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溪记》教学案例与分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本文乃柳宗元贬于永州之作,与《永州八记》属同一时期的山水散文,情深意远、疏淡峻洁,也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山水闲适之作。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觉得繁琐无味,理不清的字词,释不完的句意,教师也很头痛,若条分缕析,学生不厌其烦;若放手,又怕没有夯实基本功,在顾此失彼中课堂很容易陷入沉闷境地。从内容上来说,本文所表现的是探幽赏奇,欣然自适,表面上没有发挥,实际上兴会心得,夷然自信,寄含蓄的思想情怀于生动细腻的描写中。文章艺术老到,浅而深,奇而实,写得引人入胜,天衣无缝。相对来说,学生要想了解作者隐含的情感倾向,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本节课又是一堂复习课,结合中考考点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不是以解决本文的生字词为最终目标,而是以方法的领悟为重点,通过学习过程归纳学习方法。
  如果以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被动的接收,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何“授人以渔”呢?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这种即时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如果教师和文本能有效对话,学生和文本能有效对话,那么这个课堂可以说是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动人的课堂。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案例描述
  在同学们了解了《小石潭记》的写作方法之后,我们进入了文本的学习,全班齐读文章。教师预先提出学习任务。
  片段一:
  师:接下来请齐读文章,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看看有哪些字词句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请圈出来。读完之后,小组内自由充分地交流,共同解决。不能解决的,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讲述,你是怎么解决遇到的难题的?
  生1:我们组觉得“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这一句难以理解,根据所给注释,黛指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膏指油脂,渟形容水流不止。所以我们这一组讨论之后翻译为“(溪水)蓄积在潭里,像妇女画眉化妆的油脂,(水流)像一条白虹,沉沉无声地流动”。
  师:嗯,这个湖水和化妆的油脂有什么关系呢?你们组为什么会认为这是运用了比喻?
  生1:因为黛,其实是青黑色,有形容女子眉毛为黛眉的,所以我们认为这里是说溪水的颜色。因为这里写的是黄溪初潭的景色。我们大胆地推测作者是在比喻。
  师:推测得出的,你们的推测是对的。我们在做文言文翻译的时候,对那些有难度的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大胆地推测。这种方法,叫做“语境分析法”。(师板书)
  生2:我们认为“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处为崖峭岩窟”这一句不太好翻译。特别是“丹碧之华叶”。丹,是红色,碧是绿色,后面有叶,所以我们大胆地认为华是花的通假字。这句话就是红绿的花叶,调整一下语序,就是红的花,绿的叶。骈植,真的不能理解。还望老师指点。
  师:你们认为华是花的通假字,这个是对的,你们翻译得也非常好。这点值得表扬。那骈植的骈,你们看看,它是由马和并组成的,本意是两匹马拉一辆车,引申为“一起,并排”的意思。所以,骈植就是“并排”生长的意思。植是名词用为动词,做生长的意思。明白了吗?
  生2:明白了,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祠堂的上面两座山像墙一样对立,(山上)红花绿叶并排生长,随着山势高低起伏,那些缺口的地方就是山崖峭壁岩穴洞窟。”
  师:(鼓掌)你翻译得太好了,特别是墙,你译为“像墙一样”,如果我们用墙的本义肯定解释不通的,这里用做状语,后面的崖峭岩窟,用的是现代汉语的意思。你们这一组,告诉了我们几个好的方法。华,考虑其通假义,叫做“假借想通法”。(板书)崖峭岩窟,用的是词语对应法。(板书)
  ……
  案例分析一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学生的经验比较浅,只能推测,却不能做出归纳。教师紧接着学生的回答,将他们的推理过程,总结为规律的方法概念,让学生顿悟,且印象深刻。所以,生动有效的课堂,需要老师提纲挈领,引导深入。
  片段二: (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情感的环节)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快速梳理内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写景顺序是怎样的?二是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勾画圈点)
  生3:这篇文章是按照作者欣赏景物的顺序来写的。文中“由东屯南行六百步”,“黄神之上”,“南去右行百步”,“又南行一里”这些句子可以得知。
  师:你找的这些句子很典型,是文中地点转换的句子,所以作者写景顺序是按照他游览的顺序即游踪来写的。那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4:写的景物有黄神祠山上的景物,还有初潭和二潭,大冥之川的景色。
  师:你看看文中写这些景物的句子,能不能概括其特点呢?
  生4:写山“墙立”,我觉得山非常陡峭。初潭是“奇丽”,二潭有大石怪鸟。
  师:“墙立”写得非常形象,像墙一样的对立,山的陡峭之势呼之欲出。除了初潭和二潭,文章还写了大冥之川,也就是黄神后来隐居之处。初潭水清流急,二潭写石和鸟,突出其幽静寂寥的环境。(出示PPT,展示写景顺序及景物特点。教师继续追问)文章写了这些景物,最后以黄神的来历和受到的敬遇结束,这样的结尾有没有什么深意?他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描写这些景物吗?
  生5:文章最后一段说了,是“以启后之好游者”。
  师:启发好游者什么呢?你能说说吗?结合文本深入思考。
  学生表示回答有困难。教师出示PPT,显示柳宗元的经历,写作背景等资料。
  师:黄溪山水虽偏僻却自成其美,黄神本是逃犯,却因为有道被村民立祠供奉。柳宗元最后在柳州任所操劳过度,因疾而逝,被人们称为“柳柳州”,而且人们也给他立了祠,现在的柳州还有他的塑像。他们有共同点吗?
  生5:明白了,柳宗元向往的是一种有道的生活,希望能给百姓谋福利,他也做到了这点,也被百姓爱戴,所以才会纪念他。
  师:柳宗元是一个负责任的封建文人,他做官不是为了光耀门楣,确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否则他不会在鼎盛之时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并因此被贬永州十年,而后又被贬柳州。柳州是其人生的最后一站,“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他有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毕竟劳累,在四十七岁上死去。”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这样写道的。
  就像黄溪没有因为偏僻而显得不奇丽,人也不会因在逆境中就显得无道。只要仍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付诸实施,就会为人称颂,被人记住。作者借黄神遭遇表达了自己含蓄的思想情怀。读到此处,你们有何感悟呢?
  ……
  案例分析二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提升生命韵味,陶冶人文情怀,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若不能使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情感上激起共鸣,内心里有所沉淀,那么我們的教育无异于雪泥鸿爪转瞬即逝,同时也失去了它的本真价值。老师似是漫不经心实是别有用心地引领学生一步步由浅表到内核,由文章到生活进行思索,在步步深入的对话过程中叩问学生心灵,学生受感染被熏陶,并自主地走向精神成长的过程。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所以,生动有效的课堂,需要老师深度对话,触动心灵。
  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构建生动有效的课堂,需要课堂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期盼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让我们的课堂产生活力,凸显魅力。
  冉清华,湖北武汉为明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是最具有教育性与思想性特征的一门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也是学生开展教育的关键渠道。小学生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识字、组词、造句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因此,语文教师除了要深化语文教材的内容,发挥教材的德育效果;在思想上还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望与广大教师进行交流。  一、在课堂教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家庭作业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能力的一把钥匙。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巧妙结合来,设置学生以下方面的家庭作业有利于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  一、多元性作业  首先是观察作业。教师应开放学生的眼睛,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荧屏,让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目的,即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的以及情感态度教学目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性、人文性特点,能够很好的符合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需求,在新时期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能够提供优良的素材。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是用人文话题、对话平台构建了整个语文知识教育体系,探究、开放、丰富是其最主要
期刊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培养大量的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网络人才成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因此,本文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学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沿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的脉络,阐述了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水平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 学生综合应用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
张承志的散文《汉家寨》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的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汉家寨》描写了作者在新疆旷野中漫行的经历,途经汉家寨时的所见所感。作者把自然的风物和人文景象集中在文中,把悠远的历史和现实的情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汉家寨》语言继承了张承志散文诗化品格与多语混融、写意化叙述与主体化抒情的结合的特色。在阅读上、教学上都有有一定的难度。
期刊
夜,已经很深了。书案上,一点如豆的烛火摇摆不定。一眨,又一眨,如瞌睡人的眼。摇曳的烛光下,散落着一卷圣旨,上面工整的墨迹仍似未干;文末,那殷红的玺印在昏黄的烛光下竞那般刺眼。rn
【摘要】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尽管主要存在着“人找岗位”的现象,但也存在“岗位找人”的现象,为此,高职学生准确的就业定位,直接关系并影响着其就业与今后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当前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就业中出现的定位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水平。  【关键词】高职 学生 就业定位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摘要】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也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纵览该领域的研究,相关文献大都涉及到了影响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但涉及外部因素时不够具体,而且以谈论内部因素居多,不断重复外语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如“学历、职称、科研”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研究发现,还有一些更直接、更具体的内容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解这些问题对促进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当前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正在起步,并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但如何用一套更合理、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 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22-01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增多以及规模的迅速发展,如何将高职高专的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成为我们面
黑色的云遮住了半边天,连空气都有些微冷的稀薄。身边的树上虬着枯老的枝干,扭曲得如同我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rn等的公车未来,不等的却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似乎在讥笑我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