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结合与评论的形象化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通过独特的声画符号系统建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表述方式,显示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形象化”来达成的。本文主要探讨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传播特色能动运用新闻评论这一体裁发挥其评论功能的问题。
  一、运用好声音元素
  首先,用好同期声。同期声是指新闻现场的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在还原现场气氛、增加信息量上有着其它视听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生动地运用同期声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的真实感、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2008年,云南省的张光泽父子俩途径25个省,行程5万多公里,沿途以自己的方式宣传奥运。年近九旬的父亲与放弃工作的儿子,卖掉房子,贷款30多万,为的就是这次“全国之旅”。他们来到营口后,记者前去采访报道。乍看起来, 他们的行为有点难以让人理解。面对镜头,父子俩说出了心声,说出了别人无法体会到的感受。这些感受只有用同期声的方式表达效果最好。
  其次,用好典型音响。典型音响是指在重大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采访中,对突出、升华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录音素材,是直接体现主题,代表事物个性的音响。利用好典型音响,要求作者不要在音响运用上公式化。比如说到农业丰收就用割麦机的隆隆声,说到学校就用学生琅琅的读书声,这样的公式化音响使音响失去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还要注意,评论中的音响往往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一般不能成为完整的论据,不能代替语言表述。故而,音响和语言表述应是有机结合的。作者只有把那些在现场捕捉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鲜活的典型音响配以精当客观的语言表述,才能使所要进行的报道和评论形象化、立体化,从而增强评论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再次,重视多元评论主体的互补。 相对于平面媒体,有声媒体更便于与受众的直接交流,贴近受众,亲近自然一度是广播电视节目追求的重要目标。主持人(或记者)取代播音员正是提升亲和力的一种有效尝试。主持人的点评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点评的内容是主持人(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准确把握及对社会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也是他们语言个性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同时,一些权威嘉宾的点评也会加大节目的评论力度。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很多节目中增加了电话连线权威专家做及时点评的内容,这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收听、收看效果,增加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厚重感。
  受众的参与论证。这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 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 由受众主评,主持人(记者)来串连、补充、引伸。
  二、运用好画面元素
  第一,捕捉有代表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彩画面是电视新闻评论作品的精髓,而流畅、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有助于更艺术地、客观地反映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所处现场最具本质特征的动作流程。
  第二,注意抓拍现场镜头。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独特个性的是与采访同步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现场画面。来自现场的新闻画面最真实,最有生命力,也最能吸引观众。为什么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对观众的吸引力很大,就是因为观众能看到最真实的现场实景。
  第三,运用好细节画面。“所谓细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部叙述单元。它是构成作品整体的基本要素。”[1]
  一般认为细节在电视新闻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画面细节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新闻信息,深化新闻内涵,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记忆效果。《焦点访谈》早年播出的一期节目《“罚”要依法》,在利用细节画面方面非常到位,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交警乱收费的问题。交警蛮横粗暴的态度引起了观众的公愤,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观众记忆犹新。(二)画面细节能够增加单位时间传播的信息量。一条新闻要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准确地表述事实,满足观众的信息要求,除了新闻稿写作尽量要精炼准确之外,还要用极具说服力的画面去表现事实,引导观众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除此之外,用录像资料、照片等间接的形象材料来表明已过去的或难以捕捉到的事实,这也是画面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当需要说明某些问题,与之相对的画面是已过去补拍不到的历史,这时资料和照片的补充,对画面的表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注意画面、语言、声音等元素的补充映衬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充分利用连续活动画面的优势,画面是电视新闻的最重要要素。图像符号系统给观众的最大感受就是它的活动性和现场感。因此,电视新闻评论主要以视觉逻辑为主。但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是由语言、声音、图像三重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是画面、 语言、 声音这三大要素的和谐统一。从电视的媒体形式特性来看,语言文字和声音应该统一在画面的内容之中, 语言文字通常要“写画面”,声音与音响的出现通常要起到显示画面背景的真实性、 生动性和可感性作用。我们不能因为电视画面重要就否定语言解说的基础性,更不能造成声画两张皮,导致电视新闻评论结构的分裂。
  “形象化”还可以从叙事艺术和后期编辑的角度来加以开掘。先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故事化叙事就是一种开掘广播电视新闻述评节目“形象化”的途径。罗兰·巴特认为,这个世界的叙事数不胜数,任何材料都适宜叙述,无论是戏剧、舞蹈、杂技、电视、广播、报纸、小说,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2] 电视新闻述评节目的故事化,就是利用电视这一叙事媒体,采用各种叙事技巧,把各种叙事元素结合起来,将各种信息有效的传递给观众,从而达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目的。
  传统的电视评论模式,往往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追求理性的思辨色彩,通常是对一类现象进行逻辑组合,分析推导出结论,或是由此及彼、从点到面的散发式联想。其优点是逻辑严密、主题集中;其缺点则是弱化了感性的特点,影视语言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引入“讲故事” 的评论模式,有助于将图像叙事的审美感受过程还原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创造和释放了电视图像叙事的威力和作用,能够把评论隐含在故事的叙事之中,在故事层面上解决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以平常人的视角切入叙事,反映社会中的大多数,触摸生活脉搏,这种评论的力量相比简单的说教来说,可以使节目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揭示深刻的社会道理,在潜移默化之中将道理深入受众心中。
  另外,后期编辑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形象化”。电视特技手法增多,给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机会。目前,各种各样的字幕机、软硬件不断升级,使得屏幕画面字幕的特技效果繁多。不同的特技效果可以增加节目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一种意境美感。此外,在节目制作当中需要对镜头作一些处理,用慢动作,或者快动作交叉剪辑,或是运用蒙太奇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加一些转场特技,增加节奏感,更好地服务于主题,以上的编辑技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形象化”特征有了很大的促进和表现。
  注释:
  [1] 郝建军.电视纪实的魅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寅德译.叙事学研究.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白洁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内蒙古科技报》自从创刊起就是一份面向“三农”、宣传科普的报纸,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科技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时传播致富政策、致富典型、致富技术,并在培养、提高农牧民素质方面加大了引导力度,努力当好“三农”的宣传员。     一、及时传播党的富民政策   科技媒体也如党报一样,肩负着传播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任务。《内蒙
期刊
相对于一般的新闻栏目,编辑类新闻栏目没有强大的记者、编辑配备,可近几年此类节目却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一方面是因其成本低廉,新闻素材较易取得。更重要的是,只要找对正确的制作方法和发展方向,并不会妨碍此类栏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像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贵州卫视的《午间道》等,现在都具备强大的观众基础和网络影响力。  通辽广播电视台开设的《都市漫话》从
期刊
《神舟9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四子王旗草原/3名航天员平安归来》这则消息在电视上成功播发后,分别获得第二十一届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电视消息类一等奖,得到业界同仁的认可与鼓励,这对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但细细回味,创作过程中,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在整个采访报道中,我们始终在想如何拍摄好这条消息,如何充分展现其新闻价值。我们以记者现场记录的方式,抢抓到了“神9”返
期刊
如何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3个环节:一是办好报,使党报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得到群众的喜欢,真正使党报根植于群众之中;二是印好报,使用当代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使党报成为平面媒体中的技术领先者;三是发好报,不断扩大党报的覆盖面,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包头日报社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抓住党报发行这一生命线工程,引进民营资本合资组建发行公司,走出
期刊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记者以及通讯员、撰稿人用以认识实际和反映实际的专业技术手段,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近年来,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一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越来越淡化采访。除了会议采访以外,大多数采访都通过电话、相关材料或者依赖互联网,在电脑上把材料一拼凑,加上个本报讯,一篇消息就这样出炉了。没有经过到第一现场进行深入调查采访而写成的新闻,既违背新闻
期刊
这篇人物通讯发表在《内蒙古日报》2014年3月25日第六版,署名本报记者邓玉霞。  通讯从杜小平脚上那双污垢的大头鞋入笔,经过记者的直接观察、间接釆访、面对面沟通三部分,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平平凡凡、辛辛苦苦、坦坦然然的环卫工呈现给读者。整篇通讯都是记者的亲见、亲闻与被采访者的亲诉,没有材料“二传手”的痕迹,将被釆访者写得生动形象、亲切感人。  通讯虽然没有明确分几个部分,也无小标题,但在行文中思
期刊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已进入百姓的生活,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使现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流媒体的统一声音逐渐变弱,人们更多的是被多媒体信息所包围,真伪难辨,对社会舆论形成很大的影响。  一、重点新闻网站在多媒体时代肩负的职责  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有些媒体和网站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吸引眼球,不惜转载发布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甚至制造假新闻
期刊
一、概述   文风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媒体的公信力,文风的背后其实是媒体的新闻观、价值观问题。  谁都知道,观众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新闻报道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信息服务的。既然如此,媒体的表达方式对于信息传达的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不对文风上的沉疴痼疾下猛药,任它泛滥成灾,到头来,媒体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改文风”是新闻媒体改革创新的需要,是遵循和把握新
期刊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已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资讯齐头并进的全媒体时代。但对偏远牧区来说,谈起全媒体为时尚早。就笔者所工作的锡林郭勒草原来说,牧区信息闭塞、获取新闻渠道单一的状况仍未得以解决。  当城里用微信传递信息、用微薄获取一手新闻的拇指一族日趋增多的时候,偏远牧区里仍有很多人守着一台破旧收音机,依靠每天几十分钟的新闻节目来了解大千世界。差异来自哪
期刊
一、距离精品还差“一公里”  2014年2月21日,《内蒙古日报》一版刊发了一篇题为《列车上的温情3小时》的通讯。此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稿的内容刊发,并且排在头条位置,应该说是一篇分量较重的。但是,在素材的采集、写作的构思等方面的一步之差,未能成就一篇精品稿,在“最后一公里”处与好稿失之交臂。  评点:  生动、鲜活、自然,文字也比较简洁。一个平凡人,一件平常事,展示一个不平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