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国家在实施沿海开放的基础上,实施了沿边开放的战略,开放了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伊宁市、塔城市、博乐市、瑞丽市、畹町市、河口市、凭祥市、东兴市等沿边城市,标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沿海、沿江扩大到沿边,走向全面开放。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沿海与沿边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差距,沿边明显落后于沿海。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这对新时期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
随着中国沿边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进出口额为195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59%。其中与俄罗斯的贸易是我国与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国家,2010年进出口额达到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其次是印度,2010年进出口额为6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4%;与蒙古国今年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2010年为39.8亿美元,同比增长64%(见下表)。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在边境地区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中国与俄罗斯为协调实施中俄边境地区发展战略和中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与俄罗斯《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2013年前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并根据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中俄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发展和改造中俄口岸,完善旅检、货检系统,加快口岸电子化,提高通关效率,完善与口岸相关的基础设施。 改造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国际公路口岸等,并对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达成共识。
中蒙之间的边境地区合作已经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开放,边境地区的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如中国的二连浩特市与蒙古的扎蒙乌德贸易往来、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在中蒙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蒙边境地区的口岸合作也不断加强。
沿边开放的战略意义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开放的区域战略上,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同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因此,继续扩大沿边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是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可或缺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2、实现周边外交战略,营造合作共赢地区环境的关键
在我国的外交战略布局中,周边国家是我国外交的基础。我国政府一向重视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我国谋求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平等、互信、互利的新型外交关系,“睦邻、富邻、安邻”成为我国处理与周边国家事务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因此,实现周边外交战略,促进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沿边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3、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开始于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包括新疆在内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这些省区市大都是沿边地区。 经过几年的实施,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为了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十条意见,提出未来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科技教育,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国家会在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继续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但单靠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自身发展起来,具有造血功能。要借助于自身的区位优势,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往来,提高沿边开放水平,促进沿边经济的发展,为落实西部大开发,培育新的增长极创造良好的条件。
4、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境安全
我国的边境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历史原因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据国家民委统计,截止到2005年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170.4万。因此脱贫是摆在少数民族地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是我国民族政策原则之一,也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此外,边境地区还肩负着保卫我国边境安全的重要使命。因此,边境地区一定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就必须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境地区落后局面的改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沿边地区不断开放,保证我国边境的安全。
通过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商品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以开放带动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繁荣当地经济,加快脱贫致富,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进而为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边境安全奠定了物质基础。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沿边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边境地区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调整边贸政策
边境贸易的恢复与发展,为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沿边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实际上是从边境贸易政策开始的,边境贸易政策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国家的实际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边境贸易政策从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由外经贸部颁布实施《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开始,至今有正式文件的只有199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积极发展与原苏联各国经贸关系的通知》(国发(1993)33号)、1996年为整顿边贸秩序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外经贸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等几个文件。其后,再没有对边境贸易政策正式出台文件。从现有的边境贸易状况分析来看,原有的边贸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边境开放的形势,应该进行调整。
(二)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口岸,而我国沿边的一些口岸由于建设较早,基础设施较差,又经过长年失修。使得这些口岸的建设与对方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体现不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没有显示作为一个大国的形象。因此,建议国家要加大边境口岸的建设。资金采取政府投入大部分,地方筹集小部分。同时,对减半征收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由中央财政全部返还地方,用于边境地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与对方国家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与毗邻国家在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仲裁方面的合作,促进边境贸易的正常发展;加强海关、公安(边防)、司法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走私和各种犯罪活动,保障边贸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除在中央政府一级进行交流与磋商外,也应加强我国边境省区地方政府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地方政府的协调与沟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四)提升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
1992年,我国在开放14个沿边城市的同时,国务院批准在沿边城市设立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边境经济合作区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开展经贸合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发展速度减缓,有的出现发展停滞。这些需要加以解决,需要赋予新的功能,实行“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如:赋予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区等的优惠政策,使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新时期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
(五)适时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
对于边境省区提出的建立将边民互市、货物进出口、保税仓库、加工贸易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成熟一个批一个。建议充分考虑各地区边贸对象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由相关省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选择交通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有发展前途的已开放的边境口岸作为试点,报国务院批准,成熟一个,批准一个。
(六)推动边境地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目前我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区域合作正在不断加强,如 “上海合作组织”、 “图们江经济合作开发”、东北亚区域经济等区域性经济合作,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促进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发展本地区各国的经济。
上海合作组织中与我国毗邻的国家有4个,图们江经济合作开发与我国毗邻的有2个。在这类区域经济合作中,边境省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建议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多边磋商谈判中,将边境地区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列为重要议题,赋予边境省区参与区域合作新的一些权力,通过更大范围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促进边境地区的共同发展、繁荣与安全,使边疆地区真正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
周林洁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李光辉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所所长、研究员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
随着中国沿边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进出口额为195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59%。其中与俄罗斯的贸易是我国与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国家,2010年进出口额达到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其次是印度,2010年进出口额为6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4%;与蒙古国今年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2010年为39.8亿美元,同比增长64%(见下表)。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在边境地区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中国与俄罗斯为协调实施中俄边境地区发展战略和中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与俄罗斯《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2013年前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并根据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中俄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发展和改造中俄口岸,完善旅检、货检系统,加快口岸电子化,提高通关效率,完善与口岸相关的基础设施。 改造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国际公路口岸等,并对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达成共识。
中蒙之间的边境地区合作已经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开放,边境地区的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如中国的二连浩特市与蒙古的扎蒙乌德贸易往来、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在中蒙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蒙边境地区的口岸合作也不断加强。
沿边开放的战略意义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开放的区域战略上,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同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因此,继续扩大沿边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是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可或缺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2、实现周边外交战略,营造合作共赢地区环境的关键
在我国的外交战略布局中,周边国家是我国外交的基础。我国政府一向重视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我国谋求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平等、互信、互利的新型外交关系,“睦邻、富邻、安邻”成为我国处理与周边国家事务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因此,实现周边外交战略,促进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沿边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3、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开始于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包括新疆在内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这些省区市大都是沿边地区。 经过几年的实施,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为了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十条意见,提出未来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科技教育,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国家会在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继续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但单靠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自身发展起来,具有造血功能。要借助于自身的区位优势,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往来,提高沿边开放水平,促进沿边经济的发展,为落实西部大开发,培育新的增长极创造良好的条件。
4、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境安全
我国的边境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历史原因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据国家民委统计,截止到2005年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170.4万。因此脱贫是摆在少数民族地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是我国民族政策原则之一,也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此外,边境地区还肩负着保卫我国边境安全的重要使命。因此,边境地区一定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就必须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境地区落后局面的改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沿边地区不断开放,保证我国边境的安全。
通过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商品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以开放带动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繁荣当地经济,加快脱贫致富,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进而为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边境安全奠定了物质基础。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沿边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边境地区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调整边贸政策
边境贸易的恢复与发展,为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沿边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实际上是从边境贸易政策开始的,边境贸易政策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国家的实际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边境贸易政策从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由外经贸部颁布实施《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开始,至今有正式文件的只有199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积极发展与原苏联各国经贸关系的通知》(国发(1993)33号)、1996年为整顿边贸秩序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外经贸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等几个文件。其后,再没有对边境贸易政策正式出台文件。从现有的边境贸易状况分析来看,原有的边贸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边境开放的形势,应该进行调整。
(二)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口岸,而我国沿边的一些口岸由于建设较早,基础设施较差,又经过长年失修。使得这些口岸的建设与对方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体现不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没有显示作为一个大国的形象。因此,建议国家要加大边境口岸的建设。资金采取政府投入大部分,地方筹集小部分。同时,对减半征收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由中央财政全部返还地方,用于边境地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与对方国家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与毗邻国家在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仲裁方面的合作,促进边境贸易的正常发展;加强海关、公安(边防)、司法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走私和各种犯罪活动,保障边贸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除在中央政府一级进行交流与磋商外,也应加强我国边境省区地方政府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地方政府的协调与沟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四)提升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
1992年,我国在开放14个沿边城市的同时,国务院批准在沿边城市设立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边境经济合作区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开展经贸合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发展速度减缓,有的出现发展停滞。这些需要加以解决,需要赋予新的功能,实行“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如:赋予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区等的优惠政策,使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新时期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
(五)适时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
对于边境省区提出的建立将边民互市、货物进出口、保税仓库、加工贸易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成熟一个批一个。建议充分考虑各地区边贸对象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由相关省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选择交通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有发展前途的已开放的边境口岸作为试点,报国务院批准,成熟一个,批准一个。
(六)推动边境地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目前我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区域合作正在不断加强,如 “上海合作组织”、 “图们江经济合作开发”、东北亚区域经济等区域性经济合作,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促进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发展本地区各国的经济。
上海合作组织中与我国毗邻的国家有4个,图们江经济合作开发与我国毗邻的有2个。在这类区域经济合作中,边境省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建议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多边磋商谈判中,将边境地区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列为重要议题,赋予边境省区参与区域合作新的一些权力,通过更大范围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促进边境地区的共同发展、繁荣与安全,使边疆地区真正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
周林洁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李光辉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