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 (156s)等生长因子诱导脂肪干细胞成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的方法. 方法 取健康成人脂肪组织,胰酶消化法获得脂肪组织来源的间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成脂肪、成骨诱导等体外分化能力鉴定.取生长状态良好的P3代细胞进行诱导实验:设置含VEGF-C156 s、bFGF等生长因子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骨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骨科,广州,51008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 (156s)等生长因子诱导脂肪干细胞成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的方法. 方法 取健康成人脂肪组织,胰酶消化法获得脂肪组织来源的间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成脂肪、成骨诱导等体外分化能力鉴定.取生长状态良好的P3代细胞进行诱导实验:设置含VEGF-C156 s、bFGF等生长因子的诱导液组为实验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常规L-DMEM培养基).观察诱导前后两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并于10 d后进行LYVE-1免疫荧光的鉴定. 结果 成功分离纯化脂肪干细胞,流式细胞结果显示,CD13、CD29、CD44、CD105高表达,CD31、CD34、CD45、HLA-DR极低表达,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体外成脂和成骨能力鉴定也取得成功;在体外成功利用含VEGF-C156 s、bFGF等生长因子的诱导液将脂肪干细胞诱导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实验组LYVE-1免疫荧光显色呈强阳性,而对照组则未见到阳性染色;荧光强度定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利用含有VEGF-C156 s的诱导液可以将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修薄股前外皮瓣联合同侧阔筋膜条游离修复手和足背部复合性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创面的大小切取不带筋膜且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并将阔筋膜根据肌腱缺损的长度切取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外翻对边缝合使呈管状,经过一定时间和强度的牵张,在手、足保持一定的位置后,将其与伸肌腱远、近端以一定的张力进行显微技术缝合,皮瓣游离后与受区血管、神经进行吻合.供区行中厚皮植皮打包.自2008年10月至2012
目的 探讨应用骨皮瓣或皮瓣加植骨一期修复拇指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9例拇指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上臂外侧骨皮瓣移植5例,取髂骨植骨加环指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移植2例和桡动脉浅支岛状骨皮瓣移植2例.皮瓣面积2.0cm×4.0 cm~10.0 cm×8.0 cm.移植骨长度2.5~4.0 cm.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6个月,皮瓣质地好,无臃肿,X线片示移植
目的 总结预制皮瓣技术在足部皮肤脱套伤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将脱套的足部皮肤软组织经清创、削薄,寄养在股前外侧区阔筋膜上制成预制皮瓣,术后3周应用吻合血管的方法,将其游离移植到足原位,皮瓣面积20.5 cm×11.8 cm ~23.6 cm×12.5 cm. 结果 临床修复4例.术后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出现坏死,面积6.0 cm×3.0 cm~8.0
目的 评价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前足底部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 1月,根据软组织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6~58岁,左侧4例,右侧5例.切取皮瓣范围15 cm×12cm ~26cm×18 cm. 结果 术后随访8~16个月,9例皮瓣全部成活;
跟骨是人体的主要负重部位,一旦缺损足正常功能难以维持.国内学者用带蒂腓骨及髂骨进行修复,为此类伤的治疗提供了方法[1-2].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对2例跟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腓骨及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29、44岁,均为外伤所致.2例跟骨仅保留约2.0 cm.其中1例急诊入院,跟、距骨关节面尚可,跟骨残端外露,X线见跟骨缺损约4.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外科医生开始尝试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手术.1921年,瑞典耳鼻喉科医生Nylen使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固定式单目显微镜为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施行了手术,这是医学史上第1例真正意义上的显微手术.1年后,他的上级医生Holmgren将德国蔡司公司制造的双目手术显微镜引入临床[1].后来,手术显微镜性能不断改进,并出现了适合于显微镜下手术使用的显微手术器械和显微缝线,显微外科技术应用日趋广
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二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拟定于2014年5月17—18日在宁波举办。本次会议将对腕关节损伤进行深入探讨,特别对于腕关节损伤的诊断,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伴指动脉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手指中、近节皮肤伴指动脉缺损采用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皮瓣的指动脉再与患指的指动脉吻合,重建患指血运.皮肤缺损面积为1.2 cm×2.0 cm~2.0 cm×3.1 cm,指动脉缺损长度为1.2~3.5 cm. 结果 21例皮瓣及手指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随访5~24个月,皮瓣质地好、色泽正常,手指外
患者 男,41岁,因电锯伤致左拇指软组织缺损3h,入院.查体:左拇指指腹偏桡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约2.5cm×1.5 cm,拇指桡侧动脉神经断裂并缺损,拇长屈肌腱外露、连续性好,无骨折及脱位.急诊于臂丛阻滞麻醉下行示指背皮瓣转移修复术:左上臂扎气压止血带,在示指背侧设计皮瓣略大于拇指缺损,做"S"形切口,在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浅面解剖,游离血管蒂约5 cm,蒂内容物为第一掌背动脉、浅静脉和皮神经,并
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为良性肿瘤,肿瘤最大径达4 cm或以上者称之为巨大型垂体瘤,按此标准,在需行手术治疗的垂体瘤中,巨大型约占5%,其中2/3以上为非功能性垂体瘤[1].由于巨大型垂体瘤显著向鞍上、鞍旁生长,可严重推挤压迫视神经和鞍上血管,并常侵入海绵窦内,手术全部切除困难且并发症率高.2004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们采用经蝶显微切除巨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37例,效果较好,总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