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什么来组织和开展教学?
  ——是根据上级或专家规定的“好课”的标准上课,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教学?
  ——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即“教教材”)上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即“用教材教”)来开展教学?
  ——是模仿别人的“优质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
  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澄清,依然让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困惑着……
  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10个语文老师在上同一篇课文,结果能上出10种不同的语文。如果是这样,那语文的价值与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这是国家课程吗?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先生指出,从学校课程的专业角度来看,教育教学的目的或目标系列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否则无法清楚地阐明“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国家的教育目的或方针是最高一级的目标,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描述的是一个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或什么样的公民的大问题,它是从“应然或理想”的角度对目标进行超越学科的、抽象的、总括性的表述。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总目标、学段内容标准)代表着第二级目标,它是从“实然”的角度,用稍为抽象、笼统的语言描述一门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教师确定的目标(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代表着第三级目标,它是课程标准的派生物,也是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因此更接近于可观察或测量、可评价。将目的或目标系列分成国家制定的目的、专家制定的目标、教师制定的目标三个层次,这不仅是为了学理上的清晰,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教学的确是一种专业,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活动从何而来、将去何方。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也就清楚了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实都是目标,没有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意味着难以把握“教什么”“怎么教”的方向。而清晰的目标源于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从学科的角度回应国家教育目的的落实情况,即学科的育人价值问题。教师理所当然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
  如何上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课呢?
  先要明白“课程内容”这个概念。什么是“课程内容”呢?语文课程内容是为了达到语文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与语文素养。具体分为阅读、写作、听说训练、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考试技能等五个领域。
  比如阅读的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读懂文本”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拼音知识、常用汉字、词汇、词法、句法、修辞、文章学知识(含文体知识)、学科思维训练、使用工具书。
  2.“怎么读”的技能。阅读的基本技能: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的高级技能。
  3.文本中“怎么写的”的知识。
  4.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的方法。
  还要明白“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教材中包含的各种可供教学的因素。可供教学的因素包罗万象,我们要从中筛选出“教材内容”中的“课程内容”,这才是我们需要教的内容。
  再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什么呢?“教材内容”中包含了不少“课程内容”,但教材中的哪些课程内容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呢?这要根据我们的单元教学目标、文本特点以及学情来决定。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这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课程内容既制约教材内容,又制约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既物化课程内容,又制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既物化教材内容,又物化课程内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当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以教材内容媒介的。
  可是,由于文选型教材“非教学化”的倾向历来存在,而课改以来普遍运用的以内容组元(如“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众风情”“多彩四季”)的语文教材更是消解了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这样的以人文为主题的教材面前失去了教学的方向,没有了“引导标准”,导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信马由缰,天马行空。
  语文课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语文教学要把教学内容装进课程的笼子中。要根据课程内容对语文教材进行科学的二次开发。这个科学的二次开发,首先需要尊重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课程化;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即教学内容心理化。在此基础上开发与加工教材,设置好科学而又合理的教学内容。
  鉴于以上认识,对于《雷雨》这篇课文,我们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呢?这篇课文编排在高中学段,我们就要基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来确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中这样讲: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基于这个要求,我们就要研究,戏剧有哪些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雷雨》体现了戏剧的哪些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而这些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使得《雷雨》的哪些内容体现得更为精彩,成为了独特的“这一个”。这么一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把《雷雨》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独具特色的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侧重于其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作为重点内容。如果再有教师把思想、情感、主旨,甚至宗教等等作为教学内容,就不再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了,而是“天马行空”的语文教学了。
  这些教学内容我们用什么方式教呢?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认识,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什么叫综合性呢?综合性应包括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综合性和教学手段的综合性。比如,《雷雨》中鲁侍萍的一句经典台词: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这里面有课程内容:感叹句和反问句、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省略号的用法等等,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这么多课程内容,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在这里独具魅力,我们可以选择这一课程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很多种,讲解法、示例法、演示法等等,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综合性。比如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研究为何此处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比其它方法更好。教学手段也有很多,观看视频、听录音、舞台表演等等,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综合性。
  什么叫实践性呢?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语言运用成果的正确性。语文实践一般有语言的学得和习得两个阶段。《论语·学而》讲,学而时习之。学得就是通过学得到,习得就是通过练得到。如何学得呢?比如上段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可以转换话题,摆脱尴尬。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妙处,可以提供更多的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的例子。如何习得呢?钱梦龙先生讲,训练说到底,是要教会学生阅读某一类文章,而不是简单地教懂某一篇课文。是为了掌握规律,学会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教《雷雨》,可以让学生通过改编句子,上台表演、重新创设语境等多种方式在反复练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雷雨》简练含蓄的语言,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请上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才有纲可循,这样的语文课才会优质高效,这样的语文课才不至于天马行空。
  [作者通联:江苏沛县安国中学]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传承古典文化与思想的课程,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是朗读,但纵观我们的课堂,要么为读而读,要么重分析少朗读,要么读和品机械分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教学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中,真正发挥好文言文的作用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将朗读训练精致到底。何为“精致到底”?首先,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理解古文表达的妙处以及古人的情怀。其次,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是要
文本解读必须照顾特定的时空背景,若虚化历史背景,课堂教学则会变成“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从而出现审美过程的任性与审美效果的偏离。  我读《北京的春节》更多的是读出了作者对老北京春节深情的眷恋和淡淡的遗憾。而《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则认为,《北京的春节》“在对比中歌颂了新中国的美好变化”——这种审美阅读并不准确,因为编者没有将课文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解读
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已经体现出了考生写作的议论文应该有些学术性的要求  高考作文的应有之义和应然追求是什么呢?潘涌教授在分析了 201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试题后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引领学生逻辑缜密、论证严谨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①; 符合下列特点,1.开放生活哲思的空间,引导辩证思维、个性思维和创意思维;2.着眼“思想评论体”,弘扬独立评论;3.释
朱明英/执教 余映潮/评点    课间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清新、愉悦的歌曲,是经典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今天正值清明节,烟雨霏霏、诗绪万千……这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大屏幕显示课题)。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分三段完成。(大屏幕显活动步骤)  寻觅春天的踪迹  觅春  话春  绘春  (评:导入简洁,生动,层次明晰。
目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两大硬伤:一是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二是学生觉得笔底枯竭,作文无从下手。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唤醒心灵,挖掘真情  作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其人文性,似乎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就可以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这使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割裂开来,写作无法成为一种生命的启迪和心灵的释放。学生写起来语言贫乏,
到目前为止,写作教学还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每一位语文老师似乎都可以重构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但没有一位语文老师能重构属于写作本身的序列知识。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困境,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值得语文教育界花大力气深究的问题。  工作六年,总觉得写作是不可教的,即使教了,好像也难出效果。也曾听很多前辈说过类似的话,虽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语文的半壁江山,曾就写作做过一些探索,但到最
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
“语文课中什么都可以有,但又只能是语文。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看看什么都有,想想,就只有语文。”①由于阅读文本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教学媒介的多样性,语文课中可以说是什么都有,甚至 “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成了追求。但也正因为阅读教学内容可能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犹如“乱花”迷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眼”,在很多的语文课上,在很多的语文老师身上,我们还不难看到“凡可教则教”的教学思维。于是乎,语文课上什么都有了,
一、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古人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色彩的,因为从小说的作风里人物里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学里所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在郁达夫看来,现代散文带有“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散曲作品,在这首小令里,元曲作家马致远运用了别致的手法,仅用28字就使得作品意蕴深远,赢得了“秋思之祖”的美誉。作品是佳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解读到其精要之处,特别是对于刚进初中阶段学习的中学生而言,要想真切而深入地诵读出它的所有精彩,则是相当艰难的。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采取示范赏析的方法,把自己对作品的认识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展示中领悟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