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表演是对作品处理的关键环节,不仅仅是赋予作品鲜活生命力和丰富情感的重要过程,还需要让演唱者体会作品中的人物和意境,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在演唱中去展现音乐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意义。而不同的演唱者在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所进行的二度创作会赋予作品崭新的艺术生命力。文章以《黄河渔娘》为例,阐释如何在声乐演唱中进行二度创作,以期达到最好的视听效果。
  关键词:声乐表演  二度创作  《黄河渔娘》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58-03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集旋律、语言、情感等一体的音乐艺术。词曲家创作出来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就赋予了作品灵魂,这就是作品的一度创作。而二度创作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当中,首先对作品进行深度的理解,并且把握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运用自身较为成熟的演唱技巧与艺术处理最大程度的将作品的情感展现,体现作品的价值,以求达到声乐表演艺术的完美状态。
   一、声乐作品《黄河渔娘》的创作背景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这一流域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回顾声乐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关于黄河的创作,纷纷歌颂着我们伟大的母亲河,养育了中华儿女,灌溉着中华人民的土地。《黄河渔娘》这首作品具有典型的河南豫剧风格,河南人民生活在黄河流域附近,他们喝着黄河水,吃着黄河水灌溉的粮食,听着一代又一代的黄河故事成长起来。而生活在黄河岸边勤劳勇敢的渔家姑娘们,她们都是黄河的女儿——黄河渔娘。质朴美丽、勤劳善良的黄河渔娘们,日复一日地在黄河岸边编织着渔网,在渔船上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堅韧不拔的渔娘们辛苦劳作获得了粮食,她们深爱着这片母亲河。而在闲暇时,美丽的姑娘们在波光下梳妆,芳心暗许并期盼着自己的郎君。因此自古就有:“黄河渔娘坐船头,渔歌唱晚幽情波。日复一日织渔网,严寒酷暑船中忙。停泊河边整梳妆,心中思念梦新郎”。用“黄河渔娘”这一艺术形象不仅能展现出他们的生活状态,更加能表达出她们对黄河的爱恋。这一首作品《黄河渔娘》由甲丁作词、徐沛东作曲,词曲完美结合,成就了这一经典之作。
   《黄河渔娘》这首声乐作品旋律优美,情感跌宕起伏,受到不少声乐学习者们的追捧。笔者记得在高中学习声乐的时候,就对这首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在青年歌手大奖赛当中,不少的青年演员都热衷于演唱该作品,通过将情感的表达与演唱技巧相结合,该作品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好地展现出了演唱者的“功力”,通过受欢迎程度就能体现出作品的优秀。
   二、歌曲浅析
   从曲式上来看,这首作品为A+B+C的单三段曲式,在A段主要是倾诉般的演唱,直抒胸臆的表达对黄河渔娘的赞美。B段的乐曲旋律平稳舒缓,循序渐进的推动着歌曲的浪潮,使得在C段时的音乐表现是巨大的推动,音高不断往上走,将歌曲的赞美性与歌颂性发挥到了极致。在音乐中,大跳的音乐表现手法使用的较为常见,有大跳,大跳下行,反向大跳上行等音乐手法,使旋律表现出慷慨激昂,气势豪迈的音乐性格,将词曲者对黄河渔娘的钦佩与赞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首作品音高音域在b—b2,是一首典型的女高音民族声乐作品。
   从歌词的角度对这首歌进行简单的分析,歌词的第一部分使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口吻提问,随着歌词我们仿佛能听到浪花儿拍打着船桨的声音。当演唱者开始呼唤“黄河渔娘”时是如此接地气的呼唤,词作家使用了叠加的创作手法,反复强调对渔娘的呼唤,通过不同的情感细节处理,表现出两种不同感情基调的“黄河渔娘”,让大家感受到了词作者对渔家姑娘的肯定与赞扬,同时也能让作品的层次更加明显。第二部分使用了“织渔网,胭脂梦,梳妆,红颜心”等词,整一段都感受到了舒缓与柔情,这样的表述让大家看到黄河渔娘不仅仅是在黄河上奔波操劳的劳动人民,她还是一个对未来生活充满热情,对爱情充满期待的女子。第三部分将整曲推入了高潮,有前2段抒情的对比,这一部分的歌词推动是循序渐进的,这两个排比句的使用,使歌词朗朗上口,推动着一股强大的气势。在阅读歌词时,感受十分亲切,真情实意且又朴实无华。
   《黄河渔娘》歌词细腻动人、音域宽广、音乐个性鲜明、旋律优美流畅且大气磅礴、起伏跌宕,融入河南豫剧风格的音乐曲调,强调了歌曲地域性。整首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不仅仅是赞美黄河渔娘,同时也是在歌颂广大劳动人民。黄河渔娘的日复一日、不辞辛苦的女性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还体现出她们对爱情的向往,也有柔情细腻的一面,对于“黄河渔娘”的人物刻画是深刻的,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伟大劳动女性的形象,因此,作品在演唱的时候不仅仅需要温婉动人,柔情脉脉,不同的段落在表达时还需要大气磅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三、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的创作以及表现方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表演中,占据着非比寻常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是表达情感与歌曲意义的灵魂所在。在歌曲演唱中合理的二度创作能充分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音乐语言、肢体语言和情感处理上的变化等等都会赋予作品崭新的生命力,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也有利于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同时,演唱者对作品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好地呈现作品,进而对声乐艺术的发展传承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学习一首新的声乐作品时,很多人通常第一反应是去网上查找视频来观看歌唱家们是如何对歌曲进行处理的。而笔者却不以为然,经过长达12年的声乐学习,笔者认为对于一首声乐作品的学习与演唱,首先应对照钢琴认真的学唱旋律,对歌曲旋律形成主观的认识,而不是先听大师的范唱,对作品先入为主。因为多数歌唱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有时会对谱面进行一些比较细微的调整,以达到他们所想表达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在自己掌握谱面的基础上再找相关范本的音像资料进行学习与借鉴。演唱者要想把这首歌曲演绎得深入人心,必须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作品中的一言一词,并且看到抑扬顿挫,以及在歌中的每句呼唤和每个动作,这样才能将作品的演绎达到最佳。    声乐作品中应遵守二度创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首先,演唱者应该对自己的演唱综合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音域和音色,发挥自己的优势。第二,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谱面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理解歌词内容,认真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等,将个人的演唱特点与该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第三,在演唱过程中,技巧处理也是我们完成作品的基本素质与根本保障,将成熟的演唱技巧与作品相结合,才能做到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辩证统一。但同时要注意,切忌不能为了炫技而丢弃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意义。第四,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自己不同的艺术审美,声乐艺术道路漫长,有很多比较久远的作品到现在都还深受声乐学习者和观众们的喜爱,优秀的歌唱家们用高超的演唱技巧和饱满的情感将作品的内在意义完美结合,使得作品能够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而源远流长。大部分的声乐学习者都会很愿意对之前的歌唱家们进行模仿和学习,这能很好的将声乐历史上的审美传承下来,在传承了已经塑造成功的经典艺术形象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顺应着时代的变化,不排斥加入更好的创新性的艺术,给作品注入新鲜的血液,大胆的进行创新性的艺术实践,才能使经典作品永葆青春。
   四、《黄河渔娘》的二度创作——在作品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延伸
   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原唱是中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2010年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王丽达演唱了这首《黄河渔娘》并且拿下了当届民族组金奖,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这首歌,目前还是以彭丽媛与王丽达这两个版本作为范本。
   首先,《黄河渔娘》这首歌的音乐基调是“深情,歌颂”,在每个段落中都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演唱者首要做到的就是准确的把握该作品的音乐风格。作曲家徐沛东的作品主要取材于民间生活,比如《辣妹子》《乡音乡情》《好一个花鼓灯》等,旋律中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直抒胸臆的接地气,更好的让中国人民接受并喜爱。
   彭丽媛在演唱时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演唱,由心而发的赞美,在她的歌声里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强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些都给予了这首歌更深层次的含义。而王丽达演唱的版本却是站在“黄河渔娘”本人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诠释,表达出渔娘们内心的细腻柔情与坚韧勤劳。
   让我们来看看《黄河渔娘》的首句:“不知道哪一天……”。原版彭丽媛的演唱中,第一句的演唱所表现出来的是大气磅礴、语气坚定的渔娘形象。王丽达将《黄河渔娘》这首歌诠释得是戏韵十足,声音十分饱满,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黄河渔娘的美丽善良和坚韧向上。王丽达第一句的演唱:“不知道哪一天”,她细腻又委婉的歌唱,表现出了渔娘委婉柔情的形象。开篇的第一个问句就把我们带入到歌曲中,吸引人们去寻求答案。歌曲次句:“只听得桨儿拍浪”立刻就将我们带入到黄河波涛中,听着浪声,在演唱的过程中,这句需要一种轻抚浪花般的柔情,表达出来的声音应该是流动的、婉转的。接下来:“叫你一声黄河渔娘,叫你一声黄河渔娘,黄河渔娘,哎……”。这一句已经是歌曲第一部分的结尾了,呼唤着黄河渔娘,此处运用了叠加的手法,用反复的方式表示强调语气。在谱子上我们也能看到标示着力度从“mp”到“f”,从中弱到强的变化,在演唱时就要注意声音强弱的对比才能唱出不同的层次感,让声音循序渐进,表达出赞美感叹的感情基调,让前后的情绪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演唱时对歌词的字字有度,才能将这两种意境表达和衔接得惟妙惟肖。
   第二部分开始演唱的力度记号使用的是“mp”,表示中弱,在演唱时就要相对轻柔的进行演唱,这一段可见运用的四分音符要比较多,整个曲风就变得更加柔美起来,用上“托着红颜心”“挑着胭脂梦再波光里梳妆”等语句来体现黄河渔娘的娇羞美,这一部分用诉说的方式,进入了一种相对平稳温柔的阶段。
   最后循序渐进进入了高潮部分,这一部分演唱时候的情绪是需要層层递进,不论是在气息的控制上,还是在高音的处理部分都必须精准,才能将歌曲高潮部分想要表达的赞美之情抛洒得淋漓尽致。“我想要落脚在你的黄河上,你却说你的梦在渔网洒落的地方;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穿透朝着的方向”,高潮部分的这几句使用了排比的手法,而旋律是一层一层往高处推进,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小心翼翼地对此做出一个强弱的力度对比,就能将这段排比句最大程度地迸发出情感,情感的合理表达与想象的延伸,让歌者表达出黄河渔娘的赞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赞美,更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唱家王丽达在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中对它的演绎更是达到了顶峰。她对整首歌的每个字都注入了深情,或是轻声诉说,或激越高亢荡气回肠,表现出黄河渔娘面对生活时不同的形象。
   《黄河渔娘》对演唱者的综合素质也是要求颇高,这首歌结合了河南地方特色的风格,又是一首美丽的中国民族艺术歌曲,想要将其唱的婉转动人、荡气回肠,演唱者需要声音雕琢完美,配合饱满的情感以及对作品深刻的分析和正确的理解,还需要深入了解与研究各种音乐风格,才能使作品充分展示出该作品该有的韵味。王丽达的演唱听来非常亲切和婉转,让人荡气回肠,余音绕梁,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
   五、结语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为艺术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民族声乐歌唱艺术也随着时代的需要有了自身的变化与发展,而声乐的二度创作也是一种创新。如今演唱者们在诠释作品时,不仅仅只是关注声音的高度,而是大幅度的提高了对声乐的审美,增强了个人的文化底蕴,曾经听得一位老艺术家说过:“做艺,拼到最后能赢的人一定是有文化底蕴的人”。在提高自己演唱能力的同时,还要根据中国民族文化、作品的意义、情感的表达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等等进行分析以及艺术处理,更多的关注作品的全面性与具体性。一首好的声乐作品,通过合理的二度创作,结合音乐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作品的层次,展现出音乐独特的魅力,并且将作品赋予崭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一铮.以《千古绝唱》为例浅析声乐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J].大众文艺,2011(21):15-16.
  [2]左馨.民族声乐作品《黄河渔娘》音乐分析[J].大众文艺,2017(14):169.
  [3]李仁莉.歌曲《黄河渔娘》演唱版本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0):52-53.
  [4]许琳.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大舞台,2014(01):221-222.
  [5]苏媚.歌曲《知己红颜》、《黄河渔娘》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5年.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批评学科是一门开放的课程,本文以明言教授《二十世纪音乐批评导论》为基石,从不同角度重看20世紀音乐批评学科发展线索,截取三个印象较深的部分进行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明言 音乐批评 20世纪 五四运动 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176-03   音乐是一门人文学科,最重要的是人文精神、人文内涵和人文的价值判断。音乐批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作为古典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达到了鼎盛发展的状态,作曲家们在钢琴伴奏与诗、歌中建立了一种平衡的有机关系,使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诗人之恋》声乐套曲被誉为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在本文中,借助文学词汇——“人格”——诠释艺术歌曲中的钢琴部分,并且通过分析这部声乐套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从而展示钢琴音乐在艺术歌曲中的独立人格。 
期刊
摘要:湘潭籍曲作家谭真和资深音乐人成栋携手全国知名词作家张金东,联合打造了一首具有浓郁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的湘潭颂歌《顺着湘江走》。从歌词创作而言,张金东的歌词质朴无华,地域色彩浓郁;从旋律创作上来说,谭真的旋律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入心;成栋在编曲创作上,编曲碰撞融合,氛围恢宏大气。  关键词:作词 作曲 编曲 张金东 谭真 成栋  中图分类号:J605   为唱响新时代大美湘潭,进一步提高湘潭的知
期刊
摘要:作为经历过香港电影黄金时代、见证过香港电影新浪潮发展与落幕的电影人,杜琪峰绝对是位逆流者。香港回归前夕,由他领衔成立“银河映像”,以电影作者冷静而深刻的自省,坚持原创品格和作者态度、商业与表达双拳出击的运营方式,几乎每年都推出了香港电影的话题之作。经过25年的淬炼,杜琪峰及银河映像已成为香港地区乃至华语电影世界里兼具市场吸引力和口碑效应的招牌旗帜,作为香港电影的瑰丽奇葩,“银河映像”及其作品
期刊
摘要:饶曙光等电影理论家以中国文化基因中“天下观”的传统哲学思维为内在动力,西方哲学、社会学的“共同体”理论为思维架构,结合中国审美经验的现实基础提出了涉及电影本体和电影创作的“共同体美学”观,在这种观点关照之下,通过对体育题材影片《攀登者》的文本研究,从人物形象角度挖掘该影片在当今世界关系格局背景下对国家民族形象塑造的独特意义,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其所带来的振奋国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爱国情怀,还有
期刊
摘要:“留白”是经典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展览形式设计的常用元素,具有突显、衔接、强化、装饰等功用,是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留白艺术在“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中的运用,突出了该展览的主题和重点,在提升其美感的同时,辅助其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留白 展览 毛主席遗物  中图分类号:J0-05  一、什么是“留白”   “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中一种十分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
期刊
摘要: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民歌,这说明两者有着在演唱方面的契合性。本文以黔东南苗歌为例,从民族声乐演唱方法融入原生态民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性,同时以此为切入点尝试为黔东南苗歌的传承寻找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 原生态民歌 黔东南苗歌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13-03   现代民族声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舞作为一门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北京舞蹈学院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设,旨在培养属于自己的民族舞蹈人才。在全国解放后,响应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号召进而开启了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建设。在如今全球多元文化与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学科不断纷涌而至,它们的出现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新事物的产生更是对中国古典舞发展提出了具有时代特性的新要求。本文立足孙颖
期刊
摘要:留出空白是艺术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空白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后来逐渐发展成熟,是中国传统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也是传达意境的一个表现方式,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抽象画的形成;空白不仅作为一种国画色彩的语言,也为诗、书、画、印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平台。  关键词:空白 构图 虚与实 意象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40-03  
期刊
摘要:中国戏曲(戏剧)艺术博大精深,随着几千年历史演变和文化艺术不断地发展,慢慢形成了文学与歌舞(民间音乐、民间乐曲、民间舞蹈)结合,这种通过音乐、舞蹈表演故事的艺术模式和舞台模式渐渐被大众喜爱。由于地域原因和各地方剧种语言特点及文化风俗不同,形成了反映地域文化、生活及民族特点的地方戏曲或戏剧三百余种。各民族音乐、戏剧、舞蹈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借鉴,漫瀚剧便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最为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