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对这一“弱势群体”要予以特殊照顾,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期望促成初中英语教学的长足进步。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进入中学后,由于学习难度的增加,加之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学习兴趣不浓以及教师教法不当等多方面原因,学生英语学习慢慢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一部分学生掉队为学困生。教学成效的全面提升受到阻碍,实现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成为现在英语教学的重点。
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此谓之“木桶效应”。同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培优”的同时更应该“补差”,即重视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把转化学困生作为平时英语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本人将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转化学困生进行论述。
一、激趣教学,提高学习自主性
兴趣是学生行为的导向。大部分英语学困生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平时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讲授而没有主动去探索与思考英语学习的奥妙,其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要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成绩,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特别关照学困生,并且主动与其进行互动。在进行分角色朗读、互动游戏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并适时对其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获得成就感;鼓励其参与英语互动(哪怕只是让其“跑跑龙套”),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消除对英语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主动接受英语,自主地去学习英语。
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英语老师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结果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到”的结果。在英语课中,老师要为学困生提出相对低的教学要求,如:对于同一个词组,教师可以要求优生在了解该词的基本用法的同时掌握该词的变式以及特殊用法。而对学困生则要求他们掌握该词最基本、最常见的用法,而不去过深地挖掘,以免因小失大。在作业布置方面,老师应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量不可太大,难度不宜过高,保证学困生课课有所得、日日有进步。
三、帮扶教学,提高教育资源的广泛性
英明的领导通常是轻松的,因为他们知人善任。教师同样要善于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优生的重要价值。因为教师分身乏术,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帮助班里为数不少的英语学困生。班里有学生向我反映:“老师,其实我很想多向您请教,但是感觉怪不好意思的,因为这个知识点好像就我一个人不懂。”还有的学生告诉我:“我有时候去办公室请教问题,但是您很忙,就没好意思打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帮扶教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自己,保证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另一方面,优生在帮扶学困生时,无形之中自己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迁移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最重要的是,学困生很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起来无障碍,学习效果不亚于老师的亲授。而且,实施帮扶教学能促使整个班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大家相互帮扶、你追我赶、共同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四、赏识教育,提高学困生的自我认同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欣赏和爱护儿童。”中国有句古语也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欣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困生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用“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You’re smart”等评语;当回答错误时,教师可用“Never mind”“Keep thinking and you’ll make it”等评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与教师的教学评价息息相关,教师充分运用鼓励性评价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助其突破自我,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使其敢说、敢写,由此,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总之,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爱心工程。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敢于创新教学模式,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完成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进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凤秋.让英语学困生健康成长[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曹美芳.浅谈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1(7).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进入中学后,由于学习难度的增加,加之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学习兴趣不浓以及教师教法不当等多方面原因,学生英语学习慢慢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一部分学生掉队为学困生。教学成效的全面提升受到阻碍,实现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成为现在英语教学的重点。
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此谓之“木桶效应”。同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培优”的同时更应该“补差”,即重视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把转化学困生作为平时英语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本人将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转化学困生进行论述。
一、激趣教学,提高学习自主性
兴趣是学生行为的导向。大部分英语学困生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平时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讲授而没有主动去探索与思考英语学习的奥妙,其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要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成绩,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特别关照学困生,并且主动与其进行互动。在进行分角色朗读、互动游戏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并适时对其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获得成就感;鼓励其参与英语互动(哪怕只是让其“跑跑龙套”),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消除对英语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主动接受英语,自主地去学习英语。
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英语老师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结果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到”的结果。在英语课中,老师要为学困生提出相对低的教学要求,如:对于同一个词组,教师可以要求优生在了解该词的基本用法的同时掌握该词的变式以及特殊用法。而对学困生则要求他们掌握该词最基本、最常见的用法,而不去过深地挖掘,以免因小失大。在作业布置方面,老师应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量不可太大,难度不宜过高,保证学困生课课有所得、日日有进步。
三、帮扶教学,提高教育资源的广泛性
英明的领导通常是轻松的,因为他们知人善任。教师同样要善于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优生的重要价值。因为教师分身乏术,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帮助班里为数不少的英语学困生。班里有学生向我反映:“老师,其实我很想多向您请教,但是感觉怪不好意思的,因为这个知识点好像就我一个人不懂。”还有的学生告诉我:“我有时候去办公室请教问题,但是您很忙,就没好意思打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帮扶教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自己,保证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另一方面,优生在帮扶学困生时,无形之中自己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迁移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最重要的是,学困生很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起来无障碍,学习效果不亚于老师的亲授。而且,实施帮扶教学能促使整个班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大家相互帮扶、你追我赶、共同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四、赏识教育,提高学困生的自我认同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欣赏和爱护儿童。”中国有句古语也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欣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困生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用“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You’re smart”等评语;当回答错误时,教师可用“Never mind”“Keep thinking and you’ll make it”等评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与教师的教学评价息息相关,教师充分运用鼓励性评价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助其突破自我,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使其敢说、敢写,由此,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总之,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爱心工程。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敢于创新教学模式,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完成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进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凤秋.让英语学困生健康成长[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曹美芳.浅谈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1(7).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