底退出这个行业,转战其他行业。也就是说,W公司和H公司技术上同出一脉,对行业的理解与把握也不相上下。
  W公司知道这件事后,仔细分析了形势,制定了相应的思路。
  1.主攻业务使用部门。理由是W公司销售总监之前认识A单位业务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而且前几年一直在免费维护原R公司在A单位承建的一个系统,反过来,H公司却是收费的。而行业客户或多或少都知道H公司和R公司的今生前世,所以,A单位的业务使用部门对H公司的做法不是很认可。
  2.对技术部门:不得罪,不主动交往,并表示不想参与这个项目。因为H公司跟技术部门的关系很深,要转变技术部门的态度,很难。同时,要在各种场合表示不打算参与这个项目,从而麻痹H公司。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有必要交待一下的是,这个项目还涉及到另外一家国企,暂且定义为投资方吧。A单位是投资方的客户,投资方要通过投资来获取利润。因此,投资方对采用哪个供应商的产品有表面的直接决定权,换句话说,最终是投资方来组织投标,确定供应商的。但是,由于A单位才是最终的甲方,投资方选择的供应商必须要满足A单位的需求。因此,A单位对供应商的选择有间接的最终决定权。但A单位与投资方的性质决定了双方都不能强硬表态,只能通过一定的程序。
  从供应间的角度来讲,最理想的状态是A单位和投资方最终决定的供应商都是自己,这个项目就比较容易操作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H公司在A单位的技术部门这里是一路绿灯,不用细述。在投资方的市场部里,李经理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收益,也获得了投资方市场部的支持。跟据以往的经验,到这一步,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成了一半多了。但对H公司来说,这个项目还有个难点,那就是A单位的业务使用部门,如果这个部门认可,这个项目基本上就水到渠成了。但是李经理在A单位的业务使用部门这里连连受挫。
  而W公司,和A单位的业务使用部门达到了一致意见,建立了攻守同盟,并高度保密W公司开始介入此项目。
  投资方开始准备相关招标程序,并与A单位沟通,看看A单位的意图是选哪家公司作为供应商。A单位领导表态说,这个项目不大,自己也没有关注,还是在例会上提出来,让相关部门讨论一下再决定。
  在例会上,业务使用部门负责人直接反对让H公司来做这个项目。理由很简单,一是功能上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二是售后服务意识很不到位,并列举了不为R公司遗留的系统进行维护的事实。
  业务使用部门是大科室,负责人资历也比较老,这两条意见一出来,会场上基本上是一边倒,都说不要让H公司来做这个项目。但选择哪家公司来做呢?业务使用部门的负责人根据W公司的意思,不提W公司,走招标程序,招到哪家就是哪一家。
  会后,A单位领导告知投资方,由投资方内部组织招标来确定系统供应商。投资方认为,具体业务是A单位负责,业务需求方面投资方无法把握,所以评标小组由A单位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投资方的几个部门负责人组成。
  事情至此,对H公司很不利了,因为出现了直接的反对声音。而投资方的评标小组成员基本上听A单位的意见行事。
  峰回路转曙光现
  A单位负责起草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业务需求一块由业务使用部门负责。虽然业务使用部门反对H公司,但在业务需求方面却没有很好的办法对H公司进行限制。根据A单位的组织架构与分工,招标时,设备的参数要求、商务资质、评分标准等均是技术部门负责。
  技术使用部门跟H公司关系不错,李经理更是直接把技术部门起草标书的活直接揽了过来。
  李经理仔细盘算了一下,行业内能做这套系统的企业不多,自己如果从硬件设备的参数、商务资质上做文章,没有多少意义。唯一能做的,就是评分标准上想办法。而评分标准中,价格分占40分,商务资质占10分,能做做文章的是技术分的50分。技术分的50分中,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架构的合理性,满足业务要求等又要占掉大部分。真正自己能操刀的,估计也是10分以内,而这10分,还必须具体量化出来。思前想后,也就只能从案例上想办法。因为在这个行业里,H公司的相关案例是最多的。
  李经理算来算去,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了,案例相对多一点,就算自己拿到了满分,其他公司或多或少也要拿到几分的。就这么几分的优势,让李经理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当然,李经理在设计评分标准的同时,W公司也没有闲着,开始做投资方的相关工作。发现市场部是H公司的支持者,要做市场部的工作,看来是比较难,试着接触平时比较被人遗忘的采购部和财务部,发现H公司几乎是没有做这两个部门的工作。因为在这个项目上,这两个部门几乎就是市场部的执行部门。而W公司看清楚了,理论上来说,投资方要不要投资这个项目,是市场部说了算,但是,采购谁的设备,市场部并不能说了算,同样,有没有钱采购这套设备,是财务部门说了算。由于平时大家都不怎么重视这两个部门,而H公司的李经理又没有做好这两个部门的相关工作,W公司刚好趁虚而入,对采购部和财务部强化自身的产品质量强,但价格相对便宜,并在此基础上,和采购部、财务部建立了攻守同盟。   沉冤谷底神难救
  在做标书时,李经理认真地考虑过报什么价。如果老对手W公司参与这个项目,价格可能会比较低,但W公司一般不怎么做客户关系,所以,技术分这一块不太可能会很高。其他的公司的案例更少,技术实力等跟H公司是没得比的,再加上有A单位技术部门的支持,投资方市场部的支持,自己的得分不会太低。
  为了确保H公司产品的价格定位及利润空间,李经理以公司的其他案例为基准进行报价。
  开标时,W公司出现在投标现场,李经理感觉到了杀气逼人。现场开标结果,W公司价格分满分,技术分第二名,总分第二名;H公司价格分最低,技术分第一名,总分第一名。正当H公司准备庆贺时,投资方采购部门发话,现在公布的是招标名次,最终的招标结果随后再行公告。
  以往的经验是,排名第一的就是中标单位。李经理估计这次也当如此。但是七天过去了,网上没有中标公告,H公司也没有收到中标通知。
  李经理有点不祥的感觉,于是找了投资方的兄弟单位领导帮忙想想对策。领导说,开标排名第一,肯定是中标单位,但这么长时间没有出中标公告,也没有通知中标单位,有点不太正常。领导答应帮助了解情况。随后,领导告诉李经理,投资方老总的办公桌上有这个项目的一份中标通知书,但上而写的并不是H公司,而是W公司,就等老总签字后马上进行公告。
  绝地反击凯旋归
  李经理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夜驱车赶到投资方公司所在地。当夜约见投资方市场部相关人员。市场部人员说,当时开标后,评标小组成员都签字了。开标情况上写的很明确,H公司排名第一,W公司排名第二,但向老总汇报开标情况并建议中标单位是由采购部门负责。根据常规,一般都是排名第一的中标,如果建议排名第二的中标,必须说明理由。所以,现在要想办法搞清楚老总办公桌上的那份文件是不是将H公司列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如果不是,那就是擅自更改开标排名,如果是列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建议第二名中标,那所写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这个理由是否站得住脚,老总是否认可,这些都不得而知。经过商议,李经理和投资方市场部人员达成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明天一早,由李经理想办法在办公大楼门口堵老总,争取一个面谈的机会。如果争取面谈失败,由投资方市场部人员找老总多多汇报其他工作,占用掉老总的时间,并想办法看看桌上那份文件到底是怎么向老总汇报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经理在办公大楼门前“遇”到了老总,并跟老总说:“我是H公司的小李,想就A单位的业务管理系统一事向您汇报一下。”老总说:“这个项目不是已经完成招标了吗,而且我们已经决定好了中标单位,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找我也没有必要了。”
  跟老总面谈的路不通,只能启动第二方案。第二方案还比较顺利,市场部经理跑进老总办公室,在里面“汇报”了一个多小时,并“顺利”地看到了老总办公桌上那份待签字的文件。文件上,开标情况的第一名不是H公司,而是W公司。看来是有人更改了开标情况,更改开标情况是不符合招标程序的,但这个信息老总并不知道。这个信息一定要传递到老总那里,但市场部经理去传是不合适的。
  李经理决定独闯老总办公室。
  敲门。
  进门。
  老总抬头一看,眉头一皱,冷冷地说道:“刚才不是跟你说过了,这个项目我们已经开标了,中标单位也决定了。以后还有其他的合作机会!我手头有事忙,你还是回去吧!”
  李经理接话:“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向您汇报,就一句话,你听完后再来决定,可以吗?”
  老总:“你说吧!”
  李经理:“现场开标时排名第一的是我们H公司,现在到您这里变成了其他公司 ,您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吗?”
  老总:“有这样的事?这不可能吧!”
  李经理:“这件事要搞清楚也不难,开标现场有一张评标小组及厂家代表签名的开标情况表……”
  老总:“我知道了。”老总挥了挥手,拿起桌上的电话……
  李经理溜进市场部经理的办公室,刚坐下,市场部经理接到老总的电话,要他到办公室去一趟。
  半个小时后,市场部经理回来。告诉李经理他在老总办公室的这半小时所见。
  老总先叫采购部经理把现场开标情况表拿过来,对比,发现排名第一的公司换掉了,问为什么换掉了。
  采购经理说W公司在开标当天又签下了一个合同,但合同原件一时拿不过来,事后把这个合同原件拿过来,所以W公司的案例分增加两分,结果W公司的总得分比H公司高。
  市场部经理马上接话:第一,投标得分是以标书所提供的资料为准,开标截止时间后所有提供的资料是无效。第二,要更改投标人的得分,必须经过评标小组所有成员的签名认可,任为评标小组成员,其他评标小组成员知不知道这件事我不清楚,但没有签名是事实,而我个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我认为,得名排名第一应当还是H公司。
  老总最后表态,尊重开标现场的结果,宣布中标单位是H公司。
  (编辑:袁航market@vip.sina.com)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因此,强大的韧劲成为了销售人员宝贵的品质。
其他文献
商界 Business Community  国务院明确表示将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会议明确了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
期刊
随着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加上零售业态的日益强大及厂家销售区域的细化,市场运营的整体成本越来越大,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生意越来越难做,赢利越来越困难”是目前市场的真实写照。面对这一严峻现实,许多经销商都在思考转变赢利模式,突破困局。但究竟采取何种模式,才能在转变的同时,和厂家及下游客户“达成协议”,打成一片,保证三方同时都能达到共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经销商市场运作
期刊
品牌,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的发生、发展、演变、消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简史  碳酸饮料时代:以1978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为开端,国际两大品牌可口及百事优势明显,出现著名的“两乐淹七军”局面。此期间健力宝作为功能型汽水,也曾经风靡一时;后来娃哈哈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避免了和两大巨头正面冲突,得以幸存,独占农村市场并取得骄人成绩。  瓶装水饮料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初,部分饮
期刊
什么是极品上司?刁钻刻薄?阴险狡诈?小肚鸡肠?还是心狠手辣?  身在职场,除非你自己做了老板,否则上面总会有个“头儿”。对于上司们的做法,吐槽抱怨都可以理解,但吐槽后呢?继续原地踏步,还是找办法应对?抱怨后是对着干,还是想办法迎合?  究根问底,与上司的相处之道在于沟通。对于极品,我们不能骂骂就完事,要学会沟通,摸清其真实意图,如此才能让极品们变成我们往上爬的助力。  好老板总是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
期刊
遭遇极品上司并不可怕,职场不可能一帆风顺,凡事总是经历过才能成长,保持良好心态便可应对一切。  很不幸,我运气很差,三年内碰到两个极品的上司。  遇到的第一个极品上司是女的,面对她时,我表现得绝对强硬,完全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我跟这位上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后来双方斗争升级,我按照自己路线提案,不管是否正确,一律被她批回。  她在以一个绝对外行姿态,发布一个连外行看上去都外行的行销指令。对
期刊
销量不会无缘无故地停滞,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增长。作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做到“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实际上人脉占80%以上的分量,人脉已经决定了我们职场的成败。  职场销售新人在未踏入社会之间可能会积累一些学校相关的人脉来丰富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当迈出校园大门之后,面对着新的工作岗位和工种,一些现有的人脉就显得可能力不从心,面临着重新
期刊
真正的人脉不是仅仅是合作意义上的关系,更多的是能脱离合作关系的稳固性朋友式的信任关系。  面对团队的下属,如何做才能把控过程,实现管理目标?如何做才能为下属创造机会,为共同的目标而战?一个优秀的区域经理告诉你其中的关键要素……  优秀的区域经理主要是做区域销售管理工作,把控销售的有效运营。首先,管理最重要的是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树立专业的管理思想,关键是要做到清晰职责、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其次,工
期刊
总结和评估不是对过去工作简单的总结,而是对未来自我提升的积累。  销售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经历过千锤百炼,才能游刃有余。  笔者目睹过大量新人的兴衰沉浮,作为曾经手把手带他们的“老兵”,我谈谈自己的感受。现在,很多新人在刚开始下市场拜访经销商的时候,一方面显得踌躇满志,很想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显得很盲目,见了面不知道说些什么,该怎么说,只是简单地介绍下自己,然后就极力向客户
期刊
虽然,许多企业每年年初都会提前做好整体的促销规划,希望能抓住每一个核心销售日,未雨绸缪。但真正“刺刀见红”的时候,终端的战绩却并不能尽如人意。  我们常常看到,在终端市场,许多大力度的促销反应平平,而并没有实质让利给顾客的方式却异常火爆,原因何在?数据显示,卖场有40%的销售来自于促销商品,但常规的促销同质化严重,如何突出重围?  促销的竞争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对促销方式的创新成为企业销售工作的重要
期刊
“对不起,我很忙”、“谢谢!我们不需要”……也许你在电话销售中经常会遇到客户诸如此类的委婉拒绝,面对这种情况,你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客户的心理,从而实现销售?  “对不起,我很忙”、“谢谢!我们不需要”……也许您在电话销售中经常会遇到客户诸如此类的委婉拒绝,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许你首先要思考的是:“我是否已经充分了解了客户的需求,抓住了客户的心理。”  在当下繁杂的商业社会里,抓住客户心理,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