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种花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可是,一些人在心里种的,却是自私、仇恨、邪恶、嫉妒、狭隘。种瓜得瓜,你不应该怪罪他人。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诗情画意、瓜果飘香,就在自己的心里种花吧!
  每一次讲座,几乎都有人问:成功的路为什么那么遥远?我说:我始终感觉,跨越几步,就到了天堂,不明白那么多人,为什么总是到了天堂门口就不再前行?
  不久前应邀去一所监狱讲座,到了之后我了解到,我有几个同学和同事正在这里服刑。监狱对于我的讲座全程视频直播,每一个监区都组织所有服刑人员收看。
  讲座结束以后,尽管我知道他们与我近在咫尺,我却并没有去看望他们。我相信,他们听我讲座的时候,内心就已经流淌着失意与苦涩,我不能再当面给他们增加更大的失落和痛苦。“利之所在,令人目盲。”古人说得多么好啊,有些利是不能取的,那是毒药,是陷阱。可是,在利益面前,很多人的眼睛,是真的被遮蔽了。
  我每天都写日记,时长时短,每一天都把感觉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也有极个别的日子,感觉无事可记,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一天的意义来,甚至是看到了一朵漂亮的花也算。
  中年以后,我欣慰地对岁月说:我的每一天,都有意义。而这些有意义的日子,为我累积而成了梦想的殿堂。
  是什么理由让你放弃了诗和远方?当你中年以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理由都不值得,但却悔之已晚。所以,我常常对青年朋友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一定要記得,什么都可以放弃,却不可以放弃梦想!不论遭遇了多大的困难,只要有梦想在,它就一定会引领你脱离苦海。
  冬天到了,花儿都败落了。但过了冬天,春天再来的时候,它们就又会从泥土和枝干里钻出来,再次展现自己美丽的容颜。人也是这样啊,到了适合你展现的时刻,你尽可以盛装出演;而如果到了你的冬季,也应该像花儿一样,将自己藏在大地和枝干里,等待时机。
  这就是人生的哲学吧!
其他文献
“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细细品读著名作家迟子建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发现字里行间总是闪着诗意的光辉,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白山黑水的自然风光、民情风俗,而且尽显生命积极的人生守望,令人在心生感动的同时拍案叫绝。  提起迟子建,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国当代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女作
期刊
《遥远的向日葵地》(花城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是青年作家李娟的最新生活随笔,全书以清新俏皮、洒脱明快的语言,以母亲苦心经营九十亩葵花地为视点,情趣盎然地绘制出一幅边地人民艰辛劳作与生活的精神图谱。  全书共分四十八个小节,以作者一家人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游牧生活为背景,将北疆大地茫茫戈壁滩上的一次次迁徙与留守,都镂刻于平淡而琐碎的日常生活记忆中。她的笔触,既记叙亲人的直率单纯和勤劳乐观,将他们
期刊
《生命中的软和硬》(广东花城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随笔集,全书撷取了作家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独特而闪光的记忆片断,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阐释了他对生命的敬重和对人生的热切感悟,犀利的笔触背后,彰显的是作家火热的济世情怀。  全书涉及的话题极为广泛,既有热情似火的生活记趣,也有游历中外的旅途见闻,还有针对一些社会现象所作的率真评议,朴实无华的记述里,处处流露出作家的真性情和大彻悟。蒋
期刊
1901年12月23日黄昏,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徒家庭。父亲将这个圣诞前夜出生的女儿视为上帝的礼物,给她取名“林巧稚”,意为灵巧而又天真。林巧稚不到5歲,妈妈就因宫颈癌去世了,年幼的巧稚在风雨中哀哭。母亲死于女人的疾病,而这个小女孩后来成为了专门为女人减轻和解除疾患的杰出的妇产科医生。  林巧稚5岁进入英国传教士在当地开办的幼儿园,10岁进入鼓浪屿岛上由教会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从小学
期刊
近来有闲读了点与杂文有关的古书,大致知道了古时杂文长啥样,一语以概之:理圆,练于骨。此语的知识产权属于刘勰。  通常说法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的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约465—532年),他在其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中单列“杂文”一章,论之曰,“必使理圆”,“练于骨”。所谓“理圆”,即“理正”,也可以理解为“主题思想”正确。“理正”是前提,“理正”了文章的骨架自会坚挺。
期刊
开篇,先讲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十九世纪德国有位编辑奥多尔·冯达诺,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诗,并附言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言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来填好了。”  第二个故事,是法国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出版社,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一个问号“?———雨果。”很快他收到
期刊
“卖白菜了!卖大白菜了!”一清早,小城的大街小巷里就传出了卖白菜的吆喝声。  在北方,白菜是和秋天最密切的作物。当阳光一层层铺下来,所有的叶子都穿上金碧色的衣裳,一身苍凉。田野里只剩下这种逐渐胀大的植物,用欲滴的翠绿,托举着最大的风和最洁净的雨水,改变着秋天本质的颜色。白菜在清霜之下,留住阳光里仅存的一丝温暖,紧抱于内心,它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感激秋天内部惠存的另一种风景。白菜墩实而丰腴地立在菜园
期刊
一  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小心谨慎地、聪明地掩盖了起来。”  相信他说的是实情,但并非“两面人”写照。  因为,作为社会的人,需要社交,而社交,就得展示自己与众人相同的一面,如此才能“和谐相处”。每个人又是独立的,存在“不同的个性”。人的正常社交,当是有“和”又有“不同”。正如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期刊
“养士”这个词出自战国时代,当时没有考试制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识,就依靠权贵人家求出路,到他们家里做宾客。从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国藩,不少有本领的人都在他的幕府里,后来也称作幕僚。六国的“养士”就是这样的情形。  那时的养士养些什么人呢?苏轼在《论养士》一文中的分类是智、辩、勇、力四种人,实际上也可说只是两种人,一种用头脑,一种用体力。  苏轼说,社会上天生有智、辩、勇、力这四种人,智、辩、勇
期刊
在新时代,包括杂文在内,诸多事都该有点“新”感。所幸,《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1·上,很有几篇文章,给人以“新”的感觉———主要指思想新、知识新。  《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活得好》一文,援引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生存的最好的生物,是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之后,指出:“你有利于周边环境,周边环境也不负于你。你让周围生物活得好,你就因周围生物活得好而活得好。利他者利己,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