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城记》为例论“视域”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互动关系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e063006300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翻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這个过程中,翻译的伦理议题也备受关注,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翻译研究活动中,翻译者主体与作者原意存在历史继承性和陷入二元对立的模式,所以就需要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因为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背景文化方面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性也非常重要,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注重背景文化的差异,同时翻译作为一项复杂并且特殊的人类交流活动,会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翻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视域及视域理论出发,以文本中的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及整体视域为视角,分析《双城记》中英译版本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互动影响,讨论视域理论对翻译实践活动发展的影响,从文章的语言、风格以及文化方面分析翻译者客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双城记》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主观性 客观性 翻译者 文学价值 再创造性
  在文学翻译的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哲学术语。翻译理论界的很多学者都对翻译的主体与客体进行过探讨,认为翻译的主体可分为四种:翻译者是主体;原作者和翻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翻译者和读者是翻译的主体;原作者、翻译者、读者都是翻译的主体。因此也可以看出,学术界对翻译的主体、客体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而在视域的范围内对翻译活动中的主体进行分析发现,翻译者在沟通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就包括了阐述学角度、多元视角理论、文化社会学、翻译生态学等多种理论开展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并肯定了译者主体的地位,从中也给翻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构建了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视域理论则是在哲学方面对翻译者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学知识的感应理解和判断的延伸性分析,这种认知的延伸又是在一定客观因素下产生的,也是主体所不能掩盖的限制因素。本文就对《双城记》在视域理论下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呈现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翻译者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以及对文本翻译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一、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概述
  文学翻译活动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翻译者、作者、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读者,这些方面中谁是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呢,很多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研究,认为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协商过程称为翻译,在这种对话交流与协商中,原文、原文的作者、译者、译文以及读者还有翻译发起人、赞助商、出版商等都会参与到整个文本的翻译活动中,其中在这之间又包括原文的作者、原文的翻译者、复译者。读者、原文、原文的译文、复译文本,这些都是翻译文学作品中的主体。还有学者认为,参与到实践活动的才是真正的主体。哲学中所提到的主体和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都具有一定的普遍与特殊性关系,翻译主体也不例外,都应该是人,所以翻译中的原文和译文都不能算作翻译的主体。而在翻译中,虽然人是作为翻译的主体,但不包含原文的作者以及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读者,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到翻译活动中,翻译的主体则只能是翻译者,翻译主体就是从事翻译实践的人,只有翻译者才有资格来获得这个称号,因为他实现了主体价值,满足了不同主体的需求。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翻译的客体是在翻译主体的基础上指向认知和改造的对象,在翻译过程中,读者、作者、译者研究和利用的对象都会成为整个翻译活动中所指的对象,从而由原来的主体变为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客体。原文文本的翻译者直接改造的对象也就成为整个翻译的客体,原文文本的改造对读者反映的认知以及所创作的意图是否与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致,也是整个翻译实践活动中的重要部分,都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指对象,都称为翻译的客体。因此,翻译的客体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复合体,包括了原文的作者、读者以及文本。
  二、视域理论下翻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
  尼采和胡塞尔是最早提出视域这一哲学概念的人,视域在哲学上的意义包括感知想象、直观感受、本质判断等意识行为,其中每一个空间事物的感知体验都具有双重视域,包括内视域和外视域,视域会随着主体的运动而延伸,因此在文学翻译方面,必定会有多维度的译者心理活动,也被称之为多角度视域理论。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这一主体会随着自己一系列的意识行为对文本进行翻译,从而使文本具有自身视域的延伸范围,从而导致不同主体翻译的同一文本会出现结构意义上的差异性。而这些都是翻译主体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判断,通过文字、语符的转换生成暂构意义,从而表现出来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视域范围内,对翻译的客观性概括为具有客观自身规定性、外在的实在性、对象性,能够被主体的本质力量所涉及,但不能被其本质力量所完全覆盖的区域,包括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等相关客观参数。
  三、在视域理论下看《双城记》翻译文本中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
  狄更斯作为世界级的小说大师,在《双城记》的创作中融入了其他小说常见的艺术元素,将复仇、爱情、革命等诸多因素揉捏在一起,呈现出一部源于作者高超文字驾驭能力的现实性经典作品。
  (一)言内视域体现的翻译者主体性
  在整篇翻译的文本中,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语词或语句直接呈现在翻译者的视域之中,被感知到的就称之为言内视域,也就是说言内视域是可以直观地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在文本中,原文作者在《双城记》中所提到的“The sea still rises”,是可以在言内视域中直观展现出的,其中,罗稷南将其在文本中翻译为“海还在奔腾”,而宋兆霖则翻译为“大海仍在汹涌”。《双城记》原文中所提到的“Fire rises”,罗稷南翻译为“火起”,而宋兆霖翻译为“起火了”。《双城记》原文中“Calmin storm”,罗稷南翻译为“暴风雨中的镇静”,而宋兆霖翻译为“在风暴中镇定自若”。“Arethesea”“still”“rises”“Calmin”“storm”,这些词语在文本中都可以被翻译者直观地感受到,所以译者就会将其固定化进行翻译,或将其直接生成为潜在的力点。而其选项则根据文本中的相应参数因子所决定,其中罗稷南和宋兆霖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翻译者言内视域的区别性,在同一个词汇上不同的翻译者翻译参数的因子不同,对其解读的视域也就不同。从刚才的句子中可以分析出,罗稷南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是源语句法结构和语言表达法,体现出翻译者对于整个源文字符在源语言中的直接转换。而宋兆霖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将解读的原文字符在译入语言中进行相应考虑,从而使其在翻译过程中解读得更具活跃性,体现出翻译者主体对语气参数因子的理解,强调了气势磅礴和内心活动。   (二)言外视域体现的翻译者主体性
  宋兆霖在翻译时将其译为履金蹈玉和养尊处优,这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使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源语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富贵生活,在文本的言外视域的翻译方面,对于翻译者主体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整篇语义、语境的环境进行提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双城记》原文的含义。
  总之,翻译者主体性和客观性参数因子在视域理论下所呈现的是相互制约、互补的互动关系,翻译者的客观性体现在主体性所不能覆盖的文本潜在的内外视域和整体视域中,翻译者要在翻译过程中基于文本的言内视域不断向言外视域和整體视域扩展,对文本的整体意义进行判断和理解,并且还要从多角度将其视域融合,把握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实现各因子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达到视域理论下翻译主体性和客观性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者视域与文本、社会文化、语境等客观因素之间的互动,实现翻译者和文本视域范围的多重交流,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兰.翻译学“文化转向”视野下《儿子与情人》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8.
  [2] 唐小伟.阐释学理论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3] 张清清.“操纵理论”关照下的《呼啸山庄》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
  [4] 曾利沙.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 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许均.“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 2003(1).
  [7] 金胜昔,林正军.译者主体性建构的概念整合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
  [8] 狄更斯.双城记[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9] 李慧芳,林夏.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0] 曹欢欢,周玲.目的论视域下小说人名翻译策略——以沈从文小说为例[J].海外英语,2014(24) .
  作 者: 刘畅,昆明理工大学外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化翻译。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往对于师陀《说书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思想、环境描写、文化隐喻等方面,或强调黑暗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或暗示民间艺术的日渐衰落,较少关注到文本中的声音景观及其叙事效果。本文试图从由虚听、实听和静音三种音景构成的话语空间对文本进行阐释,从声音角度廓清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体系。  关键词:《说书人》 师陀 音景 听觉叙事  师陀的短篇小说《说书人》选自《果园城记》,讲述了一个靠“说书”事业
期刊
摘 要:红花是张爱玲独创的系列意象,在以沪港两地为背景的《传奇》小说中反复呈现。它们以异态的分离揭示人世的荒诞,在深层次上对应着人性图景中原始、兽性的情欲,构成对现实处境的反讽。张爱玲基于荒诞认识的意象写作的疏离情调、形式与意义的对抗张力,构建出通向荒诞美的景观。  关键词:荒诞美 张爱玲 《传奇》 红花 意象  张爱玲的小说善于通过营造纷纭的意象烘云托月,月亮、镜子、黑暗等经典意象几乎已成为其小
期刊
摘 要:《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然其价值长期不显于世,明清以后训释渐多。清乾隆十二年(1747),黄叔琳以明人王惟俭《史通训故》为底本,删繁补遗,另附己见,刻《史通训故补》二十卷,为文献所见清代最早成书的《史通》訓释文本,其成书过程中亦体现着清初的学术风气。《史通训故补》补前人所未备,校刻精良,创见颇多,在后世颇为学者所据依,又彰显了《史通》之价值,对《史通》的流传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摘 要:电视剧《花千骨》播出以来,深受观众推崇和喜爱,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结合电视剧叙事理论和埃利斯情绪 ABC理论,通过文本细读,探究电视剧《花千骨》在人物形象塑造、剧情设计等方面所蕴含的“立德树人”思想,分析不同类型人物置于“艺术真实”的情境下,“自我追寻”与“他者影响”在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这对于青少年心理建构和性格形成关键期的引导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 《花
期刊
摘 要:孙少平和孙少安这两个生长于黄土高原的年轻人,有着非同一般的吃苦精神和与命运进行顽强斗争的拼搏精神。本文认为,二人的奋斗历程和人生价值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仍旧对青年奋斗者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奋斗观 人生价值观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呕心沥血的巨著,他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陕北城乡社会生产生活的变迁,鼓舞着亿万农村青年投
期刊
摘 要:修饰语在王安忆的作品《长恨歌》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修饰语的后置与连用现象,对成语和古诗的化用和修辞手法的应用在小说中较为常见。除了起到判断、强调等作用外,也对小说文风造成了影响,使得作品语言体现出抽象化、论说性和女性化的特点,形成了王安忆独特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王安忆 《长恨歌》 修饰语  一、引言  王安忆对小说语言有着一定的重视,一直在探索总结着文学创作的方法和小说语言的特点。阅读《
期刊
摘 要:对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克利福,评论界多用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来对他的非人性进行批判,却忽视了他本身也是一个悲剧性主体。本文试用拉康的想象界和象征界理论,对克利福的异化悲剧进行解读。  关键词:克利福 想象界 象征界 异化 悲剧  一、研究意义  由于对工业文明非人性化影响的严厉批判和人们解救自身及社会的深刻内涵,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直是人们热评的对象。很多评论家都对主人公克
期刊
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众多,题材广泛。而在众多题材中,关于非洲故事的描写最深刻透彻。本文将以多丽丝·莱辛三部非洲题材小说为例,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手段,深入解剖作品中女性所面临的伦理困惑及其原因,探索20世纪生活在非洲的白人女性的成长历程及其精神发展,这不仅能够为20世纪英国文学女性形象研究提供新的素材,还可以为当今社会女性主体意识加强、女性自我发展起
期刊
摘 要:《边城》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其圆形结构叙事的悲剧和抽象化的诗意抒情是沈从文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叙事伦理创作而成的。他在现实的历史语境中,在普遍的爱情叙事中,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寻找文化碰撞交融的平衡点,建构了一座“人性”的庙宇。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叙事 传统 现代  作为现代文学界的一座高峰,因作品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沈从文的《边城》历来被
期刊
摘 要:鲍西娅可谓是莎翁笔下最光辉绚丽的女性之一,其形象堪称完美。但若对《威尼斯商人》文本中的“试探”情节进行分析,并将其和其他文学文本中出现的“试探”情节相对照,就可以看出,鲍西娅对爱情和自我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她仍然是男权视角下被塑造出来的合乎男性审美和想象的“完美女性”;从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不完全的”新女性。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鲍西娅 女性主义 试探  读《威尼斯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