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矛盾”处巧切入,在咀嚼中悟深情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既要研究教什么,确定教学的内容,又要考虑怎样教,注重方式方法。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教材,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教材处理,简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①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有“课程意识”和“文本意识”,对教材的艺术处理往往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当前过分强调“怎样教”而忽视“教什么”的现实教学情况下,如何做到不迷失、不盲从,始终立足课程、紧扣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方面,李明哲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李明哲老师执教的《我的早年生活》是一堂成功的初中阅读课,正如李老师在背景环节所说:“《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的一篇自传,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作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回忆了早年的求学生活,表现了其在尴尬与不顺中仍然保持了自信、乐观、谦逊等优秀品质,内容浅显,主旨明了。但是,对于文本语言的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这一特色,学生能领会多少?事实上,不少学生对文本的多处语言感到迷惑不解。我意识到,这将影响学生对丘吉尔精神世界的深入把握。”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把握丘吉尔的精神世界,从而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李老师智慧地抓住“矛盾”切入,让学生通过对作者语言风格的品味,很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一、巧抓“矛盾”,条分缕析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作为一篇自传,文字本身并不深奥难懂,七年级的孩子在自读的基础上,老师稍加指导就能读懂文字内容。但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特色、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就比较困难了。请先看李明哲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PPT展示问题,内容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先来说说你初读课文后对丘吉尔的印象,要结合具体语句来说。然后把你对丘吉尔的印象用词语概括并写在黑板上。
  (学生板书:志向远大、有梦想、心态好、幽默、风趣、诚实、谦逊、顽强、执着、坚持不懈、幸运、勤奋、乐观向上、开朗、自信、有主见、有恒心、记忆力好、目光长远、努力……)
  师:作者回忆了早年的求学生活。在撷取的几个生活片段中,处处充满了“矛盾”与“意外”——是哪些片段?哪些“矛盾”?(回答此略。)
  李明哲老师依据文本特征,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先以问题导入,在学生对丘吉尔整体印象感知的基础上,巧抓“矛盾”,条分缕析,很好地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巧妙地抓住六处“矛盾”展开教学,巧妙引导,步步深入。六处“矛盾”犹如六条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六处“矛盾”又犹如六个突破口,帮助学生找到了解读文本的抓手。抓住了“矛盾”也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肯綮,在这一点上李老师可谓深得此道。“矛盾一:‘我’与考试,所考非所爱。矛盾二:入学考试,拉丁文考试得零分,却被哈罗公学录取。矛盾三:学习英语,尴尬的处境中,获得了更多的优势。矛盾四:征兵考试,全校最后一名,却成功地通过了征兵考试。矛盾五:开始军旅生涯,父亲想让我当律师,我想统领一支部队。矛盾六:‘我是一个萤火虫’,谦逊与骄傲。”六个“矛盾”处就是六个生成点,李老师就这样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入文本的深处,点拨之巧,妙合无垠!
  二、咀嚼语言,剥茧抽丝
  李老师善于扣住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咀嚼品味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咂摸,剥茧抽丝,进一步理解语言的内蕴。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矛盾一:“我”与考试,所考非所爱。
  PPT:主考官们怎么会有“偏爱”的科目呢?
  师:我们先从这一句读起。
  PPT: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师:你的理解是——
  生:从“冷漠”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很讨厌这种考试,作者对不喜欢的考试内容感到反感和无奈。但从写作手法上也可以看出作者语言的幽默诙谐。这一句话也为下文作了铺垫。
  师:你从中体会出了丘吉尔对那种教育的否定。老师读一、三、五行,同学们读二、四、六行——
  PPT: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
  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
  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
  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
  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
  师:就你读的这几句,如果你是丘吉尔,你内心会是怎样的想法?
  生:“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只是不符合当时哈罗公学的一些特殊要求罢了。
  师:悲哀啊!所考非所爱。对“偏爱”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主考官们是不会“偏爱”哪个科目的,这是作者的幽默的说法。
  PPT:“那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毫无意义和毫无乐趣的时期,……生活中尽是不舒适,限制和漫无目的的单调。”
  师:伟人的成长轨迹中并不一定总是伴随着荣誉与自豪,丘吉尔的早年生活中反而充满了尴尬与不顺。功成名就后的回忆,自然是轻松的。然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面对考试的挫败感和无力改变的痛苦。读一读第三段作者在拉丁语考试中的表现。
  李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矛盾一:‘我’与考试,所考非所爱”,先让学生从“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这一句读起,思考“主考官们怎么会有‘偏爱’的科目呢?”学生先从对“冷漠”的理解,领会出“作者很讨厌这种考试,作者对不喜欢的考试内容感到反感和无奈”,在此基础上,李老师通过“老师读一、三、五行,同学们读二、四、六行”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实体会“偏爱”的意蕴。李老师就这样引导学生剥茧抽丝,剥开语言的外壳,深入到语言的内核,使学生生成“主考官们是不会‘偏爱’哪个科目的,这是作者的幽默的说法”的深层认识。   再如:
  PPT: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师:你从中找到了什么样的“蛛丝马迹”?
  生:我觉得他比较细心。
  生:他也比较诚实,并没有瞎蒙。
  生:看得出,他一丝不苟,老实安分。
  生:没有什么“蛛丝马迹”,白卷你们能看出什么?
  生:丘吉尔有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他也有自己的长处,他“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这些应该都是老师所说的“蛛丝马迹”。他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靠自己的不断努力。
  师:说得好!我们有不少同学还是找出了那么多的“蛛丝马迹”。我想,丘吉尔在写这篇传记的时候,听到我们刚才这些同学寻找的“蛛丝马迹”,肯定在偷偷地乐了。看来,我们都被作者绕进去了。事实上是没有的,只不过是他的一种——怎样的个性表达?
  生:“蛛丝马迹”,是作者的一种自嘲。
  生:正因为他幽默,才会用“蛛丝马迹”。
  在引导学生理解“矛盾二:入学考试,拉丁文考试得零分,却被哈罗公学录取”时,李老师首先让学生品读“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句话,然后让学生谈谈“从中找到了什么样的‘蛛丝马迹’?”一开始学生众说纷纭,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蛛丝马迹”的理解还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并没有深入到语言的内核。在李老师的点拨之下,最终使学生明白“‘蛛丝马迹’ ,是作者的一种自嘲”“ 正因为他幽默,才会用‘蛛丝马迹’”。
  在引导学生理解“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段话时,同样也能够看出李老师的教学智慧。李老师注重让学生关注和品读语段中加粗的词语的独特内涵。在李老师一步步的点拨下,学生咀嚼语言,层层深入,最终认识到“作者以自嘲的方式,给人一种幽默的感觉,表现了丘吉尔乐观自信的品质”。
  课例中像以上闪着教学智慧的例子还有许多,李老师教学中紧紧抓住文本语言,仔细咀嚼,字斟句酌,带领孩子们发现语言的闪光点,领悟语言的魅力,汲取语言的营养,语文味十足。
  三、立足课程,登高望远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应做到眼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教什么与怎么教都应依据于课程要求。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是清醒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也是充满智慧的,体现了李老师对课程的遵循,对学生的高度负责。《我的早年生活》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要求:“要注意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以及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注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紧扣课程要求,紧扣单元目标,明白自己要教什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用什么方法教。李老师没有像一般老师提纲挈领地处理教材,粗略地分析一下就完事了,而是在文本的解读上下了一番功夫。教学中,李老师巧妙地从学生对文本的多处语言迷惑处入手,巧借“矛盾”,品味语言,正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程意识,用“登高望远”来形容毫不为过。
  教学中,李老师把课文第五段变了一下脸:“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汉语的笨学生。我只管把一般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汉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汉语。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汉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汉语。”李老师巧妙地把原文中的“英语”都替换成了“汉语”,然后让学生阅读体会其中的意味。这一巧妙的替换,立即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对待汉语要像丘吉尔对待英语一样,对待英语像丘吉尔对待拉丁语、希腊语一样才对”,“ 学好母语是最重要的。母语是最常用到的,学好母语能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尊重和热爱”。这一处理极具智慧,以丘吉尔现身说法来表明母语学习的重要性,这比教师声嘶力竭地灌输母语学习的重要性不知要强多少倍!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本文幽默诙谐而又不乏自嘲的语言特色,反复诵读丘吉尔的名言——“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让学生深入感知丘吉尔谦逊而自信的精神品质,并让学生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空”。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始终都是立足课程,既体现了对课程的应有尊重,又体现了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总之,李明哲老师紧扣教材,依据学情,引导学生从六大“矛盾”处入手,巧思妙引,使学生真正通过咀嚼、品味、探究语言,深入把握丘吉尔的精神世界,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语文体验和生活体验,从文本中来又回到文本中去,出色地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偶题》中写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李老师的这节课亮点多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当然也很多。但李明哲老师的课是建立在当时的学情基础之上的,换一个班级,换一批学生,可能又会有另一番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的是借鉴的功效,同时我们又要反观自我,学会取舍方显英雄本色。
  参考文献
  ①余映潮:《致语文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5页。
  [作者通联:安徽怀远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什么来组织和开展教学?  ——是根据上级或专家规定的“好课”的标准上课,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教学?  ——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即“教教材”)上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即“用教材教”)来开展教学?  ——是模仿别人的“优质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  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澄清,依然让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困惑着
朱于国先生在《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几个必要品格》(载《语文学习》2011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   朱自清《春》中的两处改动:“花里带着甜味”改为“花里带着甜味儿”,“树叶子却是绿得发亮”改为“树叶儿却是绿得发亮”。前者加一个词缀“儿”,后者将“子”改为“儿”,读起来更顺畅,也更符合现在的语言规范,同时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语言风格。这些应该都是为了教学的适用性做出的有效修改。   对于这个观点笔者不
小人物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作品中不二的主角,不管是进入高中教材的《流浪人,你若来斯巴……》中的“我”;还是《在桥边》中的那位伤兵;以及《天天过圣诞》中那位有战争后遗症的婶婶;《遗嘱》中那位深受存在主义侵害的士兵;《扔东西的人》中那位包装公司的小职员等等,他们是清一色的小人物,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自己的命运没有自主权。如果说有什么理想和志向,那也是受法西斯蛊惑而萌生的荒诞可笑的想法,比如《流浪人
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一样,无论课文还是注释都要力求准确,才能对学生学习有益。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的注释错误。  一、《寡人之於国也》  《寡人之於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的文章,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的课文,这篇课文也同时被选入了《先秦诸子选读》中。但是,同一篇教材,对于同一句话注释它们竟然有很大差别,甚至互相矛盾。  1.数罟不入洿池  必修3注释:细网不进池塘(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 
一、梳理意脉,整体把握全篇  师:前后四天的时间,三个底层的穷艺术家,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窗外寒風中,一片常春藤叶在抖动, 窗内年轻女画家在死亡线上挣扎。顺着小说打开的审美窗口,我们看到了老贝尔曼冒着夜雨画的那片永不褪色的常春藤叶……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我们姜堰二中高一(21)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美国小说巨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前我给大家布置了两道预习题:第一道预习题要求画出小说第
中国古代文人习惯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有人说,中外山水游记散文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写景,不像外国文人那样习惯于到自然中寻找自我,而喜欢将景物的特点投射到自身,因而崇拜山的沉稳,水的轻灵,大地的浑厚,天空的辽远,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最终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  一、不同时期作品有不同特点,教学要把握好品析的重心  我国古代游记散文大致经过了魏晋
“人性”与“人文性”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有较大的不同。人性是指作为社会人在某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中国古有人性善恶之争,其讨论的结果虽是善恶,而基础却是人性,是为了寻求对人自身的认识;西方有人性的优秀与弱点的研究,追求的也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人文性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语境中,往往是指异于工具性的,指向学生精神成长的内容。一般来说,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往往总指向其中的“恶”与“弱点”
立骨:使主题集中的“点睛之手”    立骨,就是用一字或一词或一句话概括全文要旨,用它作为纵贯整个布局的中心,是一只“点睛之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立骨于“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蕴藉着一个“乐”字。高考作文也不例外。譬如2006年全国卷满分作文《阅读是一种孤独》,立骨于“阅读是一种孤独”,采用段首亮出论点的形式组构全文: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
一、探源:语境教学的悠久传统  语境,说通俗点就是语言交际环境,并且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与语言外环境。前者主要指书面语中的前后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后者主要指交际对象、交际情景、交际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等。也有学者明确指出“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语境;广义的语境指伴随言语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等。语境教学视
洪宗礼是跨时代的教育标志。  他诞生于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锐意探索的时代,但他更属于走向未来指引我们前行的开拓创新的时代。洪宗礼卓越的思想、丰硕的成果、巨大的影响和显著的价值都足以让我们对教育应有的时代担当而萌生期待。  从观念的树立上来说,今天,我们需要向洪宗礼学习什么?  面对这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我想起了2008年10月20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的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后的电视访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