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菜不如白菜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o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卖白菜了!卖大白菜了!”一清早,小城的大街小巷里就传出了卖白菜的吆喝声。
  在北方,白菜是和秋天最密切的作物。当阳光一层层铺下来,所有的叶子都穿上金碧色的衣裳,一身苍凉。田野里只剩下这种逐渐胀大的植物,用欲滴的翠绿,托举着最大的风和最洁净的雨水,改变着秋天本质的颜色。白菜在清霜之下,留住阳光里仅存的一丝温暖,紧抱于内心,它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感激秋天内部惠存的另一种风景。白菜墩实而丰腴地立在菜园子里,青翠而硕大的叶片紧裹在一起,像一个个保守着神秘的小妇人,羞怯而静美。白菜,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名字,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蔬菜,在深秋守侯着清霜北风,叶脉里流动着鲜活的生命。
  白菜是北方人喜爱的蔬菜,俗语有“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立冬白菜赛羊肉”,“白菜可做百样菜”,“种一季吃半年,从冬可以吃到春”之谓;也有人称:“黄芽白菜,胜于江南冬笋者,以其百吃不厌也。”以至其又有“北笋”之称。
  白菜平淡无奇,纳万物而生百味,与许多蔬菜相容,可以片成片炒着吃、切成顺丝炖着吃,可以炝拌凉菜,可以切成横段清煮,可以做辣椒咸菜,可以生着沾酱吃,可以淹成酸菜吃,可以晒干菜防饥荒……还有好多种吃法。对于白菜腌制的酸菜,黑土地上的人们,就像日子缺少不了二人转,没有酸菜也就缺少了活着的滋味。冬日里,酸菜猪肉粉条子,炖上满满的一锅,或切成细丝,撒上香菜,淋几滴小磨香油,都能品咂出酸菜的馨香。更喜欢白菜心,记得解放东北时,就有“吃菜专吃白菜心,打仗专打新六军”(新六军:国民党新编第六军,1946年奉命抵东北“剿共”,1948年10月下旬在辽西大虎山地区被我军全歼后撤销。)的顺口溜,鲜嫩的白菜心,不用烹调,也不用佐料,就脆脆地嚼上几口,清爽的感觉就会齿颊留香。
  白菜可以家常得不能再家常,但也可以尊贵得不能再尊贵。白菜在性嗜高洁的士大夫和富贵人家中更为吃得开。清宫传下来的几份膳单,总有白菜的份儿。清高宗皇帝在一首御制诗中赞颂大白菜说:“采摘逢秋末,充盘本窖藏。根曾满雨露,叶久任冰霜。举盘甘盈齿,加餐液润肠。谁与知此味,情趣惬周郎。”白菜谐音为“百财”,过年过节的宴会吃白菜,是取“财源广进招百财”之意。现在工艺美术店里,玉雕白菜受人喜欢也是取意金玉百财之意。大画家齐白石一生推崇白菜,他把白菜当作一种艺术题材反复描绘,画了大量的白菜蝈蝈、白菜草虫、白菜辣椒等画作,表现出老画家生于农村、不忘过去艰辛、不追求奢华、淡泊明志的高尚胸襟。江西省铅山古县城永平镇有一文物———白菜碑。碑上刻有白菜一株,题词两句:“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这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笪继良出任铅山知县为自己立的碑刻。这位笪知县平生爱吃白菜,上任伊始就亲自给自己绘刻了这块白菜碑,并立之于县衙大堂“明镜高悬”之右下。笪知县在铅山任职六年,地方安靖,百废俱兴,政通人和,经济发展,人民富庶。铅山人民深怀其恩德,集资在县城北门兴建了“笪公祠”,供奉他的塑像,将白菜碑立于祠内。自古官宦墨客多偏爱梅的傲雪,兰的雅洁,竹的坚韧,菊的逆时,自然是君子风度。可笪继良却偏爱白菜,这就是常怀平民的白菜精神。
  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30岁以上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年年冬天买大白菜的一幕:不管是城区还是农村,到处都是为大白菜忙碌的身影,一辆辆的大卡车满载着从乡下拉回的鲜灵灵的大白菜。在农村的田野里,种植着一片一片的白菜,收获起来一堆一堆的,一垛一垛的,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山丘。在城区里,单位的院子里、门庭前更是热火朝天,到处是人们紧张忙碌的分发白菜的身影;在居民区里,每个住宅楼的楼道里,都堆积着自己分到或者在蔬菜公司购买的白菜,一堆堆白菜成为当年中国居民区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大白菜是北方居民冬季饮食生活中的主要蔬菜,购买大白菜、储存大白菜也曾经成为每个家庭在秋末冬初必做的事务之一。一个家庭买个千八百斤的白菜,并不新鲜。全家大小川流不息地往家扛,堆在一切可能的阴凉处。家家门口一堵矮菜墙。大白菜成为北方人秋冬的“当家菜”、越冬菜,谁家过冬也离不开它。窗外寒风凛冽,屋内一家人围坐桌旁,桌子中间总会摆上一个最大号的碗,里面不用说也知道,白菜熬豆腐!大白菜永远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与人情味。一碗热腾腾的白菜汤下肚,全身立刻都暖和起来。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入冬,市民逐渐不再成百斤地购买白菜了。记得有一年,大白菜丰收,销路不好,当时人们把买冬储白菜叫做买“爱国菜”。
  如今,菜农已经根据市场需求,种植蔬菜了,夏季才有的黄瓜、西红柿、韭菜、茄子、茭白等在寒冷的冬季也大量上市,各种时令新鲜蔬菜一年365天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大白菜冬季“当家菜”地位已经不再,但北方冬季仍然有很多人爱吃白菜,仍然认为“百菜不如白菜”,它清白脆绿淡雅,味鲜美可口,养人悦目,抗寒、消热、解暑、去火。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白菜充饥解饿。繁华昌盛的年代,豪華盛典的国宴,都离不开白菜。
  “卖白菜了!卖大白菜了!”亲切而温馨。我对那个特有年代的大白菜营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总是怀有很深的情感。大白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一个年代,一个贫乏且朴素的年代,一个直到今天仍然珍存在记忆里的年代。
其他文献
好吧,孩子,既然你愿意坐下来听我说,我就不妨把心里的话给你摆一摆。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咱们娘俩十多年来第一次这么有闲的专门坐下来聊天,这一切,都应该感谢骗子,如果不是他们,你恐怕也很难有时间,坐下来听妈妈唠叨。在你的字典里,妈妈的所有爱与关切,都等于唠叨。  是的,这一次我又被骗了,花了6千块钱,买了一个“高科技人工智能枕头”。这是继4千元买“长寿饮水机”,8千元买“宇宙射线健身仪”,1万元买“回春
期刊
2004年4月27日我买了电脑,立即傻眼。两个儿子手把手地教我,学了很长时间才学会打开电脑浏览网页。三个月后学会了打字但速度很慢。之后学会了用QQ与人聊天,在论坛发表很短的帖子。现在,我使用电脑在老年人中已经算是比较熟练的了,但仍离不开“拐杖”,两个孙子取代他们的父亲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去年,读大四的大孙子送我一台智能手机,又立即傻眼。他手把手地教我,让我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功能包括使用微信。但
期刊
恢复高考四十年了,高考作文命题也越来越花样繁多,不一而足。然在我看来,还是看起来最简单的命题作文,最得考场作文之要义。命题作文,似乎容易貽人以“无技术含量”之讥,然而,出题人若是深恐被人指为“没水平”,从而在命题上玩起了“水平”,可供考生笔墨驰骋的天地就要小了;出题人每动一个心眼,不知会有多少考生的思路受到本不该有的限定。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作文命题似乎也该返璞归真才是。  表面上看,命题作文,光
期刊
有着“文人抒情漫画开创者”之称的丰子恺,不仅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位颇具清雅风味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平白朴实简约淡雅,惯常于从容恬淡的讲述中,清浅自如地将人生的要义和生活的哲思,明白晓畅地尽遣笔端,从而在灵魂和思想的双重陶洗下,予人以绵长的教益和启悟。而最新面世的随笔集《人生求缺不求满》(2017年11月出版),就集中代表了丰子恺的上述特色。  全书精选了《陋巷》《无常之恸》《比较》《山
期刊
“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细细品读著名作家迟子建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发现字里行间总是闪着诗意的光辉,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白山黑水的自然风光、民情风俗,而且尽显生命积极的人生守望,令人在心生感动的同时拍案叫绝。  提起迟子建,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国当代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女作
期刊
《遥远的向日葵地》(花城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是青年作家李娟的最新生活随笔,全书以清新俏皮、洒脱明快的语言,以母亲苦心经营九十亩葵花地为视点,情趣盎然地绘制出一幅边地人民艰辛劳作与生活的精神图谱。  全书共分四十八个小节,以作者一家人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游牧生活为背景,将北疆大地茫茫戈壁滩上的一次次迁徙与留守,都镂刻于平淡而琐碎的日常生活记忆中。她的笔触,既记叙亲人的直率单纯和勤劳乐观,将他们
期刊
《生命中的软和硬》(广东花城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随笔集,全书撷取了作家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独特而闪光的记忆片断,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阐释了他对生命的敬重和对人生的热切感悟,犀利的笔触背后,彰显的是作家火热的济世情怀。  全书涉及的话题极为广泛,既有热情似火的生活记趣,也有游历中外的旅途见闻,还有针对一些社会现象所作的率真评议,朴实无华的记述里,处处流露出作家的真性情和大彻悟。蒋
期刊
1901年12月23日黄昏,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徒家庭。父亲将这个圣诞前夜出生的女儿视为上帝的礼物,给她取名“林巧稚”,意为灵巧而又天真。林巧稚不到5歲,妈妈就因宫颈癌去世了,年幼的巧稚在风雨中哀哭。母亲死于女人的疾病,而这个小女孩后来成为了专门为女人减轻和解除疾患的杰出的妇产科医生。  林巧稚5岁进入英国传教士在当地开办的幼儿园,10岁进入鼓浪屿岛上由教会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从小学
期刊
近来有闲读了点与杂文有关的古书,大致知道了古时杂文长啥样,一语以概之:理圆,练于骨。此语的知识产权属于刘勰。  通常说法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的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约465—532年),他在其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中单列“杂文”一章,论之曰,“必使理圆”,“练于骨”。所谓“理圆”,即“理正”,也可以理解为“主题思想”正确。“理正”是前提,“理正”了文章的骨架自会坚挺。
期刊
开篇,先讲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十九世纪德国有位编辑奥多尔·冯达诺,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诗,并附言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言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来填好了。”  第二个故事,是法国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出版社,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一个问号“?———雨果。”很快他收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