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创新”是啥关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引出常理,表达常态;第二句话用“却”表转折,凸显创新,并用破折号加以解说;第三句话进行评论,点明题旨,暗示立意。“也许”“闪现”的使用十分准确、颇有分寸。该作文题引导创新思维,颇有思辨空间。然该作文题刚一发布就引起激烈争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个性”与“创新”是啥关系?不少老师认为,“个性”与“创新”概念交叉,并列不当;但也有老师认为,“个性”与“创新”并无交叉,可以并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个性”与“创新”是啥关系?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何为“个性”,何为“创新”。
  360百科将“个性”解释为:“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简单地说,“个性”就是一个人通过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特质。
  360百科将“创新”解释为:“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简单地说,“创新”就是指有别于常规或常人的有益的意识、行为与效果。
  无论从360百科的精准解释还是人们语感直觉的大致理解,“个性”与“创新”都大不相同,似乎可以并列。然而,稍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有的人的“个性”是追求稳妥、墨守成规,有的人的“个性”是追求新奇、努力创新……换句话说,有的人因追求稳妥、墨守成规而彰显“个性”,有的人因追求新奇、努力创新而彰显“个性”……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个性”中有“创新”,“创新”中有“个性”,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概念交叉,不能并列,情形犹如“青年”与“学生”、“青年”与“团员”……虽然他们的上位概念是“人”,但二者概念交叉,不能并列。试想:我们能说“这个人有时是青年,有时是学生”或者“这个人有时是青年,有时是团员”吗?而且,有老师认为“个性”与“创新”不属于同一逻辑范畴,没有共同的上位概念,情形还不如“青年”与“学生”、“青年”与“团员”……
  第一时间看到的试题,将“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讹误为“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将“个性”与“创新”表述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这更离谱!后来看到图片版,方知试题的正确表述。然即便如此,试题表述也是不恰当的,理由见上,此不赘述。
  有老师说:虽然“个性”与“创新”不能并列,但这里是将“个性的彰显”与“创新意识的闪现”并列,“个性”不等于“个性的彰显”,“创新”不等于“创新意识的闪现”。诚然,“个性”不等于“个性的彰显”,“创新”不等于“创新意识的闪现”。然而要知道,“个性的彰显”属于“个性”的范畴,因为“个性”需要通过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来彰显,不存在没有彰显形式的“个性”,“个性”与“个性的彰显”,二者互为表里,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同理,“创新意识的闪现”属于“创新”的范畴,因为“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行为、创新成果等。因此,归根到底,所要讨论的本质问题是:“个性”与“创新”是啥关系?
  有老师说:虽然“个性”与“创新”不能并列,但“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与“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这两个句子(严格说,是两个分句)可以并列,因为个别词语不能并列不等于整个句子不能并列。然而要知道: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往往在关键的那个词语上,关键的那个词语不能并列,往往导致整个句子不能并列。因此,这两个句子能否并列的关键在“个性”与“创新”是啥关系,能否并列。而如上指出:“个性”与“创新”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故这两个句子不能并列。
  “个性”与“创新”是啥关系?还有老师认为是递进关系,认为原题的“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可以理解为“不仅有个性(不人云亦云),而且有创新(见人之未见)”。这不仅不符合逻辑关系(如上指出,是交叉关系),而且不符合命题原意,因为命题人将其关系表达为“有时是……有时则……”,用的是有转折意味的“则”而不是有递进意味的“还”……
  “个性”与“创新”是啥关系?还有老师认为是包含关系,认为“个性”包含了“创新”,“创新”是“个性”的一种属性、一种表现……持这种观点的老师也认为“个性”与“创新”不能并列,因为包含关系不能并列。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并列),但我认为还是看作交叉关系更好,因为“个性”中有“创新”也有“守旧”,“创新”中有“个性”也有“共性”,二者不能认定谁完全包含谁。
  [作者通联:贵州福泉市县府路福鑫苑小区]
其他文献
写作文如同穿衣,如果长时间穿一件衣服,那肯定自己讨厌,别人也讨厌。时时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这对许多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但改变应当以不破坏这个人长期形成的基本风格为前提。就写作文来说,以不影响抒写真实的自己为前提,写出的作文要想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思维方法上,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要领,那就是要善于进行思维转换。在思维转换中提升作文,这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大多数出色的作家都能够准确地描述场景,能够把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走进诗人情感世界。  2.紧扣文本,深入文字,品透“酣”“愁”。  3.辩证思维,体悟诗人个性化的“愁”和独特的抒情方式。  【教学说明】  教学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了在朗读中体验诗歌的情感变化,进而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外,还有没有可以开掘的内容?如果教学只在这些一望而知的表层滑翔,势必会遮蔽掉这篇杰作的丰富深广的教学价值。本设计着眼于诗人两种
语文教学内容提炼得当与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目前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混乱性、模糊性等问题的存在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加之诗歌表意的多义性、表达的留白性、抒情的婉曲性、意境的蕴藉性等特点,使得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变得更加困难。怎样才能萃取出合适、得当的诗歌教学内容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以探讨。  什么是语文教学内容?黄厚江认为:“从学理层面,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陈述性内容(主要是学习的对象)和
传统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工作通常没有具体的规划,仅仅是穿插在课本教学过程中稍有提及,也未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法。老师本身对于作文教学也未有明确的认识,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课本的讲解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将作文写作看成是学生自身文学素质的反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的自主写作,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指导。因而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也没有清晰的认识,目前存在的现状就是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作文写作的主
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一《师说》过程中,当我讲到“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时,学生问我:“老师,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有问题哦?”我问:“有什么问题啊?”“你看书上的注释。”我浏览一下教材上的注释,发现《论语》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作者苏轼引用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有出入的。我当即表扬了该学生细心,大胆质疑,勇于挑战。  下课后,我查阅了《韩愈文集》,其中有: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
在初高中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地收录了一些节选文,节选某些作品的其中一部分放入教材中作为课文,这些节选文有的或许出于教材篇幅限制,有的或许出于满足某种需要,有的或许出于对学生对于文本理解能力的关照。不论出于哪种原因,教师面对的都是切实的节选文本,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节选文,是教师应该直面的问题。有的教师可能“以文论文”,仅就出现在教材中的这一部分文本就行分析讲授,有的教师也会对节选文的原文
这学期,学校举办了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成长杯”教学艺术大赛,到了决赛阶段,组委会要求我选一篇必修课以外的文章,以增加比赛的公平性。最后,我选择了胡适先生写作的《记辜鸿铭》这篇文章。原因是在初赛时,老师们都上了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依尔·肖洛霍夫的文章《一个人的遭遇》,由于是外国文章,又是节选文,阅读的障碍比较多;所以许多老师都把课堂学习的问题设计为“时代背景”“何为一个人”“何为遭遇”“遭遇了哪几件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再一次将语文课堂定位为从“知识的传授”转型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上。一堂语文课的成败与教师能否巧妙设问激活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一步步质疑、析疑、释疑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提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但是作为提问的一种形式——追问,我觉得在语文课堂就显得更为重要。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就同一个问题适时进行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此文细节描写真实,环境烘托巧妙,叙事线索清晰、取材集中,文笔简练,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了。如果按照阅读小说的一般套路去教学:理线索、画结构、析人物、品语言,如同解剖麻雀,面面俱到,必然会湮没小说的美趣,而且学生也不一定都能消化、吸收,导致
课程改革十几年来,我们语文人对语文教学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生成课堂”“翻转课堂”“共生课堂”“情境教学”“深度解读”“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如一夜春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繁华与热闹之后,一线教师却仍然对语文教学充满着困惑,对接踵而至的各种课堂模式有“应接不暇”之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侧重于探讨“怎么教”的问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