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柳琴梦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是颇受沂蒙百姓喜爱的传统地方剧种。虽然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但它并不专属于成年人。在临沂艺校,有一群小小少年,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一个梦想,一个和普通孩子不一样的“柳琴梦”。
  从2013年起,临沂市艺术学校恢复了柳琴戏专业。目前,该专业共有两届学生,47人在读。他们中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只有十二三岁,不少学生小学刚毕业便来到这里学习。
  和升入普通中学的学生不同,学习柳琴戏要更辛苦一些。不论严寒酷暑,每天天不亮孩子们就要起床练早功、吊嗓子,白天轮流上专业课和文化课,晚上上完课后还要进行自习,踢腿压腿、练习身段 。 夏天,练功厅里三十多度,擦汗的毛巾都能拧出水来;冬天温度低,他们总是卖力地练习,即使穿一件薄薄的练功衫也不觉得寒冷。
  孩子们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像老师们那样,当个优秀的柳琴戏演员,让柳琴戏发扬光大。”他们中年纪最小的韦嘉乐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柳琴戏这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呵护孩子们梦想的种子,学校派出了最优秀的教师团队。同时,临沂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也安排了许多在职的专业演员轮流给孩子们上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能从更大的舞台上看到他们的身影!”班主任老师神飞鹏说。
其他文献
1997年,大学毕业的房晓莉被分配到了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原本学习时装设计的她今后要面对的工作却是设计一台台儿童剧的演出服装,这让房晓莉有点不知所措。尽管有些不情愿,可她还是硬着头皮拿起了皮尺和剪刀。这一刀下去,却剪开了她16年的儿童剧服装设计生涯。从1997年到今天,经过房晓莉设计服装并公演的儿童剧已有20部,另外还有4部话剧和1部歌舞剧。2013年,济南儿艺打造了多部儿童剧献礼“十艺节”,剧中
期刊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时任潍县知县郑板桥笔下中国北方小城潍县(今潍坊)的一幅春日图景: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春光里,潍县的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到河岸游春踏青放风筝,花式繁多的风筝如同漫天飞舞的雪片,美丽得真实,生动得浪漫。这样让人心心念念的画面,在今天仍旧是鸢城潍坊最美最独特的丽景。也许两千多年前墨子在潍坊境内放飞第一只风筝的时候,就注定了
期刊
“是不是要方便?”68岁的李长奎望向妻子,眼里满是柔情。  轮椅上,长丈夫一岁的陈功英吃力地“嗯”了一声。  李长奎推着轮椅走向里屋,底下腰,双手紧紧环抱起陈功英不足90斤的身体,轻轻放到便携式马桶上,然后背过身子抹掉了额头上涌出的细汗。  这样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对夫妻已经用了8年多。从2005年开始,陈功英就渐渐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开始是双腿,接着是腰,现在已经蔓延到胸部,呼吸一口都会剧烈
期刊
风筝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承载着人类脱离大地的梦想。它轻快地遨游于青天,直上云端,借人类之手高高地俯瞰着沧海桑田和历史变迁。春来踏青的欢声笑语,战争年代的历史寒流,最终都会化为记忆里的烟火。任岁月荏苒,唯一不变的是那亘古的飞翔。  凭添春色水云间  春日花开,暖风徐来,趁时放风筝,实乃人生乐事。小小的纸鸢,御风而上,承载的不仅是人间的喜乐,这一线所牵的,更是绵延不绝的民族历史。两千多年以前,我
期刊
他们是一群8至11岁的孩子,他们来自农村,他们租住在城市的一角,他们苦练跳水两年。几天后他们将接受检阅,然后回家,一切将恢复平静,因为他们是业余队。  最后一堂训练课  上午10时,跳水馆里一片热闹。9岁的倪佳迅速爬上3米高的跳台,排在同伴们的后面,等待下一跳的开始。几个小伙伴们蜷缩着身体,打着哆嗦,刚刚从水里钻出来,身上的水滴没有擦去,显得有些寒冷。  几分钟后,几个同伴陆续完成自己的一跳,倪佳
期刊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手工艺正在消失,速度之快,令我们吃惊。杆秤制作这一行业就是其中之一。千百年来,手杆秤也可算作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天地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新的文化内涵,秤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即将消失的杆秤制作工艺,也为现代生活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期刊
钢铁工人在新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曾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以至于被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印刷在第三套人民币5元纸币上。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工业城市。过去,钢铁制造业一直占据着重庆工业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钢铁公司、重庆特殊钢厂等大型钢铁企业支撑着重庆工业的半壁江山,但随着近年来重庆经济主体的转型和国际化都市的步伐加快,曾让市民骄傲重工业之魂的钢铁企业大都已迁离主城或者破产消失,火红炼钢炉和轧钢机前的工
期刊
我从拿起相机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了。在这40年的摄影历程里,从记录、报道摄影到拍摄太行山人物、风情,再到后来的太行风光拍摄,我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太行山。  朋友们经常问我,你不厌其烦地进山拍照到底为什么?不累吗?我点点头,报以淡然地一笑。  我喜欢山,对山的仰赖与尊崇由来已久。  我的故乡是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镇。每天早上一起床,站在当院仰望北方,就会看到似乎紧贴着我们的那晨曦中的红红崖壁,看到
期刊
120里路,换算成国际通用单位也就是60公里,乍听上去,并不算长,可要是知道这每一寸的路面,都由一个人靠着锄头和铁锹这种最原始的工具来修补的,这120里便陡然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这是一个人不懈的伟力,亦是一个人坚守的史诗,在这四十余年漫长的修路时间面前,任何语言和物质上的褒奖都黯然失色。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路就在那儿,天经地义的,不容驳辩,但很少人能想
期刊
粗糙的手,皴裂的皮肤,沉重的脚步,但眼神里却闪烁着渴望美好生活的信念和火焰,他们是一个群体,他们是城市菜农。  城市和菜农,这两个词语似乎是一个矛盾体,但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有人说,随着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一座城市其实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所共同建造的,每一个游走在这座城市间的个体都是参与者,也是创建者。这其中有建筑工人,有环卫工人,有上班族、司机、商店老板、学生……当然,也有菜农。
期刊