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62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p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作对照。方法:将1997年7月~2007年7月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2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100μg 静注后,持续25~50μg/小时静滴;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0.3μ(0.2~0.4μ)/分静滴,出血停止后每12小时减少0.1μ/分,出血后重复应用,同时加用硝酸甘油0.2μg/(kg•分)静滴据血压调速,治疗共5天。结果:两组出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81%。对照组腹痛大便次数增加42%,胸闷10%等;治疗组腹痛3%,血糖升高1.6%。结论:奥曲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奥曲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药物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3,并且是晚期肝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有25%~35%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0%初次出血即为致死性出血,70%幸存者在1年内有多发出血,首次出血后1年生存率为32%~80%[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自1997年7月~2007年7月例,本院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21例,其中男101例,女20例,年龄26~70岁,平均48岁。基本病变均为肝硬化,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修订方案,其中肝炎后肝硬化(乙型、丙型)104例,并发原发性肝癌10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其他肝硬化2例。其出血均经胃镜检查证实,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或在静脉曲张处有血痂和红色征。入院前和住院过程中,均有呕血、便血。12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项目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组病例分别为59例、62例。
  治疗方法:两组基本治疗均给予禁食,奥美拉唑,根据情况输血等,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0.3μ/分(0.2~0.4μ)连续静滴,出血控制后,每小时减少0.1μ/分,减量后出血,可重复应用,同时加用硝酸甘油0.2μg/(kg•分),另外,可据血压情况适当调节静滴速度。治疗组应用奥曲肽100μg 静注后继以25~50μg/小时静脉输注维持。
  观察项目:治療前后,定时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根据有无呕血、大便次数、颜色、质地及血压、心率、肠鸣音等情况判断有无出血。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用药在6小时出血控制;②有效:用药后24小时出血得到控制;③无效:用药后24小时以上仍有活动性出血。
  判断止血标准: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①呕血黑便停止或粪便转黄;②生命体征稳定;③如做胃镜未见活动性出血;④如插胃管则胃液中未见血液。
  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判断用X2检验。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加25例(42%),胸闷、气促6例(10%),心电图ST段压低及T波倒置、室性早博2例(3%),脑梗死1例(1.7%)。治疗组:腹痛2例(3%)血糖升高1例(1.6%),两组相比,如腹痛、心电图改变等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 论
  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此降低门脉压力是防治消化道出血的重要途径。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后向血流学说”和“前向血流学说”。“后向血流学说”认为肝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使门静脉血流输出道阻塞,门静脉阻力增加形成门脉高压;尚有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等)介导的功能阻力增加因素参与使门静脉血管阻力增加。“前向血流学说”认为:体液因素调节紊乱,胰高血糖素、前列环素,血管活性肽等水平增高,这些体液因素具有很强的血管扩张作用,致使门脉阻力下降,血流量显著增加。数字模型预测结果证明,在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后向血流”机制的作用占60%“前向血流”机制占40%[2,3]。因此降低门脉血流量的血管收缩剂与降低肝血管阻力的血管舒张剂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门脉压[4]。临床上常用垂体后叶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使汇入门静脉系统的血流量减少,降低门脉及其侧支循环包括曲张静脉内的血流和压力而发挥止血作用,同时还可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张力,使食管黏膜下血管丛收缩,降低胃食管侧支循环的血流量,但其不良反应较多,有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冠脉血流减少和缺血性腹痛等。合用硝酸甘油可扩张门静脉减少重体后叶素所致的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等不良反应[5]。本文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合用止血率达81%,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作用机制,一般认为,可选择地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并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扩血管物质分泌与释放,间接地阻断内脏血管扩张,减少门脉血流流量,同时减少肝动脉血流量,降低肝内血管阻力;此外,还具有抑制胃酸就分泌,减少胃酸反流消化血凝块中的纤维蛋白,降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性;并且该类药物可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使食管下端静脉丛收缩,降低曲张静脉血流量[5]
  
  参考文献
  1 Sharara AI,Kockey Dc.Gastroesophageal Variceal Hemorrhage.N engl J med,2001,345:669-681.
  2 陆瑞,曹灿红.肝硬化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治疗.中华消化杂志,1999,19(6):405-407.
  3 王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门静脉高压症.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2,22(1):45-47.
  4 史琲.门脉高压症出血的药物治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16(1):10-13.
  5 李岩.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3):167-16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胆道结石外科治疗临床效果及手术治疗过程中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方法:对38例合并胆道结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急诊(本组有11例是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其中因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例。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满意,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加强对血糖的控制、营养支持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也能很好地控制并发症,使并发糖尿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技术。方法:回顾分析13 0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建立两点关键技术,缝扎胆囊三角系膜和深部打结技术。结果:小切口手术成功12549例,延长切口451例。严重并发症有:胆道损伤14例,横结肠损伤4例,术中大出血8例,漏胆28例,死亡4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建立了缝扎胆囊三角系膜及深部打结方法,安全性高。  关键词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资料和方法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3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61~85岁,病程2~26年。其中合并冠心病 12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肾病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例,陈旧性脑卒中3例,急性胃肠炎1例,胰岛素治疗20例,服用降糖药13例(优降糖4例,消渴丸3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腋下小切口治疗青少年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少年复发性气胸患者小切口手术50例。 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 平均住院10天, 随访1.5~6年无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气胸技术容易掌握、效果满意、创伤小、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青少年复发性气胸    资料与方法  2001~2007年采用
期刊
腹腔镜手术是20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用于治疗普通外科、妇产科和泌尿科的多种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经过充分的技术训练和良好的手术判断训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被证明是最少发生并发症和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最合适的手术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般材料:我科自2000年3月~2007年8月共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男61例,女55例,年龄27~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胰腺炎(AP)患者186例中,男103例,女83例,平均年龄43.6岁,均符合AP诊断标准。按临床分型,急性胰腺炎145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31例,慢性复发性胰腺炎9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发病因素:胆道疾病86例(46.2%),其中胆系结石伴感染46例,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31例,急性胆管炎8例,胆  囊息肉1例;酗酒47例(25.3%);暴饮暴食44
期刊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老年人 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4年2月~2007年10月我们收集75例60岁以上老年病人病例,男56例,女19例,年龄60~73岁,平均66.5岁。胆囊结石3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2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7例,右肝内胆管结石4例,胆总管肿瘤4例,胆囊癌1例。并存病:高血压19例,冠心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糖尿病11例,前列腺肥大6例。2种以上疾病30例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5.3岁。均为肝胆手术后1~2周出血。T管出血11例,引流管出血2例,呕血4例,出现黑便19例,伴黄疸或发热者15例。  病种及出血原因:本组术后出血病人原发病为急性脓性胆管炎、肝内外胆管结石13例,肝脓肿2例,肝癌3例,肝门胆管癌1例。术后出血原因分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器械术中损伤胆管壁血管10例,肝内残余结石伴
期刊
1998~2007年我院收治阑尾炎333例,病例分析时将所有病例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即急性组及慢性组。急性阑尾炎又简单地分为单纯组及腹膜炎组两类。我们认为,由于患者的神经型和阑尾位置的不同,症状剧烈与否,并不一定与阑尾之病理改变成比例。因此亚急性阑尾这一诊断名称可废弃不用,以免延误治疗。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诊断,因无临床上意义,同时亦不影响治疗方针,故可归纳入急性组。腹膜炎组中包括不论阑尾有无穿孔所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胃手术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5月~2008年7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胃手术27例,年龄27~70岁,平均42.3岁,其中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9例,B-I式胃大部切除术1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2例,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4例,胃造瘘术3例,胃壁良性肿瘤切除术8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55~300分钟,平均176.5±90.2分钟。术中出血50~600ml,平均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