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有效提高孩子注意力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jizh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是指大脑将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眼、耳、鼻、皮肤等)输入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组织加工、综合处理,然后做出适应性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人类才能完成提高注意力等那些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感觉统合能力是较任何单一感觉能力更为高级、复杂的能力,影响着个体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大脑皮层各高级加工区域在感觉统合的参与程度,感觉统合可以分为低位统合和高位统合。
  低位统合是指脑干、小脑对各感觉信息的初步分析与统整,涉及各感觉系统间以及感觉系统与动作的协调与统合,如视/听信息整合、眼手协调、身体不同运动器官的协调、身体姿势的反馈调整、注意力集中等,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统合。
  高位统合是指大脑皮质及皮层下神经结构进行的认知、言语、情绪及记忆等心理活动与低位感觉统合的沟通、组织和概括等,如注意力调控、动作计划、自我控制,以及概括/推理/判断等学习活动的结构化、程序化、整体化、自动化、顺应性及同化等。高位统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统合,而是个体有序高效进行学习、创造等复杂内外活动的基础,是感觉统合训练的最终追求。
  大脑是以一个整体来运作的,高阶层统合功能是依赖低阶层构造的整合及感觉动作的经验而逐步形成的。大脑的高阶层中心为负责抽象思考、知觉、推理、语言和学习的区域,感觉统合主要发生在低阶层(皮质下)中心。大脑中低阶层部分会比高阶层结构发展与成熟。从生物学角度看,个体的高阶层结构支配低阶层结构,但同时也被低阶层所控制,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遍布整个大脑结构。
  从1994年开始,有关感觉统合研究的一些重要学术期刊陆续登载介绍感觉统合训练文章,使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并撰写报告,同时尝试对学习障碍儿童和自闭症等问题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并关注效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开始关注感觉统合与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注意力、儿童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感觉统合训练从2008年开始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训练技术相对成熟,研究多聚焦在改善触觉功能、前庭功能、本体功能以及他们的整合能力的训练技术。感觉统合训练内容的丰富,训练方式、途径及训练设备也在不断更新。2013年至今,体育教学、幼儿体育、体育活动等尝试引入感觉统合训练,在教学情境中加强手眼协调、本体感觉、平衡覺以及触觉等能力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研究从理论引入、实践运用到今天成熟发展,研究日益深入细化,感觉统合理论、概念辨析、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测量评估,分领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并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目前,感觉统合训练已成为我国学校、家庭及医疗广泛应用的干预技术。
  什么是感统失调
  研究表明:对接受外界信息的视听觉等这些感觉器官过敏或迟钝的儿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情绪上的问题。如果各种感觉器官不能相互协调,儿童大脑的高级心理活动就不能够有效运行,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记忆、控制力等心理发展能力,导致注意力、记忆力、自控力下降。出现失调,我们统称为感觉失调。“感统失调”是指输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使肢体不能有效运作,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学习、运动、生活障碍等。感觉失调分为五大领域失调:前庭感觉统合失调、平衡感觉统合失调、触觉统合失调、本体感觉统合失调、视听觉统合失调。
  感觉失调的主要表现:一是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动作笨拙;常有无意义的重复动作,例如摇晃、抖脚、转圈。感觉很懒散,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总是找最省力的动作和姿势。
  二是视觉感不良。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三是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听不见别人的话,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近年来,大部分咨询的家长反馈,最突出的问题是老师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溜号的现象严重,经家长对儿童平时情况的反馈及专业的感觉统合能力测评,我们发现这些儿童里有95%以上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
  感统训练能有效提升注意力
  据区域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南京、沈阳),我国感觉统合失调率在10%-30%之间,南京鼓楼区调查2539名儿童,失调发生率33.67%。我们心理研究所从1998年开始从中国台湾引进感觉统合理论及技术,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矫正训练数据表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5%左右不同程度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其中33%为重度失调,23%为中度失调,39%为轻度失调。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儿童,90%都有改善。
  有关注意力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数量达到6万多篇,关于孩子注意力研究文献资料不过100多篇,对孩子注意力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孩子注意发展水平与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取决于兴奋与抑制过程特点和两种信号系统协调活动发展水平;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脑神经学的发展已经证明:注意力是完全可以通过专业训练方式得到改善的。用最前沿脑神经学来解释:学生对注意力的主动控制能力决定于大脑神经元细胞网络链接和其稳定程度,网络链接是否构建或是否稳定就决定了学生对自己注意力控制能力的高低,而神经元网络链接的稳定必须经过专业的方法和强化的训练才可以固化。提升注意力或者训练注意力可以改变大脑神经网络结构,进而增进神经之间的联结。
  通过感统训练达到感觉统合来建立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学习力。感统训练课设计了大量的动作游戏,在有效帮助孩子骨骼、肌肉成长的同时,促进孩子神经系统组织整合功能的发展,这种能力是日后进行高级运动以及学习阅读的基础。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大大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孩子可以尽情尽兴地活动,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有助于孩子宣泄能量和情绪,培养活泼开朗、热情奔放的性格。同时,还能在活动中逐步积累与他人相处的经验,锻炼处理矛盾的能力,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感统训练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所产生的各种学习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找到了基础原因,并提供改善或解决方法。
  沈阳市心理所针对每个儿童训练环节,初步形成了测评→训练→再次测评→调整方案再训练的完整体系,期初评估、中期评估、后期评估,系统及时反馈训练及对训练效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训练的效果不断巩固与完善。
  具体方法
  1.荡秋千、跳绳、爬山 、打篮球,踢足球等户外运动,提高儿童身、协调性,激活前庭系统,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等问题。
  2.家、严格控制孩子观看手机或看电视,严禁长时间使用。
  3.每次进行40分钟左右的触觉训练(按摩),结合触觉球、阳光隧道、滚筒等器械帮助儿童克服触觉问题。
  4.加强前庭觉、视知觉、听知觉的训练,结合蜗牛板、大陀螺、滑梯、独角椅等组合项目。
  6.加强本体感觉训练,利用滑板、羊角球、平衡木等器材板强化本体感觉。
  7.父母不过度干预孩子学习状态;多接纳多理解多鼓励,少指责,加强陪伴和互动;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其他文献
母语学习中大脑可塑性  从儿童到成人,人类的语言学习经历了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在母语的学习和发展中,大脑中负责语言加工的网络如何发展变化?交互-特异化(interactive-specialization)的理论可以被用来解释人类技能学习和发展所对应的脑机制的变化。具体地说,随着学习的进展,大脑功能更加分化,不同脑区负责不同加工,同时不同脑区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紧密。这样一个脑网络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的计
期刊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思想理论中,不乏对人的认知、情绪等问题的论述。从中国文化独特性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对我们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得意忘形”的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得意而忘形”。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智慧,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跟张三丰习武,对于张三丰所授内容,张无忌开始记得一大半,过了一会儿就只
期刊
自我教育或自主成长是教育领域里持久的热点主题。近些年,心理科学的动机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能够为自主教育提出深刻的科学证据和理论启示。  自主教育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揭示了自主教育的几种心理基础。第一,未来思维。人类区别于低等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类能前瞻未来,然后根据未来利益需要去谋划当下行为;第二,观察学习。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或选择,及其与后果的关联,从而能够设定自己的
期刊
大脑的活动:电信号  自从西班牙神经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与意大利神经组织学家卡米洛·高尔基争论以来,我们普遍认为神经元是我们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神经元学说。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一起构成大脑的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通过一种名为突触的特化结构相互联系。突触包括电突触与化学突触等。以化学突触为例,上一个神经元(即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膨大特化为轴突末梢,下一个神经元(即突触后神经元)的
期刊
根据教育部对全民阅读的大力倡导,以及《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提出“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变革”的创新理念和课堂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将以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变革的广州方案为依托,探讨阅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从阅读教育的国际视野、全科阅读的课堂实践、课堂阅读广州模式三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阅读教育国际视野  21世纪初至今,各国各地区逐步加强对阅读教育的重视
期刊
虽然人类大脑的模式化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在成年之前,尤其是儿童阶段,大脑还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发育。出生时大脑仅占成人脑重量的1/4,而到6岁时可达成人的90%,这说明在出生后至6岁前大脑经历了一个快速发育期。而在整个大脑中,皮层又是最高级的中枢,是人类的思维器官,也是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如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的物质基础。人的大脑皮层厚度通常在2-4mm之间,面积约为2200cm
期刊
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得到极大释放,“美”的事业日益蓬勃发展。然而,“美”的评价标准却变得单一、狭窄,作为主观感受的“美”逐渐被量化,“容貌”被重新表达为“颜值”。进而,在“颜值即竞争力”的审美语境中,人皆有之的爱美之心化作焦虑,不断放大和蔓延。  青少年是“颜值”时代的原住民,难以避免地被社会和媒体等建构的审美之网捕获。“整容要趁早”“好女不过百”……越来越多的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后学生的心理危机与教育  遭遇危机事件,人们会进入应激状态,认知受到抑制,情绪容易失控,行为容易失度,还会出现躯体的症状。有些人耐受性很好,有些人愈挫弥坚,但有的人会发生心理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选择了22个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测点,1月26号开始启动监测,第一波数据从2月3号开始收集,在疫情发生的关键节点进行追踪调查,目前已经完成了四波次调查,每波次调查17万学生。我们发
期刊
成长型思维发轫自成就动机、成败归因和成就目标等经典教育心理学理论,指人们对智力、能力可变性的信念。成长型思维概念最早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根据对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不同认知,提出个体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在大量的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相比于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具有如
期刊
小华和小明在同一个跑道上跑步,他们跑得一样快,但小华比小明后起跑。当小华跑了5圈时,小明跑了15圈。当小华跑到30圈时,小明跑了多少圈?对于这种本该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却错误地给出(15÷5)30=90(圈)的比例答案。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加法思维,如明白多与少的意思,懂得与同伴公平地分配零食和玩具,上小学后则进一步学习了加减运算。加法思维是基于绝对量的考量,比例思维是基于相对量的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