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多效共生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zi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浅阅读的碎片化处理并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进一步要求,也不切合学生发展实际,阅读内容要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阅读能力要得到真正提升,需要对经典名著进行深度阅读。
  关键词:高中生;名著;深度阅读;现实策略;多效
  高中生的阅读时间少、课程多而学习压力大,在阅读上没有兴趣读深,缺少动力读厚,更欠缺有效指导,知识积淀、语言底蕴、阅读个性等多方面就更无从谈起。相应的,阅读观念就越发淡薄,阅读的快餐式、碎片式处理成为常态。
  这种形势,深度阅读的推行深有必要。
  一、深度阅读的理念
  相对“浅阅读”而言,深度阅读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这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交流,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深度阅读费时费事,但深度阅读不仅提高文学素养,还陶冶情操。所以,深度阅读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的自我建构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二、深度阅读的实施路径
  在现实阅读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让阅读更有实效,笔者设计的路径便是:
  教师启发---学生个人自我阅读---小组分兴趣阅读---小组主题讨论式阅读---师生互动性探究---全班集中研讨(书评会)。
  这是大方向的路径设计。
  具体来说,每一部分又由更多的小路径汇集而成。下面分条述说。
  (一)教师启发路径: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始终是主体。这是深度阅读的始发点。
  1、与学生充分自由沟通、交流,先期了解学生阅读心理、阅读水平、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
  2、制定调查表,调查学生最近阅读的书籍,从中梳理适合全班阅读的作品;
  3、课堂上联系社会热点,抓住学生阅读的兴趣点,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
  4、基于充分的学生意愿,统一意见,统一阅读书目。
  (二)个人自我阅读路径
  在阅读实践中,我具体要求学生们做到这些:
  1、个人阅读准备工作,即作品原著,笔记本;
  2、阅读中的语言积累;
  3、积累中要从三个向度上得到突破:语文知识取向,阅读能力取向,人文素养取向。
  4、阅读中的疑点标注;
  5、阅读中的精彩之处;
  6、阅读中能引起的思考,随时批注。
  (三)小组分兴趣阅读路径
  在自我阅读过程中,规范的是个人的阅读习惯,培养的是阅读意识,而小组阅读在此基础上则分兴趣阅读。依据兴趣来组合,让讨论更广泛。这是深度阅读的基础,
  1、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和随笔,就兴趣摸底;
  2、大致确定不同兴趣组的成员;
  3、甄选兴趣小组长,自荐或他人推选;
  4、指导小组长在活动中的职能;
  5、分兴趣阅读过程中的兴趣点或者疑惑点的争议及记载。
  6、小组长整理本组的兴趣集中点或者疑惑点。
  (四)小组主题讨论式阅读路径
  自由式的兴趣阅读和教师的指导都是为了让同学们的阅读更进一步,而深度阅读更多的体现在对作品研读的广度和深度上。所以,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延伸得更高更远,就必须在此基础上的集中研讨。这是深度阅读活动过程的核心。
  小组长分别就本组问题的集中点与老师交流;
  1、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小组的讨论方向: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主题思想或者作品的背景等;
  2、小组长的合作会议,甄别本组讨论的主题,对与他组相同主题,建议可以在母题下面设立子命题以示区别;
  3、小组的主题讨论会,开展一到三次;
  4、主题讨论的记载,尤其对于兴趣点、疑惑点的记载要详尽;欢迎争议;
  5、主题讨论要形成结论,并有详细的论证或记载。
  (五)师生互动型探究路径
  在先前的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们的准备已经足够充分,小组长已经尽可能的渗透了老师的理念做法。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可以把自身对于作品的把握、对于作品的阅读心理体验、对于不同主题的认识分小组交流。这是深度阅读的深化。
  1、教师对各小组讨论状态的把握,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
  2、对主题的全面把握;
  3、分小组互动探究,预设在前,互动在中,总结在后;
  4、每一组做好充分记载,不断反思,重视不同的声音。
  (六)全班集中研討及展示路径(书评会)
  各小组充分酝酿书评会。
  1、小组合作选定展示时间、地点及模式。
  2、协作讨论细节的规范。
  3、展示及点评。
  (七)评价路径
  深度阅读的活动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间的评价不局限于结论,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将随时随地发生,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
  1、读书笔记交流
  2、读后感的自评与互评
  3、疑惑点的提交及反思能力评价
  4、兴趣点的主题探究及阅读展示评价
  三、深度阅读的具体规划
  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面,重视学生阅读个性的差异,发现学生的阅读亮点,真正为了学生的需要,这样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由被动阅读向自觉阅读而转型,才是为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阅读规划。因此,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是深度阅读活动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拥有具有科学性的、符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具有语文特色的文本阅读的“私人订制”,这才是深度阅读的切实规划。   (一)阅读进程的规划
  深度阅读确进程规划为六个阅读阶段:
  1、粗读:了解整部作品大概,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
  2、细读:回看作品,边看边做摘抄笔记。整合粗读内容。
  3、悦读:就感兴趣的章节或文段,挑出来再读,做好批注。
  4、问读:针对细看时疑惑的章节或文段,提出自己的问题,反复思考,做好批注;
  5、评读:阅读作品,整体做出评价,写出读后感。
  6、演读:书评会展示。
  (二)阅读时间的规划
  阅读活动从高中生的课程安排、寒暑假的实际出发,规划阅读时间如下:(理想状态下)
  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1周时间)调查学生阅读实际,制定总的指导计划,启动阅读任务;
  2、(2两时间)学生自我阅读,完成初步阅读,即阅读+摘抄+思考+批注+读后感;
  3、(2周时间)交流读后感,讨论并评选优质读后感;
  4、(1周时间)选择合适的问题交流讨论,并确定好本组成员的集体书评中心;
  5、(1周时间)根据访谈、上网查询及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的形式做好对所提交问题的研讨工作;
  6、(2周时间)各组的书评成果展示会,完成结题。
  (三)阅读方式的规划
  阅读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及效果,深度阅读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在具体的阅读中的方法,但要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制定出符合学生阅读实际、有利于学生阅读方法掌握的计划。
  1、自由式阅读
  学生拿到作品的最初,任意读、率性读的方式。
  2、积累式阅读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
  3、个性式阅读
  允许学生在与阅读中就情感的兴趣点。
  4、反思式阅读
  鼓励学生在文本的疑惑点上思考。
  5、讨论式阅读
  小组成员就阅读文本各方面的交流。
  6、评价式阅读
  交流读后感,自评或互评。
  7、研讨式阅读
  小组就兴趣点/疑惑点/文本空白点/阅读延伸点做主题研讨。
  (四)阅读形式的规划
  深度阅读从“看书”开始,但学生在阅读行为中,看什么,怎么看,应做出缜密的规划。
  1、摘抄
  “摘抄”是一个最基本的功夫,但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中也说:“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陈一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极笨、及麻烦的,然而实在是必要的。是抄录或笔记。”
  2、批注
  在文本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一般是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体现自身感受,体现着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3、读后感
  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启示而写成文章,更理性的体现阅读的思维含量。
  4、讨论
  对于疑惑点的认知方式。在与他人的交流、争辩中,得到认识的拓宽和深化。
  5、主题研读
  引领学生阅读向纵深发展,立体感受作家的情怀、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
  6、评价
  学生的自评,小组的互评,老师的点评,读后感的评述以及总评。
  7、展示
  阅读效果的展示以书评会为重头戏。
  (五)阅读展示的規划
  把深度阅读的小组展示作为一个展示学生阅读的平台、互动交流的舞台、体现主题研读质量的书评会,做了严谨的展示规划:
  1、书评会的主题
  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的感兴趣的主题。
  2、书评会的形式
  集思广益,不拘一格,打破传统模式。学生借鉴“百家讲坛”、“非诚勿扰”、“背后的故事”、“新闻当事人”、主题讲座等形式,异彩纷呈。
  3、书评会的组织
  小组长全权负责制。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加,“书评会”中人人都要有自己的角色扮演。
  4、书评会的会场
  会场场地要求、参与者的服装要求、场地器材(电脑、音响、话筒、摄像机等)
  5、书评会的评价
  采用大众评审+专家评审+导师评审的现场评价方式;评价内容有:成员的协作度+表演的表现力+对作品的理解度+现场提问解决满意度。
  四、深度阅读的效果及影响
  深度阅读对学生的素养结构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萧红名作《呼兰河传》进行的深度阅读中,科学的阅读路径、全面考量的阅读规划、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设计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可见深具人文情怀的名著阅读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来说,在下面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加强
  阅读《呼兰河传》,学生从自身学习实际出发,对文本由表及里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的评价、作品主题的探讨、作者感情的争议等多方面做了主动的自发的阅读、欣赏、评价。而这种能力是无法教会的,也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在学生自我的、自主的、持续的深度阅读中不断得到的。
  2、整理阅读成果的能力加强
  在深度阅读中,强调阅读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阅读的底蕴、阅读思维的深化,还要求学生及时整理自己的阅读兴趣、疑惑、反思。在《呼兰河传》的阅读鉴赏中,对于“形象的感受、语言的品味、内涵的领悟、艺术手法、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都与深度阅读关系重大,通过深度阅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整理。   3、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么这些学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但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阅读只是独自思考的代替物。阅读时,一个人本身的思想是在被别人的思想牵引”。所以,阅读,在阅读中思考,然后再加深阅读是最合理的方式。蔡朝阳老师认为,阅读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样,能够学会终身学习的人,一辈子不会被时代抛在后面。
  4、小组合作研讨意识浓厚
  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总目标中提到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而阅读《呼兰河传》中采用的以小组为中心的研讨组织方式,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从实践过程来看,研讨行之有效,效果显而易见。
  5、专题探究意识加强
  阅读《呼兰河传》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引导关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师生一起规划的主题探究使学生增强了探究意识和兴趣,也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得到了提升。
  6、阅读+反思+写作+演示的模式终生受用
  深度阅读从学生实际出发,夯实阅读基础,鼓励不同创见,提倡不断反思,重视批注、读后感的质量,所以,深度阅读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的自我建构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终生受益。对于他们今后阅读其他类人文作品,这种阅读模式会持续的产生影响。
  读完《呼兰河传》,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效果和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度阅读给予双方的都是一种再次成长,意义深远。
  此外,深度阅读是一个渐进式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学生在阅读方法、阅读意识、阅读能力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它是以教师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其中又以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提升为根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深度阅读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也符合社会对学生素养、终身发展的需要。当然,深度阅读本身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坚持,期待更多收获。
  参考文献
  [1]  徐微娜.在深度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J].学周刊,2012(7):148-148.
  [2]  徐小秋.深度对话涵养心灵——浅谈互动对话型阅读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7):105-105.
  课题来源:XTJH014AJJ029 基于師生共读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校本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制度的不断加快。在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找寻相关教学方法,完善创新教学手段,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采用新时代教学手法,与时俱进来完成教学,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本文基于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构建措施,旨在不断强化我国高中历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如今,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果。本文针对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有效教学;教学研究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其知识内容相较于其他科目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综合性,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可以对教学特点与水平进行最为直观的反映。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应用,以及之后的语言发展有着直观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作用与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征进行说明。同时,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的交流与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物理学习的乐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懂得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插上飞翔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展翅高飞。文章主要立足多元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希望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广大物理教师使用多元化教学铺垫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中物理;运用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
期刊
摘 要:高三是英语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们通常需要去大量刷题,大量阅读去加深对英语这门学科的理解,去体会这门学科的内涵。高三英语备考应该先打好基础,巩固自己关于英语的认识,然后培养自己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将自己的所学到所理解到的知识能充分运用到做题中去。  关键词:高三;英语;备考  高三英语备考准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己学习的基本能力,可以把英语运用到考试中去。目前,高考英语考试
期刊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且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宁义;学过的测要能正确地读,懂得意思。”“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旨和间架结构:学过的词要能正确地写,大部分会用。”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识字。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新课标倡导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与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可见,探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已是势在必行。下面,本文就对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作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直观;探究;体验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乡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其教育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乡村留守学生的数学教育现状,探讨了关爱乡村学校留守学生的数学教育途径,以期提高留守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乡村;留守问题;小学数学;教学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批农民到城市里谋生、发展,留守學生由此产生。现如今,留守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全国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留守学生的教
期刊
语文课堂评价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现的学习态度,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信心等方面客观的、公正的评价。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日益深入,老师们也日益感到评价的重要,正努力走出传统的为评价而评价的怪圈。巧妙运用评价,发挥评价本身,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作用,从而使评价为课堂添彩。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但要准确得体、生动丰富,而且要诙谐幽默、机智巧妙,更要独特创新。  
期刊
摘 要:学校作为公共教育的细胞,它的活力所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已经成为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普遍提高的关键。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根据学校办学的思想开发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所以小学陶艺教学成为现代小学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陶艺;思路;转换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教育邻域开展如火如荼,美术课在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而陶艺是博大而内容丰富的艺术门类,承载了政治、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