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强化了课程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适应能力。随着课程管理体制的变化,学校的职责功能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学校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有权利选择课程,并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实际校情因地制宜地开发出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办学品味。作为一线教师也应该顺应这种发展,强化意识,转换角色,提高自身课程开发的能力。我们是离孩子最近的人,更了解他们的需求,更能立足本位,开拓创新,在课程开发的道路上独辟蹊径。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所谓“课程意识”即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作为一线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新时期的教师只有在具备了“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才会主动地去解读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恰当地选择课程内容、有序地组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程序、选择合适的课程实施方式方法。这一系列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推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进程,更能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其生活,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觉醒是一种对自我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反观,是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通过这样一个自反的过程,进而达到“自增”的状态;同时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形成还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日渐盛行的“大语文”观就将语文课程的外延扩展到更深更远的空间。教师优秀的课程开发能力就体现于能够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让学生在开阔的视野,广博的天地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陶冶审美情操。
☆生活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它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文课程的外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生动地体现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教材资源:布鲁纳曾经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纵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成文,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割裂的整体。
☆生成性资源:这种资源是最可贵的,因为它来自于教学过程中,来自于我们的学生。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凸现,我们的孩子更富有个性,敢想敢说了。
三、“因地制宜,独辟蹊径”
丹阳地处太湖流域鱼米之乡,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资源。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保存着众多文物,流传着很多如“牛郎织女”等美丽的传说。同时,地方工业发展兴盛,被称为“工贸名城”、“眼镜之都”。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开发的源泉,为校本课程的设立提供资源。
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展有效教学。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农村学生的经历体验,以养殖、培育等农业技术,剪纸、串珠等传统手工业为主要方向,结合地方特色,民间风俗制定适宜的校本课程。而城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以工业制造、社区文化、城市历史等为主要方向,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课程开发的多元性、自律性:它改变了传统的划一化、单一性的国家课程经营体制,力求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从国家、地方到学校、教师、学生等,都将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经营体制中,将淡化国家课程主体的职能,强化地方和学校与教师的课程主体的职能。
☆课程开发的自主性、探索性: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学生们在亲身的观察与实验、参观和调查、发表和讨论、制作和生产的体验活动中,学会和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能。
☆课程开发的开放性、灵活性:这主要体现在广阔的、开放的学习环境,灵活的、自主的学习时间。
同时,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学生的认知与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应带着信心、耐心、恒心来体悟这个漫长而艰辛的收获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所谓“课程意识”即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作为一线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新时期的教师只有在具备了“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才会主动地去解读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恰当地选择课程内容、有序地组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程序、选择合适的课程实施方式方法。这一系列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推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进程,更能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其生活,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觉醒是一种对自我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反观,是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通过这样一个自反的过程,进而达到“自增”的状态;同时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形成还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日渐盛行的“大语文”观就将语文课程的外延扩展到更深更远的空间。教师优秀的课程开发能力就体现于能够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让学生在开阔的视野,广博的天地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陶冶审美情操。
☆生活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它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文课程的外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生动地体现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教材资源:布鲁纳曾经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纵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成文,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割裂的整体。
☆生成性资源:这种资源是最可贵的,因为它来自于教学过程中,来自于我们的学生。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凸现,我们的孩子更富有个性,敢想敢说了。
三、“因地制宜,独辟蹊径”
丹阳地处太湖流域鱼米之乡,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资源。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保存着众多文物,流传着很多如“牛郎织女”等美丽的传说。同时,地方工业发展兴盛,被称为“工贸名城”、“眼镜之都”。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开发的源泉,为校本课程的设立提供资源。
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展有效教学。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农村学生的经历体验,以养殖、培育等农业技术,剪纸、串珠等传统手工业为主要方向,结合地方特色,民间风俗制定适宜的校本课程。而城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以工业制造、社区文化、城市历史等为主要方向,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课程开发的多元性、自律性:它改变了传统的划一化、单一性的国家课程经营体制,力求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从国家、地方到学校、教师、学生等,都将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经营体制中,将淡化国家课程主体的职能,强化地方和学校与教师的课程主体的职能。
☆课程开发的自主性、探索性: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学生们在亲身的观察与实验、参观和调查、发表和讨论、制作和生产的体验活动中,学会和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能。
☆课程开发的开放性、灵活性:这主要体现在广阔的、开放的学习环境,灵活的、自主的学习时间。
同时,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学生的认知与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应带着信心、耐心、恒心来体悟这个漫长而艰辛的收获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