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导数的概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人教A版)第一章1.1.2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变化率的内容后,通过实例探究,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并抽象概括出导数的概念。它为即将学习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计算、导数的应用等知识的奠定了基础,更是我们研究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和解决生活中优化等问题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导数概念的形成,理解导数有内涵。
  教学难点:在平均变化率的基础上去探求瞬时变化率,深刻理解导数的内涵,可以通过逼近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来突破难点。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导数的概念.
  ②掌握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领悟极限思想和函数思想;提高类比归纳、抽象概括、联系与转化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运动与静止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投影]播放一段视频林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10米跳台夺冠的视频,给出一个思考题:假如在比赛过程中,林跃相对水面的高度h(m)与起跳后的时间t(s)存在这样一个函数关系:.
  计算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林跃在这段时间里是静止的吗?
  (2)你認为用平均速度来描述他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林跃是和我们的学生年纪相仿的国家优秀运动员,他夺冠的经历无疑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振奋,这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更重要的是,以此实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通过数值与现实矛盾的产生,使学生意识到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为了能更精确地刻画物体运动,我们有必要研究某个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平均速度出发,“以已知探求未知”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亲自动手算、动脑思,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逼近的趋势。
  [简要实录]这个过程比较繁琐,计算量大,需要组内成员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有的设计数据,有的计算,有的填表格,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二)类比探究,形成概念
  [课件投影]问题3:当Δt趋于0时,平均速度有怎样的变化趋势?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小组列的的表格内容,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理性的分析,发现规律,经历了自我探索和互相交流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能更有助于学生对逼近思想的理解
  (三)强化应用,概念升华
  [课件投影]例: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料等不同产品,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操作。如果在第x h时候
  原油的温度(单位)为:
  试计算第2h和第6h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并说明它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导数内涵的理解,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物理模型,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深刻地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简要实录]学了导数的概念后,前两问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了,我叫了两个学习稍差点的同学来回答这两个问题,结果回答的很好。第三问对学生来说有点陌生,但通过思考也不难得出:加速度即是速度的导数。物体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四)归纳小结,形成系统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相互补充后进行回答,老师评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有利于提高他们归纳总结能力,在总结的过程中,对本节课内容又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掌握。
  [简要实录]李霞说:她知道了导数的概念。张晖说:他学会了极限的思想,体会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各抒己见,热情高涨。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出小结:
  1、瞬时速度的概念
  2、导数的概念
  3、思想方法:“以已知探求未知”、逼近、类比、从特殊到一般
  (五)布置作业,深化概念
  (必做)第10页习题A组第2、3、4 题
  (选做):思考第11页习题B组第1题
  [设计意图]因材施教,分层作业,兼顾总体,提高效率
  四、教后反思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指导我们:“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这节课我以林跃跳水夺冠的视频为引入,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导数的概念。
  这节课是本着为学生能力发展考虑为原则而展开的,个人认为不仅关注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课时安排有点前松后紧,主要是学生在计算2秒附近的平均速度时耽误了时间。以后再上这节课,可以把这个任务安排在课前,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2.学生练习的稍微少点,可以再加一个小题,更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一中学 钟孝静
其他文献
北京市第171中學附属青年湖小学 李鹏举
期刊
我将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它的主人翁至今还在我的班上,我和他相处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他叫吴子辰,是全园有名的调皮大王,小班的一个学年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我满幼儿园的追他,他总是跑得比我快,而且总是选择我不可以攀登的高度向我挑战,从这边爬上去,又从那边下来。我担心他会碰伤,所以,我总是跑得气喘吁吁,很多次我都是以失败告终。每次的集体活动,更是让我难堪,他不想听课不说,还要钻到桌底打别的小朋友,要
期刊
教學内容:  本课是第八课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聚焦游戏中的安全问题,在于让学生了解,不能因为玩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而放弃游戏,同时也要有安全意识,并引导学生创设有安全警示的环境,倡导不仅自己要玩得安全,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安全地生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游戏活动的防护方法,进一步强化安全活动、游戏的理念,学习健康、安全地生活。  2.通过安全提示牌的设计和制作,认识到游戏、活动中
期刊
文言文翻译作为高考的必考题,要拿到八分的成绩,注重日常积累很重要,但掌握如互文见义、借助成语解释古汉语、词性辨义等翻译技巧,也可以为学生的翻译试题的得分助一臂之力。  一、互文见义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举例: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或个人得失或喜或悲)  2、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汉时的明月,
期刊
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工作,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份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山区小学的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对班主任工作充满热情,付出真情与爱心,就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培养习惯 关爱学生 家校沟通 开展活动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育人过程是一个重要环节,好的班主任德育教育会伴随学生的终身。今年我加入了到山区支教的队伍,使我感触很多。在这谈谈我在山区当班主任工
期刊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研读、鉴赏经典的意识。  2、以《家》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通过名著走近文学大师。  3、引导学生在阅读探讨中传承优秀文化,汲取经典的力量,提升自身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走近文学大师”与“名著导读”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经典,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难点: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研读、鉴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很多大人进城务工,孩子自小就投亲靠友或是由祖父母养育,家庭教育缺失的县中留守高中生自卑脆弱,冷漠寡言,很多毛病日益明显,让县中留守高中学生接受优质的德育教育,健康茁壮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已经成为极需要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县中 留守高中生 德育策略  一、当下留守县中留守高中生存在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还未形成
期刊
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对社会各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教育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前不久中央印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目前,无论是教育信息化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在积极开展各种信息化研究和变革教学的尝试,不断探究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
期刊
一、班会主题  2020年10月23日,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际,为进一步加強九年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特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班会活动。  二、班会目标  (一)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通过爱国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牢固树立为中
期刊
教材解读: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歌。这一单元围绕“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为主题,共编排了3篇体裁不尽相同的课文。本文选自作者陈诗歌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全文行文条理清晰、结构清楚、语言生动而富有童趣,字里行间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宇宙的另一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