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传统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enboss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其文化悠久,种类繁多。同为东方古国,它与我国毗邻而居,因此两者在文化层面也存在大量相似之处。但不可否认,这个悠久文明古国的古典舞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衰落,甚至几近消亡。经过后人的复建,印度古典舞才呈现出今日的辉煌局面。同属东方文化的中国是否可以借鉴印度的方式,再赴“西天”,求取真经呢?其实,印度古典舞的复建不仅停留于二维的文献资料(如《舞论》等),更为深刻的是从印度宗教中探寻古典舞的文化母体。印度宗教与舞蹈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打断骨头连着筋。特别是印度教以其复杂性、多元性、影响力深深地烙印于印度人的方方面面。以此观之,倘若有一个对象可以近似于印度宗教对于印度舞蹈的巨大影响,那么在我国,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应当之无愧。当然,除却儒家文化,道家等传统思想和人类身体自身的规律也值得深入探究。因篇幅有限,此处并不过多赘述。并且,笔者对于身体的追溯更多地希冀回归于当今中国古典舞蹈的建设,因此本文以台湾省陈美娥老师建立的“汉唐乐府”为例,尝试身体的追溯与“复建”。
  中国古典舞可以追溯至西周初期,周公旦制礼作樂,如《六代舞》《六小舞》。若以当时社会发展进程观之,西周的制礼作乐可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若以当今视角观之,其中存在大量禁锢人性、荼毒人性的部分。至于如何看待儒家所推崇的“制礼作乐”以及一系列的礼乐体系,下文会详细说明。周初,周王朝为巩固统治,将礼与乐有机结合,从而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几千年,至今大部分中国人的身体中仍然保留这种“历史的痕迹”。
  这里,笔者简单聊一聊“礼”和“乐”。“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礼节,体现出社会的等级差别。可以说,这是在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晚期氏族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其体制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延续而来。“乐”,在中国古代是指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制礼作乐”是统治者企图以礼乐互补的方式来治国治民,维持社会秩序。礼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范畴,而这些范畴又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产物。礼的切入使得中国的政治形成一种伦理的政治。而乐本身就是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艺术,无论是生成还是表现,都是以情感为媒介、以达情为宗旨,所以体现“和”的一面。礼与乐的结合简直是“天作之合”,但不可否认这段姻缘的外衣过于缤纷,遮蔽了内在邪恶“政治婚姻”的本质。
  限制人性、泯灭个性的礼被赋予了乐的外衣,外衣沾染着乐带来身心的愉悦。礼与乐的结合,促使礼的外在规范最终化为人的内在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感染力量,以至社会和谐稳定,达到天下一统、大治。儒家极力推崇这种“兵不血刃”的治理方式,不论是儒家推崇的“仁政”,还是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抑或是后期的“宋明理学”均对其乐此不疲。直至近代辛亥革命,封建帝制被摧毁,儒家伦理纲常才失去了国家支撑,但仍以文化形式流传至今。
  那么,儒家文化对于身体意味着什么呢?儒家使用身体来传承文化,这一身体不仅是动作符号,而是身体主体。身体的主体性在于中国古人用身体感知世界的体知方式,人是“身—心—世界”三个层次互为交涉的统一体。礼的道德精神与身体之间不仅是内涵与载体的表里关系,而是互相嵌入的主体间性关系。礼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礼规定了身体,而是身体嵌入了礼中,礼亦嵌入了身体中。在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礼记·曲礼》中,关于身体动作表征的礼节十分多。例如,对待社会地位比自身高的人时或者正式场合时该做的跪、俯身、拜、拱手等动作,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除了肢体动作,对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有着不同社交场合的设定,如视角。《礼记·曲礼》说,“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面对有地位的人要有相应的视线。
  对于舞蹈而言,礼的限制性直接作用于舞蹈的创作、表演。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人们之间的位置、姿态、动作以及接触都存在着种种规定。在特定场合下,一个轻蔑的眼神或者疾步行走,都被视为大逆不道。以此观之,汉唐乐府所体现的身体(源于梨园科步,并有所发展),由外到内确实可见的是一种无形的礼框架下的身体。由此观之,而今,“菩萨金刚双人舞”“男女托举”实在是“大逆不道”“不可理喻”。倘若在“非礼勿视”的封建社会,断手断脚、浸猪笼都算是人性的归宿吧!
  儒家思行对于身体的影响还体现在对于身体的态度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个人的身体随意伤害也是不合礼法、欺师灭祖之行为。作用于舞蹈艺术,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认知与挖掘。由于身份、性别、地位的差异,人们对于身体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作为男性阳刚之姿的“骑马蹲裆”式,对于女性而言意味着“伤风败俗”“不知廉耻”。胯部的大开大合怎可出现在女性生活之中,更别提搬上舞台,取悦他人。倘若戚夫人双飞燕接后桥空中控腿一百八,不知汉高祖的小心脏能否承受得住。
  封建社会,女性的身体是不允许登上大雅之堂的,寻常百姓家的女性以及贵族妇女登台表演为世人所不齿。抛头露面的女性大多是专业歌伎、女乐,当然也有少量囚于府内以歌舞娱人的贵妇,这在汉唐盛世时期却也一般,但总体趋势是不容置否的。“汉唐乐府”《艳歌行》作品中女性身体的包裹、内敛以及沉稳,足见中华历史身体韵味。当然,汉代、唐代广博的气度接受了外域文化,其自身的审美特征突破原有礼的约束而呈现出一种外域风格。具体由隋唐部伎乐舞中可见端倪,但是这种对于礼的规范性的突破是有限的,是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性发展,礼的身体仍然维持、蔓延。
  不仅如此,礼的内在约束体现出规范性,同时乐也存在自成体系的发展规律。身体外在所展现出的均衡、协调、对称以及沉稳、典雅也贴合着内在礼的规范。这也离不开儒家思想“天人感性”“天圆地方”“朴素唯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例如,天子用乐规制为“八佾”,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压制性,其排列方式也影响到舞者身体的运动轨迹及方向。
  于此,对于儒家与身体的影响多侧重“负面”描述,几千年形成传承至今的儒家文化当然多为优秀文化,应为人们继承和弘扬,但是此处突出“糟粕”的意义在于,如何追溯历史中的身体,如何复建中国古典舞。这些所谓的“糟粕”往往是人们所忽略的。那么,既然是“糟粕”,为何还要继承,为何还要挖掘并运用甚至发展呢?笔者认为,当今人类所熟识的历史更多是“人为的历史”,而并非历史本身。历史既然已经消逝在昨天,那么今人无论如何去努力也只能是无限接近历史原貌的过程。好在历史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每个时代又可以有全新的注入与解读。那么这个“无限接近”的过程中如何接近呢?时间的一维性是不可逆转的,人们只有尽可能地贴近历史中的礼法、制度、文化以及心理、思维等,才能尽可能地接近历史。无限接近的不仅仅是优良的文化,糟粕同样重要,毕竟现代文明无法孕育封建社会的身体吧!此处对于“糟粕”的“继承”不同于优良文化的继承,这是为了某一事物发展需要特定的继承。中国古典舞应该继承“糟粕”的痕迹,而并非“糟粕”本身。同时对于“糟粕”的重新认知,不是无脑的照搬,对于“糟粕”的批判,无疑是对优良的发展,应理性看待。对于传统的追溯也不仅仅是文献、文物以及活态遗存,对于人体自身的发展结合历史中的文化指引又何尝不算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呢?因此,汉唐乐府又何必囿于其活态媒介的有限历史,而不去放开视野,竭力探索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作者简介:孙延瑞(1992-),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方向:舞蹈。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城市发展迅速,作为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社区建设,其发展直接決定了城市管理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教化作用。结合群文舞蹈的特点,充分认识到群文舞蹈的社会功效,使其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新时期社会进步和城市管理必须关注的课题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伴随着经济体
期刊
为纪念著名作家老舍诞辰120周年,6月1日,老舍代表作《四世同堂》手稿特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  《四世同堂》手稿共三部分,前两部分《惶惑》《偷生》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创作于重庆北碚,稿纸选用四川土纸,采用毛笔书写。稿纸每页20行,竖写,每页400字左右。原稿每6章装订成一册,每册约6万字。第一二卷共12本,用牛皮纸做封面。该手稿为老舍創作《四世同堂》的初稿,字迹工整清晰、涂改极少,具有较高的史
期刊
目前,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思路不够开阔,效果不佳。基于此,笔者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思维法,分析了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苏奇灯笼画和洪河屯纸雕的制作流程、素材提炼及艺术表现,发掘其与灯具、屏风、文创产品等的紧密联系,提出通过创新性思维将工业设计融入传统文化保护中,为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思路,为增强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其
期刊
竹笛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民乐之一,其发音以气息的流畅为基础,因此对演奏者气息掌控能力有着极大的要求。好的演奏者气息流畅饱满,能够构建起竹笛发音的“实”观,这也是竹笛审美一直秉承的原则和基础。而泛音作为一种特殊的技巧,其特殊性体现在其诞生于竹笛的“实”观之中,却在艺术品性上无限接近“虚”观,成为一种对立统一的美学存在。  一、虚实观的本体意义  作为竹笛审美重要对象的泛音,在原理上诞生于基音振动所产生的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需求,而是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大众开始追求除工作以外的文化生活,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形式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于是群众文化便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群众文化工作现状,探究如何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  一、什么是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工作之余,利用文化活动或文化作品满足自己精神需
期刊
“伤痕美术”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时代的美术思想潮流,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非常具有典型性。它受那个特殊年代的影响,以“关注”人民真实生活为绘画创作主题,画家们用自己的方式反思社会应该何去何从,这是时代赋予伤痕美术的使命,看到伤痕美术的艺术作品就犹如看到正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自己。这种反思不只是艺术家自己、也是所有人的共同反思,是一种有凝聚力和通力识的反思。这种思潮最先是在文学领域掀起
期刊
艺术介入社会一开始即是以批判和反叛的姿态进入,从最开始的机制批判、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到后来对于景观社会的批判,无不是以批判性为其实质内核。参与式艺术则是当代艺术中典型的艺术现象。今天众多的社会性公益和美学的艺术逐渐融为一体,通过两组案例的比较分析,笔者探讨到底是艺术的公益还是公益的艺术。  在大众看来,“公益”与“艺术”应当属于不同属性范畴。公益,顾名思义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一般指的是不以营
期刊
曲艺是中国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艺术集成。它源自乡野,盛行民间,扎根百姓;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广袤的中华大地以各自不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风情孕育了各具地域文化特点的说唱艺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经历了不同的辉煌和鼎盛。然时代的变革起于青萍之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曲艺也像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在变化的时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当下的曲艺困境固然与时代的背景变化息息相关,但其
期刊
赣傩文化是江西的一种独特地域文化,赣傩面具则是赣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傩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然成为江西的一种文化符号。本文主要讨论目前赣傩面具的传统审美,指出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可以使赣傩面具在平面设计中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中国是世界上傩文化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江西正好处于傩文化现象的集中分布区域。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为中国本土化设计提供了
期刊
明代是一个复杂的时代,这个复杂指的是文化上和政治上非常保守,但那个时代又出现了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朱元璋废除宰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使明朝成为封建集权制度的集大成者,然而在民间,市民文化非常活跃,充满创造性。明代,戏曲、小说、绘画非常繁荣,民间充满了创造的活力,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发展起来,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个时期的文人画已经变得“僵化”“形式化”,明代文人不像宋元文人真正生活在山林之中。黄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