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与自由之间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x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西方教育史上,有些教育思想家是无法绕过的,卢梭和康德就是最突出的两位:一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思想的先驱者,一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们都以思想敏锐、见解睿智、分析深刻而著称。细细研读他们的思想,不难发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本文试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以及康德的理性自由观入手,考察两人德育哲学思想中的异同,从求同存异中探讨二者对自然与自由的见解,并分析两种思想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
  关键词:卢梭;康德;自然主义教育;理性自由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034-03
  卢梭以“归于自然”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几乎都耳熟能详。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道德教育观念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在道德教育领域探索的一次新尝试。康德对卢梭的思想推许之极,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严守时刻表,并惯于按钟点支配自己日常工作的康德,只有一次打破了常规——当卢梭的《爱弥儿》问世以后,由于康德醉心于研读这本使他手不忍释的书,竟然放弃了每天例行的散步。究竟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康德的理性自由观有着何种区别与联系?这正是笔者想要追寻的问题。
  一、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1712~1778年)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时期的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贡献是“自然教育”理论。这种理论是针对腐朽的封建经院主义的教育戕害人性、违反自然而提出来的一切顺应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理论,以培养所谓的自然人、自由人为其目的。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这不仅是他的政治哲学和宗教观、文艺观的思想基础,而且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一章开篇就醒目地提醒人们:“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①可以说,卢梭的“归于自然”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要真正了解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就要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观出发。在卢梭看来,人的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自由是善的状态,由于上帝的恩赐使人类生而禀赋着的自由、理性和良心,便构成了善良的天性。而善良的天性并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而有所不同,人之所以变得罪恶,是现代文明的片面理性所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②这一经典的话语一语道破了卢梭的性善论思想。正是因为卢梭的性善论,才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类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而在长大之后所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予,而人的本性又是善良的,因此,只要能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人就必然趋向于善。因而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樊篱而使天性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人人享受自由,理性纯全而良心畅遂,人类社会才会成为理想社会。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
  自然是卢梭自由观的起点,他认为,只有从人类的初始状态出发,来考察人类的整个演变过程,才能发现人类究竟具有什么天赋的权利,这种天赋的权利又是如何在社会状态下丧失掉的。“为了正确地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必须从人的起源来观察人类,也可以说必须从人的最初胚胎的时期来研究人类。”③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只存在着一种松散的关系,没有压迫和剥削,不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人除了受自己的意志支配外,不受任何外在的力量支配。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出现不平等,就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人类各自的“自然权利”才开始丧失。按照卢梭的观点,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在卢梭看来,“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将造就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④因而,卢梭强烈反对传统的、违背儿童天性的古典形式教育,主张教育应“返归自然”和“顺应自然”。
  “归于自然”的教育在培养目标上,集中体现为在专制制度下教育要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自然教育”所造就出来的人都应是身强体壮、心智发达、良心畅旺、能力强胜的人。卢梭笔下的爱弥儿就是这种自然人的化身。他曾概括地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⑤但是,卢梭的自由教育并不等于放纵或放任自流。他认为,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必须以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约束个人的行为,使个人服从公共意志,遵守纪律,甚至在对爱弥儿的教育中,必要时也采用一些强制手段,坚决防止儿童把眼泪变成权威、命令。为了确保师生共同活动中有效教学,卢梭倡导尊重儿童天性自由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康德及其理性自由观
  康德(1724~1804)和卢梭处于同一时代,堪称德国唯心主义古典哲学的先驱。康德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机械自然观凯歌高奏的时代。人们相信客观规律的普遍必然性,而目的论包含了自我实现的意志的自然观,被贬斥为神学的遗产。康德的贡献在于,他扬弃了目的论的“神性”的自然和机械论的“物性”的自然,而将自然置于“人性”的视野中。他将“自然”的概念规定为被主体所经验的“现象界”,而将经验之外的“物自体”存而不论,这便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在苏格拉底和智者派看来:自由意志是善,抑或恶。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即感性和理性。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又认为自由意志作为自由,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而唯理论者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二)理性自由观的内涵
  1.物自体是自由的基石。康德的自由范畴,涵盖着两种含义:一是物自体由乎自身,以自身为根据,不受他者限制的自由;二是在物自体的实践运用中,我们对待物自体的自由。康德认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它只能被我们的感官所遇到,最终产生我们的感觉。但是,它又独立于我们之外,没有“物自体”,感性无从发生,经验材料无从提供,认识也就无从开始。在康德看来,“物自体”虽然不能认识,但可以作为思考对象而存在。作为一种思维存在物,这种存在是与作为现象的感性存在体相对峙的,并作为现象基础的知性存在体,即作为现象基础的“本体”。“本体”不仅有消极含义,而且还有积极含义。所谓“消极含义”指“物自体”不是感性直观的对象;所谓“积极含义”是指“物自体”可以是一种非感性直观的对象。它作为理性的理念,是作为理性存在的人的自由的基石。
  2.道德律令是自由的依托。在康德看来,“自由尽管不是得之于自然的、意志所固有的性质,但并不是无规律的,而是一种具有不变规律的因果性。它不过是另一种不同的规律罢了;如若不然,自由意志就变成荒唐(Unding)了。自然必然性,是一种由作用因所构成的他律性;因为在这种因果性中,任何结果,只有按照作用是其他东西的规律,才有可能;那么,意志自由就只可能是自律性了,这就是说,意志所固有的性质就是它自身的规律了。”⑥而“意志自身的规律”在康德看来“是道德的原则,从而自由意志和服从道德规律的意志,完全是一个东西”。⑦因此只要揭示了道德规律也就展现了自由意志的规律,这样道德律令也就成了自由的“认识理由”,亦即我们只有通过道德律令才能揭示出自由的“积极意义”,道德律令成了我们展现人的自由的依托。
  3.至善是自由的归宿。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在理性的世界里,人按照理性所设立的普遍准则而活动以谋取彼岸世界的自由与德性;在感性世界里,人循自然的必然律而活动以谋求此岸世界的物质利益与幸福。于是,德性与幸福存在着二律背反,康德为了调和德性与幸福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了“至善”的概念,意即“道德”与“幸福”也即“自由”与“必然”的高度一致与和谐统一的最高圆满境界。也就是说,一方面人有最高的德性,能享有最高的自由;另一方面又得到相应的物质利益,享受最幸福的生活。通过“至善”这个概念,将德性与幸福、自由与必然在其理论体系中达到了统一。这样看来,“至善”就成了康德自由观的最终归宿。
  三、自然与自由的统一
  (一)自由的自然
  自然自由是卢梭自由观的起点,它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原始人的自由。卢梭把原始的这种自然状态称为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在他看来,人类追求自由、平等,要求建立培养和恢复符合自然本性的理想制度,依赖于具有善良本性的道德公民,这样的公民不是通过封建专制制度培养的,而必须通过顺应自然的教育来培养。只有恢复人的自然原始本性,才能建立卢梭的道德理想国。
  随着人的自身力量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逐渐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所有制,随之也出现了剥削、压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当不平等发展到极点时,每个人都失去了自由,不仅被压迫阶级,而且统治阶级,都陷入了不自由的状态。社会的不自由代替了自然的自由。在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不再表现为不受任何约束、为所欲为的任性的自由,而是表现为对法律的服从。卢梭说:“法律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意志的记录。”⑧你赞成法律,就表明你认识到法律是和你自己的意志相符合的,服从你所赞成的法律,就等于服从你自己的意志,因而就是自由的。当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服从建立在公意之上的法律时,他们就会获得充分的社会自由。然而,卢梭追求的自由不只是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就终止了,在卢梭看来,道德的自由才是个人自由的最高境界。而道德自由所指的是一个人在处理个人意志和利益时候,能够自觉按照理性的标准,使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同公意达成一致。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关注道德,培养有道德的公民,这种道德公民是以道德共同体的共同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而个人意志完全消解在共同意志之中,个人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道德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卢梭推崇至极的“自然”是统一于自由中的自然,其最终的追求是人可以从自然自由上升到道德自由。
  (二)自然的自由
  用康德自己的话说,自由乃是他整个道德哲学体系的拱心石。康德认为,作为道德的主体,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真正尊严之所在,是主体性的核心。在康德看来,自由是道德存在的根据,如果没有自由,一切都出自必然,则人们也就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必须假定有一个摆脱感性世界而依理性世界法则决定自己意志的能力,即所谓自由。”⑨自由直接表现在“意志自律”上。康德说:“自由这个概念是解释意志自律的关键。”⑩所谓“意志自律”,就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因此,“意志自律”也就是意志自由。康德又从“意志自律”、“意志自由”引出“人是目的”,作为其客观根据。他认为,“人乃是客观的目的”,他不能被当作工具来驱使,他也不以别的东西为目的。因此,人可以不受任何其他东西的支配,而只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由此可见,康德关于自由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底蕴。
  尽管在康德的理想自由观里,我们很难找到关于“自然”的字眼,甚至有可能在康德的字典里“自然”与“自由”形成尖锐的对立,但是,从康德的关于自由的逻辑起点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在自由中起到的作用。康德对自然的一般规定是:从质料方面来说,自然是人的经验对象的总和;从形式方面来说,自然是现象界普遍的合乎法则性。将“自然”的概念规定为被主体所经验的“现象界”,而将经验之外的“物自体”存而不论,这便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不仅如此,康德还在主观、形式的意义上将“目的性”重新引入自然,以自然的“合目的性”来反思人的感知经验,实现了对近代机械论的超越。在康德看来,自然的合目的性有两种:一是对象的有用性或完满性,即客观合目的性;二是指客体表象与主体愉快机能的联结,即主观合目的性。前者产生善的观念,后者导致美的判断。“合目的性”不仅是解读美的一把钥匙,而且作为康德哲学的关键环节,将原本独立的审美与目的论在反省判断中联系起来,进而也将自然和自由两个领域沟通起来。   四、卢梭的问题与康德的诊断
  自由是康德和卢梭哲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构成了二者思想之间的纽带。康德曾坦白承认卢梭使他发现了人性的固有原理:自由即自主。应该说康德的自由思想源于卢梭,却又不同于卢梭。在康德看来,卢梭的自由思想中存在着一个很深的矛盾:人类通过参与立法而成为国家的主人,却不可能通过否定意志的自主性而成为自己的主人。据康德的诊断,卢梭是否定了自由的自主性。具体而言,康德认为,卢梭之所以得出泯灭自主性的结论,首要原因在于他从人性论立场出发,视“良心”为自由的原则,“良心”作为一种自然感情,是个体生命活生生的主观原则,缺乏规定性。“良心”是人性本来就具有的标准,通过解除恶欲、邪念等障碍,良心才得以显露出来,因而就谈不上人为自己立法。卢梭认识到自由是对内在原则的服从,但没达到自由即自律的高度。
  在卢梭的自由思想中,自然意指本质、本性,他假设了一种人的本然状态,人人都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只有自由的生活才符合人性的自然状态。康德对自然概念作了明确阐释:“所谓‘自然’,如形容词地(形式地)来理解,是指一个事物的各种确定按照因果作用的内部原理的联结说的,另一方面,如实词地(质料地)来理解,其意思就是一切出现的总和,这是就出现由于一种内部的因果作用原理而处在彻底地相互联结上说的。”11 康德把自然放在自由的对立面,自然界里一切现象都服从自然规律的统治,每一事物都是因果关系网上的一个节点,既是其他事物的原因,也是其他事物的结果,自然界里的机械必然性剥夺了自由的可能性。康德通过先验自由否定了现象世界,开辟出物自体世界,为实践自由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卢梭把自由归结为自然,并赋予自然以丰富的情感内容,最终使自主性消融在自然之中。
  与卢梭将自由归结于自然不同,康德将自由归结于理性。当理性摆脱现象界进入物自体世界后,全不关涉对象而只面对自身,“人们发现,在他们自身之内确实存在着一种把他们和其他物件区别开,以至把他们和被对象所作用的自我区别开的能力,这就是理性。”12 理性为意志立法,意志通过自律而成为自由意志,纯粹实践理性充分体现了自由的自主性,因而,理性的活动是自由的。康德在坚持自由即自主思想的同时,还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自主性精神。在现象界,人的知性通过先天范畴为自然界立法,在本体界,人的理性通过道德律为意志立法。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别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拯救了自由,将自由置于本体界,摆脱了现象界机械必然性的支配;二是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出来,人在自然面前不能消极无为,而要积极主动地建构起对象来,使对象符合思想范畴。“人是目的”肯定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主人地位,整个自然界以人为目的,人以善良意志为目的,最终由理性存在者以其意志立法者的身份联合其他自由意志组成目的王国;三是现象与物自体的划分为人的存在找到了根据,人作为本体的人,才是真正的自我。在此,康德完成了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从而实现了对卢梭自由思想的超越。
  ——————————
  注 释: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
  ②④⑤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91,13.
  ③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4.
  ⑥⑦12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00,101,107.
  ⑧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1.
  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135.
  ⑩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60.
  1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11.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郑伟.自然自由、社会自由与道德自由——卢梭自由观的逻辑路向[J].兰州学刊,2005(6).
  (责任编辑 张海鹏)
其他文献
摘 要:作家对于美的追求赋予了散文作品无限的生命力。散文形式自由、写法灵活、选材丰富,因此对于译者来说,要在准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同时兼顾对原作音律、形式、意蕴方面美的再现实属不易。本文以夏济安译《美国名家散文选读》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探讨译者如何实现散文原作的美感再现。  关键词:散文翻译;《美国名家散文选读》;音美;意美;形美;美感再现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英国移民作家三雄”之一石黑一雄的小说《别让我走》,借助叙事者凯茜的回忆触及克隆人的内心世界并再现其生命历程。小说中意义繁丰而方式隐曲的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命运反讽、制度反讽贯穿始终,体现了人类对克隆人的无情压迫以及隐藏其后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社会霸权构建,彰显出显著的批判功效。反讽消解了文本的表相,促使读者识破事实的真相、作者对荒谬现实的体悟和客观的价值判断,进而激励人类进行自我反思并关注弱
期刊
摘 要:语篇转喻是将认知语言学思想应用于文学鉴赏的崭新视角,认为文学作品是扎根于人类日常生活和语言现象。本文旨在语篇转喻理论视角下对李清照和埃米莉·迪金森诗歌意象进行剖析,为中西方诗歌意象分析提供全新视角。  关键词:语篇转喻;李清照;埃米莉·迪金森;诗歌意象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97-03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
期刊
摘 要:种族歧视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压迫、欺凌、同时又充满正义和反抗的“纠结时期”。在那个时期,黑人不仅毫无地位,甚至可以随意被杀害,何况是黑人女性。换而言之,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由于种族和性别,在当时那个以白人为主导,以南方淑女神话为信仰的社会现实下,何谈立足之地。然而,时代总会造就出勇士,哪怕,这位勇士手中没有刀剑,只是用锋芒的笔尖在与黑暗和冗长的夜勇敢地作战。爱丽丝·沃克在上世纪70年代初
期刊
摘 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运用讽刺手法将小说主题——资产阶级的婚姻观,即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主要目地的婚姻一针见血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并重。  关键词: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讽刺手法;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89-03  讽刺是简·奥斯丁
期刊
摘 要:《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史专著,作者以音乐创作、音乐理论与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和观念的演进变迁为主线,将广大音乐家在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丰富的史实和大量首次披露的史料为依据,对新中国音乐史上若干重大而敏感的历史事件作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历史功过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写作特点;史料价
期刊
摘 要:本文系《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的书评,在此书评中笔者通过分析作者在每章对年鉴学派各个时代史学成就的描述,概括出了年鉴学派的史学贡献。本书评还涉及了对作者的介绍、作者的写作目的、此书论证逻辑结构的分析以及笔者对此书和年鉴学派的评价。  关键词:彼得·伯克;年鉴学派;评价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022-03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毕业论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次阐述毕业论文改革的政策依据和部分高校改革的现状;再次结合安庆师范学院的实际情况,分别阐述了毕业作品的改革行动和传统毕业论文的改革行动;第四,分析毕业论文改革的具体成效;最后,对论文改革行动进行反思,以期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作品;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约翰·密尔是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论自由》集中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中的自由理论体系。托马斯·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晚年以《无名的裘德》开拓了英国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哈代文学创作的思想受到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深度影响,这在《无名的裘德》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认真探究《无名的裘德》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哈代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自由理论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期刊
摘 要:当代绘画空间呈现方式与传统展示有实质性的区别。本文从传统绘画展示方式切入,将绘画外部呈现空间作纳入审美范畴,探讨了丰富多样的当代绘画展示空间呈现方式。进而对当代绘画作品、展览场地及呈现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出当代绘画展示空间呈现方式的特点:记录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公共性。  关键词:当代绘画;呈现方式;境遇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