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神奇创业团队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太祖朱元璋之前,中国历代皇帝里最神奇的“创业奇迹”——汉高祖刘邦常被人吐槽的,就是其无比草根的“创业团队”。
  刘邦的“创业团队”有多草根?以东汉学者王符的话说就是:“高祖所以共取天下者,缯肆、狗屠也;骊山之徒,钜野之盗,皆为名将。”特别是那几位最早跟刘邦“创业”的团队成员,樊哙“以屠狗为事”,夏侯婴“为沛厩司御”,灌婴“贩缯者也”,周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给丧事”。就算“层次”稍高一点的萧何,也不过是县衙的刀笔吏……可是,待到刘邦扯旗造反,开始逐鹿中原的大业后,当年这群“狐朋狗友”,却一个个“华丽转身”,不但在战争年代屡建奇功,更成了西汉开国后的栋梁。
  据《史记》统计,汉初刘邦册封的功臣里,八成以上出身于社会底层。刘邦的“狐朋狗友”,更是个个封侯拜将。如此奇景,叫不少后人啧啧称奇:你看刘邦就是命好,身边一群草根,个个有本领,他不成功才怪。但事实是,这事儿哪能这么随随便便成功。
  刘邦的“狐朋狗友”,这些秦朝“和平年代”里的草根,为何突然就有了“治国平天下”的本事?首先一个原因,是刘邦识人的能力强。
  别看刘邦没素质,却很有眼光。对这些年轻时就相交的“狐朋狗友”,他不但知根知底,更清楚他们几斤几两。
  比如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弥留之际,面对一团乱麻的身后事,他还能有条不紊地布置:萧何之后,曹参可以接替他为丞相;曹参之后,王陵也能胜任,但王陵“少憨”,必须得有陈平辅佐。陈平够聪明,但难以独当一面。“重厚少文”的周勃才最重要,因为“安刘氏者必勃也”。
  这一番点评,对比接下来的历史,简直句句是神预言。正是这近乎神预言的知人能力,让刘邦能够把这些“狐朋狗友”准确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在面对关键决策时,更不会受“狐朋狗友”的误导。
  比如当谋士陈平来投奔时,周勃、灌婴等,当时都给陈平打了差评。刘邦却通过自己的判断,认定陈平是他需要的人才,不但大胆留用,更是放手让陈平办事。批给陈平“活动经费”后,刘邦也是“恣所为,不问其出入”。也就是你大胆办事,用多少钱看着办,账都不用报。
  更关键的是,也正是这强大的识人能力,让刘邦能够明白,包括“狐朋狗友”在内的团队成员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于是,当各位功臣为封赏问题争论不休时,刘邦先封了自己最厌恶的雍齿,一下子就叫大家放心了。他的團队成员,既包括樊哙、周勃等早年的“狐朋狗友”,也有韩信、陈平、郦食其等“外来人才”。但不管什么出身,什么阶层,在楚汉争霸等关键时刻,这些人都能在刘邦的高超手腕下,形成合力——这合力胜过了很多“天纵英才”。
  虽说如此,这些“狐朋狗友”的弱点也很明显。可刘邦成功有另一个关键因素:不管每个人有什么缺点,整个团队的战略决策始终高对手一筹。
  就以惨烈的楚汉战争来说,尽管刘邦本人昏着儿不少,败仗更多。在项羽的骁勇兵马面前,他多次一败涂地,但其战略能力,始终领先一筹:被项羽困在汉中蜀地时,以“暗度陈仓”的妙笔,快速拿下关中平原;楚汉中原碰撞时,整个团队更是依托关中平原根据地和强大的后勤保障,一面与项羽正面对峙,一面以迂回战略剪除项羽的羽翼,最终把曾经百战百胜的西楚霸王项羽,活活逼死在乌江边上。
  在这场较量中,尽管项羽的麾下名将云集,军队战斗力强劲,整个大战略格局,却处处受制。刘邦团队的成员,不是有什么奇思妙想,而只是做好本分,以最大的合力,执行战略。
  这也是为什么胜利后的刘邦会把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位列出来大谈特谈。因为,比起各位“狐朋狗友”,正是这三人的存在,令刘邦团队确立了强大的战略优势,让大家沿着这条战略道路猛冲。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团队的掌舵人,善识人的刘邦也有着强大的纠错能力。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里,最让后世读史者看不下去的,就是手里抓着一把好牌,却犯下各种愚蠢错误,比如李自成在占领北京的41天里,上演了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闹剧。
  但当团队面对的局面发生变化,战略方向需要调整时,错误也就难免。类似的昏着儿,刘邦也不止一次地犯过:第一次打进咸阳后,就开始纵酒享乐;后来拿下彭城,又开始歌舞升平,然后就被项羽一个突袭,差点连老本都赔光……但不同的是,刘邦纠错的速度十分快:咸阳“放飞”后,他立刻“约法三章”,成功抢回民心。彭城惨败后,他又迅速建立荥阳防线,以最快的速度稳住了战线。最经典的,当属“白登之围”。在此之前,刘邦不听谋士娄敬的苦劝,一怒之下冲进匈奴人的埋伏圈,差点把十万大军搭在白登山上,可怜的娄敬也被刘邦发配流放。
  而刘邦死里逃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回娄敬,赐他高官厚禄,命他放手谋划和亲,为残破的汉朝换来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刘邦如此“打脸式”的纠错,看似丢了面子,却让整个团队在险滩中一次次躲过暗礁。这强大的纠错能力,也叫诸多“狐朋狗友”能够被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继续发挥合力。
  所以综合说来,并非刘邦命好,遇到了一群有才的“狐朋狗友”,而是一个懂得高效纠错,确立正确战略方向,且能形成合力的团队,成就了事业的辉煌。这或许才是楚汉历史留给后世重要的启示。
  (枫林晚摘自微信公众号“朝文社”,肖文津图)
其他文献
网上有一个看似有趣、实则很严肃的讨论话题——“我经历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向网友征集当今用语越来越夸张、描述经常大幅超出事实的例子。  比如,今人把沉溺于网购时兴奋刺激、事后又懊悔不迭的经历,叫作“剁手”;把奇巧怪诞的想象叫作“开脑洞”;把竭尽所能叫作“使出洪荒之力”;面对美食诱惑会说“馋哭了”;实用效果不错的东西被称为“神器”……现代人正在鼓励并放大语言的虚浮不实程度,就像20世纪初的表现主
期刊
电影《千里走单骑》中的高仓健  20世纪70年代,高仓健成了男性荷尔蒙的代名词——硬汉、酷、沉默寡言。  他是我的偶像,我有幸在他生前能与他合作一次。  中国古代那种“士”的精神,全部体现在他身上。每一次见面,无论你多早去,他都已经在楼下守候。老先生70多岁了,晚上,在角落里候着——因为他是公众人物嘛——你的车一停,他就从角落里出来,远远地在灯光下给你鞠躬,送你时也是这样。  《千里走单骑》是我第
期刊
天气好的时候,我喜欢走路。我住的地方,隔一个巷口就是闹市区,因为生活方便,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刚搬来的时候,我还处于摸索阶段,花了点时间熟悉附近的餐厅与超市。  我不太喜欢吃蔬菜,所以常去一间鲜榨果汁的小摊子买蔬果汁,以便补充膳食纤维与维生素。老板很热情,常给我免费加芹菜与苦瓜,打出来一大杯,我每次盛情难却,喝得愁眉苦脸。  有一次等果汁的时候,路边远远走过来一位老先生,他穿着全白的西装,里面是鲜红
期刊
以前我太太總和我说,家务劳动会使人变傻,傻到一片飘落的叶子砸在头上,肉身都会解体。我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做家务。我试图列一个最讨厌的家务活清单:吸尘很费时,而且非常累;套被子和换床单也不轻松,我总把这件事推迟到睡觉前;擦灶台怎么样,似乎也可以排进前三;那么,刷马桶呢,清洗水槽呢,清洁抽油烟机呢?  我一边干,一边琢磨:为什么家务劳动如此令人难以忍受?某些特定的家务显然相当令人不快:很
期刊
“春晚之所以选在晚上8点,是因为晚上8点全世界的华人都在同一天。”前一阵子,这个带点煽情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但还没等到它传播得更广时,就有人出来辟谣了。  在网络激烈的讨论中,有一个回复很打动我。答主是一位海外华侨,他说:“真的没必要说这是硬凑,本来就是人们为了那一点家国情怀找到的浪漫,异国他乡的人看到这个真的会感到很温暖,就当这是地理留给大家的浪漫吧。”细想一下,地理带给我们的浪漫,真的有很
期刊
如果一个蠢方法有效,那它就不是蠢方法。要想成为厉害的人,你并非要像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些家伙一样,事事都做到完美。恰恰相反,你应该学习的,是他们面临困境时的秘密武器——胶带纸思维。  即使乔布斯这样以完美著称的人,在第一代iPhone的产品发布会上,也是靠胶带纸思维逃离险境的。  直到发布会前夜,用于演示的手机还总出问题,要么断网,要么打不通电话,甚至无故关机。后来工程师想了个办法,就是让乔布斯按照一
期刊
一名脱口秀演员在比赛场上吐槽外婆每天催他趁热吃饭,仿佛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饭菜凉了,引起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台下都是与他年龄相仿的人,对这句话的认同度之高,可见一斑。  年轻时,我也被这句话催得很焦灼,特别是父母在左等右等反复热菜之后着急地埋怨,让我有时甚至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世界萎缩得只剩一张饭桌了,饭菜的冷热成为最重要甚至唯一值得关注的事情。那时候,我会怼父亲:“你难道只对饭菜凉了这
期刊
曾有一个时代,一面沉浸在思想革命的沐浴与洗礼中,一面在科学技术的激流里开拓勇进。  曾有那么一拨人,在孤独的黑夜中坚定求索,在民族苦难的阴霾下负重前行。  科技兴国是一条不流血的革命之路,没有硝烟弥漫,也不大适合被搬上银幕。在拨云见日那天到来之前,这条路上充斥着黑暗与孤独,质疑和阻挠。筚路蓝缕,李四光一步步地走,每一步都精确到“0.85米”,将它留在肌肉记忆里。他对学生说,搞地质研究要到野外考察,
期刊
平时5元一瓶的柠檬茶,现在10元可以买到5瓶;原价14元一盒的薯片,现在18.9元4盒;曾经20元一包的杧果干,如今只需9.9元,这些令人疯狂心动的价格都源于同一类商品——临期零食。  临期零食指的是“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为了避免浪费,这些食品会被打折出售,一般折扣在3~6折不等,性价比非常高。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既然是临期食品,会不会影响健康,食用是否安全?对于当下喜
期刊
当我们想得到他人友善的对待或更加热情的服务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也要亲切友善地对待他人,并牢记时刻为人服务的精神。  这是因为,当一个人被亲切对待时,由于受到一种叫作“回报性原理”的心理作用的影响,也总会以亲切的态度来回应对方。当你接受了他人的礼物,就会想“总得回赠些什么”,这样的心理大家都有过吧。  但是,何时何地对任何人都无差别地讲亲切的话,有时反而会被对方瞧不起。所以尺度很重要。  这里想告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