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进行超高层地域性创作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ya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阐述我国当前超高层建设热潮和城市特色流失的矛盾局面,得出在此背景下超高层地域性创作的必要性。并分析影响超高层建筑的显、隐性地域因素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以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观点为指导进行超高层地域性创作的可行性结论。
  关键词:整体地域建筑、超高层、地域性、城市特色
  引言: 超高层建筑因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宠儿。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崛起,亚洲迅速成为超高层建筑的活跃区。中国更是已经成为世界超高层建设的头号主力军。如何在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城市中建造能体现当地社会形象和价值观念的摩天大楼,就成为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1.当前国内超高层地域性创作的必要性
  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十年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但超高层的建设数量在前期一直相对较少,仅仅集中在局部经济发达地区。而最近几年却忽然一跃成为全世界超高层建设的头号主力军。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共建成350多座高度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并且正在建设的数量也已经超过300座,而在此之前,全球仅建造了200多座超过200米的摩天大楼。
  面对这样井喷式的建设高潮不免让人发出了担忧,在上世纪现代主义刮起的普世价值观影响下,“国际式”高层建筑在国内不断繁衍,跨地域的抄袭样式也并不鲜见,造成高层建筑的千篇一律和艺术活力的缺失,更带来地域建筑特色的丧失和城市面貌的平庸。而进入21世纪人类正迎来全球化的时代,这更加剧了建筑与地区文脉的矛盾。超高层本身强大的影响力以及未来巨大的建设量将不可避免的深刻改变中国各个城市的原有风貌,众多源远流长的城市历史文脉将有衰落和消失的危险。所以在这场浩大的超高层建设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和变革面前,如何保护和传承自己的地域文化就变得十分迫切。
  2.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简介
  建筑界对于“地域性”并没有固定的说法,吴良庸教授对“地域性”作了一般性的定义:“地域性指最终产品的生产与产品的使用一般都在消费的地点上进行,房屋一经建造就不能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这一环境又具有渐变和发展的特征。”[1] 从中可以看出建筑地域性即强调地域自然环境又强调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一贯性。也就是说地域性是整个地区及其全部历史作用总合的产物。
  整体地域主义建筑观就是在多种地区条件的共同影响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开放性、批判性和综合性的地域主义思想 [2]。该理论观点的核心就在于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特色是由地域条件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三方面共同形成的。认为地域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动态的、演进的,它与地域环境中的自然、技术和社会条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复合的地域建筑系统(图1)。
  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域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地方材料;社会因素:包括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和传统民俗;技术因素:包括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
  将这些因素都设定为地域文化系统的输入条件,而把地域建筑的发展过程及形式特征作为系统的输出结果。同时,基于建筑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整个系统又分构为两个子系统,即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的需求,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地域的社会、自然特征与建筑环境又是双向建构的。这便将地域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和地域建筑文化相互联系起来,揭示出地域建筑系统就是在不断寻求自我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实现地域建筑文化衍生的内在规律。
  3基于该理论进行超高层地域性创作的可行性
  对于超高层建筑需要谨慎对待它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充分发挥它的文化标签作用,起到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目的。同时超高层对于结构材料、地基处理、防火疏散、抗风抗震、采暖通风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比普通高层建筑更加苛刻,设计理念和思路也大相径庭,而这些问题也都必须建立在结合所在地的自然、社会以及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妥当解决。所以超高层建筑对于地域条件的依存关系就更加紧密,也更需要以全面的地域视角进行分析。
  按照以往的经验建筑师通常会考虑到自然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
  这类因素是超高层建设必须依赖的区域现实条件,对设计、施工、和最终完成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并且能在整个过程中看到这些影响因素的投射结果,可以被定义为影响超高层建筑的显性影响因素。
  在显性因素中,自然因素是一切地域因素生成的基础,它孕育了当地的文化,催生了地方建造技术,而区域文化也反映本地的自然条件,并因为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克服自然环境,改善生活条件,也由此推动了文化的向前发展。所以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彼此相互促进上升的环状关系。
  而与之相对应的被称为隐性影响因素。这是指在最终完成的建筑本身并不能直接看到这些因素的投射结果,而整个建设过程从整体到局部,甚至是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被其所影响。所以通过对建筑本身的相关分析可以间接了解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力。虽然这类因素有些已经跳出了建筑学的范畴,往往被行业内的建筑从业人员所忽视,但它们对于超高层的影响力却是十分深刻的,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隐形因素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治需求。因为超高层建筑在市场化的城市建设背景下,本身也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商品,具有商品的一切经济性诸要素,在开发模式、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开发周期、后期管理等方面也必须遵循所在地区的市场机制。同时它也占据着城市最重要的地段,以高昂的造价、巨大的体量、豪华的配置,体现了对财富的炫耀和资本的崇拜,反应着当地的价值观念,体现着城市的政治需求。
  在隐性因素中政治需求是超高层发展的真正内因,市场机制则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政治需求决定了市场机制的运行模式,而市场机制也响应政治需求的方针和理念。所以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区域政治意志的体现,它成为了地方政治意志的代言工具,同时也遵循着当地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律。而政治需求是需要借助文化因素作为表达政治理念的语言,最终出现在超高层建筑上,而市场机制则会应该超高层的开发建设模式和技术实施手段。
  所以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都对超高层的建设产生影响,而它们彼此之间也有着各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甚至在两类因素内部,各个因素之间同样存在着各种相互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总和最终共同构成地域因素对超高层的影响(图2)。
  由此可见,超高层的建设是受到这些“地域性”因素的综合性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也有着各种互动关联,忽视其中任何因素都会导致对“地域性”理解的偏废,所以有必要将这些因素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为一个完整的构架,以此来全方位的解析超高层设计中所要面对的地域性问题。而“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化的地域性观点。对照影响超高层的地域因素和该理论对地域条件的理解,将政治需求、市场机制两大隐形因素和文化显性因素共纳入社会性地域条件的范畴中,以整体地域建筑的理论方法分析地域条件和地域建筑文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创造真正符合地域现实条件的超高层建筑文化。
  4总结.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地域性需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以有必要采用一种系统而全面的地域观念来解决这些纷繁复杂和相互关联的诸要素,而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观正是这样一种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技术条件全方面去共同认识地域性问题的建筑观点,相比与其他类型的建筑,超高层因其本身对地域条件更加紧密的多层面需求关系,使得它更加适合以该理论的角度指导建筑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吴良庸.《廣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65
  [2]张 彤.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J].《华中建筑》.1999(3):22
  [3]石孟良.秩序的审美价值与当代建筑的美学追求[J].《建筑学报》.2010(4):16
  [4]梅洪远.超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研究[J].《城市建筑》.2008(9):12
  [1] 吴良庸.《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65
  [2] 张彤.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J].《华中建筑》.1999(3):22
其他文献
摘 要:自古以来,各种自然灾害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对于我们的生存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却是无法阻挡和控制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合理的措施来做好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土木工程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其在人类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自然灾害 严重性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对深基坑的挖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后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软基工程;挖土准备;原则;工艺;施工技术  一 挖土前期准备  软土深基坑挖土施工前应掌握下列资料和情况:  1.分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软弱土层分布情况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厚度,基坑开挖面涉及哪些软弱土层。  2.了解基坑周边环境,有否需要保护的浅基房屋、道路及路面下的永久性管线分布情况,周边道路的
期刊
摘要:唐代以后城市由规整的里坊制转向开放的市,市的出现加剧了大批人口流向城市。开放的社会背景使众多歌舞艺人从宫廷的控制中走了出来,开创了在市井中的演出场所-----瓦舍勾栏。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解读,对瓦舍勾栏的形态和特性进行分析、推测。认为市井间的舞蹈进入剧场是从勾栏中开始,而瓦舍勾栏是现代剧场真正商业化运作的雏形和开端。对瓦舍勾栏的研究对于了解特定历史时期下的表演场所,演出建筑有着重要价值。 
期刊
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保护历史名城,尤其是文化名城的首要任务。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工作者和建筑专家学者们的共识。但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街区保护的新观念和理论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更新理论和实践方法,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怎样使历史街区既不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又能对其进行可持续的整体性保护。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
期刊
摘要: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的分析,总结得出了主要问题的根本原因,按依据陕西省农村公路的江阳管理体制问题的决绝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陕西省农村公路建养新体制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构建策略  1 陕西省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分析  结合对于陕西省范围内的各级农村公路的建养管理体制的相关调查研究及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省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主
期刊
摘要:现今高层建筑日益增多, 悬挑脚手架的使用自然不可避免。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科技信息园悬挑脚手架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整体验算及具体施工技术措施,确保了本次悬挑脚手架工程的顺利进行,希望能够给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悬挑脚手架,设计验算,搭设方案,安全施工  1工程概况  宁波市鄞州区科技信息园(以下简称本工程)地处位于鄞州高教园区(图书馆西侧靠北),本工程为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CAD技术教学情况分析,指出当前的教学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差异,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三维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思想,以三维设计为平台推动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三维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思想工程布置  前言:  人在设计时的原始冲动是三维的,设计成果是有颜色、形状、材料、尺寸、位置、复杂运动关系等关联概念的三维实体。但传统的
期刊
摘要:首先分析了高压喷射法的技术原理,并介绍了高压喷射法在实行工程中的应用,针对大沥口排涝站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定喷及摆喷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s of the method of the jet grouting, and describe the use in proper project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标准化设计方法进行农村钢结构住宅的空间平面设计,首先将农宅的各个功能空间典型化,形成具有典型性的标准空间单元;然后将这些标准单元组合成若干个功能空间;最后再把这些功能空间组合成住宅标准平面。  关键词:钢结构,农宅,空间标准化  1背景  钢结构住宅的钢结构构配件,围护结构——轻质墙板,外立面的门窗等完全可以像汽车上的构配件一样进行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而结构构件的标准化需要空间平面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集中供热的不断发展,供热管道直埋敷设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此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热力管道施工前的勘测问题,然后就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中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热力管道; 施工; 措施;  前言  热力管道工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性强、标准要求高的工程,施工单位人员一定要在施工前对工程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规范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