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勤于思考,以学生为主的“问”就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那么,怎样才能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怎样使课堂提问问得精、问得巧、问得有效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谈谈我对课堂提问的粗浅认识。
一、课前预习,布置提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课前预习既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手段。通过预习,学生知道哪些知识是通过预习可以学会的,哪些知识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才能明白的。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集中精神,认真听讲。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预习。除安排常规的课前预习外,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整体内容,不理解的具体句段提出自己的困惑,并让其写在书上。问题不在多,而在于学生能提出问题即可,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提问当作是一种负担而厌倦。其实,这一过程是一项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学生必须在了解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困惑。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常常有疑……”预习中布置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长此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
二、注重讲评,提高质量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初期不管质量好坏,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的质疑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涨,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就会越来越细,提出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但为避免学生的问题过于简单和杂乱,教师还要注重讲评和引导。如,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筛选出来,看哪个小组的问题提得多而且有价值,可以给予这个小组奖励。而对独特的有探究性的问题要单列出来加以表扬,并让其说说是怎样提出这个问题的,即怎么想的,让其他学生了解他的思维轨迹和思考方法。同时,教师还可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对比,加以讲评,让学生知道,哪些问题是浅显的,通过细读文本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是有探究价值的,需要在小组内及老师的点拨下可以清楚的。通过对比和教师的讲评,学生就知道了应该怎样提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三、把握教材,巧设问点
所谓问点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同一篇课文,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问,但不能随意设问,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选准问点,启发学生思维,把握内容,培养学生能力。
1.从题眼切入
题目中能警策全题的一个关键字(词),一般称为“题眼”。“题眼”不仅提示全题,而且往往能通过提示题目而揭示课文中心,成为统领全文的契机。因此,对于此类文章,我在教学中就从“题眼”这个切入口展开教学活动。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们就从“壮”入手,问:为什么是“狼牙山五壮士”?”说“狼牙山五烈士”“狼牙山五勇士”行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里写出了五位战士的“壮”?学生兴趣盎然,马上读,找出五壮士的“壮”。《将相和》一文中针对文题可设计如下问题:“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为什么不和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用心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实现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从中心词(句)切入
课文中有的关键词(句)可以点明中心,起警策全文的作用,教学时如果抓住这个中心词(句)为切入口,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草船借箭》一文中的“神机妙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的“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乡下人家》中“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乡下人家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等。从这些点入手提问就能很快进入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既省时又有效。
3.從重点字切入
文章中的一个字就往往体现了“灵魂”之所在,它是文章的主线,是作者构思的主旨,它就是理解文章的一入口,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入口去感受文章的整体思想和情感。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的字去进行教学,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一课,就可紧紧围绕“锁”字设计问题:锁住了什么?锁不住什么?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会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学习,把握文章的脉络,还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4.从课后习题切入
课后习题中的一些思考题往往就是文章的主线问题,所以我们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从课后习题中寻找提炼主线问题的线索。如《西门豹》这篇课后习题:“西门豹是用什么巧妙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题中的“巧妙”一词是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点睛之笔。我们就可以问学生:西门豹用了哪些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巧妙”在哪里?又如《钓鱼的启示》中课后习题:“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就可以提问:既然道德只是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呢?这样,便形成了主线问题情境,为学生研读做好铺垫。
提问的方式很多,切入的方法也很多样,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我们切忌的是不能面面俱到,设计的问题一定是能够统领全篇的“大问题”或“主问题”,达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同时尽量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不能“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参考文献:
田玲.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誗编辑 韩 晓
一、课前预习,布置提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课前预习既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手段。通过预习,学生知道哪些知识是通过预习可以学会的,哪些知识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才能明白的。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集中精神,认真听讲。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预习。除安排常规的课前预习外,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整体内容,不理解的具体句段提出自己的困惑,并让其写在书上。问题不在多,而在于学生能提出问题即可,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提问当作是一种负担而厌倦。其实,这一过程是一项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学生必须在了解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困惑。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常常有疑……”预习中布置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长此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
二、注重讲评,提高质量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初期不管质量好坏,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的质疑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涨,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就会越来越细,提出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但为避免学生的问题过于简单和杂乱,教师还要注重讲评和引导。如,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筛选出来,看哪个小组的问题提得多而且有价值,可以给予这个小组奖励。而对独特的有探究性的问题要单列出来加以表扬,并让其说说是怎样提出这个问题的,即怎么想的,让其他学生了解他的思维轨迹和思考方法。同时,教师还可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对比,加以讲评,让学生知道,哪些问题是浅显的,通过细读文本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是有探究价值的,需要在小组内及老师的点拨下可以清楚的。通过对比和教师的讲评,学生就知道了应该怎样提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三、把握教材,巧设问点
所谓问点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同一篇课文,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问,但不能随意设问,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选准问点,启发学生思维,把握内容,培养学生能力。
1.从题眼切入
题目中能警策全题的一个关键字(词),一般称为“题眼”。“题眼”不仅提示全题,而且往往能通过提示题目而揭示课文中心,成为统领全文的契机。因此,对于此类文章,我在教学中就从“题眼”这个切入口展开教学活动。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们就从“壮”入手,问:为什么是“狼牙山五壮士”?”说“狼牙山五烈士”“狼牙山五勇士”行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里写出了五位战士的“壮”?学生兴趣盎然,马上读,找出五壮士的“壮”。《将相和》一文中针对文题可设计如下问题:“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为什么不和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用心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实现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从中心词(句)切入
课文中有的关键词(句)可以点明中心,起警策全文的作用,教学时如果抓住这个中心词(句)为切入口,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草船借箭》一文中的“神机妙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的“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乡下人家》中“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乡下人家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等。从这些点入手提问就能很快进入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既省时又有效。
3.從重点字切入
文章中的一个字就往往体现了“灵魂”之所在,它是文章的主线,是作者构思的主旨,它就是理解文章的一入口,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入口去感受文章的整体思想和情感。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的字去进行教学,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一课,就可紧紧围绕“锁”字设计问题:锁住了什么?锁不住什么?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会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学习,把握文章的脉络,还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4.从课后习题切入
课后习题中的一些思考题往往就是文章的主线问题,所以我们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从课后习题中寻找提炼主线问题的线索。如《西门豹》这篇课后习题:“西门豹是用什么巧妙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题中的“巧妙”一词是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点睛之笔。我们就可以问学生:西门豹用了哪些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巧妙”在哪里?又如《钓鱼的启示》中课后习题:“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就可以提问:既然道德只是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呢?这样,便形成了主线问题情境,为学生研读做好铺垫。
提问的方式很多,切入的方法也很多样,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我们切忌的是不能面面俱到,设计的问题一定是能够统领全篇的“大问题”或“主问题”,达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同时尽量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不能“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参考文献:
田玲.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