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在的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不能。”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创造力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力有所不同,学生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它是在教师引导下,以课程教材为认识客体,其具体方式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发明"。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力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异于常人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
  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而且正确和错误都有可能出现,正确时,说明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原理;出错时,也未必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这正说明学生不满足于依葫芦画瓢,也说明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而我们很多一线的教师,往往只注意了前者,忽略后者。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创造动机可以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外在动机有更加直接的激励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一节磁带盒的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磁带盒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即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鼓励,赞许的眼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设计出了阅览式、书架式、礼品式……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正方体的理解。即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因为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离不开思维。吉尔福特在研究智力结构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了聚合和发散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或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是既无一定方向,又无一定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因循传统,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吉尔福特认为:"经由发散思维而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创造思维在行为上有以下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切不可只注重发展发散思维,而忽略了聚合思维的培养。并且,创造思维是大脑左右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从创造思维的产生的过程来看,在创造性"灵感"产生期间,右脑的功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重于左脑的利用和训练,忽视了右脑功能的开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增加一些左侧肢体的活动,挖掘右脑潜能,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四、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以前人们更多的是在探索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创造力除了与智力密切相关外,也与学生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因为,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就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力发展的潜质。
  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制约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好胜心、情绪的稳定性及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及意志力。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鼓励和引导。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逾越常规,敢于言别人所未言、别人所未做的事。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持之以恒的去解决疑难问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创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山西省中阳县第三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教学应强化审美教育。初中生物学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美育因子,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 生物教学    第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者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给予学生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期盼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并把世界建造得更美好。在学校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以美育人,以
期刊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可以提出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教学观念要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
期刊
凡是愉快的、有效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课堂活动。   但实质上,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无法达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还有的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
期刊
面对新的课改,许多人认为与高三教学无关,认为高考试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就这一点我想谈一下对高三语文复习看法。  一、课本决不可抛弃  在高三的日常教学中常会出现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现象。若是高考不考或是被考到的可能性不大的内容,即便是高中教材的必修课文,教师也会将其删除。如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西方现代文学),很多教师就是一步跨过,或者让学生“看一遍”,以几个“文学常识
期刊
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够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政治课理论性比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 。那么如何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历程,我校严格落实新课程方案,物理学科课时大量减少,教师的授课时间减少,学生学习时间减少。但教学任务依旧,升学压力依旧,因此实现物理教师高效教学,学生自觉高效学习,成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我校创立的“八环节”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八环节”即:确定目标,转化问题,设计检测,完成预案;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教师总结,巩固延伸。“八环节”中的前四
期刊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和方式、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理念、策略 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要求。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启发,导致历史课堂呆板、沉闷,使学生“望史生畏”,大大降低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期刊
蒂姆亨德里克斯是LSI数码公司的项目经理,他运用“加油助威法”让其团队感到自身无比强大、能力超群。他向员工下达循序渐进、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伴随他们左右助他们取得成功。当员工的公关取得成功之时,公司随后便组织庆功活动:或举行午餐会,或举行晚宴。在项目完工时,要举行鸡尾酒会,员工可携带配偶参加,并且可获一笔现金奖赏,还能在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和公司内部的业务通讯上看到自己的成就。“要让他们确信,我把团队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中设置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改革,改变长期以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深化课
期刊
美术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艺术课当中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及素质的重要任务。然而,民族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小学阶段很少上美术课,有的甚至没有上过美术课,学生生活面窄,视野拓展有限,他们的想象理解多趋向间单化。在美术课中,题材狭隘,在表现作品时缺乏想象,易犯假、大、空的通病,针对这些现象,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