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课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次浪潮,这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是新教改背景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怎样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快乐自主学习,是我们一直探索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也可称为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我们不断探索,反复地研究,初步构建成了如下“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即“实践——认识——研究——实践——认识——研究”的螺旋式循环提高。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主体实践”和“主体认识”两个层面,形成了模式各环节操作的内部结构。反复循环提高了学习与研究的力度,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一、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指通过教学设计,激发主体持久的兴趣,把求知变成内在需要,为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中,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对主体的吸引力越强,教学活动中主体反应就越强烈。这一环节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1.主体实践方面,要做好“呈现问题”的工作。要重视教师主导作用,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呈现的内容及目标,力求提供直观的、接近生活实际的、幽默的、引人入胜的材料,以缩小主体与知识客体的距离,激发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教学活动。
  2.主体认识方面,要做好“求知导向”工作。实施策略是:重视引导主体根据呈现内容展开思维,同时激发情绪迁移,激励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情境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使学生清晰地认识理解表象,产生言语交际的一种向往之情。这一环节同样包含了主体实践和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1.主体实践方面
  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观察、细心体验,即“感性接触”,它包括情境创设方法、手段、目的、意义。实施策略:教师必须设计好文字材料、声像材料、直观教具等,力求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激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感性接触活动。
  2.主体认识方面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在感性接触的同时,通过大脑对表象能动的反映,使主体对表象产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主要策略是让主体在起初或模拟情境中理解和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
  三、启发引导
  这一环节是指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句型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从而认知和内化语法规则,使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一环节也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1.主体实践方面
  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以形成熟练技巧,增加感性认识。主要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针对重点语言材料、句子结构,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
  2.主体认识方面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到理性升华。主要策略是:让主体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归纳出规则,并利用语言规则,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
  四、积极探究
  这一环节是指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对语言材料加工分析,在实践中发展主体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解决问题,获得规律性认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探究过程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策略:教师设计问题或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争论、辩论,提倡一问多答或一答多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性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言语交际
  这一环节是指让学生在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
  “运用语言”可联系实际加以拓展,适当融入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训练内容,以开阔视野、激励情意、激发思维、敢于创造。“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用多种手段创设语境,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应当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这样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现时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发学生兴趣。真实活动、动态生成地“用教材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求索。
其他文献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种教学思路在一段时期内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教育显然落伍了。为此,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大致有“六种途径”可以提高高中的数学质量。  一、解读教材中培养创新  要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一种准确性比较高的语言直觉。本文拟从读、思、说三个方面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感培养 读 思 说  语感是语言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的积累,培养语
期刊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能掌握当堂所学的内容,并且有质量地完成了作业,然而单元检测或期中期末测试时,却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学习之后的反思。正因为缺乏反思,使所学知识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所学知识就容易遗忘,形成知识脱节,从而造成了以上现象。  那么,什么是反思能力?如何在新课标的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反思
期刊
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提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情,诊断学习障碍,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有效提问已经成为当代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一轮接着一轮,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策略很多,设计和使用学案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本文作者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化学复习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再实践,从学案的设计、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实践、创新,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案例,这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化学复习 学案设计使用 高效课堂  长期以来
期刊
2011年5月14日,我有幸在山丹城关小学参加了山丹县教育教研培训活动。活动期间观摩了城关小学两位老师的生本课,在这两堂课上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两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
期刊
摘 要: 我们现在是否过于关注提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等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一个同样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存量知识的学习呢?  关键词:新课改 提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论证  有一道安徽新课程高考题如下: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32. 青
期刊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旧中求新、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魅力、带来无限生机。叩问我们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如何,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教师魅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果的大小和学生成就的大小,因此,文章结合眼下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同时又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深入浅出地探析了如何把魅力运用于日常教学,使高中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高中语文 锦上添花 精心设计 强化主体 凸显科技 学有所乐  闻名遐迩的作家叶圣陶曾对语文做过如此诠释:“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言外之意即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体,巧言善辩是语文的工具性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主体性教育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即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如何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需要我们教师改变一些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