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的几个矛盾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实施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实际矛盾,本文阐述解决这些矛盾措施与办法。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堂教学;分散与集中;探究内容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式的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允许学生提出和实施不同的探究方案。但在实际实施科学探究教学中常听到一些老师诉苦:1、在现行的课时安排下,教学容量大与课时数不足是最大的一个矛盾;2、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班级差别及城乡差异大,探究活动很难面向全体学生,很难落实探究的七个环节;3、学校实验室的器材配备不能满足现行教材的要求等等。本人在这两年使用新教材教学中,为解决上述矛盾尝试了一些方法,找到了一点出路,现谈点自己的体会和粗浅的看法。
  
  一、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解决课时矛盾
  
  1、课堂上分散探究与集中交流
  对于某一具体的科学探究内容,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猜想和假设,因而会设计出不同的实验验证方案。如果课堂上每个学生对所有的猜想和假设都进行实验验证,课上的时间肯定会很紧张,就如有的老师常说的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众多的猜想和假设中选择一两个进行验证探究。或者教师将这些猜想和假设的验证进行合理分工,让不同组的学生承担不同的工作,然后,通过交流与讨论,将每一种猜想和假设的验证情况进行“资源共享”。
  如“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不同的因素”一节,在老师出示不同功率的两灯泡接在同一家庭电路中,亮暗不同的情景下,引导学生分析引起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是通过灯丝的电流不同,造成电流不同的原因又是受灯丝电阻不同影响的,再让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灯丝结构下,学生可能会对影响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猜想,有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短、粗细、温度等,我们可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进行验证,然后再通过交流和讨论,统一验证同一因素的各组之间的认识,并汇总验证不同因素的各组结论,从而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结论。可以采用此方案的教学内容还有“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液体(以水代替)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即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探究任务,又使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充分体验,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不消弱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教育功能。
  
  2、探究内容课外分散课内集中
  对部分实验探究内容,难度较低又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能取材于身边物品,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最重要的是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的,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在家完成,这样既能缓解课时紧张,也更好地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身边物理现象的感受。如“热现象”中的观察“化冰实验”,“靠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的小实验,“观察液化现象”,“小孔成像的特点”,“观察光折射现象——筷子子变折,硬币变浅”等等。对于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课上老师一定要有机会给予反馈,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用自己语言描述出来。如在“化冰”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的“冰能浮于水面”“熔化过程中有气泡产生”“熔化过程中会发出响声”“未熔化的冰并不变软”等。可见在家完成小实验,能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具体观察力,当然也同样解决了课时紧张的矛盾。另外,学生表述自己对现象的解释,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大胆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二、充分挖掘生活用具来解决实验器材不足的困难
  
  加强实验,拓展实验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又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新课程标准》中提及的“过程与方法”与“知识技能”一样重要,意在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物理现象中发现一些问题;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收集信息,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要素。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物理课堂,实验更显得突出重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上应尽可能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真正体验“观察”、“参与探究”。
  由于目前学校实验室的器材配备是按过去《教学大纲》的要求装备的,不单数量少,品种单一而且与新课程的要求相脱节,一些农村学校实验室中的器材就更少了。所以就简单地依赖实验室与实验员的准备来完成新课程的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就如《声音》一章,传统的实验器材主要是几把音叉,这不仅单调,枯燥,而且远离生活使学生感到陌生,同时也不能让学生人手—个。这就要求我的老师多钻研教材,多动动手,动动脑,尽量从我们身边生活环境中挖掘出成本低,但效果好的“宝贝”来。如果“声音的产生”一节,除了准备各种金属丝、泡沫、气球以外还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带上自己的乐器。“探究光折射规律”一节,让学生准备一带盖的塑料可乐瓶,装上半瓶滴有豆浆或牛奶的水,水面吐上一口烟雾,外加一把玩具镭射笔就可以很好完成实验。课上要因地制宜地设计简单实验,如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入盛水的盒中,让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还可以用盛水的玻璃杯和球形烧瓶代替凸透镜来研究成像规律等等。
  再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也可这样设计方案:让部分学生用传统的实验器材——毛巾、布、木块、弹簧测力计进行分组探究,让另一部分学生自己用手在桌面上滑动,并在手掌与桌面间垫上不同材料来体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可以用一只手压上再滑动来感受压力的影响,象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解决了实验器材不足的困难,更重要是肯定了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也会起到积极作用。还能提升课堂的活力与生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针对学生具体差异。教学内容层次化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如科学探究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感性认识缺乏的问题,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就显得有困难,可以由老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进行猜想。如“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课上老师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对程度差的学生这样问还不够针对,可以进而问:“如果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或者改变电磁铁的匝数,它的磁性强弱会变吗?”
  有些探究问题,实验装置复杂较多,实验设计要求苛刻、严密,可以由老师设计方案,介绍,解释清楚实验装置的具体作用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如“探究海波熔化实验”,对海波熔化过程中的加热温度控制要求较高。所以要求用烧杯中的水来加热,这层道理应与学生交待清楚。这样将教材内容进行层次分化,适当降低教材梯度不仅可以减少课堂学生操作的盲目性、混乱性,同时也能让基础欠佳或能力不理想的学生参与活动,避免充当配角的状况。
  我们使用的新教材内容比较多样、具特色。不仅有《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还安排了开阔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的“阅读材料”、“科学窗”,贴近生活的、活泼有趣的“做一做”,延伸知识,提高能力的“想想议议”以及归纳、复习功能的“归纳总结”。课后作业也增设了不少关注学生生活、体现社会热点、突出学生思维以及注重知识综合的问题。更突出的是“做一做”、“试一试”的活动问题以及比较规范要求的“设计实验”作业。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切忌对所有学生,所有内容一刀切,即统一要求在课堂上完成。像设计实验的过程需要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所以就可以它留到课后作业,这样等于把思维的时间给拉长了,同时把差异部分留到课余时间去解决。
  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实施探究的局部环节,逐步过渡到进行完整的探究过程,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探究活动要求不同,教师参与的程度出不同,作业也要各异。最大程度地实现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将探究式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苏义明,浅谈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心的几个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全世界约500种,我国有340多种。本属是有花植物中花冠形态多样化最为集中的属。其花形奇特、式样繁多、花色艳丽、叶形优美,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的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作为学生在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
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称誉,在园林中,水景又是园林的灵魂,而水生植物才是衬托水景的重要花卉。在景观上它可以美化水面,打破水面的宁静,为水面增添情趣,使水面景致生动活泼,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课堂情景,突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结合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谈谈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气体的制取
赣南脐橙从20世纪70年代引种试种,至今已走过近30年的历程。特别是1995年前开发种植的脐橙,一般均延用早熟温州蜜柑的密植栽培方式,实施密植或计划密植栽培,667m^2定植80-110株,甚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创造新品种和生产生物制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项高新技术,不仅推动了农业科学全方位的技术革命,也给植物育种及生产开辟了
福建省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出炉后,全省生物教师认真学习,深刻体会:本人在参加县教育局,学校组织的相关学习指导会后,在参考阅读2008年新课标卷与其他省份相关试卷后,结合个人的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体现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初中几何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够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利用图形变换来认识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感受,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初中阶段的图形变换有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轴对称变换(或者说折叠、翻折)等,本文将从以上三种变换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的特殊场所,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要能够准确发现病人病情的微妙变化并采取果断的护理救治措施,护士在这种环境中,担心患者发生意外,精神处于高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