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asdf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通过影响动脉附壁血栓形成、内皮再生、新内膜形成和基质沉积等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文献
在一些临床试验中,约1/4的老年受试者检测到无症状脑梗死。另外,在64岁以上无卒中的受试者中,有83%发现了白质病变的证据。最近一项研究首次应用MRI对精神压力引起的血压反应性与无症状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健康无症状的老年人中,压力增高引起的血压反应性看来与MRI检出的无症状脑血管病的增加有关,而与休息时的血压水平无关。
经颅多普勒(TCD)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应用广泛。溶栓前,TCD可判断动脉闭塞部位,帮助选择合适的溶栓病例;在溶栓中和溶栓后,监测血管再通并记录微栓子信号。此外,TCD尚具有促进栓子溶解的作用。
急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焦点一直集中在3个月时的良好转归上。几乎没有研究对24h转归进行过分析。英国伦敦西安大略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的Saposnik等发现,早期可靠地预测不良转归对制订临床治疗和出院计划有一定的意义。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白三烯的关键酶:研究表明,5-LO参与了Alzheimer病、脑血管病、癫痫和脑肿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过程。脑缺血再灌注时,5-LO的表达增加可能促进了神经细胞死亡。
以脑循环储备力评价脑循环状态,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重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肿瘤及脑动脉系统手术前、后脑循环状况的变化进行了综述.
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在先天性血管异常的基础上,血液动力变化促进了血管构型重塑、出血及缺血性脑损伤,而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既往认为,活动性脑出血是一次性的,脑出血后血肿压迫微循环是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有继续
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抗凋亡、阻断谷氨酸兴奋毒性、阻止NO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血管生成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内,提示将其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脑梗死与偏头痛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且复杂的问题,偏头痛是否增加脑梗死的危险性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典型偏头痛发作可增加脑梗死的危险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CM)是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其致病基因CCM1位于7q11.2-22.CCM1基因已克隆成功,其编码产物为KRIT1蛋白,能与KPE/RAP1A蛋白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