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重意合”的思维特征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对汉语“重意合”的思维特征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的分析,指出了克服汉语“重意合”的思维特征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的方法,即写译结合、读写结合和注重范文欣赏、背诵及模仿写作。
  关键词:意合;英语写作;负迁移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1-0064-3
  Abstract: It is proposed the combination of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nd that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appreciation of model essay, recitation and writing imitation should be the good means to obviate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in English writing by analyzing the Chinese thinking characteristic parataxis-tendancy.
  Key words: parataxis, English writing, negative transfer
  
  在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中,人们已达成共识:汉语知识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作“迁移”(transfer),它分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正向迁移(positive transfer)是指对学习有利的语言习惯转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干扰(interference),就是由于套用母语知识学习外语而带来的负面作用,干扰新语言的学习。实践研究表明:汉语“重意合”的特征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产生了极大的负迁移。
  
  1.汉语“重意合”的思维特征、表现形式及英语的形合
  
  当代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1983)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重意合的语言注重以意役形,句子各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顺序来间接显示,不用或少用关联词,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但富有弹性。就其表现形式来说,语言学家王力在《中国文法学初探》(1990)中指出,“子句与子句的关系,在中国语里,往往让对话人意会,而不用连词。……我们研究中国文法,该从‘语像的结构’上着眼。说得浅些,就是体会中国人的心理。”也就是说,省去虚词,利用词语和句子表现出事情的先后顺序和因果逻辑关系。如“汗流浃背”(先“汗流”后“浃背”),“玩物丧志”(“玩物”是因,“丧志”是果),“不进则退”(“不进”是条件,“则退”是结果)。句子同样是如此,如“有饭大家吃”。
  英语的形合表现在词语连接成句、短语连接成句、分句连接成句的时候,都离不开连接词(如and,but,or,because,so,however,not... but also,either... or,therefore,if,as,since,unless,while,etc.)、关系词(如that,which,who,what,how,etc.)、介词(如of,to,with,in,about,between,along with,etc)和状语功能的分词结构(-ed及-ing)等。所以,英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常由一个客观的词来指示,不像汉语要由读者自己来解读,比如:“Don’t come in until I call you.”在这句英文中,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由一个连接词until明确地指示出来,不可能有误解。
  
  2.体现汉语“重意合”的思维特征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
  
  2.1 受汉语思维顺序的构句的影响,写出不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流水句”
  汉语习惯是按时间顺序和事理逻辑顺序组织句读的,先发生的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先原因后结果。我们的学生受中文思维模式的影响,在用英语表达时间、原因、结果等关系的句子或短语时,往往采用中式的思维顺序。这些充当状语的句子和短语在英语中往往后置(在动词之后,或整个句子之后),而汉语一般将其置于句首或谓语动词之前(朱晓晖,2004:92-93);英语本族语者往往先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后叙说事由,中国人则相反。如学生在写括号中的句子(这次周年纪念会应该是对过去失误进行诚实评估的机会1,同时也应该是对做好今后工作表达同样决心的机会2。这样,我们就可以免遭挫折3,并把这次周年纪念变成一种鼓舞和成就4。当我讲这番话时5,我相信6,我是代表联合国每一位真诚和严肃的代表讲话的7。)时,就完全采用了汉语思维顺序。(以上汉语句子和下面两个英语句子中小句上方的数字表示句序。)
  This anniversary should be an occasion for an honest assessment of our failures in the past1, and a determined will to do better in the future2, so that we can escape from frustration3 and turn the anniversary into an inspiration and an achievement4. When I say all of these5, I believe6 that I speak for every sincere and serious representative in the United Nations7.
  以上这个句子,不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思维顺序。英语句子靠形合机制,可以通过各种连接词或关系词将先发生的事后说,将后发生的事先说,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上句应改成:
  I believe6 that I speak for every sincere and serious representative in the United Nations7 when I say5 that the anniversary must be an occasion for an honest assessment of our failures in the past5,matched by an equally determined will to do better in the future2,so that we can escape from frustration3 and turn the anniversary into an inspiration and an achievement4.
  
  2.2 汉语的连逗句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
  汉语中话题出来后,对其的说明可以不受句子的界限,一直继续下去。“他是—个好教师。”可以算作完整的一句,但也可再接下去讲“……,胸怀宽广,思想高尚,能真正地献身于教育事业,受到学生们广泛的赞赏,他不仅课上得生动幽默,人也随和,能和学生交朋友,……”只要有话可说,还可以接下去写:“……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为英语教学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见汉语句界是比较含糊的。(蔡基刚,2001:160-161)
  但是连逗句是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语病。它的特征是“一逗到底”,把许许多多的句子,一般是简单句,用逗号或连词and连接起来,呈线性结构排列,如:
  I was born in a small town, in the town there was only one school, I studied there for six years.
  显然这种连逗句是受汉语流水句的影响。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写句子是以意尽为界。句子的信息容量由于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弹性很大,一句接着一句,恰似流水,可以无限制地扩展下去;汉语呈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思维单位似乎不是句子,而是句组,甚至段落。但英语是—种形态语言,以主谓为中心来构筑句子的。只要语法成分齐全,不管对主语的说明有没有完,句子就结束了。如一定要在一句话里表示其它意思,可以通过连词和关系代词,加上从句来表达。但它有一个度,不能无限制地扩展下去。这个度不仅受到语法框架的限制,也受到意义的约束,即一个句子只能表达一个有关的意思。所以上面这个句子,英语中可以用下列方式表达:
  I was born in a small town. In it there was only one school. I have studied there for six years.
  In the small town where I was born, there was only one school, and I have studied there for six years.
  I was born in a small town, where there was only one school. I have studied there for six years.
  I have studied for six years at the only school in the small town where I was born.
  
  2.3 句式单调乏味,缺少连贯性,出现一连串的简单句或雷同的复合句
  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美人重理性,强调逻辑思维,过渡性词语成为必不可少的语言纽带;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思维重点不同,表现形式各异:西方人擅长形式逻辑,运用很多过渡手段,句式丝丝入扣;汉语不太注重形式逻辑,句式流放铺排。在英语写作时,如果局限于汉语思维,句式单调乏味,缺少连贯性,一连串的简单句或雷同的复合句与地道英语格格不入。(张绍全,2001:71-75)
  例如:He speaks slowly, his voice is loud, everyone in the hall can hear clearly.句子的三个短句用逗号断开,看似融合,实际上结构松散、毫无生气,带有汉语思维痕迹。如果换用英语思维,以熟练的句式变换手法将原汉语简单句转化英语为复合句:“He speaks slowly and his voice is so loud that it can be heard clearly by everyone in the hall.”,句子结构环环相扣、紧凑有力、自然流畅。由此可见,写作时应切忌先入为主,如果想当然地把英汉意义相似的词等同拼凑,那么就会出现下面例句的情况。
  The world is full of competition. It is developing fast. English is very useful. It is a bridge to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修改:English is very useful in this developing and competitive world because it is a bridge to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评析:这个句子意在突出英语在当今世界中的作用,但由于过多使用简单句,使整段话显得松散而无重心。如将其有效组合,就可清楚表达其意思。
  过多使用简单句会使文章显得幼稚,无说服力。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多种形合手段将内容联系起来,简单句子连接成并列句或复合句,甚至是并列复合句,使简单句与复杂句相间,增加可读性。在英语写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下列方法来解决过多使用简单句的问题:
  1)使用关系副词或关系代词将简单句合并为并列句或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如:and、because、when、where、who、which等等。如:
  She can’t go to work today because she has to take care of her sick mother.
  2)使用关系副词词组连接句子。如not only...but also, both...and, neither of, such...that等,使句子显得生动。如:
  Not only his classmates but also his parents are expecting his brave behavior.
  3)使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如:分词、不定式名词来连接句子。如:
  I lay awake all night listening to the trains rumbling by and to the people who were having a party in the next room.
  Every morning he cooks breakfast for himself to leave enough time for his mother to sleep.
  Swimming is a better choice than running for a person who wants to keep fit.
  4)使用短语词组代替短句功能。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 we can explore many fields that our ancestors had never touched.
  
  3.克服汉语“重意合”的思维特征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
  
  3.1 写译结合
  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英汉语句法结构上的差异,这是老师改作文时最感头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汉译英练习,就两种语言在选词、句法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熟悉英语习惯表达法,减少汉语思维的负迁移,这种翻译训练一定会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帮助。
  
  3.2 读写结合
  没有语言的输入,那么语言的输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大量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留心收集那些与自己所熟悉的汉语习语意义相当的、自然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3.3 注重范文欣赏、背诵及模仿写作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利用优秀范文,和学生一起从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风格、句法结构以及词语的运用等方面分析其特点。然后要求学生背诵这篇范文,最后要求他们仿照这篇文章写一篇题材相似、结构相仿的文章。“背诵这种传统的学习策略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背诵的作用,并加以合理地利用,从而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何智、贺林茂,2005:64)通过大量地背诵与模仿,能够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提高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谋篇布局的技巧。
  
  4.结语
  
  汉语“重意合”的特征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产生了极大的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写译结合、读写结合和注重范文欣赏、背诵及模仿写作的方法有效地克服这种干扰。
  
  参考文献
  Nida, A. E. Translating Meaning[M]. California: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60-161.
  何智、贺林茂. 背诵——英语学习策略的回归[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2):64.
  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A]. 王力文集(第三卷)[C].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张绍全. 大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评析[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71-75.
  朱晓晖. 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写作[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92-93.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问题反映在词典中,主要就是文化特色词的处理问题。在一般翻译中,人们会采用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方法来处理文化特色词问题。词典翻译则必须更多地考虑使用者因素和词典本身的特点,因此,处理就会有所不同。本文将结合词典翻译中的实例探讨这一问题,以期能对词典编纂者处理文化特色词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语词典;文化特色词;一般翻译;词典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坛上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之一,为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前景化是指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独特艺术效果,从而把作者想要表达
摘 要:教材在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材也必将多元化。英语乡土教材是英语教育专家和学校师生联合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它可以弥补国家教材的弊端和缺陷。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乡土教材实践意义、原则和开发过程等。  关键词:英语乡土教材;意义;原则;过程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05-0075-4  
摘 要:本文依据图形-背景理论,从认知突显的角度探索汉语复句的英译过程。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图形在语言上指信息值高的突显信息;背景指信息值较低的参考信息,为烘托图形而存在。英语中主句具有图形的特征;从句、其它限定性短语具有背景的特征。汉句英译时将汉句的图形择定为译语的主句,首先译出;背景信息则以从句、短语的辅助形式随后补进。译语中信息的选择与布局取决于信息的突显等级和信息值。  关键词:图形;背景;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代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EFL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与标准以及我国高校EFL教师
1.引言2006年11月,笔者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有幸认识我国资深翻译家、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史企曾教授,并有幸获赠由
本文在分析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异化和杂合提出的文化背景后,指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差异性的诉求以及对民族性的批判都是从强势文化的视角出发,必须从民族文化的现实
在翻译界,时有学者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并呼吁翻译中应采取异化翻译或直译。事实上,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都是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不存在哪个是正道哪个是歧路的问题,只
针对Jacobi和素性检验实现中文件处理的一些问题和要求,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用到的方法和技巧对公钥密码算法实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第二届全国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专题研讨会暨特色交流会"由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举办,于2007年5月4-5日在中山大学召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