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鼓励教学法在美术课中的作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鼓励下,清醒自觉地掌握自身的发展过程,提高美术实践能力、美术素养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
  记得曾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在不断鼓励学生,则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投影从视觉上激发;课堂上配上音乐,从听觉上激发。我担任的是初一初二的美术课,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教学也同于其它科目一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这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对比强烈的色彩;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是时代的变迁,感受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 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所带工具材料,分组合作,共同协商,制定出最佳方案进行设计。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三、把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有个性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它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夠的时间想象和作画,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想象和作画,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另外,美术HYPERLINK “http://www.teachercn.com/”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从各个方面汲取营养,注意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 赵侠,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数学是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一、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前提  喜爱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高效率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繁重的数学学习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不仅仅是简单的年度数据的加减,而是对全年账务的分析甄别,依据税收法规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以下事项加以注意。一、
类比构词(Word-Formation by Analogy )是英语中一种有趣而又实用的构词方式。其构词特点是,以某个同类词为模式,在语义上进行联想类比,替换其中某个词素,构造出与之对应或类似的新词来。例如,work aholic(工作迷)系仿alcoholic(嗜酒者)而造,而seajack(海上劫持)和skyjack(空中劫持)则是类比hijack (拦路抢劫)而成,故都属类比词。  从原形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长寿问题正逐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所关心。事实上,长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迷信某一种长寿经验,诸如瘦人长寿、矮人长寿等。只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是片面的,其实,过胖或过瘦其实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清晨,我坐电车上班,邻座的两个男青年为“瘦者长寿还是胖者长寿”问题发生了争执。瘦瘦的那个说:“要长寿,先要瘦。人们不是常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吗?”胖胖的那
新课改为基础教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重视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以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几年中,教师常提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但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基”教学却提得很少。在自我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双基”能力下降,在农村学校产生很多学困生,想达到预想的课改要求目标,事与愿违.要达到课改目标,为学生打好
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英语阅读教学需求.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习方法。”陶先生的话道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那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学习的目的。这和古人所说的“授人以渔”是相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显得特别重要。那么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形式、方法又是什么?  一、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与形式  启发性教学原则也叫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原则,它是教师在
围绕怎样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快乐地“动”起来。二是创设开放型课堂,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动”起来。三是驾驭课堂流程,让学生自主地“动”起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都需要呈现一种动态效应。让学生“动”起来的语文课堂,才具有灵
素质教育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的诸多弊端: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识记轻思考……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上,显得生硬,难以真正内化。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