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观察、观察、再观察”曾作为巴甫洛夫的座右铭被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这是因为,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思维的基础。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产生兴趣、保持兴趣,才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研究探索。兴趣的培养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指导学生通过预习确定观察计划
在实验中,要从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必须有周密的观察计划。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就没有科学的观察顺序,造成顾此失彼,观察不够全面、不得要领。学生在开始观察时,往往会感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因此,要指导学生先预习,再制订相应的观察计划,确定好观察对象,拟出观察项目,明确观察重点。
三、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
每一个实验都有其明确的实验目标,明确的实验目标要求实验者必须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重点。学生在开始实验时,往往只凭一般的兴趣和爱好,在观察时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目标不明确,分不清重点,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有的以局部代替整体,有的放过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现象,对多种并存的现象,不能抓住本质现象。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对一些关键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观察的对象和项目进行重点观察。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帮助学生制订观察计划以及明确观察目标外,教师还必须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1、比较观察法: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促进思维活动。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因此总有可比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实验现象分析比较,要善于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不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
2、顺序观察法;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要按顺序观察。一般的观察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应按照一定排列顺序进行观察。
3、分步观察法: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现象,应按照制定的观察计划,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
4、整体观察法:其观察程序为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对象的各部分,对这些部分细致地观察,从而对整体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整体观察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眼、耳、手、鼻、舌等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不遗漏重要的“细节”;在观察对象的各个部分时,注意跟对象整体联系,在整体观点指导下,观察各个部分时,重点观察主要部分,但又不放弃对次要部分的观察。
5、重点观察法:即抓住事物本身的核心的关键部分或现象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选择性”。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反映实验现象的本质特点的信息,依据观察的目的,区别哪些是该观察的、哪些是不必要观察的。在观察物质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提纲确定观察的重点项目;在观察装置时,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优先观察核心部分;在观察实验操作时,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观察的操作进行重点观察。
6、归纳观察法:归纳法是在获得许多个别事物的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一般原理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实验观察中,即从一个个的现象观察中,先得出一个个结论,然后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五、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
1、要实事求是。观察力的生命在于真实,实事求是是观察的基础,又是观察的重要品质和方法,是我们作为劳动者应有的基本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是提高实验质量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科学态度、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2、要认真、细致、深入地观察。认真、细致、深入是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有时稍纵即逝。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随时捕捉住;只有深入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实验的观察来不得半点马虎。
3、要眼、耳、鼻、脑并用。在实验观察中,要提倡眼、耳、鼻、脑并用,即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观察是一种理性知识参与下的知觉,只有结合思维才能把握实验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而且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剖析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观察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产生兴趣、保持兴趣,才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研究探索。兴趣的培养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指导学生通过预习确定观察计划
在实验中,要从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必须有周密的观察计划。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就没有科学的观察顺序,造成顾此失彼,观察不够全面、不得要领。学生在开始观察时,往往会感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因此,要指导学生先预习,再制订相应的观察计划,确定好观察对象,拟出观察项目,明确观察重点。
三、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
每一个实验都有其明确的实验目标,明确的实验目标要求实验者必须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重点。学生在开始实验时,往往只凭一般的兴趣和爱好,在观察时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目标不明确,分不清重点,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有的以局部代替整体,有的放过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现象,对多种并存的现象,不能抓住本质现象。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对一些关键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观察的对象和项目进行重点观察。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帮助学生制订观察计划以及明确观察目标外,教师还必须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1、比较观察法: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促进思维活动。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因此总有可比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实验现象分析比较,要善于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不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
2、顺序观察法;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要按顺序观察。一般的观察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应按照一定排列顺序进行观察。
3、分步观察法: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现象,应按照制定的观察计划,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
4、整体观察法:其观察程序为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对象的各部分,对这些部分细致地观察,从而对整体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整体观察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眼、耳、手、鼻、舌等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不遗漏重要的“细节”;在观察对象的各个部分时,注意跟对象整体联系,在整体观点指导下,观察各个部分时,重点观察主要部分,但又不放弃对次要部分的观察。
5、重点观察法:即抓住事物本身的核心的关键部分或现象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选择性”。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反映实验现象的本质特点的信息,依据观察的目的,区别哪些是该观察的、哪些是不必要观察的。在观察物质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提纲确定观察的重点项目;在观察装置时,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优先观察核心部分;在观察实验操作时,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观察的操作进行重点观察。
6、归纳观察法:归纳法是在获得许多个别事物的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一般原理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实验观察中,即从一个个的现象观察中,先得出一个个结论,然后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五、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
1、要实事求是。观察力的生命在于真实,实事求是是观察的基础,又是观察的重要品质和方法,是我们作为劳动者应有的基本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是提高实验质量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科学态度、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2、要认真、细致、深入地观察。认真、细致、深入是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有时稍纵即逝。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随时捕捉住;只有深入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实验的观察来不得半点马虎。
3、要眼、耳、鼻、脑并用。在实验观察中,要提倡眼、耳、鼻、脑并用,即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观察是一种理性知识参与下的知觉,只有结合思维才能把握实验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而且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剖析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观察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