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的声音 踏出课程的蹊径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强化了课程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适应能力。随着课程管理体制的变化,学校的职责功能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学校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有权利选择课程,并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实际校情因地制宜地开发出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办学品味。作为一线教师也应该顺应这种发展,强化意识,转换角色,提高自身课程开发的能力。我们是离孩子最近的人,更了解他们的需求,更能立足本位,开拓创新,在课程开发的道路上独辟蹊径。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所谓“课程意识”即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作为一线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新时期的教师只有在具备了“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才会主动地去解读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恰当地选择课程内容、有序地组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程序、选择合适的课程实施方式方法。这一系列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推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进程,更能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其生活,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觉醒是一种对自我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反观,是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通过这样一个自反的过程,进而达到“自增”的状态;同时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形成还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日渐盛行的“大语文”观就将语文课程的外延扩展到更深更远的空间。教师优秀的课程开发能力就体现于能够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让学生在开阔的视野,广博的天地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陶冶审美情操。
  ☆生活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它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文课程的外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生动地体现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教材资源:布鲁纳曾经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纵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成文,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割裂的整体。
  ☆生成性资源:这种资源是最可贵的,因为它来自于教学过程中,来自于我们的学生。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凸现,我们的孩子更富有个性,敢想敢说了。
  三、“因地制宜,独辟蹊径”
  丹阳地处太湖流域鱼米之乡,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资源。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保存着众多文物,流传着很多如“牛郎织女”等美丽的传说。同时,地方工业发展兴盛,被称为“工贸名城”、“眼镜之都”。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开发的源泉,为校本课程的设立提供资源。
  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展有效教学。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农村学生的经历体验,以养殖、培育等农业技术,剪纸、串珠等传统手工业为主要方向,结合地方特色,民间风俗制定适宜的校本课程。而城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以工业制造、社区文化、城市历史等为主要方向,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课程开发的多元性、自律性:它改变了传统的划一化、单一性的国家课程经营体制,力求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从国家、地方到学校、教师、学生等,都将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经营体制中,将淡化国家课程主体的职能,强化地方和学校与教师的课程主体的职能。
  ☆课程开发的自主性、探索性: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学生们在亲身的观察与实验、参观和调查、发表和讨论、制作和生产的体验活动中,学会和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能。
  ☆课程开发的开放性、灵活性:这主要体现在广阔的、开放的学习环境,灵活的、自主的学习时间。
  同时,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学生的认知与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应带着信心、耐心、恒心来体悟这个漫长而艰辛的收获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其他文献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结合生活,综合语文的一个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它大张旗鼓地出现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上,如何学,却是伴着它的诞生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个语文老师。中三了,复习,考试才是最主要的,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加之对综合性学习本身的困惑,我打算不做这类尝试了。但是,我的师傅们,她们却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勇敢地去尝试着
期刊
古诗文之美,美在意境,不论是抒情的,还是叙事的、议论的皆然。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领悟诗文中的意境,并进而做出审美判断呢?怎样形成师生间可以进行知识、思想、感情交流的审美关系呢?怎样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古诗文词义句义的讲解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呢?笔者认为,吟咏入境和激活联想,是实施审美教学的三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在图乐背景中吟诵入境,感受美  学习古诗文,
期刊
史良高的《水乡的日子》是一篇寄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散文。用满含深情的笔调回忆了宁静、恬淡而富有生趣的水乡生活。由于这篇文章思想内涵的丰富,情感意蕴的多样,语言特色的繁多,特别适合发挥学生的个性阅读。  一、优化预习环节 尊重个性体验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语文文本教学中,预习的地位举足轻重。我
期刊
在进入高年级学习以后,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搜集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用于课堂交流和学习。现实是,有不少学生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需要的、精华的内容,更无法利用这些信息表达和运用。可见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势在必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足够的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正当其时,当今社会,碎片化阅读成为潮流,具备非连续性文本解读的能力的人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可见更应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
期刊
通过对鲁迅《雪》按本人设计的教案进行课堂尝试,现本人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学所获进行如下小结:  一、教材分析  《雪》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心灵之声为专题,意欲通过本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教材编者的意图,本案例力图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学生的个性阅
期刊
课前准备:  1.学习《黔之驴》,第一课时解决课文的字词落实,文本内容分析。  2.要求:学习过《黔之驴》之后,大家了解到驴本是个“庞然大物”,声音洪大,但只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无异能者”,“技止此耳”,最后不得不被老虎吃掉,但是驴子自己觉得很冤枉,它觉得自己不应该被吃,被吃掉后,它把老虎告上了法庭;老虎觉得自己吃驴子是天经地义,该吃;于是老虎与驴子法庭对质。  3.全班六组,1、2、3组为原告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的语感。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把握朗读的技巧,创设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的魅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情感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所教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朗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科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感悟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境引趣,愉悦心灵  新课程观认为课堂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场所,而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地方。学生参与课堂的多少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能跨越时空、回放历史、模
期刊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师,时常感觉到农村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远远不及城里学生,亟待提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应试教育的影响,陈旧观念的影响,学校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教材设计的影响。  为了改变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理解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期刊
众所周知,能运用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优等生,课程改革的终结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像这样的对社会发展有作用的未来人才。  纵观课堂,课堂师生互动难以形成并得到发展,不是哪一个教师的能力问题,而是多年来所形成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评价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课堂互动的积极性。笔者也曾不遗余力地做过不少的尝试,但都还是无功而返。故欲以此文与广大同仁商榷,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