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自己从事计算机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课程内容多而杂、学生兴趣不高和学生文化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等。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教育教学方法、方式实施项目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以展现学生的价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改变对本课程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中专; 计算机专业; 现状探析
近年来随着IT产业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在中专学校的不同专业都已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这为中专学生适应就业的需求提供了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的现状。比如:
1.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较差
很多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学生,对课本上讲的内容似乎已经很熟练,比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联结、设置等,但是在接触实际时并不是这样。如,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建家庭计算机网络,结果是学生束手无策;还有,假如我们让学生自己编排一幅稿件,结果是不尽人意;再如,如果我们打开一台计算机主机让学生去辨认计算机硬件,几乎是80-90%的学生对放在其眼前的计算机硬件(主板、CPU、显卡、网卡等)实物不曾“相识”。这一切都说明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差。
2.课程内容多而杂
我们都清楚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内容是相当多的,它包括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软件的正确使用,就从软件来说,有常用的办公软件Office、视频、图像、音频播放和处理软件(如超级解霸、Photoshop、flash、3dmax)等,另外还有编程开发软件VB、VF、VC等。计算机知识可谓无穷无尽,而且知识更新快,而中专学生中专学校学生要在利用在校二年或三年的学习时间内,就想全面地学习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根本是不可能的。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要比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高,其实并不是这回事。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本身,他们感兴趣的是游戏、网络电影、电视、歌曲和动画给他们带来的“兴趣”,这种“兴趣”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激情,他们将自己的爱好和精力投入到了“玩”中,而没有投入到“学”中来。
4.学生文化素质不高
计算机理论知识相对抽象、高深一些,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在实事上,学习较好的学生都去上高中,为大学梦而去,到中专学校来学习的学生普遍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相对抽象、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接收。
5.计算机课程教师教学技能跟不上教学需要
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较快,作为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生新的计算机知识,而且要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基础或精力不能去认真学习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总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这很难给学生传授新的计算机知识。
针对以上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供同是教育战线的同行参考:
1.有效地实施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难点。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把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知识和技能。给予学生成就感,从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的结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和创新的喜悦。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完全不能与企业需要相衔接,缺乏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地操作能力。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弥补了单一学校教育的缺陷。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到单位企业实地实习,在工作实习中发现自己技能的缺陷,以便更能自主、积极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完成学校学业的同时,以“职业人”的身份在校外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施学生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具有两种教育教学场所;学生具有双重身份。这种教学方式为用人单位又好又快地培养了急需的新技术人才,同时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有力保障。
3.进行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以展现学生的价值
学生在学校整日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学习的东西的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用处,自己究竟学到什么程度,学生自己心里根本没有谱。那么如何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到自己的价值,自己所学有所用,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竞赛活动,给学生展现自己才能的天地,体现其其自身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处理照片的竞赛,然后对处理得快、处理生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即煅烧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对人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中专学校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消极、孤僻。长期缺乏自信会使他们产生“无能”的心理,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心理扭曲,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可怕心理。我们要根据中专学生的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自己完成任务。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自卑感较强的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
5.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想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教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新知识,否则就有落伍的危险。社会与学校应提供多种渠道让教师获得增长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拓宽老师的知识面。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学校和学生都会受益,实现教师与企业挂钩,只有教师与企业、社会不脱节,才有学生与企业、社会的密切合作。
职业学校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逐步走向强大。职业中专计算机教育也应针对社会需求,与实际衔接,注重学以致用,问题必能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职工中专 746010)
关键词;中专; 计算机专业; 现状探析
近年来随着IT产业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在中专学校的不同专业都已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这为中专学生适应就业的需求提供了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的现状。比如:
1.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较差
很多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学生,对课本上讲的内容似乎已经很熟练,比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联结、设置等,但是在接触实际时并不是这样。如,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建家庭计算机网络,结果是学生束手无策;还有,假如我们让学生自己编排一幅稿件,结果是不尽人意;再如,如果我们打开一台计算机主机让学生去辨认计算机硬件,几乎是80-90%的学生对放在其眼前的计算机硬件(主板、CPU、显卡、网卡等)实物不曾“相识”。这一切都说明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差。
2.课程内容多而杂
我们都清楚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内容是相当多的,它包括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软件的正确使用,就从软件来说,有常用的办公软件Office、视频、图像、音频播放和处理软件(如超级解霸、Photoshop、flash、3dmax)等,另外还有编程开发软件VB、VF、VC等。计算机知识可谓无穷无尽,而且知识更新快,而中专学生中专学校学生要在利用在校二年或三年的学习时间内,就想全面地学习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根本是不可能的。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要比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高,其实并不是这回事。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本身,他们感兴趣的是游戏、网络电影、电视、歌曲和动画给他们带来的“兴趣”,这种“兴趣”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激情,他们将自己的爱好和精力投入到了“玩”中,而没有投入到“学”中来。
4.学生文化素质不高
计算机理论知识相对抽象、高深一些,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在实事上,学习较好的学生都去上高中,为大学梦而去,到中专学校来学习的学生普遍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相对抽象、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接收。
5.计算机课程教师教学技能跟不上教学需要
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较快,作为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生新的计算机知识,而且要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基础或精力不能去认真学习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总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这很难给学生传授新的计算机知识。
针对以上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供同是教育战线的同行参考:
1.有效地实施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难点。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把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知识和技能。给予学生成就感,从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的结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和创新的喜悦。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完全不能与企业需要相衔接,缺乏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地操作能力。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弥补了单一学校教育的缺陷。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到单位企业实地实习,在工作实习中发现自己技能的缺陷,以便更能自主、积极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完成学校学业的同时,以“职业人”的身份在校外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施学生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具有两种教育教学场所;学生具有双重身份。这种教学方式为用人单位又好又快地培养了急需的新技术人才,同时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有力保障。
3.进行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以展现学生的价值
学生在学校整日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学习的东西的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用处,自己究竟学到什么程度,学生自己心里根本没有谱。那么如何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到自己的价值,自己所学有所用,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竞赛活动,给学生展现自己才能的天地,体现其其自身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处理照片的竞赛,然后对处理得快、处理生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即煅烧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对人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中专学校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消极、孤僻。长期缺乏自信会使他们产生“无能”的心理,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心理扭曲,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可怕心理。我们要根据中专学生的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自己完成任务。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自卑感较强的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
5.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想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教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新知识,否则就有落伍的危险。社会与学校应提供多种渠道让教师获得增长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拓宽老师的知识面。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学校和学生都会受益,实现教师与企业挂钩,只有教师与企业、社会不脱节,才有学生与企业、社会的密切合作。
职业学校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逐步走向强大。职业中专计算机教育也应针对社会需求,与实际衔接,注重学以致用,问题必能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职工中专 74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